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八十四 尚書檯大改

第五份詔書十分詳細,字數也很多,信息量也很大。

主要就是分封文官羣臣。

這份封賞的主調是介紹郭鵬規劃的魏帝國中央和地方的權力規制,以及舊有或新增的各部門的首腦,升職或者加薪,既不升職也不加薪的,給予爵位賞賜,反正算是人人都有。

毫無疑問,郭鵬在中央還是延續了三公九卿制度之下的基本體制,但是郭鵬雖然立三公九卿,卻比東漢更加直接的將三公九卿虛權化。

東漢時期已經逐漸形成了權歸尚書檯,而三公多爲政治花瓶的現狀,郭鵬則更進一步。

整個三公九卿之中,只有司徒蔡邕、太僕鮮于銀在任,其餘十個位子全部空置。

除了鮮于銀因爲養馬的事情而得到了太僕的職位,除此之外九卿再無他人,而三公方面,司徒蔡邕很明顯就是個政治吉祥物。

可以確定的是,在中央政府層面,郭鵬完全摒棄了三公九卿,以尚書檯、御史臺、參謀臺三臺爲主要行政核心。

郭鵬把尚書檯官方化,使之徹底脫離少府的管轄範圍,另置內閣爲皇帝機要秘書部門,直屬皇帝。

御史臺和參謀臺編制不改,郭鴻和戲忠依然是御史臺和參謀臺的頭頭,兩人紛紛得到了封爵的賞賜,副手橋蕤和郭嘉也得到了爵位加封。

御史臺依舊負責監察官員的瀆職違法問題,並且力主彈劾。

參謀部則和皇帝一起商議軍機,並且受皇帝的命令持節外出協助軍隊作戰。

內閣首輔王粲被調任了,新內閣首輔的人選是原魏國相曹操,郭鵬讓曹操擔任內閣首輔,加封爵位爲二等侯,加食邑一千戶,給予厚賞。

原魏王國因爲魏帝國的建立而重新恢復了冀州的行政單位,郭鵬調任原弘農郡太守韓浩出任冀州刺史。

而尚書檯的變化就很大了。

程昱依然是當仁不讓的尚書令,原先的左僕射陳紀因爲主動辭官後病逝,而只剩下田豐一個僕射,郭鵬不曾加官,不曾加另外一個僕射,所以尚書檯的首腦就是程昱和田豐。

這兩人依然任職如故,但是在這兩人之外,郭鵬大作改變。

他直接把整個尚書檯做了大改,改得面目全非,一般人看到了都要直接懵圈,不知道這個劃分到底是怎麼來的。

在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基礎上,按照他的想法劃出了吏部,民政部,財政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和外交部八個部門。

以程昱爲尚書令,總管整個尚書檯,又兼掌吏部尚書,主掌全國官吏的獎懲升降。

以田豐爲尚書僕射,輔助程昱總管尚書檯,又兼掌工部尚書,主掌全國範圍內的城市建設、水利建設、交通建設等。

調任原內閣首輔王粲爲財政部尚書,主掌全國範圍內稅收統計、支出和國庫建設,反正就是管着錢袋子,摟着錢袋子,要花錢就找王粲。

調任原河南尹棗祗爲民政部尚書,主掌全國範圍內戶口統計、田畝度量和農業制度建設等,屯田大業就歸棗祗管。

以原尚書檯官吏辛毗爲外交部尚書,取代大鴻臚接任外交事宜,奉郭鵬的命令,重新收集有關西域的一切資料。

調任原魏郡太守崔琰擔任禮部尚書,主掌中央朝廷的一切祭祀、年節活動的禮制建設,並且在漢禮的基礎上重新架構全新的魏禮。

調任原河東郡太守董昭擔任兵部尚書,主掌軍隊物資儲存和後勤運輸等,不直接參與軍事,直接參與軍事的是參謀部,兵部相當於後勤部門。

調任原太原郡太守郭議擔任刑部尚書,主掌執法,同時是新《魏律》的制定核心部門,取代了廷尉的部分職權,與司隸校尉、御史臺三司並立。

因爲御史臺和刑部兩個法律部門都以郭氏爲首腦,郭鵬爲了好看一點,就把司隸校尉這個職權較重的職位任命給了國淵。

國淵也是老臣了,是郭鵬的青州時代通過經學大師鄭玄推薦的弟子之一,歷任地方職位,從縣令到郡守到中央尚書檯尚書的職位都幹過,履歷很漂亮,而且學問紮實,公正無私,郭鵬就把司隸校尉這個職位交給了國淵。

另外按照之前的約定,郭鵬讓荀攸做了河南尹,主掌首都地區的建設工作,也算是對他的付出有了交代。

大體上的行政分封就是如此,其他一些官員的平級調動很是尋常,並不值得關注。

而真正值得關注的就是尚書檯的大改本身。

這裡頭最能體現出新皇帝郭鵬對新朝政治體制的架構思路,以及未來皇帝的施政方略。

恰恰在這方面,是羣臣一時半會兒難以參透的,因爲郭鵬的架構不同於以往任何一種方式,細分的程度很高。

也不怪他們,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他們自然不可能很快明白郭某人的用意何在。

郭某人的用意,自然是要拿兩漢以來二重君主制的政治潛規則開刀,竭盡全力,把這種完全不利於君主集權專制的潛規則打掉。

這種奇特的政治規則直接影響了後來一直到隋唐的政治生態,這是郭某人不能允許的。

漢朝的政治架構其實可以說是秦的政治制度與周的政治制度的雜糅體。

所謂漢承秦制,倒不如說是秦和周的結合,這一點,從劉邦大封宗室諸王這一點就可以看得出來。

秦朝從未分封諸王,但是西漢時期卻有實權諸侯王,這明顯和秦朝的制度不一樣。

到漢武帝往後,諸侯王才逐漸失去權力,經過東漢的漫長歲月,才終於變成了現在這種完全沒有權力的地步。

甚至於被分封的諸王有些很貧困,比如還沒做皇帝時的靈帝劉宏。

秦二世而亡,劉邦就是想承秦制也要掂量一二。

所以當劉邦看到了秦朝覆滅的時候因爲沒有宗室的幫助,導致地方上快速被席捲的教訓之後,心裡就開始犯嘀咕了。

等到異姓王們紛紛造反之後,劉邦更加確定外臣不可信,只有自己人才最可信,於是劉邦在地方分封劉姓諸侯王,並且賦予權力。

不能不分封宗室王以拱衛中央,但是郡縣制又利於中央集權,所以綜合一下,搞了一個郡國並行制。

就此,劉邦認爲漢室江山已經穩固了。

可是他死了以後的呂氏之亂和七王之亂足以證明又想要中央集權又想要地方拱衛的想法實在是太天真了。

郡縣和分封兩種導向完全不同的體制並行,必然帶來禍亂。

外人不可靠,自己人也不可靠,那可怎麼辦?

涼拌。

就郭某人所知道的,歷朝歷代都爲這種事情感到十分的苦惱,又擔心沒有自己人鎮着地方,會導致有叛逆的時候皇帝孤立無援,但是也擔心自己人坐大了,會反噬中央,爭着做皇帝。

於是隨着王朝的輪迴,分封宗室王和不分封宗室王的政治行爲也在輪迴,一輪一回,很有意思。

他們的出發點都是爲了保護一家一姓之天下,但是卻不會有人打心眼裡承認,皇權掌握在一家人手裡本身就是極其危險的事情,被人奪取也是難免的事情。

王朝走到了末日,不會因爲你有還是沒有同姓諸侯王而改變。

天下劉姓諸王還少嗎?

漢室宗親還少嗎?

又有幾個人能阻止郭某人呢?

郭某人從來不認爲這種事情真的有議論的必要,在他看來,如果一個王朝走了下坡路,絕非分封還是郡縣的問題,根本不用討論。

九百一十六 天下苦王粲久矣!一千四百五十六 諸葛亮原來真的簡在帝心?二百三十二 袁紹圖謀冀州一千三百一十九 曹操偶爾也想任性一把三百六十六 幷州亂起一千一百九十八 沒人比爲父更懂造反了五百七十六 蜀道難一千三百二十三 難道要變成第二個曹仁?三百五十二 幸福的盧植九十七 震天雷一千三百二十三 難道要變成第二個曹仁?八百零一 保護劉琦三劍客十二 出發去雒陽一千五百四十四 郭瑾的貨幣改革七百零九 漢室的昨日,郭氏的明日二百七十四 袁冀州願意表我爲兗州牧?八百七十八 萬一這真的是魏人的陰謀四十六 潁川郭郎二百四十四 兗州是我的一千五百零六 郭嘉出動一百八十八 袁太傅的一步棋九十七 震天雷七百一十五 我親自辟召司馬懿三百六十三 幸虧世人不識字一百一十九 我師兄死了?一百七十九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九百四十九 曹仁的策略是行之有效的四百五十四 無法控制的慾望一千二百零五 曹仁榮耀退休一百六十一 同牀而眠一千二百一十二 程昱的第一刀一千一百五十九 曹仁真的非常憂慮九百五十 河西四郡的平定一千五百三十八 你本來就是如此,從沒變過!二百九十二 我願爲將軍馬前卒一千四百五十八 他看到了諸葛亮的未來和終結三百三十二 泰山捧日三十九 多謝叔父出手相助二百二十一 堂堂漢臣,怎能與漢賊同流合污一千一百九十二 一批“欺世盜名”之輩浮出水面七十六 支援盧植的合適人選六百零六 這是暗黑周公瑾最後的溫柔一千二百零五 解決不了這羣人,你就別當太子了!一千零一十四 崔琰案八百七十三 郭某人的經濟手段九百零四 魯肅的心中流淌着暖意一千三百七十五 關羽的精神世界很豐富多彩五百一十二 張遼來了一千四百六十二 千錯萬錯都是安息人的錯二百零四 郭鵬心中的怒火和野望瘋狂的滋長着五百二十 這天下越亂,我越高興!七百七十八 魏室山河之雄壯,必將遠邁秦漢一千一百六十四 富庶的小國一百一十六 我就是一個卑鄙的惡人一千三百零二 無論如何都要走出去二百八十一 開闢出名爲考試的通天之路一百七十四 京師會有大兵,兩宮流血一千一百一十六 不爲王臣者,必爲我所殺!一千五百三十 這場曠日持久的治安戰終究還是結束了一千二百五十六 成功入選的女兒們一千二百七十二 士燮的反應出乎預料五百四十四 郭某人勢在必得五 聰明家族六百五十五 郭鵬樂於選拔願意聽話辦事的人一千零四十七 曹休非常“生氣”五百六十 碾碎你一千四百五十 生產力不提高,教育就是無根浮萍七百五十九 孟德有如此見地,魏王殿下一定會很高興一千零三十七 郭某人要帶起喝茶的節奏一千三百八十一 郭瑾感到憤怒和不安二百零九 放飛自我的董卓八百六十三 我有伯寧,益州再無憂矣!一千三百六十九 郭瑾需要軍事勝利九百零七 開戰時刻一千三百二十五 郭嘉入宮一千三百五十五 郭鵬不做趙武靈王一百四十六 蔡公爲學生做了太多了四百零九 皇帝本無種,兵強馬壯者爲之八十八 程立不能答應三百七十四 李郭之亂拉開了帷幕九百一十八 厲害,實在是厲害四百九十二 陶謙封公一百八十三 救駕二百三十三 韓馥無法生存一百八十九 老董覺得自己的血壓有點高四百六十三 他們的慾望爆發了五十五 雒陽北部尉一千一百七十四 自古以來四百三十六 壽春百姓盼大漢王師如久旱盼甘霖一千四百九十七 既是不幸,也是大幸二百五十八 當然他沒有得出答案一百五十二 郭鵬對糜竺勢在必得八百六十三 我有伯寧,益州再無憂矣!四百九十七 郭某人這種喜歡權力的冷血政治動物能忍?三百八十七 袁術正式稱帝八百一十一 劉琮只能被迫做出了投降的決定一千一百七十 漢文明的光芒正在步步緊逼向大宛國八百一十七 守規矩的郭某人一千一百三十一 儘管如此,也不能阻擋郭鵬對王平的欣賞一千一百六十五 小國寡民就是那麼不堪一擊
九百一十六 天下苦王粲久矣!一千四百五十六 諸葛亮原來真的簡在帝心?二百三十二 袁紹圖謀冀州一千三百一十九 曹操偶爾也想任性一把三百六十六 幷州亂起一千一百九十八 沒人比爲父更懂造反了五百七十六 蜀道難一千三百二十三 難道要變成第二個曹仁?三百五十二 幸福的盧植九十七 震天雷一千三百二十三 難道要變成第二個曹仁?八百零一 保護劉琦三劍客十二 出發去雒陽一千五百四十四 郭瑾的貨幣改革七百零九 漢室的昨日,郭氏的明日二百七十四 袁冀州願意表我爲兗州牧?八百七十八 萬一這真的是魏人的陰謀四十六 潁川郭郎二百四十四 兗州是我的一千五百零六 郭嘉出動一百八十八 袁太傅的一步棋九十七 震天雷七百一十五 我親自辟召司馬懿三百六十三 幸虧世人不識字一百一十九 我師兄死了?一百七十九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九百四十九 曹仁的策略是行之有效的四百五十四 無法控制的慾望一千二百零五 曹仁榮耀退休一百六十一 同牀而眠一千二百一十二 程昱的第一刀一千一百五十九 曹仁真的非常憂慮九百五十 河西四郡的平定一千五百三十八 你本來就是如此,從沒變過!二百九十二 我願爲將軍馬前卒一千四百五十八 他看到了諸葛亮的未來和終結三百三十二 泰山捧日三十九 多謝叔父出手相助二百二十一 堂堂漢臣,怎能與漢賊同流合污一千一百九十二 一批“欺世盜名”之輩浮出水面七十六 支援盧植的合適人選六百零六 這是暗黑周公瑾最後的溫柔一千二百零五 解決不了這羣人,你就別當太子了!一千零一十四 崔琰案八百七十三 郭某人的經濟手段九百零四 魯肅的心中流淌着暖意一千三百七十五 關羽的精神世界很豐富多彩五百一十二 張遼來了一千四百六十二 千錯萬錯都是安息人的錯二百零四 郭鵬心中的怒火和野望瘋狂的滋長着五百二十 這天下越亂,我越高興!七百七十八 魏室山河之雄壯,必將遠邁秦漢一千一百六十四 富庶的小國一百一十六 我就是一個卑鄙的惡人一千三百零二 無論如何都要走出去二百八十一 開闢出名爲考試的通天之路一百七十四 京師會有大兵,兩宮流血一千一百一十六 不爲王臣者,必爲我所殺!一千五百三十 這場曠日持久的治安戰終究還是結束了一千二百五十六 成功入選的女兒們一千二百七十二 士燮的反應出乎預料五百四十四 郭某人勢在必得五 聰明家族六百五十五 郭鵬樂於選拔願意聽話辦事的人一千零四十七 曹休非常“生氣”五百六十 碾碎你一千四百五十 生產力不提高,教育就是無根浮萍七百五十九 孟德有如此見地,魏王殿下一定會很高興一千零三十七 郭某人要帶起喝茶的節奏一千三百八十一 郭瑾感到憤怒和不安二百零九 放飛自我的董卓八百六十三 我有伯寧,益州再無憂矣!一千三百六十九 郭瑾需要軍事勝利九百零七 開戰時刻一千三百二十五 郭嘉入宮一千三百五十五 郭鵬不做趙武靈王一百四十六 蔡公爲學生做了太多了四百零九 皇帝本無種,兵強馬壯者爲之八十八 程立不能答應三百七十四 李郭之亂拉開了帷幕九百一十八 厲害,實在是厲害四百九十二 陶謙封公一百八十三 救駕二百三十三 韓馥無法生存一百八十九 老董覺得自己的血壓有點高四百六十三 他們的慾望爆發了五十五 雒陽北部尉一千一百七十四 自古以來四百三十六 壽春百姓盼大漢王師如久旱盼甘霖一千四百九十七 既是不幸,也是大幸二百五十八 當然他沒有得出答案一百五十二 郭鵬對糜竺勢在必得八百六十三 我有伯寧,益州再無憂矣!四百九十七 郭某人這種喜歡權力的冷血政治動物能忍?三百八十七 袁術正式稱帝八百一十一 劉琮只能被迫做出了投降的決定一千一百七十 漢文明的光芒正在步步緊逼向大宛國八百一十七 守規矩的郭某人一千一百三十一 儘管如此,也不能阻擋郭鵬對王平的欣賞一千一百六十五 小國寡民就是那麼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