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七十六 搖扇子的諸葛亮

諸葛亮平時積累的名望或許看不出什麼作用,但是當事情發生的時候,一切都變得不同了。

經濟蕭條的危機襲來,錢益得到中央公文之後,略一看,眉頭緊鎖。

他按照中央的吩咐將必須要關閉的一部分店鋪的名單整頓出來,一看數量那麼大,頓時頭大如鬥。

這麼搞,會叫開辦商鋪的小門小戶恨死他們。

所謂衆怒難犯,他們就算做官,也不敢貿然觸犯衆怒,不然衆怒之下,他們一定沒有好下場。

中央倒是輕鬆,讓他們辦事,再把他們罷黜,事情辦完了,對民間也有了交代。

他們就完了。

本身就是中央外派官員的錢益對中央某些臭不要臉的傢伙的辦事手法再清楚不過了。

他自己想不出個所以然來,自然而然想到了萬事通諸葛亮,於是就立刻來找諸葛亮商議。

諸葛亮聰明,在中央也有關係,其他人可以當炮灰,諸葛亮總不至於當炮灰吧?

錢益如此認定,所積極主動地和諸葛亮商討對策。

“孔明,你看這個事情怎麼辦比較好?我觀之,牽扯甚大,不僅會讓官吏憂心忡忡,也會引起民憤,朝廷那邊把事情推給咱們,顯然是居心不良,咱們……”

諸葛亮早前和郭鵬商議過此事,此時郭鵬剛離開沒幾日,他心中已有準備。

略一沉思,諸葛亮就開口道:“不要想着朝廷會出錢,朝廷本身就有很多官員對於西北之事極爲不滿,商稅節節攀升,他們尚且死咬不放,每年都有要求罷黜西北商業的奏表。

現在出了問題,他們更不可能讓朝廷出錢救濟西北,這樣的官員在朝廷裡實在是太多了,就算陛下一力主張,動用國庫也是難事。”

錢益對此十分不滿。

“鼠目寸光!貪心不足!那羣察舉出身的高官顯貴就該全部罷黜!他們就知道從西北榨取稅收!西北一旦有難,淨想着落井下石!前漢涼州對洛陽離心離德,我看不是毫無道理!”

諸葛亮搖了搖手裡的扇子,嘆了口氣。

“眼下洛陽和西北之間的矛盾,並非前漢門戶之見,而是重農抑商之糾紛,是政見不同,門戶之見好做,政見不同,難做。”

錢益緊鎖眉頭。

“那些農戶辛苦數年攢一些錢開辦商鋪,無非是想補貼家用,雖說小商戶稅收不高吧,但也是要收稅的,商稅可一點都不低。

現在一旦出事,直接讓他們關了商鋪,不讓做生意,但是欠款還要還,這樣一來他們會如何想?還不是往死裡埋怨咱們?”

諸葛亮十分冷靜。

“朝廷決策既然已經做出,並且不是乾脆罷黜西北商業,想來已經是朝中有人幫西北說話了,在這個局面之下維持西北商業存在實屬不易,我等不能奢求更多。

眼下,此事宜快不宜慢,越早解決,就越主動,而且不能強制去辦,否則惹人寒心,將來不好收場,這畢竟不是他們的錯,根本問題不在我,而在安息。”

諸葛亮雖然不知道鎮西都護府發生的事情,但是他也很快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首要方案——轉移矛盾。

先把本來就不屬於魏帝國的鍋甩了出去,甩給安息人,讓安息人成爲他們共同的敵人,方便諸葛亮凝聚人心來辦事。

錢益一開始沒想到這一點,諸葛亮這一點題就讓他想到了眼下最重要的是穩定官吏們的情緒,而穩定官吏情緒的辦法就是讓他們知道自己不用承擔責任。

責任一旦甩掉了,官吏就無事一身輕,非常愉快,就能辦事了。

“只是不知道安息何時恢復太平,何時再來西域了。”

錢益雖然對中央那羣老朽十分不滿,但是也知道問題真的在安息人身上。

如果安息人不來,中央就算投錢過來也沒用,這是個無底洞。

沒有消費,如何帶動得了一地商業呢……

所以,該關的,必須要關,他必須要全力與諸葛亮協作。

諸葛亮決定利用自己的人望和威信,召集名單上的商戶們共同商討這件事情,與他們協商一個解決方案,最好利用對話與妥協的方式把問題解決掉。

信譽這個事情對於商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失掉了信譽,商人的事業就完了。

對於政府來說也一樣,失掉了公信力,政府就只能用暴力辦事了。

暴力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該是最後手段,不到萬不得已不能用,而且一旦用了暴力,公信力就很難再次凝聚了。

諸葛亮深知這個道理,對於暴力的使用,他始終非常謹慎,覺得能不用就不用,儘量不要讓警隊以一種暴力姿態出現。

否則警隊也會失去公信力。

另一邊,朝廷對於郡守、縣令能否妥善利用警力也持有保留態度,所以才讓刑部介入,給郡守、縣令上一道枷鎖。

諸葛亮由此認爲不宜輕動警隊,儘量去對話、談論,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案,與大家做一做妥協,不要做那種強行損害民衆利益的事情,那對於官府來說也是得不償失的。

要吸取前漢之所以被魏取代的經驗啊。

錢益表示支持,警隊確實不宜輕動。

當然,他是覺得一旦讓刑部牽扯進來,免不了諸葛亮事後的一陣麻煩。

不用錢益說,北庭都護府刑部的分部郎中孫不棄也不是很願意在這種事情上和諸葛亮鬧得不愉快。

他和諸葛亮雖然沒有私交,但是在公開場合的聚會上,他對諸葛亮的印象很好。

出於這種印象,以及諸葛亮背後的勢力,諸葛瑾,還有張昭,那於公於私,他也更加願意和諸葛亮合作,而不是對抗。

他當然也是想要回到中央去做官的。

隨後,在商人聯合會議召開之前,諸葛亮召集都護府內主要官員和中央分部的官員們在一起開了個簡短的會議,會議上確認了不用暴力、堅持使用談判磋商的手段達成目標的方針。

諸葛亮要求全體官員都拿出十二萬分的精神,做好從今天開始直到危機結束都回不了家的準備。

錢益和孫不棄都表示支持諸葛亮。

有了中央重要部門官員的支持,諸葛亮的腰桿就更硬了。

於是官員們很快就這個問題達成了一致看法,決定按照諸葛亮的方案和需要溝通的商戶進行溝通,把他們全部召集到了都護府。

一時間,整個它乾城內風起雲涌,很多商戶被叫到都護府內開會,且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聚在一起人心惶惶,躁動不安。

諸葛亮很快就出現了。

看到諸葛亮熟悉的身影出現,商人們都安靜下來,等着諸葛亮的發言。

諸葛亮和往常一樣手上拿着一把扇子,一臉的平靜。

明明現在天氣還挺涼的,但是他卻始終拿着扇子搖啊搖啊。

整個北庭都護府的人們都知道諸葛都護不分寒暑手上都拿着一把扇子搖啊搖啊。

也不知道諸葛亮到底在想些什麼。

扇子這東西,早些時候只是江南那一片比較盛行,北方還不怎麼盛行,除了統治階級用扇子當做彰顯身份的禮器之外,民間不怎麼使用。

後來郭鵬大軍南下消滅江東孫吳政權,從江東帶回了不少東西,也帶回了不少風俗,比如使用扇子的風俗。

江東氣候比北方更熱,夏日則酷暑難耐,扇子作爲引風遮陽的好工具就得到了士人們的熱愛,江東士族廣泛使用扇子避暑。

當然說起這扇子的廣泛使用,魏帝國如今名義上地位最高的大臣——司徒蔡邕也有着不可磨滅的功勳。

他早年在江東避禍十年,養成了用扇子的習慣,回到北方之後也沒有拉下這個習慣。

他雖然沒什麼權勢,但是地位很高,是文壇宗師級領袖。

接待客人的時候他總是手持一把羽扇搖啊搖啊,很快就被一羣附庸風雅的人給模仿,配合着魏帝國攻佔江東的歷史潮流,這個習俗就在全國範圍內開始盛行。

再往後郭鵬把扇子定位爲大衆消暑用品,除特製禮器之外,小體型羽扇、毛扇則允許民間自由生產、消費、使用。

於是直至如今,盛夏酷暑時節人手一把扇子搖啊搖啊,已經不是什麼稀罕的事情。

但是像諸葛亮這樣不分寒暑總是拿着扇子搖啊搖啊的人,還真是不常見。

照理說諸葛亮成長在江南荊州,習慣用扇子也不是什麼特別的事情,可他在寒風瑟瑟的時候也拿着扇子,平時外出也是扇子不離手,這就不免讓大家浮想聯翩。

這是個什麼情況?

有人詢問諸葛亮,諸葛亮也是笑而不語。

而且諸葛亮在思考的時候習慣性地會搖扇子,身邊人都知道,只要諸葛亮開始搖扇子,那就是他在思考問題的對策。

他總是能思考出妥善的對策解決問題。

久而久之,身邊人一看到諸葛亮在搖扇子,心裡就莫名的安定,因爲這就意味着諸葛亮在想辦法。

等扇子一停,那就更有底了,這意味着諸葛亮已經想出辦法了。

現在諸葛亮就在搖扇子。

六百三十二 荊州一定要完整的交給郭鵬五百零五 孫策不願意妥協一千一百六十三 郭某人的三步走一千一百六十九 郭鵬欣賞曹昂的秉性一千零四十一 雍闓的囂張並非無緣無故一千二百七十七 士家最大的依仗是真的沒了一千一百七十 你就答應我吧一千五百三十 這場曠日持久的治安戰終究還是結束了一千三百四十四 陛下春秋正盛,何故退位?二百七十六 依依東望的韓浩一千一百四十六 孤不僅要武功,也要文治一千二百九十四 主動權還給他們,兩邊不得罪一百五十二 郭鵬對糜竺勢在必得八十七 郭鵬出擊一千四百五十四 年輕的郭承志無法理解一千一百一十五 將來我要是死了,就葬在狼居胥山如何?六百零三 吳人自此不敢向北看五百零九 曹宏的極限操作一千一百八十八 不要和郭某人作對六百四十 諸葛亮在荊州五百七十二 郭某人再一次大限度的凝聚了人心一千一百二十八 郭嘉的性格極其惡劣四百八十四 荀攸來了一千三百九十 我郭瑾不是一個刻薄寡恩之君一千二百八十 揚州不再是過去的揚州九百八十一 大宛國很乖一千一百零八 重騎營出擊六十六 盧植的計劃七百四十八 呂範求援一千零八十八 他們觸動了郭某人的逆鱗一千零七十八 你們後勤不要停下來啊!一千三百九十八 羅馬帝國糟糕的制度開始發揮它的威力四百四十四 亡國之君還敢口出狂言?九百七十一 郭某人的確在努力的改變這個時代二百三十四 荀彧要去青州五百八十三 受挫的蜀軍四百一十一 大決戰(上)八百七十六 我在遼東,欲王則王七百六十二 “手忙腳亂”的郭某人一千零九 拿掉程令君兼管吏部之權八百九十七 他們對未來充滿嚮往一千一百七十四 自古以來五百七十七 困龍之局七百九十八 郭某人真的太難了一千三百二十二 爬得越高,摔得越慘一千五百一十一 稅卒的建立一千二百八十九 魏帝國和羅馬沒有無法調和的核心矛盾二百五十六 郭某人的離間計五百 直搗王庭一千一百二十一 張飛是個真將軍七百一十四 今日顯然又是曹操的慘敗一千三百四十一 刊印司與報紙一千零一十三 天子盛怒,恐怖至此一千五百零七 沒人在意劉健爲什麼死一千二百六十四 犁庭掃穴政策八 悲慘世界一千一百二十五 爲呂凱“報仇”八百一十二 韓嵩的最後努力八十 破城二百五十七 這是郭鵬的奸計!四十九 結婚九十四 郭子鳳北上征途七百零四 如何不類似當年的呂氏?一千一百四十九 瓜熟蒂落八百九十二 公孫度的最後努力七百九十五 公子琮少而機敏,合當繼承使君之位二百五十七 這是郭鵬的奸計!一百七十八 誰招我入京五百二十五 忠良如郭某人也無法挽救漢室了一千四百五十一 曹衝之開始思考自己的退路九百零七 開戰時刻四百六十 他們沒有自知之明六百六十一 郭鵬並不想看到一個光明頂的諸葛亮四百三十六 壽春百姓盼大漢王師如久旱盼甘霖一千五百四十三 嚴厲的郭瑾一千一百一十七 朱褒很討厭雍闓六百一十九 劉璋大口大口的呼吸着蜀中甜美的空氣五百四十一 張魯之死一千三百一十九 曹操偶爾也想任性一把七百零八 君,民,黎庶(下)五百七十四 郭鵬又打起了諸葛丞相的主意一千一百六十一 於是,五經十四家法成爲了歷史九百二十一 崔琰有些焦躁五百零一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不講道理六百二十七 郭鵬全據漢中一千二百八十三 原始的殖民開始了一千一百一十六 不爲王臣者,必爲我所殺!五百一十七 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唯有魏公啊五百二十二 天子喪命九百八十六 皇帝和皇帝之間就不能相比較七百一十八 奉孝!你真是個徹頭徹尾的大壞蛋!二百一十五 正面交鋒(下)三百一十六 讓冀州多一點忠臣吧九百一十七 曹操和王粲的攻守同盟一千二百二十五 有人要陷害我!一千零三十九 對不起,有錢真的是可以爲所欲爲的一千一百二十一 雍闓想要得到蜀中二百一十八 他成了英雄八百八十三 太史慈登陸朝鮮半島四百九十二 陶謙封公
六百三十二 荊州一定要完整的交給郭鵬五百零五 孫策不願意妥協一千一百六十三 郭某人的三步走一千一百六十九 郭鵬欣賞曹昂的秉性一千零四十一 雍闓的囂張並非無緣無故一千二百七十七 士家最大的依仗是真的沒了一千一百七十 你就答應我吧一千五百三十 這場曠日持久的治安戰終究還是結束了一千三百四十四 陛下春秋正盛,何故退位?二百七十六 依依東望的韓浩一千一百四十六 孤不僅要武功,也要文治一千二百九十四 主動權還給他們,兩邊不得罪一百五十二 郭鵬對糜竺勢在必得八十七 郭鵬出擊一千四百五十四 年輕的郭承志無法理解一千一百一十五 將來我要是死了,就葬在狼居胥山如何?六百零三 吳人自此不敢向北看五百零九 曹宏的極限操作一千一百八十八 不要和郭某人作對六百四十 諸葛亮在荊州五百七十二 郭某人再一次大限度的凝聚了人心一千一百二十八 郭嘉的性格極其惡劣四百八十四 荀攸來了一千三百九十 我郭瑾不是一個刻薄寡恩之君一千二百八十 揚州不再是過去的揚州九百八十一 大宛國很乖一千一百零八 重騎營出擊六十六 盧植的計劃七百四十八 呂範求援一千零八十八 他們觸動了郭某人的逆鱗一千零七十八 你們後勤不要停下來啊!一千三百九十八 羅馬帝國糟糕的制度開始發揮它的威力四百四十四 亡國之君還敢口出狂言?九百七十一 郭某人的確在努力的改變這個時代二百三十四 荀彧要去青州五百八十三 受挫的蜀軍四百一十一 大決戰(上)八百七十六 我在遼東,欲王則王七百六十二 “手忙腳亂”的郭某人一千零九 拿掉程令君兼管吏部之權八百九十七 他們對未來充滿嚮往一千一百七十四 自古以來五百七十七 困龍之局七百九十八 郭某人真的太難了一千三百二十二 爬得越高,摔得越慘一千五百一十一 稅卒的建立一千二百八十九 魏帝國和羅馬沒有無法調和的核心矛盾二百五十六 郭某人的離間計五百 直搗王庭一千一百二十一 張飛是個真將軍七百一十四 今日顯然又是曹操的慘敗一千三百四十一 刊印司與報紙一千零一十三 天子盛怒,恐怖至此一千五百零七 沒人在意劉健爲什麼死一千二百六十四 犁庭掃穴政策八 悲慘世界一千一百二十五 爲呂凱“報仇”八百一十二 韓嵩的最後努力八十 破城二百五十七 這是郭鵬的奸計!四十九 結婚九十四 郭子鳳北上征途七百零四 如何不類似當年的呂氏?一千一百四十九 瓜熟蒂落八百九十二 公孫度的最後努力七百九十五 公子琮少而機敏,合當繼承使君之位二百五十七 這是郭鵬的奸計!一百七十八 誰招我入京五百二十五 忠良如郭某人也無法挽救漢室了一千四百五十一 曹衝之開始思考自己的退路九百零七 開戰時刻四百六十 他們沒有自知之明六百六十一 郭鵬並不想看到一個光明頂的諸葛亮四百三十六 壽春百姓盼大漢王師如久旱盼甘霖一千五百四十三 嚴厲的郭瑾一千一百一十七 朱褒很討厭雍闓六百一十九 劉璋大口大口的呼吸着蜀中甜美的空氣五百四十一 張魯之死一千三百一十九 曹操偶爾也想任性一把七百零八 君,民,黎庶(下)五百七十四 郭鵬又打起了諸葛丞相的主意一千一百六十一 於是,五經十四家法成爲了歷史九百二十一 崔琰有些焦躁五百零一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不講道理六百二十七 郭鵬全據漢中一千二百八十三 原始的殖民開始了一千一百一十六 不爲王臣者,必爲我所殺!五百一十七 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唯有魏公啊五百二十二 天子喪命九百八十六 皇帝和皇帝之間就不能相比較七百一十八 奉孝!你真是個徹頭徹尾的大壞蛋!二百一十五 正面交鋒(下)三百一十六 讓冀州多一點忠臣吧九百一十七 曹操和王粲的攻守同盟一千二百二十五 有人要陷害我!一千零三十九 對不起,有錢真的是可以爲所欲爲的一千一百二十一 雍闓想要得到蜀中二百一十八 他成了英雄八百八十三 太史慈登陸朝鮮半島四百九十二 陶謙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