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八十八 荊州舉士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了引起公憤的地步

皇帝想要做什麼,那是從來不管不顧你是什麼身份的。

皇親國戚如曹氏、糜氏,一樣被他懲治,一樣被他打壓。

事到如今,龐統和蔡瑁知道他們是無能爲力的。

“叔父,這件事情,恐怕是真的。”

龐統無奈的開口道:“陛下大概是真的想要這樣做,真的想讓你們去邊境蠻荒之地廣播教化,去教導那些未開化之人……”

“啊?”

龐德公差點沒站穩身子,好在蔡瑁眼疾手快,扶住了他。

“怎麼會這樣……”

司馬徽左右看看,覺得自己非常無力。

“我……我找孔明說一下這件事情,來得及嗎?”

黃承彥則是病急亂投醫,居然想到了要去找遠在西域的女婿諸葛亮談這件事情。

諸葛亮現在做了兩千石高官,想來應該是有一點話語權的,應該能幫他也說不定。

黃承彥認爲這樣做是有意義的。

龐統苦笑着搖了搖頭。

還找諸葛亮?

恐怕信還沒送到諸葛亮手上你們就已經上路了。

而且這個事情,真的沒得說。

龐統有些話不好說,就看了看蔡瑁,示意蔡瑁說出來。

蔡瑁當然知道龐統是什麼意思。

好你個龐士元!

就讓我做這個惡人!

但是沒辦法,這個事情,還真得他來說。

“龐公,黃公,司馬公,有些事情,並不如同你們想的那麼簡單,龐公、黃公和司馬公都有子弟、學生在朝爲官,人數之多,冠絕天下各州,現如今,朝中對此感到不滿的人,實在是很多。”

蔡瑁決定把這件事情剝開來說,把一切都給講明白,告訴他們,讓他們知道這件事情的重要性。

而他這樣一說,龐德公、黃承彥和司馬徽就稍微有些轉過彎來了。

感情這件事情背後還有隱情?

不,不是隱情,而是人心。

是朝中各路高官對荊州人佔據科舉絕對優勢的不滿意。

數年科舉,科考狀元全部都是荊州人,沒有一個外州人。

前十名裡百分之四十左右的人都來自荊州,而不是其他地方。

荊州一個州就把科舉考試折騰成這個樣子,對於其他各州人士來說,他們可不願意接受未來二三十年裡朝堂裡高官顯貴都是荊州人的局面。

科舉考試不是選拔優秀學生,不是給社會輸送人才,那選的是官。

是掌握行政權力的官。

是可以主導帝國未來走勢的官。

政治意義遠大於一切其他的意義,所以在科舉考試的範疇內,政治掛帥是肯定的,荊州人的強勢,必然引起其他各州的忌憚。

所以不斷有人上表稱這樣的局面不能繼續維持下去,否則對於未來朝堂的平穩非常不利,到時候全是荊州人做官,咱們可怎麼辦?

對咱們不利,對皇權也不利,荊州人太多,結成天然同盟,難道對皇權有利?

沒有!

很顯然,現在皇帝也接受了這樣的論調。

“出發之前,陛下就在南書房對我等討論過這個問題,說荊州人科考過於優秀,引發所有人的不滿和嫉妒。

若是朝廷不出手調整,不把這個局面改變掉,恐怕很快,荊州人就要面對朝中其他勢力的聯手打擊了。”

龐統面色緊張的開口道:“如今朝堂上看似平穩,實則暗潮洶涌,各方各派爲了之前皇太子納妾的事情爭得頭破血流,互相之間關係破裂的也有不少,誰也不知道會不會出現什麼亂子。

我這個南書房侍讀也做得不安穩,我們都是來自各自官衙的屬官,被挑選到陛下身邊當侍讀,固然惹人豔羨,卻也遭到上級的防備和不滿。

我出發前,聽說內閣曹首輔對同樣擔任侍讀的徐元直頗有微詞,更兼之前暴虐的司隸校尉程仲德蟄伏數月不曾行動,讓人不知道他又在盤算着一些什麼。

現在誰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又會突然暴起,眼下這個局面,非常危險,根本由不得我們荊州人率先出頭啊,率先出頭,便率先被打擊!”

龐德公和黃承彥面色緊張,身爲潁川人卻和荊州人牽扯過深的司馬徽的表情也不好。

蔡瑁見龐統說了真話,覺得自己也要說一些龐統不方便說出來的真話。

荊州派系要是遭到殘酷打壓,他這個荊州刺史的仕途也就到頭了。

“眼下在朝中任職的荊州人可着實不少,龐公,您的兒子也在朝中任職,還有黃公的女婿諸葛孔明,眼下這個局面,與其說是打壓,不如說是保護。”

蔡瑁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一下這件事情。

“要是荊州人讓滿朝官員不滿,荊州官員的前途就危險了,陛下身邊欣賞的荊州人不少,陛下不想讓這些人受到衝擊,前途受損,所以,才決定拿學業堂下手,給天下人看。”

蔡瑁要是這麼說,其實也沒啥問題,因爲這的確也是郭鵬的一層考慮。

真要讓荊州人犯了衆怒,他也不好過於偏袒。

到時候他所欣賞的諸葛亮啊,龐統啊,蔣琬啊這一羣人,都要受到牽連,和他們有關的人也要受到牽連。

這對他未來的政府架構會有一定的影響。

所以作爲皇帝,他要在這次派系鬥爭爆發之前,把問題解決掉,不能讓荊州派系就真的被這一波帶走。

不過這件事情發展到現在,也是荊州人不知檢點不知退讓過於鋒芒畢露造成的。

自從科考開始,每年文舉的狀元都是你荊州人,你荊州人未免太不知進退了。

這要是等個二三十年,咱們還不都要你們荊州人當牛做馬?

那還不如現在就把你們廢了。

蔡瑁把話說到這個份上,龐德公等三人也基本上了解了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

事已至此,他們發現自己的確沒有退路了。

天下人都對荊州人和荊州學業堂怨念頗深,如果他們不知好歹不知收斂,恐怕朝堂上針對荊州人的風暴很快就要刮起來了。

這可不是在說笑。

郭鵬連消帶打收拾掉青兗冀三州士人的勢力的時候,他們也不是沒有在背後推波助瀾。

只是這個時候,已經輪到他們了。

推波助瀾的變成了那些曾經被打壓的人,一切彷彿繞了一圈,又回來了。

很顯然,郭某人只是辦事情比較有章法而已。

瞭解到這件事情的實質,龐德公等三人就很清楚,他們實際上是沒有選擇的。

面對兇悍的魏天子,面對魏天子背後那些張牙舞爪的其他勢力,他們沒有招架之力,沒有討價還價的功夫,只能選擇服從。

否則,整個荊州的官員勢力都要遭到皇帝的處理。

事已至此,沒什麼好說的,面對重重壓力,爲了保護荊州人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珍貴的政治勢力,這些大學者們、名士們或多或少的都選擇了妥協,選擇了退讓。

皇帝讓他們走,他們就走好了,總歸比一鍋端要好。

偶爾有些故土難離不想離開的,被親朋好友一頓苦勸,還是淚水漣漣的認命了。

不認命又能如何呢?

延德十一年二月底,皇帝郭鵬在荊州召集了荊州管理學政的官員和荊州學業堂的主要管理人員,告知他們具體的情況。

比如自己決定將荊州學業堂的師資力量分成幾等分,平均分配到教育資源稀少、教育水平低下的地區。

比如幷州、幽州、平州、漠州這北境四大州,還有云州和交州這南方二州,以及涼州與三大都護府這邊緣領地。

凡是不在傳統漢地的,都是教育資源稀少且教育水平低下的地區,這些地方教化不顯,人民識字率低,知識水平落後,能做官的人數實在太少,有些甚至連鄉長都要從中原調動。

這些都是缺少教化的原因。

不僅是荊州,郭鵬還宣佈,他將把青州、冀州、兗州三州的優勢教育資源,結合洛陽太學的一部分教育資源一起,投入到這些邊緣州郡去,提升他們的教育水準。

郭鵬認爲,有了教化,廣播中原文化,才能讓他們產生向心力和凝聚力。

讓他們通過科舉考試做官,可以前往洛陽參加帝國管理,這有助於讓這些地方的人們真正認同自己成爲魏國人。

文化的傳播有些時候不得不靠行政命令和統籌規劃,否則經濟好的地方總是教育資源豐富的地方,而經濟落後的地方,教育資源總歸匱乏。

教育不足,上升渠道不足,就會讓這些地方產生對帝國的離心力,不利於中央集權統治。

而且更重要的是,科舉面向全國,從來不僅僅只是學術競爭,而是政治手段。

從各地選拔人才,較爲公平的籠絡各地出身的精英人才,維持他們對中央政府的向心力,這是科舉最重大的意義。

而一旦出現某個不確定因素打破了這個平衡,使得科舉存在的意義受到了挑戰,那麼中央政府的權威也會受到挑戰。

這種事情,在宋朝和明朝都發生過多次,以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之爭爲最高峰,之後南北榜確定,遂逐漸平息。

郭鵬最開始搞科舉的時候是沒有預料到科舉剛剛開始運行就面臨這樣的挑戰。

荊州士人大殺四方,以百餘年的深厚底蘊接連挑翻各路強手,獨霸科舉考試舉辦以來的全部狀元,一舉稱雄。

就算算上徐州人出身的諸葛亮,那也是在荊州學業堂接受教育的。

這種情況最初出現的時候,郭鵬覺得不過是曇花一現,只不過連續數年都是如此,歷年科考前十名裡百分之四十的舉士都是荊州人。

荊州舉士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了引起公憤的地步。

很多非荊州出身的官員都覺得這科舉考試就像是專門爲荊州人準備的一樣,接連數次上表,向皇帝提出自己的不滿。

他們可不在意什麼公平不公平的,他們只知道這樣下去荊州人越來越強,他們自己越來越弱,很快就要失去話語權了。

郭鵬接連接到了很多官員的表奏,逐漸意識到如果不解決掉這個事情,科舉考試從誕生之初就要帶上地域歧視和不公平的色彩,很有可能會面臨無法運行下去的局面。

自己還活着的時候能依靠威望強行推動,自己一旦不在了,局面會瞬間惡化。

情況就是如此的危險,如此的迫切。

所以針對荊州人在科舉考試中大殺四方的事情,皇帝必須要做出改變。

解決完了其他事情之後,這件事情就被提上了日程,這樣做固然讓荊州人不愉快,但是卻能讓全國其他地方的人滿意。

公平只是科舉的一個不那麼重要的屬性,政治平衡纔是科舉最重大的意義。

一千一百零三 今日起,我們都是鮮卑人一千一百八十一 簡直就像個守財奴一千零四十八 西域聯合軍一千五百一十九 郭承志的婚事該商量商量了五十 我看他們是在瞧不起郭某一千二百零五 解決不了這羣人,你就別當太子了!四百三十三 袁耀臨危受命四百八十三 戰爭和隱戶八百四十一 天火焚城七百九十三 劉表的憤怒一千三百五十五 郭鵬不做趙武靈王一千一百四十六 收買人心的極致,莫過於此九百一十 天子要加徵商稅了?一百八十九 老董覺得自己的血壓有點高七百零七 君,民,黎庶(上)一千四百六十二 郭鵬對姜維很感興趣一千二百七十二 士燮的反應出乎預料九百九十一 看來曹蘭這皇后也不是白當的六百零六 這是暗黑周公瑾最後的溫柔一百五十八 大賺特賺一千二百五十四 選擇對你的幫助最大的一百三十二 朱儁來了一千零六 陛下和老臣都被田元皓矇蔽了一千零九十四 田豐和程昱都被要求隨軍出征一百九十二 圖窮匕見一千一百六十一 於是,五經十四家法成爲了歷史五百一十九 他們不甘心八百三十二 皇帝也是需要休假的一千一百九十八 讓老臣代替陛下去死,天下就能安定了一千二百六十二 恐怕我要和你一起步上絕路了五百一十三 笮融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二十一 蔡邕的日常五百七十二 郭某人再一次大限度的凝聚了人心八百一十一 劉琮只能被迫做出了投降的決定九百二十四 他該死!四百七十四 楊彪露出了一絲悔意一千一百五十五 郭瑾喜歡諸葛亮喜歡極了一百五十三 回鄉二百二十六 這天底下有這樣的道理嗎?一千四百五十五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三百一十六 讓冀州多一點忠臣吧二百二十 討董聯盟的存在就像一個笑話一般九百零八 它們毀了漢,現在還想毀了魏一百零五 郭子鳳求賢若渴九百三十九 高句驪的終結八百三十二 皇帝也是需要休假的一千零九十六 皇帝兵出洛陽九百八十五 鹹鹹的稠菜粥(下)一千二百 皇帝陛下,真的做好了準備嗎?一百三十八 在我身邊做個親兵吧九百 扶余願意尊魏國爲主,甘爲藩邦二十三 學生潁川郭鵬,拜見蔡議郎二百六十一 袁紹可不會做宋襄公六百零九 上天似乎並不打算垂憐孫吳政權了二百四十九 徐州第一富戶徹底倒向了郭鵬一千一百八十四 皇帝的怒火一千一百四十二 漠州的建立一千三百六十五 沒人比他更在意他的兄弟能否站穩腳跟了八百零三 劉表逝世一百一十三 張飛辦不到四百四十九 這橋蕤,當真是好運氣一千四百九十七 既是不幸,也是大幸四百二十七 最幸福的事情一千五百零七 沒人在意劉健爲什麼死八百九十六 遼東梟雄的末日一千四百零九 哲羅國王的神經一下子繃緊了一千五百零一 劉健病了一千五百零六 郭嘉出動一千五百零四 郭瑾感到十分憂慮七百二十四 吳國的生死之戰一千四百四十九 崩潰的安息帝國一千二百八十七 爲孔夫子的理想立下天大的功勞一千一百七十一 不滅大宛,誓不歸國四十四 重大的政治機遇五十三 學生是老師的弟子,不是袁氏門下走狗二百五十三 界橋之戰六百二十八 趙雲是合格的爪牙六十六 盧植的計劃五百二十一 段煨之死四百六十七 休想在我面前攔住我的腳步三百六十 叔父可算是惹了大禍了三百六十三 幸虧世人不識字三百九十三 閻柔拜見賈詡一千二百一十六 獨夫之心一千一百三十六 七步詩應該沒機會了一千零六十五 毛玠的尷尬處境一千三百五十七 我做夢都想做一個昏君、暴君一千一百九十四 蔡瑁的處境比較尷尬四百九十 從此匈奴不復爲患矣九百二十八 他們不該受教育一千零六十五 毛玠的尷尬處境一千一百五十 戰爭已經打響了一千零五十三 曹休成爲了他們的最大公約數二百九十三 已經有人不打算坐以待斃了一千二百八十八 荊州舉士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了引起公憤的地步四百七十二 休假?不存在的九百六十八 郭某人頓時多了許多孝子賢孫一千二百八十七 爲孔夫子的理想立下天大的功勞一千四百六十七 抗壓大師司馬懿一千一百五十 郭瑾也很喜歡賺錢
一千一百零三 今日起,我們都是鮮卑人一千一百八十一 簡直就像個守財奴一千零四十八 西域聯合軍一千五百一十九 郭承志的婚事該商量商量了五十 我看他們是在瞧不起郭某一千二百零五 解決不了這羣人,你就別當太子了!四百三十三 袁耀臨危受命四百八十三 戰爭和隱戶八百四十一 天火焚城七百九十三 劉表的憤怒一千三百五十五 郭鵬不做趙武靈王一千一百四十六 收買人心的極致,莫過於此九百一十 天子要加徵商稅了?一百八十九 老董覺得自己的血壓有點高七百零七 君,民,黎庶(上)一千四百六十二 郭鵬對姜維很感興趣一千二百七十二 士燮的反應出乎預料九百九十一 看來曹蘭這皇后也不是白當的六百零六 這是暗黑周公瑾最後的溫柔一百五十八 大賺特賺一千二百五十四 選擇對你的幫助最大的一百三十二 朱儁來了一千零六 陛下和老臣都被田元皓矇蔽了一千零九十四 田豐和程昱都被要求隨軍出征一百九十二 圖窮匕見一千一百六十一 於是,五經十四家法成爲了歷史五百一十九 他們不甘心八百三十二 皇帝也是需要休假的一千一百九十八 讓老臣代替陛下去死,天下就能安定了一千二百六十二 恐怕我要和你一起步上絕路了五百一十三 笮融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二十一 蔡邕的日常五百七十二 郭某人再一次大限度的凝聚了人心八百一十一 劉琮只能被迫做出了投降的決定九百二十四 他該死!四百七十四 楊彪露出了一絲悔意一千一百五十五 郭瑾喜歡諸葛亮喜歡極了一百五十三 回鄉二百二十六 這天底下有這樣的道理嗎?一千四百五十五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三百一十六 讓冀州多一點忠臣吧二百二十 討董聯盟的存在就像一個笑話一般九百零八 它們毀了漢,現在還想毀了魏一百零五 郭子鳳求賢若渴九百三十九 高句驪的終結八百三十二 皇帝也是需要休假的一千零九十六 皇帝兵出洛陽九百八十五 鹹鹹的稠菜粥(下)一千二百 皇帝陛下,真的做好了準備嗎?一百三十八 在我身邊做個親兵吧九百 扶余願意尊魏國爲主,甘爲藩邦二十三 學生潁川郭鵬,拜見蔡議郎二百六十一 袁紹可不會做宋襄公六百零九 上天似乎並不打算垂憐孫吳政權了二百四十九 徐州第一富戶徹底倒向了郭鵬一千一百八十四 皇帝的怒火一千一百四十二 漠州的建立一千三百六十五 沒人比他更在意他的兄弟能否站穩腳跟了八百零三 劉表逝世一百一十三 張飛辦不到四百四十九 這橋蕤,當真是好運氣一千四百九十七 既是不幸,也是大幸四百二十七 最幸福的事情一千五百零七 沒人在意劉健爲什麼死八百九十六 遼東梟雄的末日一千四百零九 哲羅國王的神經一下子繃緊了一千五百零一 劉健病了一千五百零六 郭嘉出動一千五百零四 郭瑾感到十分憂慮七百二十四 吳國的生死之戰一千四百四十九 崩潰的安息帝國一千二百八十七 爲孔夫子的理想立下天大的功勞一千一百七十一 不滅大宛,誓不歸國四十四 重大的政治機遇五十三 學生是老師的弟子,不是袁氏門下走狗二百五十三 界橋之戰六百二十八 趙雲是合格的爪牙六十六 盧植的計劃五百二十一 段煨之死四百六十七 休想在我面前攔住我的腳步三百六十 叔父可算是惹了大禍了三百六十三 幸虧世人不識字三百九十三 閻柔拜見賈詡一千二百一十六 獨夫之心一千一百三十六 七步詩應該沒機會了一千零六十五 毛玠的尷尬處境一千三百五十七 我做夢都想做一個昏君、暴君一千一百九十四 蔡瑁的處境比較尷尬四百九十 從此匈奴不復爲患矣九百二十八 他們不該受教育一千零六十五 毛玠的尷尬處境一千一百五十 戰爭已經打響了一千零五十三 曹休成爲了他們的最大公約數二百九十三 已經有人不打算坐以待斃了一千二百八十八 荊州舉士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了引起公憤的地步四百七十二 休假?不存在的九百六十八 郭某人頓時多了許多孝子賢孫一千二百八十七 爲孔夫子的理想立下天大的功勞一千四百六十七 抗壓大師司馬懿一千一百五十 郭瑾也很喜歡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