一千零六十二 司馬懿知道答案

面對諸葛亮的詢問,司馬懿愣了一下。

我會怎麼做?

答案很明顯。

我就當做沒看到。

反正我下轄百姓也沒有誰和我說要我幫他們多要一點鹽水。

這個事情我不知道。

就算知道了,也和我無關。

朝廷的規定,物資補給的事情縣級以下包括縣級政府都不能干預,我名正言順的有理由什麼也不幹。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這難道不是按照程序辦事嗎?

我做錯了嗎?

但是看到諸葛亮無比澄澈沒有一絲迷茫的眼睛盯着他看,他忽然有點心虛。

心虛之後,又有一絲害怕,還有一絲憤怒。

你這樣看着我幹什麼?

是在嘲諷我嗎?

還是說覺得我很沒有骨氣,覺得我膽子小?

你以爲我和你一樣?

你背後有諸葛瑾,還有張昭,幾乎預定了未來的大好前程,而我呢?

我司馬氏在朝中又有什麼靠山?

什麼也沒有好不好?

曹操?

曹操算是嗎?

之前求了曹操兩次,求他幫我們司馬家運作進入郭魏政權,已經耗盡了老爹司馬防的那點臉面,甚至還把我操作成了郭氏故吏。

現在不是曹操欠着司馬氏的人情,而是司馬氏欠着曹操的人情。

司馬氏都不知道該拿什麼去還曹操的人情,哪裡還有臉面再去求曹操?

要是再出事,我還能求誰幫忙?

可以說司馬氏沒有後臺,也沒什麼退路,全靠我司馬懿能否拼出一條路來。

所以你想讓我怎麼做?

用整個家族的政治前途乃至於性命去換取你的尊敬和你不一定能生效的幫助?

真惹惱了這些兗州人,曹操說話都不好使,你們徐州人又能拿出多少政治資源救我這個河內人?

別說我不相信你。

孔明,我不是不相信你,我是不相信你們。

我和你們不是同鄉,你們真的會接受我?

我沒那麼天真,孔明!

在諸葛亮期待的注視下,司馬懿卻沒有給一個可以讓諸葛亮覺得高興的回覆。

司馬懿只是搖頭嘆息。

“縣長的權限範圍之內,沒有我可以做到的事情,孔明,朝廷明文規定,縣級以下官吏,包括縣級官吏,不能干預物資分配之事,這是朝廷的明令啊孔明。

咱們沒有那個權限,不管公不公平,咱們管不到這件事情,強行去管,就是越俎代庖,別說朝廷能不能主持公道,此事之後,你我,還能在涼州立足嗎?”

“這不是公平與否的事情。”

諸葛亮搖頭,握緊了司馬懿的手:“這是貪墨與否的事情,是犯罪與否,仲達!這是犯罪!犯罪的事情,難道我們可以視而不見嗎?!”

司馬懿沉默了一會兒,低着頭看着諸葛亮緊緊握住的他的手。

【別再說了,孔明!

別再讓我那麼有負罪感行嗎?

你要做,你自己去做!你別拉上我!

我和你不一樣!

我沒有你那麼硬的後臺!

我得罪不起他們!

我不想做你們的替罪羊!

我家裡還有六個弟弟的前途等着我去拼!

我不能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啊你懂不懂!】

司馬懿的內心無聲的咆哮着。

可是這咆哮聲,諸葛亮應該是聽不到的。

所以司馬懿也沒有真的打算就這樣對着諸葛亮吼出聲來。

“孔明,這不是咱們應該去管的事情,你想以什麼身份去管?怎麼管?”

司馬懿貌似冷靜的看着諸葛亮。

“以一個魏國子民的身份就不能管嗎?”

諸葛亮頗有些不解的看着司馬懿:“從縣衙門口一直設置到皇宮正門口的登聞鼓到底是爲什麼而存在的?陛下此舉到底是爲了什麼?你真的不明白嗎?仲達?難道我錯了?”

司馬懿說不出話來。

登聞鼓,這是郭鵬稱帝以後嚴令各地縣級以上包括縣級府衙門口必須要設置的一面大鼓。

他規定,平民百姓如有冤屈不能就地當場解決的,遭遇到不公平對待的,就可以選擇到更高級的政府門口敲響登聞鼓。

登聞鼓一旦敲響,各地主要行政官員必須迴應,當地法曹必須介入,立刻把敲鼓人保護起來,且必須要把這件事情上報中央刑部報備,讓中央刑部知道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和處置結果。

如有瞞報,一旦查出,嚴懲不貸。

於是數年間,從中央到地方,從京畿地區到偏遠地區,各地縣級以上官府門口都設置了一面統一樣式的登聞鼓。

洛陽城也有,登聞鼓就設置在了宮城正門口,派遣宮廷禁軍輪番保護。

一旦有人前來敲響登聞鼓,禁軍需要當場把人保護起來,然後立刻上報皇帝本人知道。

到底是什麼樣的冤屈在地方上解決不了,上天無路下地無門,以至於需要到天子腳下敲響這面登聞鼓。

皇帝就要介入了,用自己至高無上的威望去介入這件事情,看看到底是哪些妖魔鬼怪在作祟。

不過雖然郭鵬設置了登聞鼓,但是在很多官員看來,登聞鼓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只是一個念想,沒什麼太大的意義。

用腦子想想也知道,真要是大家這些當官的不想讓人知道的事情,苦主真的有機會敲響登聞鼓嗎?

地方上官官相護難道是少見的事情?

前朝也好,今朝也罷,這樣的事情難道真的會消失?

真的有什麼政治人物願意爲了一介草民冒着得罪同僚且政治生涯歸零的風險去主持正義?

不少人都在心裡默默嘲諷這一措施的象徵性意義。

給人一個毫無可能的期待,到底是爲了什麼?

皇帝的惡趣味嗎?

皇帝這樣做只是爲了向大家展現一個姿態吧?

讓大家知道他很在意民生,他想聲張正義,可實際上呢?

真要說起來,從中央到地方,敲響登聞鼓並且成功伸冤的,怕也只是一個小概率事件,是一個讓人難以相信真的可以成功的美好念想。

只是一個念想而已。

正應了那句話。

【誰敢有冤啊?】

皇帝的惡趣味未免也太殘酷了一點。

司馬懿覺得像自己和諸葛亮這種生活在上層社會的人更應該清楚這一存在的現實意義。

只是一個政治遊戲符號罷了,登聞鼓設立至今無人敲響過難道不就是現實對這個遊戲符號的迴應嗎?

登聞鼓過去不會被敲響,現在不會被敲響,以後也不會被敲響。

大魏帝國國泰民安,國強民富,官員奉公守法,百姓安居樂業,人人稱頌皇帝仁政,沒有任何不法之事,實乃人間仙境!

這就是現實。

可是現在諸葛亮卻告訴司馬懿,說他相信登聞鼓的存在是有實際意義的,真的有人可以通過登聞鼓伸冤成功。

只要敲響那面登聞鼓,就能伸張正義。

惡人會被懲處,正義的人會成功主持正義,受到傷害的人會得到補償和幫助,之後,會一直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如此這般的童話。

司馬懿不免爲此感到詫異。

孔明,你是被豬油蒙了心嗎?

如果可以,司馬懿是真的想這樣詢問諸葛亮。

得知此事之後,內閣裡有人戲稱【堂下何人狀告本官】這種事情,你真的以爲不存在?

司馬懿很想大肆嘲笑諸葛亮。

如果這是在酒桌上發生的事情,藉着酒勁,司馬懿一定會這麼做。

狠狠地嘲笑諸葛亮的天真。

但是現在不是,諸葛亮清醒着,他也清醒着。

“登聞鼓……孔明,天下間的不平事,登聞鼓真的可以解決嗎?一面登聞鼓能有那麼大的影響?”

“我不管它有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它在那兒!仲達,登聞鼓在那兒!冤屈也在那兒!”

諸葛亮死死的盯着司馬懿:“朝廷法令,明文規定,它就在那兒!它在!”

“孔明,聽我一句勸,這件事情你不能管,換一個其他地方出身的人可以管,但是你不行。”

司馬懿苦苦勸告。

諸葛亮看了看司馬懿。

“那仲達,你願意管嗎?我不管,我的身份特殊,你可以,你的身份不特殊。”

諸葛亮的這個問題就讓司馬懿覺得啼笑皆非。

【別這樣問我!

我都說了!別這樣問我!】

司馬懿真的很想一把甩開諸葛亮的手讓他離開這裡,別拿這種送命題去問他。

白髮老父的殷切期待,六個弟弟的美好前途,都等着他去開拓!

他不會回答,他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但是諸葛亮的眼睛就那麼直勾勾的盯着他。

還是那麼清澈,堅定,沒有一絲迷茫。

不知怎的,一種厭惡的情緒忽然佔據了司馬懿的整個思維。

【你知道嗎,孔明,有些時候,我真的很討厭你。】

一個聲音在司馬懿內心深處響起。

這讓回過神來的司馬懿自己都被嚇了一跳。

司馬懿深吸了一口氣,強行讓自己鎮定下來。

“孔明,你不要想太多了,這件事情牽扯麪一定很廣,如果真的牽扯到了很關鍵的地方,終究是會有人來管的,所以……”

“你來管嗎?仲達?”

諸葛亮就這樣看着司馬懿。

司馬懿舔了舔自己有些乾燥的嘴脣。

他不知道自己該說些什麼。

他知道諸葛亮這樣想是對的,內心深處的那個聲音告訴他,這是對的。

但是他也覺得這是錯的,也有一個聲音,一個更大的更容易聽到的聲音告訴司馬懿,這是錯的。

司馬懿遲遲沒有回答諸葛亮,兩人就面對面的站着,就那麼互相看着。

於是在這一刻,諸葛亮似乎已經知道司馬懿想說什麼了。

他又等了一會兒,沒等到司馬懿的回覆,便低下頭,緩緩鬆開了自己拉着司馬懿手腕的那隻手。

仔細想想,自己這樣做,的確是爲難司馬懿了。

諸葛亮自嘲的笑了笑。

“仲達,我爲難你了,我對不住你。”

說完,諸葛亮深深地望了司馬懿一眼,轉身離去。

沒等着司馬懿的妻子把飯做好,沒等着喝幾杯,吃頓飯,他就走了。

沒過一會兒,司馬懿的妻子張氏拿了一壺酒走了過來,看見司馬懿正傻傻的站在堂口,望着空無一人的大門方向。

“孔明呢?”

“走了。”

“走了?”

“走了。”

“爲什麼?”

“爲了登聞鼓。”

“登聞鼓?”

張氏很疑惑,不知道司馬懿究竟在說些什麼。

而司馬懿終究也沒有回答張氏的問題。

不過他自己是知道答案的。

他知道這個讓他羞愧,讓他憤恨,讓他悔恨,也讓他嫉妒的答案。

如果他也擁有和諸葛亮一樣的靠山,一樣的政治資源,一樣的大好保底前途,這樣的答案,他本是不必知道的。

也不用受到如此折磨。

深吸了一口氣,司馬懿擡頭看着灰濛濛的天空,內心充斥着異樣的情緒。

八百零九 文聘歸降七百七十八 魏室山河之雄壯,必將遠邁秦漢六百三十三 華佗封爵記四百八十九 世上英才何其多,怎能不爲我所用九百八十八 郭某人的心裡滿懷惡意七百一十二 司馬家族不高興一千三百三十三 最後,朱元璋沒有成功六百八十八 怯於私鬥,勇於公戰一千三百零九 太學生的學習壓力非常大一千一百三十六 七步詩應該沒機會了二百八十九 郭鵬大軍正在朝着陳留縣快速前進四百六十八 嫡長子八百八十 公孫康縱兵搶糧一千四百四十五 魏帝國第三任皇帝一千一百八十一 世界上總是不缺有生意頭腦的人四百四十七 人,總要向前看七百八十四 尚書檯大改一千三百四十 洛陽城內的頭版頭條五百七十六 蜀道難三百一十一 討伐袁紹(爲盟主武選清吏司加一更)一千一百四十四 淚,流了下來八百二十三 韓嵩再也沒有踏足過這裡一千一百九十二 一批“欺世盜名”之輩浮出水面一千五百三十五 郭鵬無言以對七百二十 吳人依然談魏色變九百零七 開戰時刻三百六十三 幸虧世人不識字五百九十四 孫權看着合肥城出神六百五十 內部的敵人比外部的敵人更嚴重五百零八 陶謙死了八百四十二 黃權的夜襲方案一千三百七十四 張飛還是很喜歡諸葛亮的七百五十六 十五年前的心願一千一百八十五 恐慌從官場很快蔓延到了民間一千四百九十 郭瑾想要政治影響力一千一百五十七 總覺得哪裡不太和諧?二百三十 背主之賊!燕人張飛特來取你性命!七百一十八 奉孝!你真是個徹頭徹尾的大壞蛋!二百六十三 政治不正確的袁紹三百九十五 徐州的抗擊袁術統一戰線一百四十八 我得元嘆,不勝欣喜一千四百五十三 十年後的重逢一千一百二十八 郭嘉的性格極其惡劣七百零九 漢室的昨日,郭氏的明日六百二十六 龐羲這是要把吳懿往死裡坑一千三百五十 他要帶領大家學習西周的開拓史三百三十七 贏了做人,輸了就是一條死狗!一千四百五十八 諸葛亮是個政治家一千零四十 益州郡縣被滿寵改的面目全非一千五百零八 蔡邕蒼老的背影顯得格外的淒涼一千一百七十六 你是一個很好的皇帝一千四百五十八 諸葛亮是個政治家八百二十 鳳雛與子鳳九百六十八 郭某人頓時多了許多孝子賢孫五百六十五 長安攻防戰一千二百八十七 爲孔夫子的理想立下天大的功勞五百二十三 時代的縮影一千一百九十六 被攻擊的許靖四百零一 亂世啊八百八十六 郭瑾主動請纓一千一百九十六 荊州進入戰時狀態七百二十四 吳國的生死之戰七百五十五 吳國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一千三百四十二 仲德,我打算退位二百九十四 特來向將軍請降!一千三百六十九 郭瑾需要軍事勝利一千一百一十六 孟獲是真的開始動手了五百八十三 受挫的蜀軍一千四百零三 現在,沒人比他更懂糧食的重要性五百三十 八國變四國一千三百八十四 讓子彈飛一會兒一千一百六十三 郭某人的三步走九百一十九 可以擴大戰爭範圍了三百七十九 袁公路欺人太甚!一千三百四十七 曹操忽然覺得郭鵬好陌生一千零一十三 天子盛怒,恐怖至此四百零三 郭鵬太瞭解袁術了二百五十四 郭鵬率軍入兗州七百九十 這一切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一千零三十四 成功的外交試驗八百六十六 後悔的劉璋九十二 護烏丸校尉一千五百三十四 這好像是咱們父子第一次單獨相處吧?一千一百七十 漢文明的光芒正在步步緊逼向大宛國九百五十七 探索之路的盡頭,就是無窮無盡的寶藏二百零七 加入聯盟一千一百五十一 並不荒涼的涼州五百六十五 長安攻防戰一千零七十九 太子,你怎麼看?六百二十二 南征漢中一千一百二十八 曹蘭並不能感到寬心三百三十六 他的自負僅次於袁術一百零九 以權謀私的郭某人三百四十八 是袁氏內戰,還是郭袁之戰?二百八十六 決然的高順一千四百八十九 呂虔更想做到的是幫助安息國恢復太平四百一十六 妙才,辛苦你了八百七十八 萬一這真的是魏人的陰謀一千一百八十七 他已經沒有精力再去做一個好父親了
八百零九 文聘歸降七百七十八 魏室山河之雄壯,必將遠邁秦漢六百三十三 華佗封爵記四百八十九 世上英才何其多,怎能不爲我所用九百八十八 郭某人的心裡滿懷惡意七百一十二 司馬家族不高興一千三百三十三 最後,朱元璋沒有成功六百八十八 怯於私鬥,勇於公戰一千三百零九 太學生的學習壓力非常大一千一百三十六 七步詩應該沒機會了二百八十九 郭鵬大軍正在朝着陳留縣快速前進四百六十八 嫡長子八百八十 公孫康縱兵搶糧一千四百四十五 魏帝國第三任皇帝一千一百八十一 世界上總是不缺有生意頭腦的人四百四十七 人,總要向前看七百八十四 尚書檯大改一千三百四十 洛陽城內的頭版頭條五百七十六 蜀道難三百一十一 討伐袁紹(爲盟主武選清吏司加一更)一千一百四十四 淚,流了下來八百二十三 韓嵩再也沒有踏足過這裡一千一百九十二 一批“欺世盜名”之輩浮出水面一千五百三十五 郭鵬無言以對七百二十 吳人依然談魏色變九百零七 開戰時刻三百六十三 幸虧世人不識字五百九十四 孫權看着合肥城出神六百五十 內部的敵人比外部的敵人更嚴重五百零八 陶謙死了八百四十二 黃權的夜襲方案一千三百七十四 張飛還是很喜歡諸葛亮的七百五十六 十五年前的心願一千一百八十五 恐慌從官場很快蔓延到了民間一千四百九十 郭瑾想要政治影響力一千一百五十七 總覺得哪裡不太和諧?二百三十 背主之賊!燕人張飛特來取你性命!七百一十八 奉孝!你真是個徹頭徹尾的大壞蛋!二百六十三 政治不正確的袁紹三百九十五 徐州的抗擊袁術統一戰線一百四十八 我得元嘆,不勝欣喜一千四百五十三 十年後的重逢一千一百二十八 郭嘉的性格極其惡劣七百零九 漢室的昨日,郭氏的明日六百二十六 龐羲這是要把吳懿往死裡坑一千三百五十 他要帶領大家學習西周的開拓史三百三十七 贏了做人,輸了就是一條死狗!一千四百五十八 諸葛亮是個政治家一千零四十 益州郡縣被滿寵改的面目全非一千五百零八 蔡邕蒼老的背影顯得格外的淒涼一千一百七十六 你是一個很好的皇帝一千四百五十八 諸葛亮是個政治家八百二十 鳳雛與子鳳九百六十八 郭某人頓時多了許多孝子賢孫五百六十五 長安攻防戰一千二百八十七 爲孔夫子的理想立下天大的功勞五百二十三 時代的縮影一千一百九十六 被攻擊的許靖四百零一 亂世啊八百八十六 郭瑾主動請纓一千一百九十六 荊州進入戰時狀態七百二十四 吳國的生死之戰七百五十五 吳國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一千三百四十二 仲德,我打算退位二百九十四 特來向將軍請降!一千三百六十九 郭瑾需要軍事勝利一千一百一十六 孟獲是真的開始動手了五百八十三 受挫的蜀軍一千四百零三 現在,沒人比他更懂糧食的重要性五百三十 八國變四國一千三百八十四 讓子彈飛一會兒一千一百六十三 郭某人的三步走九百一十九 可以擴大戰爭範圍了三百七十九 袁公路欺人太甚!一千三百四十七 曹操忽然覺得郭鵬好陌生一千零一十三 天子盛怒,恐怖至此四百零三 郭鵬太瞭解袁術了二百五十四 郭鵬率軍入兗州七百九十 這一切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一千零三十四 成功的外交試驗八百六十六 後悔的劉璋九十二 護烏丸校尉一千五百三十四 這好像是咱們父子第一次單獨相處吧?一千一百七十 漢文明的光芒正在步步緊逼向大宛國九百五十七 探索之路的盡頭,就是無窮無盡的寶藏二百零七 加入聯盟一千一百五十一 並不荒涼的涼州五百六十五 長安攻防戰一千零七十九 太子,你怎麼看?六百二十二 南征漢中一千一百二十八 曹蘭並不能感到寬心三百三十六 他的自負僅次於袁術一百零九 以權謀私的郭某人三百四十八 是袁氏內戰,還是郭袁之戰?二百八十六 決然的高順一千四百八十九 呂虔更想做到的是幫助安息國恢復太平四百一十六 妙才,辛苦你了八百七十八 萬一這真的是魏人的陰謀一千一百八十七 他已經沒有精力再去做一個好父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