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四十三 我會帶你一起走

看到程昱痛哭流涕,郭鵬只是搖頭。

程昱做了一個孤臣該做的事情,他作爲皇帝,也要做到自己該做的事情。

“你爲我辦事,承擔的壓力自然也大,只是我作爲皇帝,要承擔的壓力更大,那麼大的壓力壓在肩上,年輕的時候還好,年齡大了,就越來越頂不住了。

我甚至感覺我要是再頂下去,我就會忍不住的把權力分給某些重臣,讓他們幫我分擔責任,我自己就要去偷着享樂了,這不行,我不能這樣做,我這樣做,苦的是太子。”

郭鵬嘆了口氣:“自己做不動了,又不想遺禍後人,讓太子爲難,那麼給我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退位,把皇位交給精力充沛的太子去做,我,退避三舍,去當太上皇。”

程昱跪在地上抹眼淚,不出聲。

“當然了,你放心吧,你是一把利刃,我會把你留給太子用,我做太上皇幫你們背書,朝臣會以爲一切都是我在背後遙控,而不是太子的意思,你可以繼續幫太子辦事。”

程昱一愣。

說老實話,他最擔心的就是這個。

郭鵬把這個事情給說定了,不會爲了給太子上位的威望而要借他頭顱一用,他是真的感激了。

剛纔郭鵬說他要退位,程昱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自己這走狗怕是要被做成狗肉火鍋了。

歷朝歷代不都是如此嗎?

酷吏存在的意義就是幫皇帝幹髒活兒,順便享受無上的權勢和威望,但是這一切都是有時限的,時限一到,就要付出代價。

代價就是死亡,就是身死族滅,而時限就是新老皇帝交替之時。

他本以爲他會被郭瑾殺掉,用以立威和討好羣臣,可沒想到,他居然還能繼續活着,還能繼續作爲皇權的爪牙繼續欺負羣臣。

“陛下……”

“你是利刃,是我的鷹犬,我不會那麼容易讓你死,你放心好了,只要你別活得比我還長,我就能讓你與我一起死,你都七十多了,這件事情看得比較開了吧?”

郭鵬笑道:“你不會這司隸校尉做着做着就想着能善終了吧?做酷吏做孤臣到了你這個地步,仲德,你想善終那是不可能的,甚至要遺禍後人,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看到郭鵬如此坦然的聊起了生死之事,程昱有那麼一瞬間覺得還挺荒唐的。

但是細細想來,這種荒唐的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發生過。

郭鵬如此坦誠的聊他的生死問題,聊自己的生死問題,這恰恰說明他沒把自己當外人。

最早的知心人可以一直都做知心人,這本身也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吧?

這樣想着,程昱也覺得自己看開了。

“陛下所言,的確如此,臣在外人眼裡是爲虎作倀殺人無數的惡鬼,陛下若是不在了,臣一定會被粉身碎骨,連帶家人都會遭殃。

所以臣覺得臣還是在陛下大行之前先死了比較好,如此,尚能得以安葬,家人說不定也能得到保全。”

“你別安葬,甚至不要留墳墓。”

郭鵬連連苦笑着搖了搖頭:“不然我一死,你的墳墓搞不好都要被砸,還要被開棺戮屍你信不信?我死了,沒人能護住你。

那些被你收拾過的人爲了不讓下一個你出現,必須要立威,必須要把事情做絕,讓世人看到做酷吏和孤臣的下場,所以你的後人都要遭殃。”

郭鵬總是喜歡說大實話,這大實話就把程昱說的相當爲難。

“那……”

“乾脆火葬吧,你死以後,讓你的家人把你的屍體燒了,骨灰撒入大河,順着大河東流入海,衣冠冢都不要,只在家裡祠堂留牌。

如此,或許能保你死後平安,但是光你平安也沒用,我死之前,會暗中幫你把家人送到安全的地方,改名換姓,讓他們從此過普通人的生活。”

郭鵬給了程昱一箇中肯的建議,程昱覺得差不多可行,於是點頭認可。

“陛下如此說,臣就知道該怎麼辦了,陛下對臣如此厚待,臣感激不盡!”

“我也只能做到這些了。”

郭鵬點點頭。

但是仔細想想,忽然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仲德,你勤勤懇懇爲我辦事,我卻連個墳墓都不能給你留,也不能讓你後人榮華富貴,這樣想想,還真覺得挺對不住你的。”

“陛下此言過了,臣與陛下早就是一體,若無陛下,哪裡還有臣的今天,陛下能滿足臣最後的願望,讓臣手握權力而死,這是臣夢寐以求的事情,臣又怎麼會覺得陛下對不住臣呢?”

程昱好像真的完全看開了,對此已經不是很在意了。

“所以,你支持我退位的決定嗎?”

郭鵬笑眯眯的看着程昱。

“陛下覺得可以,那就是可以,臣全聽陛下的,絕無妄言。”

程昱到底還是站對了自己的位置,成就了與郭鵬的君臣佳話,對於這一點,郭鵬感到十分的欣喜。

所以,他忽然想和程昱說說心裡話。

“累啊,真的累啊,有些時候看着那麼多的奏本,甚至都想吐,也想幹脆一走了之,丟下這些奏本不管,去吃喝玩樂,當一個肆意放縱的昏君暴君。

可是不行啊,我本來沒有那麼累的,真的,本來沒有那麼累,是我自己一點一點一點把權力奪到手裡,把所有的權力拿回來,讓所有的權力屬於我。

現在所有權力屬於我了,自然很多事情都要我來做,既然那麼多事情都要我來做,我就不能迴避,就不能放縱自己,否則這些權力還是要旁落,不是嗎?”

聽到郭鵬似乎是在對自己說心裡話,程昱有點激動,有點想哭。

“陛下所言,老臣有所體會。”

因爲那些權力中有那麼一大部分是從程昱手裡奪取的。

“對不住啊仲德,那些權力,很多都是從你手裡奪來的。”

郭鵬站起身子,走到了程昱面前,握住了他的手:“你隨我一路走來,我卻爲了權力,翻臉不認人,把權力全都奪了回來,現在想想,還真是覺得對不住你。”

“陛下……陛下沒有錯,是臣貪心不足,是臣沒有做好陛下的臣子,才讓陛下動怒……”

程昱抹了一把眼淚:“現在也很好,陛下又給了臣威壓朝堂的權力,又讓臣做了很多事情,臣感激陛下還來不及。

臣唯一希望的,就是可以爲陛下做事做到死爲止,就算爲此付出再多的代價也在所不惜,臣就是這樣一個喜歡權力的人。”

“別感激我,我知道的,在朝臣眼裡,我絕對不是一個好皇帝,我肯定是一個暴躁易怒的暴君,只是你們不敢說,因爲我真的會殺人。”

郭鵬哈哈一笑,拍了拍程昱的肩膀:“現在滿朝文武,唯有你和我站在一起,唯有你和我心意相通,只想着對付羣臣,所以仲德,你是我心裡最特殊的存在。

我不可能把你留在我身後,那樣的話,你會遭到最殘酷的清算,我一死,沒人能保你,所以無論如何,我都會帶你一起走,這一點,我希望你理解,也不要怪我。”

“老臣明白,老臣不會怪陛下,陛下對臣的愛護從生到死,此生此世能跟隨陛下一路走來,老臣覺得非常幸福。”

程昱抹了抹眼睛,笑了笑。

“好,那就好,我儘量活的長久一點,再幫你抗一抗壓力,你再趁機幫太子多做幾年事,繼續威懾羣臣,多殺一些貪官污吏,你乾的越好,太子的壓力就越小。”

“老臣遵旨!”

程昱跪下,向郭鵬下拜:“自古以來,君臣相知到如此境地,就老臣所知的,已經是沒有了,老臣有幸遇到陛下,是老臣一生之幸,來生,願繼續跟隨陛下建功立業。”

“哈哈哈哈,建功立業?”

郭鵬哈哈大笑:“來生也不知道你我是什麼模樣,也不知道你我究竟是什麼身份,生活在什麼世道,還建功立業?哈哈哈哈!”

“陛下是人傑,就算來生,也一定是人傑。”

“那可不一定啊。”

郭鵬深深嘆了口氣:“別說什麼人傑了,下輩子要還是個人就好了,而且最好活在盛世,別繼續活在亂世了,一統天下太累了,有一次就足夠了,我不想再來一次了。”

“那老臣就和陛下一起生活在盛世,讀書做官也好,經商出海也罷,總歸,老臣生生世世都想隨着陛下。”

不知爲何,程昱的表態總讓郭鵬覺得氣氛有點gaygay的。

於是郭鵬大笑一陣,拍着程昱的肩膀把他扶起來,讓他整頓好心情,繼續去辦事,繼續去懲奸除惡,去做他該做的事情,不要辜負郭鵬爲他抗住壓力的付出。

今後數年,或者十數年,主要看郭鵬和程昱的壽命,只要他們都還活着,那麼魏國的官兒,就絕對不會輕鬆。

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程昱,讓程昱有個心理準備。

一個月之後,九月的時候,郭鵬又喚來了郭嘉、郭議、曹操、趙雲、張昭、辛毗這六名最爲重要的中央近臣,還有宮裡最重要的長者,垂垂老矣不問世事的司徒蔡邕。

九百三十七 張飛大破拔奇九十五 郭鵬的準備行動二百四十七 夜校一千三百六十三 孔子和墨子將成爲中華文化廟堂之中的文理二聖四百六十一 現在朝廷這是要往回走嗎一千一百六十九 郭鵬欣賞曹昂的秉性二百五十九 將軍高義,實乃兗州之主也一百八十六 救駕之功四百七十四 楊彪露出了一絲悔意四百三十三 袁耀臨危受命一千二百八十六 肢解荊州學業堂八百八十四 一個都跑不掉六百六十九 用完就拋棄,方顯人渣本色一百五十二 郭鵬對糜竺勢在必得一千三百七十六 卡拉卡拉皇帝把目光投向了東方一千五百四十六 新幣六十二 長水司馬郭子鳳二百六十一 袁紹可不會做宋襄公一千一百五十九 士人們的奇蹟終究沒有發生一百五十三 回鄉七百八十二 退位與禪讓二百二十五 他們還能以漢臣自居嗎?五百一十八 西進一千五百五十 郭鵬還是那個大忽悠四百六十二 田豐是個有前途的人二百五十一 孫堅死了八百四十七 打贏這一戰的不是我等,而是陛下九百九十一 看來曹蘭這皇后也不是白當的一千零六十六 不能讓諸葛亮把問題擴大化五百零八 陶謙死了九百七十 開掛的郭氏一千一百五十七 你們和我談舊情?一千零九十六 皇帝兵出洛陽一千二百零七 廢察舉,立科舉一千一百八十九 一樁醜聞的突然出現七百七十二 敵人的敵人就是你的朋友一千零九十 郭瑾非常欣賞陸議七百八十一 建安三年的最後一天一千四百七十二 你這次可把他得罪了五百六十一 馬超不樂意一千三百零八 郭某人的生食禁令一千四百五十六 諸葛亮原來真的簡在帝心?一千一百三十四 魏帝國已經開始重新出發了二百一十七 徐榮潰敗二百一十九 收郭鵬爲己用一千一百四十六 收買人心的極致,莫過於此一千零六十一 諸葛亮的意志非常堅定三百六十一 我有那麼可怕嗎?一百一十三 張飛辦不到七百八十五 郭鵬不可能放任下一個大家族的誕生一千三百零八 郭某人的生食禁令一百九十三 被登基的劉協五百八十七 蜀軍缺糧了二百八十六 決然的高順一千一百四十 現在想想,郭某人還真的有點心虛四百四十八 這筆生意在橋蕤看來非常值當八百一十四 從漢到魏的過渡一千四百六十六 司馬懿憂心忡忡三百三十六 他的自負僅次於袁術一千一百六十八 西域地區的三個都護府一千二百零六 天塹變通途一千二百零四 郭鵬總要折騰一點什麼事情出來九百二十四 他該死!一千一百一十三 所以他堅定地推行重農抑商政策五百八十一 廬江有失,徐某提頭來見!一百零四 劉備覺得自己很有優勢二百零三 董卓的大禮一千零三十三 有點等不及的感覺九百四十七 魏帝國拒絕割據九百九十四 田豐數次感受到了來自於程昱的惡意九百零七 開戰時刻二百七十八 呂布大掠陳留郡一百九十二 圖窮匕見七百一十三 被趕出家門的曹操九百五十 河西四郡的平定八百三十一 郭鵬許下了統一的願望三百五十 這並不能實現他的夢想二百四十 進擊的文丑六百九十六 嘿,史書一千四百八十九 呂虔更想做到的是幫助安息國恢復太平一千零五十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苦戰四百七十八 如此這般的我,配不上封公的賞賜嗎九百五十六 龐大的聯合商隊一千四百七十六 搖扇子的諸葛亮七百零五 郭瑾必須要成爲一個優秀的演員八十二 天公將軍,你這黃天,也死了!一千四百六十三 馬匹太多的煩惱一百一十 來做我的親衛吧一千五百四十七 太子妃的人選九百五十三 乖乖站好有糖吃六百五十七 諸葛孔明跑得快一千三百七十六 卡拉卡拉皇帝把目光投向了東方七百二十六 騎兵革命八百一十五 完了一千四百零七 這個國家叫做注輦國一千零二十二 酒肆的出現八百八十二 天上掉下個張益德一百八十二 宦官出逃,郭鵬渡河六百一十五 吳懿覺得很苦惱一百零三 劉備來了
九百三十七 張飛大破拔奇九十五 郭鵬的準備行動二百四十七 夜校一千三百六十三 孔子和墨子將成爲中華文化廟堂之中的文理二聖四百六十一 現在朝廷這是要往回走嗎一千一百六十九 郭鵬欣賞曹昂的秉性二百五十九 將軍高義,實乃兗州之主也一百八十六 救駕之功四百七十四 楊彪露出了一絲悔意四百三十三 袁耀臨危受命一千二百八十六 肢解荊州學業堂八百八十四 一個都跑不掉六百六十九 用完就拋棄,方顯人渣本色一百五十二 郭鵬對糜竺勢在必得一千三百七十六 卡拉卡拉皇帝把目光投向了東方一千五百四十六 新幣六十二 長水司馬郭子鳳二百六十一 袁紹可不會做宋襄公一千一百五十九 士人們的奇蹟終究沒有發生一百五十三 回鄉七百八十二 退位與禪讓二百二十五 他們還能以漢臣自居嗎?五百一十八 西進一千五百五十 郭鵬還是那個大忽悠四百六十二 田豐是個有前途的人二百五十一 孫堅死了八百四十七 打贏這一戰的不是我等,而是陛下九百九十一 看來曹蘭這皇后也不是白當的一千零六十六 不能讓諸葛亮把問題擴大化五百零八 陶謙死了九百七十 開掛的郭氏一千一百五十七 你們和我談舊情?一千零九十六 皇帝兵出洛陽一千二百零七 廢察舉,立科舉一千一百八十九 一樁醜聞的突然出現七百七十二 敵人的敵人就是你的朋友一千零九十 郭瑾非常欣賞陸議七百八十一 建安三年的最後一天一千四百七十二 你這次可把他得罪了五百六十一 馬超不樂意一千三百零八 郭某人的生食禁令一千四百五十六 諸葛亮原來真的簡在帝心?一千一百三十四 魏帝國已經開始重新出發了二百一十七 徐榮潰敗二百一十九 收郭鵬爲己用一千一百四十六 收買人心的極致,莫過於此一千零六十一 諸葛亮的意志非常堅定三百六十一 我有那麼可怕嗎?一百一十三 張飛辦不到七百八十五 郭鵬不可能放任下一個大家族的誕生一千三百零八 郭某人的生食禁令一百九十三 被登基的劉協五百八十七 蜀軍缺糧了二百八十六 決然的高順一千一百四十 現在想想,郭某人還真的有點心虛四百四十八 這筆生意在橋蕤看來非常值當八百一十四 從漢到魏的過渡一千四百六十六 司馬懿憂心忡忡三百三十六 他的自負僅次於袁術一千一百六十八 西域地區的三個都護府一千二百零六 天塹變通途一千二百零四 郭鵬總要折騰一點什麼事情出來九百二十四 他該死!一千一百一十三 所以他堅定地推行重農抑商政策五百八十一 廬江有失,徐某提頭來見!一百零四 劉備覺得自己很有優勢二百零三 董卓的大禮一千零三十三 有點等不及的感覺九百四十七 魏帝國拒絕割據九百九十四 田豐數次感受到了來自於程昱的惡意九百零七 開戰時刻二百七十八 呂布大掠陳留郡一百九十二 圖窮匕見七百一十三 被趕出家門的曹操九百五十 河西四郡的平定八百三十一 郭鵬許下了統一的願望三百五十 這並不能實現他的夢想二百四十 進擊的文丑六百九十六 嘿,史書一千四百八十九 呂虔更想做到的是幫助安息國恢復太平一千零五十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苦戰四百七十八 如此這般的我,配不上封公的賞賜嗎九百五十六 龐大的聯合商隊一千四百七十六 搖扇子的諸葛亮七百零五 郭瑾必須要成爲一個優秀的演員八十二 天公將軍,你這黃天,也死了!一千四百六十三 馬匹太多的煩惱一百一十 來做我的親衛吧一千五百四十七 太子妃的人選九百五十三 乖乖站好有糖吃六百五十七 諸葛孔明跑得快一千三百七十六 卡拉卡拉皇帝把目光投向了東方七百二十六 騎兵革命八百一十五 完了一千四百零七 這個國家叫做注輦國一千零二十二 酒肆的出現八百八十二 天上掉下個張益德一百八十二 宦官出逃,郭鵬渡河六百一十五 吳懿覺得很苦惱一百零三 劉備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