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三十三 董昭,你瞎嗎?

準確的說,兵法的傳承比起文法的傳承更加艱難,而且更加敏感一點。

在國家太平時節偃武修文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大規模搞什麼軍事教育,在文官們看來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就算是武官來看,這也有些不可思議。

兵法傳承不像儒學傳承,到現在爲止這些學問都有了非常明確的傳承方式,有學校有老師,還有各自的家學私學,遍地開花。

但是兵學就難了。

這玩意兒沒有儒學這樣的授課規模,教育傳承全面落後於儒學,要麼就是家傳,產生將門之類的,要麼就是天生奇才,運氣好,撞上大時代。

而且一般來說,太平時節誰需要軍事人才?

馬上建國,難道還能馬上治國嗎?

這是當初儒生們說服劉邦的那句話,劉邦也無法反駁。

正是所謂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之類的。

意思就是國家太平了就不需要將軍了,全部交給文人就可以了。

可是軍隊這玩意兒難道是可以荒廢一陣子之後一旦有需要就立刻原地恢復超強戰鬥力的那種嗎?

沒有常年累月的投入和精心維持,一旦戰敗一次,老兵大量戰死之後,軍隊戰鬥力會很快衰落下去。

這樣一來,一旦遇到戰事,軍隊將無法應對,國家必將遭到極大的危機。

封建軍隊的戰鬥力衰弱也就是二三十年的事情,很難維持,開國那一批軍隊老去或者戰死之後,新兵是跟不上那種戰鬥力的。

郭鵬也想過,如果不做改變,自己死後,也就二三十年的功夫,魏軍也會失去曾經無比強悍的戰鬥力,開始走下坡路。

古代也不是沒有人考慮到這個問題,也曾有人想過要辦理軍事院校。

最早付諸實施的人是前秦皇帝苻堅,他下令建立一個名爲教武堂的軍事院校,讓熟悉兵法陣法的人傳授兵法軍陣的知識給軍隊將領。

之後就被人反對,說這樣不好,後來苻堅也就沒有堅持,軍校自然也沒有辦理下去,這是關於軍事院校的最早記載。

再往後,就要到北宋,王安石改革時期出現了名爲武學的軍事院校,但是按照北宋重文輕武的強大傳統,也沒怎麼辦理,就停辦了。

之後南宋時期,出於對抗北方威脅的需要,武學纔開始大範圍廣泛出現,政府纔開始主動培養優秀的軍事人才,而不是任其自生自滅。

一直到兩宋之前,歷代政府都沒有主動設置軍事院校培養過軍事人才。

這在郭某人看來是極其錯誤的。

軍事人才全靠將門傳承而不主動培養,全靠天生,不去主動發掘,那軍隊遲早會敗落。

一家一姓靠血統傳承的將門和大範圍全面招生的軍校哪個更容易出現真正的軍事人才,是個人都能想到。

而且更關鍵的是,軍隊不是靠一個軍事人才就能支撐起來的,軍隊是一個大組織,靠着千千萬萬的基層軍官和更加龐大數量的士兵組織起來。

絕世猛將固然重要,但是一個絕世猛將就能帶起一支軍隊嗎?

戚繼光足夠勇猛,在抗倭戰場上屢屢帶頭衝鋒,戰功赫赫。

但是非常滑稽的是,他最早帶領的軍隊在他帶頭衝鋒攻擊倭寇的時候居然拋棄了他掉頭逃跑,差點讓戚繼光一個人去送人頭了。

大將帶頭衝鋒,士兵全部往後跑。

何等滑稽?

一支徹底腐爛的軍隊,縱使孫武再世也帶不起來。

平時訓練看不出來,一上了戰場就原形畢露。

戚繼光痛定思痛,總結出了一套選兵練兵法,意識到選兵也是極其重要的,所以纔有了戚繼光去義烏募兵建立後來名震天下的戚家軍的故事。

絕世猛將固然重要,但是源源不斷的數量龐大的擁有合格軍事素養的基層軍官更加重要。

不需要多麼驚才絕豔,只要有專業素養,且堅決聽命令,那就夠了。

這是郭某人建立軍校的初衷。

不過他的思想並沒有太多的人能理解。

他有這樣的見識,其他人沒有。

很少有人會提前想到未來可能發生的危機。

所以對於軍事人才的可持續發展,他們並不看好,認爲軍隊裡有那麼一兩個將門就可以了,他們自己小打小鬧就可以了。

要建立軍事院校?

開什麼玩笑!

反對的意見頓時就爆發出來了。

很多人都反對建立講武堂,說什麼這樣做是禍亂之道,軍隊不能這樣搞,應該要強化掌控之類的。

但是很顯然,皇帝沒打算和任何人商量,直接下令朝廷開始籌辦。

一些臣子懷有各種各樣的憂慮之心,上表給郭鵬,向郭鵬進諫,試圖阻止這樣的情況發生。

兵部尚書董昭帶頭上表進諫。

“陛下東征西伐,所向無敵,四海之地,盡入陛下之手,此時正應該稍偃武事,增修文德,這個時候建立講武堂,教軍伍中人戰鬥之術,並不是太平盛世之兆。

且諸軍皆百戰餘生,豈有不明戰陣之術者?讓一些參謀書生傳授他們兵法,天下之大難道有這樣的道理嗎?這樣的事情恐怕對於國家是沒有益處的,臣請陛下三思,請陛下憐惜民力。”

郭鵬看到了董昭的奏表之後,連連搖頭,非常不高興。

“太平盛世還沒到,就急着要粉飾太平了?難道偃武修文纔是盛世之兆?遼東外族未平,江南開拓尚未完成,西域還沒有打通,鮮卑人的威脅尚未全部解決。

那麼多事情都沒有辦完,他們的眼睛都在看什麼地方?看不到國家的憂患,也看不到未來的隱患,就看着眼前的蠅頭小利,這也是做一部尚書的人能說出來的話嗎?”

然後郭鵬立刻親自寫手令讓都知監宦官送到兵部去斥責董昭。

“朕讀書,嘗聞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君不見遼東未平,江南未定,西域未通,鮮卑未亡?何來安樂?何來太平!”

就這樣一封手令送到兵部,董昭那邊就偃旗息鼓了。

他知道皇帝的意志不可動搖,更拿出了孟子篇章來反駁他,讓他閉嘴。

內憂外患你看不到嗎?

國家的困難你看不到嗎?

太平盛世?

你告訴我太平盛世在什麼地方?

董昭,你瞎嗎?

這樣的斥責已經相當嚴重了。

想起之前崔琰被逼着親自打死了崔渠的事情,董昭慫了,上表認錯,表示自己之前思慮不周,但是現在已經想明白了,他支持皇帝的想法。

董昭不敢說話,其他人還是敢說話的,還是有人上表向郭鵬進諫,認爲這樣做並不合時宜,或許會有隱患。

這樣的人爲數不少。

郭鵬看了看他們的奏表,稍微思考了一番,又下了一道聖旨對外公佈。

皇帝親自擔任講武堂祭酒,下設總辦和幫辦協助辦理講武堂事務。

我親自兼管講武堂,你們還想說什麼?

你們還敢說什麼?

感受到了皇帝嚴厲的目光注視着,羣臣紛紛偃旗息鼓,再也不敢反對。

皇帝親自下場管理講武堂,親自下場擔任這羣大頭兵的頭頭,還能怎麼辦呢?

八百八十二 天上掉下個張益德六百四十七 新皇帝的人選七百三十七 必須要對得起魏王殿下賜給我們的肉食一千一百二十三 呂凱的權衡一千五百五十三 郭承志不懂郭鵬的落寞一百七十六 劉辯登基一千零五十九 諸葛亮心裡有些刺痛一千二百一十一 士人們對此眉頭緊鎖一千二百 郭魏政權的一次自我革命一百五十 蔡邕彈琴送郭鵬五百六十六 他們還想再賭一把一千三百二十 在劫難逃一千四百六十三 馬匹太多的煩惱三百三十七 贏了做人,輸了就是一條死狗!三百三十 哈士奇和狼長得還蠻像的四百四十三 千里駒曹休五百一十五 陰溝裡翻船三百八十六 閻象到底也沒有得出最終的答案一千一百二十八 郭嘉的性格極其惡劣三百八十一 劉協再被擒三百四十四 現在最重要的是求活六百九十九 陛下會永遠都高興和幸福的一千三百四十四 陛下春秋正盛,何故退位?五百六十四 慘淡的局面四百六十 他們沒有自知之明六百三十一 劉璋只能向南看六百零一 張文遠VS周公瑾一千一百八十四 皇帝的怒火六百三十 朱靈將郭鵬的囑咐小心的記在心裡一千四百八十 對錯之間六百六十六 韓遂不舒服五百零五 孫策不願意妥協一千一百三十八 郭某人在鄴城打完了前哨戰七百八十六 曹魏的覆轍,郭魏不能重蹈九百六十一 父親深謀遠慮一千一百二十五 爲呂凱“報仇”一千四百零三 現在,沒人比他更懂糧食的重要性一千一百八十一 簡直就像個守財奴二百二十七 你也配當演員?一百六十八 太守府內洋溢着快活的空氣一千二百三十四 逆流而上的郭瑾一千四百七十八 諸葛都護當真與尋常官員不同五百一十八 西進三百七十一 我怎麼感覺我們好像中計了?三百六十五 劉焉病危六百四十九 你他孃的還真是個人才一千四百六十二 千錯萬錯都是安息人的錯七百二十七 魏延與虎衛重騎三百六十五 劉焉病危一千三百三十六 你也可以做開國之君七百零三 爲了出仕五百三十八 郭鵬明白江東人的痛苦和委屈一千零四十五 統一是不存在的一千一百七十六 你是一個很好的皇帝一千二百 皇帝陛下,真的做好了準備嗎?一千三百一十二 他們吃的好,對你而言很重要九百三十七 張飛大破拔奇一千三百四十七 曹操忽然覺得郭鵬好陌生一百零八 郭郎爲何會選擇我糜氏一千五百二十三 新年快樂七百八十五 郭鵬不可能放任下一個大家族的誕生一千五百三十一 蔡邕病了三百七十二 向我證明你是壯士八百七十四 我有雄兵數萬與遼澤天險,何懼之有?八百六十二 郭某人得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三十四 趙苞的政治正確一千四百四十七 稅務司郎中也要成爲雄職一千三百五十七 我做夢都想做一個昏君、暴君九百一十九 可以擴大戰爭範圍了三百三十七 贏了做人,輸了就是一條死狗!一千一百零四 郭鵬,你未免太瞧不起我們了吧?一千二百四十九 來生我們再一起過這樣的生活吧一千五百三十五 郭鵬無言以對一千一百八十二 袁嗣忽然覺得背後有點涼意七百五十一 我希望天上趕緊降下一道雷把郭子鳳劈死七百八十 靈魂演員的自我修養二百三十二 袁紹圖謀冀州八百一十 蒯越真的是非常努力了二百零八 酸棗盟誓一千一百三十五 第一名,馬謖二百二十三 於是,孫堅贏了二百八十七 高順並不打算後退一千四百六十五 危機不僅僅在於商業,更在於政治六百九十七 以血開始,以血結束六百五十七 諸葛孔明跑得快一千四百八十一 司馬懿想到辦法了!七百一十三 被趕出家門的曹操一千五百五十七 如果魏國需要他做一個神,他就做那個神好了八百九十六 遼東梟雄的末日九百一十八 厲害,實在是厲害九百六十五 只有大國才配和大國玩遊戲七百三十二 暈船的張遼四百三十八 壽春城的防線就此破碎二百零九 放飛自我的董卓一千五百四十 父親,你,要造反嗎?九百一十 天子要加徵商稅了?四百八十五 八國分封二百七十二 奮進的郭鵬與逃難的呂布一千二百一十七 對付內閣也遠比對付尚書檯要簡單四百九十一 裂變的天下
八百八十二 天上掉下個張益德六百四十七 新皇帝的人選七百三十七 必須要對得起魏王殿下賜給我們的肉食一千一百二十三 呂凱的權衡一千五百五十三 郭承志不懂郭鵬的落寞一百七十六 劉辯登基一千零五十九 諸葛亮心裡有些刺痛一千二百一十一 士人們對此眉頭緊鎖一千二百 郭魏政權的一次自我革命一百五十 蔡邕彈琴送郭鵬五百六十六 他們還想再賭一把一千三百二十 在劫難逃一千四百六十三 馬匹太多的煩惱三百三十七 贏了做人,輸了就是一條死狗!三百三十 哈士奇和狼長得還蠻像的四百四十三 千里駒曹休五百一十五 陰溝裡翻船三百八十六 閻象到底也沒有得出最終的答案一千一百二十八 郭嘉的性格極其惡劣三百八十一 劉協再被擒三百四十四 現在最重要的是求活六百九十九 陛下會永遠都高興和幸福的一千三百四十四 陛下春秋正盛,何故退位?五百六十四 慘淡的局面四百六十 他們沒有自知之明六百三十一 劉璋只能向南看六百零一 張文遠VS周公瑾一千一百八十四 皇帝的怒火六百三十 朱靈將郭鵬的囑咐小心的記在心裡一千四百八十 對錯之間六百六十六 韓遂不舒服五百零五 孫策不願意妥協一千一百三十八 郭某人在鄴城打完了前哨戰七百八十六 曹魏的覆轍,郭魏不能重蹈九百六十一 父親深謀遠慮一千一百二十五 爲呂凱“報仇”一千四百零三 現在,沒人比他更懂糧食的重要性一千一百八十一 簡直就像個守財奴二百二十七 你也配當演員?一百六十八 太守府內洋溢着快活的空氣一千二百三十四 逆流而上的郭瑾一千四百七十八 諸葛都護當真與尋常官員不同五百一十八 西進三百七十一 我怎麼感覺我們好像中計了?三百六十五 劉焉病危六百四十九 你他孃的還真是個人才一千四百六十二 千錯萬錯都是安息人的錯七百二十七 魏延與虎衛重騎三百六十五 劉焉病危一千三百三十六 你也可以做開國之君七百零三 爲了出仕五百三十八 郭鵬明白江東人的痛苦和委屈一千零四十五 統一是不存在的一千一百七十六 你是一個很好的皇帝一千二百 皇帝陛下,真的做好了準備嗎?一千三百一十二 他們吃的好,對你而言很重要九百三十七 張飛大破拔奇一千三百四十七 曹操忽然覺得郭鵬好陌生一百零八 郭郎爲何會選擇我糜氏一千五百二十三 新年快樂七百八十五 郭鵬不可能放任下一個大家族的誕生一千五百三十一 蔡邕病了三百七十二 向我證明你是壯士八百七十四 我有雄兵數萬與遼澤天險,何懼之有?八百六十二 郭某人得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三十四 趙苞的政治正確一千四百四十七 稅務司郎中也要成爲雄職一千三百五十七 我做夢都想做一個昏君、暴君九百一十九 可以擴大戰爭範圍了三百三十七 贏了做人,輸了就是一條死狗!一千一百零四 郭鵬,你未免太瞧不起我們了吧?一千二百四十九 來生我們再一起過這樣的生活吧一千五百三十五 郭鵬無言以對一千一百八十二 袁嗣忽然覺得背後有點涼意七百五十一 我希望天上趕緊降下一道雷把郭子鳳劈死七百八十 靈魂演員的自我修養二百三十二 袁紹圖謀冀州八百一十 蒯越真的是非常努力了二百零八 酸棗盟誓一千一百三十五 第一名,馬謖二百二十三 於是,孫堅贏了二百八十七 高順並不打算後退一千四百六十五 危機不僅僅在於商業,更在於政治六百九十七 以血開始,以血結束六百五十七 諸葛孔明跑得快一千四百八十一 司馬懿想到辦法了!七百一十三 被趕出家門的曹操一千五百五十七 如果魏國需要他做一個神,他就做那個神好了八百九十六 遼東梟雄的末日九百一十八 厲害,實在是厲害九百六十五 只有大國才配和大國玩遊戲七百三十二 暈船的張遼四百三十八 壽春城的防線就此破碎二百零九 放飛自我的董卓一千五百四十 父親,你,要造反嗎?九百一十 天子要加徵商稅了?四百八十五 八國分封二百七十二 奮進的郭鵬與逃難的呂布一千二百一十七 對付內閣也遠比對付尚書檯要簡單四百九十一 裂變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