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零三 皇帝終於要出手了

郭鵬的態度讓一些官員感到迷茫,也讓一些官員覺得皇帝是故弄玄虛實則已經準備妥協。

於是又有一批人加入了反抗的隊列之中。

他們公開發表言論說反對許靖的提案,要求皇帝罷免許靖,停止對察舉舉士的調查,重開察舉。

沒過多久,大約是九月初八開始,就有距離洛陽比較近的地方的地方郡守開始上表。

他們表示自己對許靖的提案表示嚴重關切,他們希望皇帝陛下不要被佞臣矇蔽,要堅持最開始的態度。

他們認爲察舉是祖宗成法,是重要的人才選拔機制,驟然廢除,採用什麼奇怪的科舉,這完全是許靖的異想天開。

他們攻擊許靖是個背棄舊主不忠不義之輩,應當被罷黜,甚至被誅殺,怎麼可以竊居禮部尚書的高位呢?

一批士人出身的地方郡守開始對這件事情做出了反應。

他們也紛紛感覺到了科舉制度對他們的巨大殺傷力,決定堅決反對。

同時,他們通過各種渠道瞭解到了正在洛陽發生的士人聯合反抗運動,感到非常激動。

他們覺得一直以來面對皇權都在步步退讓的士人們終於挺直了腰桿子,第一次正面硬剛皇權,表現出了絕不退讓的態度。

這是一件好事,無論如何也是一件好事。

士人應當勇敢的站出來對抗皇權,限制皇權,把邪惡的皇權關進籠子裡!

只有把皇權關進籠子裡,他們的權力才能得到彰顯,他們才能取代皇權,成爲這個國家真正的主人,肆意妄爲,爲所欲爲。

所以皇權必須要被限制,自魏帝國建國以來皇帝越來越強大的權力,就要在這一波被徹底限制住!

危機危機,有危纔有機!

堅持住啊!

以洛陽爲中心,消息傳遞所到之處的士人郡守們紛紛感覺到這是一個莫大的機遇。

除了少數士人郡守感到情況不太對勁。

他們覺得皇帝的反應不夠強烈,可能留有後手,又考慮到和皇帝的關係以及自己的未來,從而猶豫不決。

但是更多的士人郡守還是表達出了自己的不滿,上表請求皇帝顧念民心,念及廣大士人的心聲,停止這種危險的行爲。

外部的支持傳達到了洛陽之後,洛陽城內的反抗行動也進行了進一步的升級。

爲了更好的進行統籌運動,魏深、屈楚、齊遠、馬邈等人商定,推舉了名聲更大地位更高的、五大國法家族裡唯一一個沒有和皇族結親的桓氏家族作爲領導者。

他們共同推舉桓典擔任他們的領導者,領導他們對抗皇權,與皇帝對話。

三大訴求——

其一,罷免許靖,並且誅殺許靖這個禍國殃民的“老賊”。

其二,停止變動察舉制度,一切恢復原樣。

其三,停止審查察舉舉士,已經查出有問題的不管,沒問題的必須全部保留。

一個都不能少。

少一個咱們都不會停止這種全方位的對抗,咱們倒要看看國家機器無法運轉下去的話,慌的是我們還是你皇帝。

桓典其實相當猶豫,之前那件事情發生以後,他是被排除在覈心決策圈子之外的,什麼事情都後人一步才知道,也因此他特別的惶恐不安。

現在面對這種事情,他更加不安了。

他本能地感覺到他不能幹這個什麼領導,不能帶着士人們去找皇帝要權,這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挑戰皇權,一旦激怒了郭鵬……

郭鵬有多在意權力,桓典是明白的。

郭鵬的武力有多強,他也是知道的。

他並不想當典型。

他本能的存在着對皇權的恐懼,對那位威望至高無上的皇帝十分恐懼。

這件事情上,他本來是想當縮頭烏龜的,可是眼看這家族中越來越多人被激勵的嗷嗷直叫,他根本無法控制桓氏族人加入到抗議大軍之中。

最後無可奈何之下,桓典被迫答應大家擔任這個領導人的角色,代替大家向皇帝遞交請願書,稍微約束一下士人們的過激行動,請皇帝陛下答應他們的訴求。

答應了,一切恢復原樣。

不答應,他們還將繼續罷工,罷課罷學,甚至還會進一步衝擊洛陽的日常秩序,比如操控家族產業進行罷市之類的。

很好,抗爭的本領他們倒是無師自通一學就會,罷課罷市罷工這三罷都給折騰出來了。

得到桓典遞上來的請願書之後,郭鵬哈哈大笑,感覺時機差不多了,便宣佈召開御前擴大會議。

這場會議,朝中主要部門的主要領導全部參與,侍郎以上包括侍郎級別的官員全部參與。

會議內容很簡單。

郭鵬以皇帝的身份要求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向外發表自己的言論,支持許靖提出的【廢察舉、立科舉】的政策,表明自己的態度,並且號召參加抗議行動的官員們立刻回來工作。

如果不回來,後果真的很嚴重,是說真的,真的很嚴重。

有的官員重重地鬆了口氣,意識到皇帝終於要出手了。

有的官員則心中一緊,意識到皇帝要出手了。

只是他們不太明白,皇帝爲什麼現在纔出手。

但是毫無疑問,許靖就是爲皇帝衝鋒在前的馬仔,這一切都是皇帝要求的。

面對士人們的要求,素來擅長妥協的皇帝陛下這一次決不妥協,完全和士人反着來,看來已經做好了魚死網破的準備。

高官顯貴們的情緒非常複雜。

但是,這並不妨礙寒門出身的朝中大員們立刻對外發表言論,支持許靖,支持【廢察舉,立科舉】的政策,旗幟鮮明的表態支持。

寒門官員以曹操爲首,對外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言論,並且號召所有官員立刻回來工作,停止和那些鬧事的士子混在一起,否則後果會很嚴重。

士人官員的情況較爲複雜。

但是以郭嘉、戲忠、田豐、程昱、郭鴻等人爲首的一批人依然毫不猶豫的站在了皇帝這邊。

他們果斷對外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表示了對許靖的絕對支持。

身爲皇親國戚,或者皇帝親族,又或者關係非常不一般,他們絕對不會懷疑皇帝會忽視他們的利益,就算舉辦了科舉,他們也有利益保障。

所以他們並不猶豫,也不擔心。

四大家,孔羨,袁嗣,荀攸,還有賈逵,終於也公開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他們沒有提起此前的流言,只說自己絕對支持科舉。

這些人的矛盾和最終選邊站一直都在郭某人的預料之中。

就如同之前的每一次變革,他們每一次都沒有真正的倒下,沒有真正成爲被淘汰的那些人,反而還能得到一些利益。

變察舉爲科舉,對於他們這些已經佔居高位的人來說,或許並不是什麼壞事。

而要是反對皇帝陛下……

簡直不敢想象他們會遭遇什麼樣的對待。

就算皇帝最終妥協了,那麼還沒等皇帝妥協,他們就會被皇帝幹掉。

得利的是其他人,而不是他們,他們要奉獻自己爲別人鋪路。

傻子才幹!

剩下來一批官僚們是正統士人出身,但是身爲郭鵬的故吏、親信,被他一手提把起來,且佔據朝廷高位,擁有權力,捨不得這一切。

一方面是和士人羣體做切割,從此以後被視作士人的叛徒,會失去察舉制度下獲得的利益。

但是另一方面,要是不遵守皇帝的命令,勝負未可知的前提下,卻一定會失去現有的權力、地位。

真的捨不得,完全捨不得。

更關鍵的是他們不知道士人的抗爭會不會勝利,尤其是在皇帝表態決不妥協甚至還要反着來的前提下。

皇帝一直都在勝利,無論是軍事,還是政治,他一直都在勝利。

是的,皇帝彷彿永遠都在勝利,只要他能做到的,他都一定會做到。

是現在拋棄一切反對他,面對一個很大可能會最終失敗的結局,還是背棄士人同僚,選擇徹底支持皇帝,卻會失去身爲士人的特權?

在這個兩難的抉擇之中,吏部尚書張昭第一個做出了選擇。

他公開對外宣佈支持許靖的策略,支持【廢察舉,立科舉】,認爲察舉制度已經失敗,是時候選用新的制度來代替察舉制度了。

許靖提出的脫胎於論才大典的科舉制度是一個具備可行性的制度,這個制度一旦確立,必將給魏帝國帶來全新的未來。

緊隨張昭之後,棗祗、王粲兩人聯名對外發表言論。

他們表態支持許靖的政策,認爲察舉制度走到現在已經不適應新的時代,一場察舉五分之三的廢棄率,這足以證明察舉察出來的都是些廢物。

這個時候如果還不廢除察舉選擇更加具備可行性的科舉,那麼完全就是在把魏帝國的基業不當回事,等同於在造反。

這個聲明就比張昭的更有氣勢一點了。

棗祗和王粲發表了言論之後,外交部尚書辛毗、刑部尚書郭議、兵部尚書董昭也聯合起來對外發表言論。

他們也認爲察舉制度已經失敗,現在實施後選擇新的制度來取代失敗的制度了。

許靖雖然私德有缺,但是公德不缺,他的提議是一片公心,不應該遭到如此惡毒的咒罵和誹謗,他們不僅支持許靖,還要求揪出那些惡意誹謗許靖的人嚴懲。

這就比棗祗和王粲的聲明更有威懾力一點。

尚書檯、御史臺和參謀臺的大佬們終於做出了完全的表態,整個決策圈子並沒有如同外界人士所預料的那樣出現了劇烈的變動。

他們還集體呼籲這些正在參加抗議的官員們立刻回到崗位上,抗議的士子立刻回到學堂中。

否則後果真的很嚴重。

上面大佬們做出了該有的態度,剩下侍郎級別官員也一樣。

шшш.тtkan.c○

他們當中除了少數打一開始就支持科舉的,還有相當一部分的態度從原先的動搖到現在的大徹大悟。

不僅果斷拋棄了前來邀請遊說他們一起反對科舉的士人同僚,還紛紛公開對外發表言論,表態他們支持許靖的意見。

這一級別官員們的態度也逐漸明朗起來,大部分已經果斷投入了皇帝的懷抱。

這樣的變故發生在短短的兩天之內。

皇帝並未衆叛親離,而是統一了決策圈子的思想。

決策圈子裡的那些士人官員都支持了許靖的這個科舉制度。

這樣的表態進一步衝擊了中層官僚們的圈子,中上級的官僚們紛紛動搖,開始向皇權靠攏。

尚書級別和侍郎級別的官員基本上都站在了皇帝那邊。

這對於外界正在進行劇烈抗議的士人們毫無疑問是當頭一棒沉重一擊。

八百七十五 襄平糧價上漲了?六百五十四 蔡邕相信郭鵬九百三十三 董昭,你瞎嗎?一千零五十八 問題主動找上了諸葛亮八百五十五 劉璋投降一千二百五十五 三個幸運的家族一千零二十五 郭某人絕不認同!一千三百八十六 趙雲的奏表(上)八百一十六 如此的一羣真實的人啊八百八十二 天上掉下個張益德一千零六 陛下和老臣都被田元皓矇蔽了四百三十七 該動手了三百五十一 郭鵬的來意一千零九十 郭瑾非常欣賞陸議八百四十八 蜀軍的絕境三百四十七 主動去世的袁紹二百八十五 不要用你的興趣來挑戰我謀生的本領二百四十四 兗州是我的一千零八十九 突然結束的反腐行動六百九十五 是服從!還是毀滅!四百一十二 大決戰(下)一千二百四十五 不示弱於皇帝,必死無疑一千零五十三 曹休成爲了他們的最大公約數一千二百二十九 幸好你沒有一百四十三 蔡邕很高興一千一百一十二 瘋狂的李典一百七十九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千三百四十二 仲德,我打算退位一千二百一十二 讓科舉更加快速的深入人心一百六十四 想吃肉的袁術一千一百九十九 權宜之計,不足以爲萬世法一千零七十三 司馬懿眼中所看到的一百九十六 賢良董卓一千二百六十一 張津驟然發難七百二十三 不滅吳國誓不罷休二百一十七 徐榮潰敗四百六十九 我是你們的君主,不是你們的朋友七百五十九 孟德有如此見地,魏王殿下一定會很高興一百二十七 局勢扭轉四百九十六 數學是一切的基礎一千四百六十三 馬匹太多的煩惱一千五百五十五 我又該回到哪裡去呢?五百二十九 龐羲勸進二百四十五 全靠同行襯托六十八 形勢逆轉一千一百五十三 蔡邕頓時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擔子重達千斤五百零八 陶謙死了五百零七 這個反,他造定了一千一百二十八 郭嘉的性格極其惡劣四百一十一 大決戰(上)一千一百二十八 曹蘭並不能感到寬心五百零二 那一天,郭鵬已經想到了三百三十六 他的自負僅次於袁術七百三十九 他們就是爲了破陣而誕生的二 臥冰求鯉2.0(下)九百三十二 郭某人要辦軍校九百一十九 可以擴大戰爭範圍了三百六十一 我有那麼可怕嗎?六百九十二 小皇帝很不喜歡荀彧二十三 學生潁川郭鵬,拜見蔡議郎一百二十三 結盟難樓六百零一 張文遠VS周公瑾八百六十 我等的性命算是保住了四百九十九 該吃肉就要吃肉,該喝血就要喝血一百七十一 劉焉上表一千零六十一 諸葛亮的意志非常堅定二百七十七 孟卓不會怪罪我吧?三百八十二 劉協漸漸產生了絕望的情緒四十七 既立婚約,就要遵守四百一十二 大決戰(下)一百七十三 靈帝廢史立牧一千三百四十一 刊印司與報紙四百三十四 一旦城破,又該如何?一千二百四十四 郭某人很欣慰二百二十五 他們還能以漢臣自居嗎?一千二百零八 讀書改變命運一千三百四十 洛陽城內的頭版頭條一千一百九十 不是零,就是一萬四百二十七 最幸福的事情一千二百一十三 這種地位,是你程仲德說動就能動的?四百二十五 罪人七百九十七 攻伐荊州,平滅劉表七百一十 一個屬於郭魏的時代六百九十九 陛下會永遠都高興和幸福的六十一 做一枚稱職的棋子九百六十九 重設西域都護府一千一百九十二 一批“欺世盜名”之輩浮出水面四百一十 天子之兵,怎能貿然後退?三百五十 這並不能實現他的夢想一百一十九 我師兄死了?一千零七十七 這真的不是一道送命題嗎?九百六十 馬遠感覺自己好像發現了某種商機一千三百三十一 郭陽死了一千一百四十六 孤不僅要武功,也要文治二百七十二 奮進的郭鵬與逃難的呂布三百八十八 能做出最後決定的,是郭鵬六十四 張角不合格三百九十四 郭子鳳到底要幹什麼?八百九十八 遼東的平定
八百七十五 襄平糧價上漲了?六百五十四 蔡邕相信郭鵬九百三十三 董昭,你瞎嗎?一千零五十八 問題主動找上了諸葛亮八百五十五 劉璋投降一千二百五十五 三個幸運的家族一千零二十五 郭某人絕不認同!一千三百八十六 趙雲的奏表(上)八百一十六 如此的一羣真實的人啊八百八十二 天上掉下個張益德一千零六 陛下和老臣都被田元皓矇蔽了四百三十七 該動手了三百五十一 郭鵬的來意一千零九十 郭瑾非常欣賞陸議八百四十八 蜀軍的絕境三百四十七 主動去世的袁紹二百八十五 不要用你的興趣來挑戰我謀生的本領二百四十四 兗州是我的一千零八十九 突然結束的反腐行動六百九十五 是服從!還是毀滅!四百一十二 大決戰(下)一千二百四十五 不示弱於皇帝,必死無疑一千零五十三 曹休成爲了他們的最大公約數一千二百二十九 幸好你沒有一百四十三 蔡邕很高興一千一百一十二 瘋狂的李典一百七十九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千三百四十二 仲德,我打算退位一千二百一十二 讓科舉更加快速的深入人心一百六十四 想吃肉的袁術一千一百九十九 權宜之計,不足以爲萬世法一千零七十三 司馬懿眼中所看到的一百九十六 賢良董卓一千二百六十一 張津驟然發難七百二十三 不滅吳國誓不罷休二百一十七 徐榮潰敗四百六十九 我是你們的君主,不是你們的朋友七百五十九 孟德有如此見地,魏王殿下一定會很高興一百二十七 局勢扭轉四百九十六 數學是一切的基礎一千四百六十三 馬匹太多的煩惱一千五百五十五 我又該回到哪裡去呢?五百二十九 龐羲勸進二百四十五 全靠同行襯托六十八 形勢逆轉一千一百五十三 蔡邕頓時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擔子重達千斤五百零八 陶謙死了五百零七 這個反,他造定了一千一百二十八 郭嘉的性格極其惡劣四百一十一 大決戰(上)一千一百二十八 曹蘭並不能感到寬心五百零二 那一天,郭鵬已經想到了三百三十六 他的自負僅次於袁術七百三十九 他們就是爲了破陣而誕生的二 臥冰求鯉2.0(下)九百三十二 郭某人要辦軍校九百一十九 可以擴大戰爭範圍了三百六十一 我有那麼可怕嗎?六百九十二 小皇帝很不喜歡荀彧二十三 學生潁川郭鵬,拜見蔡議郎一百二十三 結盟難樓六百零一 張文遠VS周公瑾八百六十 我等的性命算是保住了四百九十九 該吃肉就要吃肉,該喝血就要喝血一百七十一 劉焉上表一千零六十一 諸葛亮的意志非常堅定二百七十七 孟卓不會怪罪我吧?三百八十二 劉協漸漸產生了絕望的情緒四十七 既立婚約,就要遵守四百一十二 大決戰(下)一百七十三 靈帝廢史立牧一千三百四十一 刊印司與報紙四百三十四 一旦城破,又該如何?一千二百四十四 郭某人很欣慰二百二十五 他們還能以漢臣自居嗎?一千二百零八 讀書改變命運一千三百四十 洛陽城內的頭版頭條一千一百九十 不是零,就是一萬四百二十七 最幸福的事情一千二百一十三 這種地位,是你程仲德說動就能動的?四百二十五 罪人七百九十七 攻伐荊州,平滅劉表七百一十 一個屬於郭魏的時代六百九十九 陛下會永遠都高興和幸福的六十一 做一枚稱職的棋子九百六十九 重設西域都護府一千一百九十二 一批“欺世盜名”之輩浮出水面四百一十 天子之兵,怎能貿然後退?三百五十 這並不能實現他的夢想一百一十九 我師兄死了?一千零七十七 這真的不是一道送命題嗎?九百六十 馬遠感覺自己好像發現了某種商機一千三百三十一 郭陽死了一千一百四十六 孤不僅要武功,也要文治二百七十二 奮進的郭鵬與逃難的呂布三百八十八 能做出最後決定的,是郭鵬六十四 張角不合格三百九十四 郭子鳳到底要幹什麼?八百九十八 遼東的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