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三十三 最後,朱元璋沒有成功

程昱彷彿並不在乎自己會不會被秋後算賬,他絲毫不覺得自己做錯了。

與太子針鋒相對,不落下風,胸有成竹,甚至懟的太子說不出話來。

好傢伙,這人到底要囂張到什麼地步?

仗着皇帝的寵幸,就對下一任皇帝如此不尊敬。

真不怕清算?

大家紛紛看向了皇帝,不知道唯一能對這件事情做出決斷的皇帝會做出什麼樣的決斷。

會支持皇太子嗎?

還是會支持程昱,當衆折辱皇太子?

只見皇帝稍微沉默一陣,就站起了身子,走到了郭瑾和程昱的面前。

“太子,你現在對罪人秉持的寬容態度,是發自內心的嗎?還是說,你想讓羣臣感覺,你會保護他們?”

皇帝這話一出口,場面情況急轉直下,羣臣紛紛被嚇住,不敢置信的看向了皇帝和太子。

不會吧?

皇帝說這話的意思,難道是……

“陛下,兒臣行事,只看公理,不問其他!”

“公理?什麼是公理?你所做的事情就是公理?你覺得這就是公理?爲罪人開脫就是公理?”

郭鵬冷笑着讓開了身子,指着上頭的皇位:“你現在講公理,到時候,你坐在那張位置上的時候,你還講公理嗎?那個時候,你的公理又是什麼呢?”

皇帝毫不猶豫的怒懟皇太子,幾乎是要把皇太子的小心思給撕開,讓大家明明白白的看清楚的樣子。

可是事到如今,羣臣被嚇得戰戰兢兢,連屁都不敢放,小心翼翼的垂首而立,使勁兒祈禱這件事情趕快結束,千萬不要再出什麼幺蛾子了。

郭瑾當了好多年的皇太子了,本身也是嫡長子,是大家心裡面最值得認同的下一任皇帝的人選。

他繼承帝位統治帝國,大家會覺得放鬆,習慣,理所當然,不會覺得很奇怪。

他是一個被廣泛承認的繼承者,可要是這個繼承者在這裡出了問題,被皇帝給廢了,那可怎麼辦?

別啊,別啊,別啊!

別再繼續惹惱皇帝了!太子殿下!

見好就收吧!

一個樂進不值得!

不少大臣如此在心中吶喊着。

可是郭瑾似乎並不打算退讓。

“陛下,兒臣表裡如一,並無私心,惟願犯錯的人受到應有的懲罰,而不是過度的或者不當的懲罰,兒臣希望魏律終究是值得信賴的律法,而不是一紙空文。”

郭瑾再次A了上去,直面皇帝的威壓。

皇帝不說話了,面色冷了下來。

完了,這是暴風雨的前兆!

是暴風雨的前兆!

皇帝要發怒了!

戲忠和荀攸已經閉上了眼睛。

郭嘉死死咬住了自己的嘴脣。

郭鴻面色發白。

郭議呼吸急促。

程昱面無表情。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大殿裡迴盪着皇帝的笑聲。

這是……氣急反笑?

不對勁,很不對勁,真的很不對勁。

皇帝一般在勃然大怒之前,應該是有這樣一段前搖的對吧?

羣臣做好了心理準備,準備迎接皇帝的滔天怒火,並且隨時上前跪下,保住皇太子的身份地位不受衝擊,避免國本動搖。

都到這個地步了,皇太子已經是衆望所歸的繼任皇帝了,千萬不容有失啊!

“好啊,好啊,好!不愧是我一手教出來的好兒子!哈哈哈哈哈哈!居然都能跟我談論公理了,哈哈哈哈!”

皇帝大笑着拍了拍郭瑾的肩膀:“好吧,我說不過你,那就按你說的,樂進奪職,貶爲平民,舉族發回原籍種田,就這樣處理吧。”

這樣說着,皇帝轉身就走。

走之前,還不忘叫上程昱。

“仲德,隨我來。”

“遵旨。”

程昱站起身子,跟着皇帝離開了南書房。

留下郭瑾、羣臣還有傻愣愣跪着的樂進,不明所以,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

當然,不需要他們知道,自然有人會來處理。

很快,關於鎮南將軍樂進被奪職、取消一切爵位、賞賜和家人蔭封的消息就傳出來了。

樂進被奪走了一切,成了一個平民,舉族被遷移回原籍,以種田爲生。

他的下場沒有曹仁那麼好,曹仁好歹是回去當鉅富的,生活自由,樂而無邊,只要稍微老實一點就可以,沒別的什麼事情能威脅到他。

樂進不一樣,和韓浩一樣,回去當農夫了,以後要多加努力才能吃飽肚子,和曹仁根本不能比。

這個消息席捲了朝堂,所有人都知道了,所有人都知道了戰功赫赫鎮南將軍樂進被拿下了,失去了原有的地位。

繼曹仁之後,又一位五虎上將被拿下了,現在五虎上將只剩下三個還在職,並且大家都不知道下一個被拿下的是誰……

這種情況下,大家都認爲大將被拿下是一定會發生的事情,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

這一波反腐狂潮之下最高規格的犧牲品終於出現了。

而伴隨着樂進的被拿下,這一波反腐狂潮似乎也開始走向終結。

一些正在被審查的、的確沒什麼問題的官員結束了審查,被放出來重新開始工作。

被處死或者解職的官員的位置也被新人接替。

朝廷重新開始運轉起來。

而在此之前,數百軍需官和數百倉儲部門的官員遭到了嚴格審訊,嚴厲處置,被殺死的不知凡幾。

情況比較好的也就是趙雲嚴格管控之下的中央兵團,還有被拆分成三部分的西北兵團。

因爲路途遙遠,後勤艱難,西域三府的後勤運輸補給素來都是苦差事,而且管控的特別嚴苛,任何數目上的不對勁都會被揪出來仔細查問,認真審覈,能做手腳的地方很少。

一年前西域三府就出現過類似的問題。

有些人在運輸過程中剋扣斤兩因私廢公,被查了出來,然後立刻就被扭送回洛陽處以極刑——郭鵬尤其不能接受的就是有人在西域的物資運輸上做手腳。

在西域進行努力發展和生產的時候,西域三府還是很難達到自給自足的需求的,爲了穩定當地的統治,穩定物價,穩定人心,郭鵬決定從河西四郡運輸糧食支援西域三府。

這是出於穩定統治的必要,一旦缺斤短兩,很有可能影響大局,所以審查特別嚴苛。

一波殺掉了十幾個相關官員,震懾了不少試圖搞事情的倉儲官員和軍需官,於是西域三府的物資反而是最透明最準確,也是問題最少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調查組對西域的調查沒得到什麼成果,抓了幾隻黃鼠狼一樣的小角色殺了了事,算是解決了西域的問題。

所以西域和中央問題很小,尚且可以掌控,其餘三個部分的軍隊是問題很大的。

郭某人花費大價錢給軍隊提供的待遇,當中有那麼一部分被這幫蛀蟲給拿了去自己長肉用,而不給士兵使用,實在是罪該萬死。

被查出來的主犯全部處死,從犯基本上就是送到蜀道工地上等死。

年輕漂亮的適齡女性家眷全被送到了西域三府充當軍中樂園的從業人員,讓剩下來的官員看看,他們要是犯錯,家人會被怎樣對待。

你自己要死,你的家人則是在經受諸多生不如死的折磨之後再去死。

爲了一時的貪念把家人禍害到這個地步,值得嗎?

好好想想。

所有還活着的官員們彷彿都聽到了皇帝的聲音,聽到了皇帝的低語,聽到了皇帝對他們最後的警告。

貪污是處理不了的,但是配合嚴苛的制度和皇帝本人無上的威望,想要壓制,還是可以辦到的。

郭某人可以相信,若非自己的強勢和嚴苛的制度要求,這幫傢伙能做出來的事情遠遠會比現在要恐怖。

殺一儆百,殺雞儆猴,這些都不是可以維持長久的手段。

維持長久的手段大家目前還不知道,但是壓制的手段已經被郭某人發揮到了極致。

郭某人稱帝以來殺掉的官員實在是太多,多到了成爲後來者在起了小心思之前不得不顧忌的事情。

要錢不要命的人終究是少數,因爲大多數人想要錢,純粹是因爲命還有,但是錢沒了。

可要是爲了錢把命給搞沒了,那就是不值得的,留着命多少還有錢可花,命沒了,那就全沒了。

然而郭鵬也很清楚,自己沒辦法解決掉所有貪腐之事。

不管殺的多狠,殺的多劇烈,終究壓制不住這樣的情況,殺的多了,甚至還會讓人們覺得恐懼,不敢做官。

這些都是那個遠比他做的更絕的朱元璋所經歷過的事情。

最後,朱元璋沒有成功。

終究,他們認爲累死累活的拼搏上位,就是爲享受榮華富貴的。

這一點連皇帝都不能改變,改變了這個,他們又爲了什麼要忠心於皇帝呢?

郭某人把帝王之路走到了極致,也走到了一個他無法改變的死衚衕裡。

當他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他並不慌張,也不迷茫。

八百六十二 郭某人得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七百六十五 郭某人對史書的記載進行了專業性的指導六百六十三 從雒陽北部尉走向天下八十七 郭鵬出擊三百九十一 閻柔入弘農一千二百五十一 天子永遠都不會犯錯四十七 既立婚約,就要遵守九百二十六 崔渠是不是唯一會死的那個人?六百零二 他的背後插着一支箭八百零八 郭嘉訪黃忠一百零三 劉備來了一千零七十九 太子,你怎麼看?二百一十二 袁術感覺自己的內心被滋潤了三百六十六 幷州亂起四百五十四 無法控制的慾望一千零二十 這纔是諸葛亮啊六百二十八 趙雲是合格的爪牙一千一百三十八 郭某人在鄴城打完了前哨戰一百六十 郭嘉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五百零三 沒錢沒勢還想做狗?七百四十九 黃祖的恨六百八十四 魏軍在戰場上從來都是十分主動的五百一十一 笮融的背刺七百八十八 宦官與特務三百零三 你們考慮過我們這些亂臣賊子的想法嗎三百五十二 幸福的盧植六百二十八 趙雲是合格的爪牙一千一百四十 現在想想,郭某人還真的有點心虛八百三十三 偶爾,郭某人也想做做昏君一千一百二十九 考試開始了一千一百二十五 威望這種東西不是上位者生來就擁有的一千三百二十六 好好先生郭嘉從此大概就不在了吧八百二十四 改組荊州軍一千三百八十四 讓子彈飛一會兒四百二十 天下再也沒有人可以抗衡郭鵬一千一百五十二 延德六年與建安十三年一千零二十 這纔是諸葛亮啊三百五十二 幸福的盧植一千三百五十三 劉健並不能理解郭鵬一千二百零二 皇帝太安靜了五百四十二 劉璋的小心思五百八十三 受挫的蜀軍三百七十 未來,或許會很有趣也說不定一千五百五十一 諸葛亮只好收起心中的遺憾二百七十六 依依東望的韓浩三百一十二 萬事離不開數學二百零四 郭鵬心中的怒火和野望瘋狂的滋長着九百二十二 陛下劃定的線你不能越過去!一千五百二十八 李乾決定畢其功於一役一千一百零三 今日起,我們都是鮮卑人四百二十七 最幸福的事情一千二百五十七 郭瑾納妾與交州變故九百九十九 運河之爭一千一百一十三 所以他堅定地推行重農抑商政策一千一百五十 郭瑾也很喜歡賺錢三百八十六 閻象到底也沒有得出最終的答案一千四百零八 某種意義上來說,郭珺很有生意頭腦三百七十八 孫策與周瑜八百八十九 公孫康對自己的騎兵很有信心七十 漳水大捷二百二十三 於是,孫堅贏了一千一百五十六 世上沒有兩全法二百零三 董卓的大禮一千四百八十七 重農抑商的傳統政策你忘了?二十六 郭鵬有極強的目的性不吐不快了八百三十一 郭鵬許下了統一的願望一百五十五 郭鵬由衷的感恩四百四十一 袁公路真的錯了嗎一百一十八 不擇手段的前進九百八十 馬遠的大宛之行二百七十九 呂布侵略如火五百六十 碾碎你二百九十六 呂布的家眷一千三百一十八 程昱覺得自己這一波血賺三百五十三 陶謙一直很有危機感五百八十 魏公深謀遠慮一千一百二十一 張飛是個真將軍四百一十八 都是孤的錯一百九十八 董卓迅速的癡戀上了這種感覺一千零七十一 毛玠看到了未來六十三 新官上任七十五 還請天使務必不要這樣做一千二百三十 程昱快速激動起來,又快速的冷靜下來一千五百零六 郭嘉出動一千三百七十二 把握下層,拉攏中層,架空上層四百九十六 數學是一切的基礎三百一十 準備出兵的郭某人四百七十二 休假?不存在的二百三十二 袁紹圖謀冀州一千三百四十一 刊印司與報紙一百九十四 萬物生靈,盡入士人之手一千一百三十二 他知道他對魏帝國有絕對控股權一千二百一十六 獨夫之心七十三 黃巾之亂的轉折之時八百六十三 我有伯寧,益州再無憂矣!一千零九十八 入主草原二百三十八 你還是覺得將軍不是郭鵬的對手?一千四百零三 現在,沒人比他更懂糧食的重要性
八百六十二 郭某人得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七百六十五 郭某人對史書的記載進行了專業性的指導六百六十三 從雒陽北部尉走向天下八十七 郭鵬出擊三百九十一 閻柔入弘農一千二百五十一 天子永遠都不會犯錯四十七 既立婚約,就要遵守九百二十六 崔渠是不是唯一會死的那個人?六百零二 他的背後插着一支箭八百零八 郭嘉訪黃忠一百零三 劉備來了一千零七十九 太子,你怎麼看?二百一十二 袁術感覺自己的內心被滋潤了三百六十六 幷州亂起四百五十四 無法控制的慾望一千零二十 這纔是諸葛亮啊六百二十八 趙雲是合格的爪牙一千一百三十八 郭某人在鄴城打完了前哨戰一百六十 郭嘉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五百零三 沒錢沒勢還想做狗?七百四十九 黃祖的恨六百八十四 魏軍在戰場上從來都是十分主動的五百一十一 笮融的背刺七百八十八 宦官與特務三百零三 你們考慮過我們這些亂臣賊子的想法嗎三百五十二 幸福的盧植六百二十八 趙雲是合格的爪牙一千一百四十 現在想想,郭某人還真的有點心虛八百三十三 偶爾,郭某人也想做做昏君一千一百二十九 考試開始了一千一百二十五 威望這種東西不是上位者生來就擁有的一千三百二十六 好好先生郭嘉從此大概就不在了吧八百二十四 改組荊州軍一千三百八十四 讓子彈飛一會兒四百二十 天下再也沒有人可以抗衡郭鵬一千一百五十二 延德六年與建安十三年一千零二十 這纔是諸葛亮啊三百五十二 幸福的盧植一千三百五十三 劉健並不能理解郭鵬一千二百零二 皇帝太安靜了五百四十二 劉璋的小心思五百八十三 受挫的蜀軍三百七十 未來,或許會很有趣也說不定一千五百五十一 諸葛亮只好收起心中的遺憾二百七十六 依依東望的韓浩三百一十二 萬事離不開數學二百零四 郭鵬心中的怒火和野望瘋狂的滋長着九百二十二 陛下劃定的線你不能越過去!一千五百二十八 李乾決定畢其功於一役一千一百零三 今日起,我們都是鮮卑人四百二十七 最幸福的事情一千二百五十七 郭瑾納妾與交州變故九百九十九 運河之爭一千一百一十三 所以他堅定地推行重農抑商政策一千一百五十 郭瑾也很喜歡賺錢三百八十六 閻象到底也沒有得出最終的答案一千四百零八 某種意義上來說,郭珺很有生意頭腦三百七十八 孫策與周瑜八百八十九 公孫康對自己的騎兵很有信心七十 漳水大捷二百二十三 於是,孫堅贏了一千一百五十六 世上沒有兩全法二百零三 董卓的大禮一千四百八十七 重農抑商的傳統政策你忘了?二十六 郭鵬有極強的目的性不吐不快了八百三十一 郭鵬許下了統一的願望一百五十五 郭鵬由衷的感恩四百四十一 袁公路真的錯了嗎一百一十八 不擇手段的前進九百八十 馬遠的大宛之行二百七十九 呂布侵略如火五百六十 碾碎你二百九十六 呂布的家眷一千三百一十八 程昱覺得自己這一波血賺三百五十三 陶謙一直很有危機感五百八十 魏公深謀遠慮一千一百二十一 張飛是個真將軍四百一十八 都是孤的錯一百九十八 董卓迅速的癡戀上了這種感覺一千零七十一 毛玠看到了未來六十三 新官上任七十五 還請天使務必不要這樣做一千二百三十 程昱快速激動起來,又快速的冷靜下來一千五百零六 郭嘉出動一千三百七十二 把握下層,拉攏中層,架空上層四百九十六 數學是一切的基礎三百一十 準備出兵的郭某人四百七十二 休假?不存在的二百三十二 袁紹圖謀冀州一千三百四十一 刊印司與報紙一百九十四 萬物生靈,盡入士人之手一千一百三十二 他知道他對魏帝國有絕對控股權一千二百一十六 獨夫之心七十三 黃巾之亂的轉折之時八百六十三 我有伯寧,益州再無憂矣!一千零九十八 入主草原二百三十八 你還是覺得將軍不是郭鵬的對手?一千四百零三 現在,沒人比他更懂糧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