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八十八 趙雲彈劾張飛

郭鵬的話一問出來,陸議就是一愣。

他沒想到郭鵬居然已經猜到了郭瑾的做法。

這本就是先斬後奏之舉,爲的就是確保張飛會被懲處,就算郭鵬想要保張飛,也做不到。

郭瑾是真的擔心郭鵬會出手保住張飛,他不敢確定郭鵬在軍事層面的問題上到底會不會對他寬容至此。

當他想要明確的確定自己對軍隊的主導權的時候,軍隊的精神領袖和真正主人郭鵬到底會不會進行干預,這一點,他不確定。

所以他選擇了這種冒險之舉。

賭他的父親對他的重視程度遠超對張飛的重視程度。

陸議當然也沒什麼否認的話好說。

“回太上皇,是的,陛下已經把奏表交給了內閣和參謀臺。”

“不出所料。”

郭鵬搖了搖頭:“子龍……罷了,罷了,子龍作爲衛軍大將軍,若還是從前那般風評甚好人畜無害,未免也太令人感到不安,皇帝還願意做點什麼,反而對他有好處。

子龍能上這份奏表,應該也是想明白了的,知道自己最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我相信子龍,他能想通透,他不是一格眷戀權力和地位的人,皇帝應該能懂他了。”

對於趙雲,郭鵬只是略有些嘆息。

說到張飛,郭鵬就不是這樣的語氣了。

“益德放縱了,有些倚老賣老的感覺了,一個人打亂大軍部署,何等危險的舉動,他居然能做的出來,就算是我,也未必能容他,這個先例太壞了,不能無視

就算我能容忍他,我也不會讓他完好無損,皇帝要懲處他,我覺得是可以的,他這樣做,純粹是在挑戰軍規軍法的底線,甚至在挑戰皇帝的權威,絕對不能容忍。”

“所以太上皇以爲,陛下做的是可以的?”

陸議有些驚喜的詢問道。

“自然是可以的,倒不如說,做的還是不錯的,懂得自己不夠資格親自下手,必須要拉一個人來作爲下手的藉口,減少羣臣的非議和諸將的擔憂,這是不錯的。

但是之後要怎麼做,怎麼從中獲利,怎麼實現他的目的,也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軍隊是我一手創立,我是不擔心,但是他若要完全掌握軍隊,就不得不顧及老將的想法。”

郭鵬看向了陸議:“皇帝之後打算怎麼做?伯言你可知道?”

“陛下與臣商議過,陛下有一些完整的想法,打算付諸實施。”

“你覺得可行嗎?”

“臣覺得,陛下不愧爲聖明天子,所思所想,遠超旁人所能考慮,臣若不是被陛下透露天機,怕也是反應不過來的。”

陸議果斷拍馬屁。

“這樣啊。”

郭鵬點了點頭,笑了笑:“那我就不管了,皇帝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好了,只要他覺得自己能控制住局面就可以,別出了事,求我來擺平,眼下這個局面對他而言還是有風險的。

老將尚未歸心,新人尚未成長,這樣的局面就算交給我,我也會感到棘手,感到憂慮,就是不知道皇帝想怎麼做就是了……伯言,你這邊還是與我維持一個暢通聯絡,皇帝有什麼問題,記得第一時間通知我。”

“臣遵旨。”

“還有,記得告訴皇帝,人心難測,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可以把所有人玩弄於鼓掌之中,天下間有的是聰明人,老將們不善政治,並不蠢。”

“臣,遵旨。”

陸議接下了郭鵬要求互通信息的命令,和傳話的命令。

然後把郭鵬的看法和憂慮帶回去告訴了郭瑾。

郭瑾鬆了口氣。

“父親不否認就好……父親還是父親,思慮周全,考慮深遠,只是看一本奏本,就知道我做了什麼。”

郭瑾似是感嘆般的說道。

“陛下,太上皇還說,要臣及時給太上皇那邊送咱們前朝的消息,陛下要是有了問題,也要告知太上皇,關於這件事情,您看?”

“送,爲什麼不送,太上皇也是皇,只要他想知道的,我不會瞞着他,你也不許,聽到沒?”

“臣遵旨。”

陸議連忙點頭。

得到了郭鵬的首肯,郭瑾很開心。

不過郭鵬交代的問題,郭瑾也不是沒有考慮過。

他威望不足,而張飛是爲魏軍服務了三十年的老將,二話不說拿下他,只有郭鵬有這個威望順利辦到且讓諸將不敢有任何想法。

郭瑾沒這個威望,剛登基就要拿下老將,問題是存在的。

別說有正當理由。

再怎麼正當的理由也敵不過一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很快就能讓老將們的心哇涼哇涼的。

太上皇剛退位你就要對我們這羣老傢伙下手,你是看我們不順眼了嗎?

老將們不會說,但是心裡一定會這樣想,然後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擔憂。

他的部下們還沒有成長到可以接管魏帝國軍權的地步,他的部下們都還很年輕,是軍隊裡的少壯派,不是主流,還不能承擔軍事重任。

這個時候不依靠老將們,魏軍的骨架就維持不住,一旦有什麼軍事問題,就很難控制局面。

所以郭瑾不能自己親自下場和大將博弈,廢掉大將之類的。

必須要有人率先發難,他來成爲仲裁者,順便達成自己的目的。

這個人必須要有超過張飛的資歷、職位、權力、名望,如此,才能成功爲躲在後面的郭瑾吸引火力。

否則火力沒吸引到,這個人首先就要成爲活靶子被大家集火。

一通集火之後,他肯定扛不住,郭瑾也要暴露真身下場拉架,到那個時候就糗大了。

帝王權威一朝喪盡,羣臣怎麼看待他,就是個問題。

這一點郭瑾想得很明白。

所以,在曹仁退休之後,能承擔起這個金剛盾牌的職責的人,也只有趙雲一人了。

趙雲的火力激發將極大地混淆視線,把君臣矛盾掩蓋成臣與臣之間的矛盾,君則高高在上成爲仲裁者,成爲最後的獲利者。

張飛當然是沒有前途了。

趙雲也失去了一直以來經營的人設,面臨着人設崩塌的局面。

皇帝則一波操作順利平息事端,依靠仲裁收穫威望,有一就有二,成功打入魏軍頂級將領的圈子裡,擁有了仲裁者的身份。

從此,郭鵬留下的這個頂級軍事指揮俱樂部,就要被郭瑾的勢力緩緩滲透進去,也不再是郭瑾登基以來難以插手的部分了。

這就是郭瑾的目標。

而張飛只是達到這個目標需要獻祭的犧牲品。

硬是要說的話,趙雲也是半個犧牲品。

用一個半大將的前途作爲祭品,召喚出屬於郭瑾的美好未來和醉人的權力。

郭瑾都能看到這樣的未來了。

在他和陸議商量之後的執行細節的時候,趙雲的奏表已經先後在內閣和參謀臺激起了千層浪。

等他宣佈召見趙雲的時候,知道這件事情的人已經很多,大家都在熱烈的討論着。

一般來說,能參與到軍事問題的朝廷部門,也就是參謀臺和兵部。

內閣因爲有專門對接兵部的輔臣和工作組,所以也被納入其中進行軍事運作的商討,只是本身不發表任何意見罷了。

參謀令戲忠和新任兵部尚書陳宮對於這樣的消息感到萬分的不解和爲難。

他們想不通爲什麼趙雲要做這樣的事情,想不通爲什麼趙雲要上表彈劾張飛,要求嚴懲張飛。

他們不是好多年的老戰友嗎?

一路走到現在,趙雲居然要彈劾張飛?

這可是前所未聞的事情。

聽說還是利用綠色通道直接把奏表投給皇帝,而不是通過原先的某些渠道,非常直接。

就那麼急切嗎?

昨天才是凱旋大典,大家都在高興呢,今天你就搞這一出,你是生怕世界不夠亂嗎?

想不通的人很多,大家都不太明白趙雲的目的是什麼。

可是皇帝下發這樣的奏表給羣臣知道,顯然就是不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而且這搞不好也是趙雲的想法,他是打算把事情鬧大,搞個大新聞的。

不對啊,這和趙雲一直以來低調有內涵的人設完全不符合啊。

曹操看着趙雲的這份奏表,感覺不對勁,他怎麼想也想不出趙雲會上表彈劾張飛,這感覺就像是曹操親自彈劾曹洪一樣,很不可思議。

但是奏表都已經送過來了,他不得不把奏表按照程序轉交給兵部尚書陳宮,讓兵部參與到這件事應當中去。

於是很快,兵部也知道這件事情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兵部知道了,尚書檯的各大部門也就都知道了,這個消息立刻就傳播向了朝廷的每一個角落。

人人都知道昨天剛剛榮升爲衛軍大將軍、大魏帝國第一軍人的趙雲上表彈劾了昨天剛剛榮升爲西域三府守備軍總指揮使的張飛。

帝國最高階的軍人彈劾了西域地區最高軍事長官,說他犯了很多錯誤,幾乎讓西征的局面毀於一旦,所以必須要懲戒他。

這個消息的確是驚嚇住了不少人,比如剛剛進宮去找曹真換班的關平。

他進入皇宮中的禁軍值班房裡準備和曹真換班的時候,看到禁軍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竊竊私語,又看到曹真一臉茫然地坐在椅子上。

“子丹,這是怎麼了?大家都在商量什麼啊?”

曹真看到了關平。

“坦之,大將軍把張益德將軍給彈劾了。”

一千一百五十 郭瑾也很喜歡賺錢不吐不快了一千五百五十六 郭鵬失去了僅有的半個知心人一百七十一 劉焉上表一千零一十五 到底是賺了,還是賠了呢?一千二百三十一 你是想把整個曹氏給拖累死嗎?一千五百四十八 您覺得農部尚書諸葛瑾之女如何?七百二十一 郭魏政權已經贏了六百九十四 你還是漢臣嗎?八百七十七 柳毅忽然覺得有什麼恐怖的事情正在發生二百三十三 韓馥無法生存八百七十一 征伐遼東五百六十五 長安攻防戰一千零三十 他們的皇帝陛下正在看着他們二百九十三 已經有人不打算坐以待斃了一千二百二十六 他希望自己的父親可以儘快歸來五百七十八 我就叫他把江東兵的血在合肥流乾二百一十五 正面交鋒(下)一千三百六十 新帝登基一千一百零八 重騎營出擊一千五百三十三 我絕對沒什麼好名聲九百三十一 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一千三百二十二 爬得越高,摔得越慘十四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一千零八十八 他們觸動了郭某人的逆鱗六百四十八 蔡邕一生的驕傲一千三百九十一 張飛本身只是一枚微不足道的棋子七百七十五 變雒爲洛一千零六十四 他覺得司馬懿還是蠻有前途的五百二十一 段煨之死二百二十二 郭嘉的臉上露出了十分愉悅的笑容一百六十七 太守迴歸四百三十二 陸勉真的有問題一千一百八十八 振臂一呼而百應者,又怎麼會是你這種逆賊七十三 黃巾之亂的轉折之時四百四十八 這筆生意在橋蕤看來非常值當八百九十五 那一天,郭某人註定是看不到的一千四百七十 太極宗師對太極宗師一千一百三十八 郭某人在鄴城打完了前哨戰一百一十一 長期發展規劃九百四十八 天下都一統了,這幫人還沒醒呢一千五百四十五 曹操中風了八十九 抵達南陽八百零三 劉表逝世九十 一定要跟隨他人的人生軌跡嗎?二百六十五 挾天子以令諸侯六百七十五 魏宵案二百七十二 奮進的郭鵬與逃難的呂布一千三百八十 霸權的確立九百零六 所以陳琳受寵一點都不奇怪九百六十一 父親深謀遠慮五百九十一 蔣欽的抵抗失敗了七百一十七 諸葛亮很明白司馬懿現在的感受八百三十八 關羽不會放過任何機會一千四百六十五 危機不僅僅在於商業,更在於政治五十四 袁術沒有未來三百七十五 郭鵬納妾八百八十 公孫康縱兵搶糧一百四十四 天下第二郭鵬吹九百二十六 崔渠是不是唯一會死的那個人?九百四十六 魏軍出征河西四郡五十 我看他們是在瞧不起郭某五百一十五 陰溝裡翻船一百零九 以權謀私的郭某人七百二十 吳人依然談魏色變二百六十四 雙袁爭霸一千一百二十 得到了郭鵬的許可,難樓就更加開心了三百七十六 劉協的日子是真的不好過一百二十三 結盟難樓一千五百一十四 郭鵬愁眉不展一千一百三十 煮飯吃的馬謖一千一百八十八 振臂一呼而百應者,又怎麼會是你這種逆賊六百二十四 龐羲等人頓時對郭鵬充滿了敬畏和嚮往一千一百一十四 新的頂峰八百六十二 郭某人得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十四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六百零二 他的背後插着一支箭一千零八十三 我,還是當年的那個我一百三十五 亮肌肉八百五十九 郭某人就是個徵稅狂魔二百五十一 孫堅死了一千三百六十二 郭某人的過河拆橋六百一十四 何苦來這裡做這勞什子的漢中王!六百零三 吳人自此不敢向北看一千零四十一 雍闓的囂張並非無緣無故一千二百 郭魏政權的一次自我革命五百一十五 陰溝裡翻船八百五十一 魏軍長驅直入五百七十二 郭某人再一次大限度的凝聚了人心一千四百四十九 時過境遷,換了人間一千零七十二 仲達,你這樣的人我是很欣賞的一千二百九十一 王威遊歷羅馬城三百四十六 生擒袁紹八百九十八 遼東的平定一千二百二十四 讓陛下不愉快,這就是最大的罪過了一千一百一十八 高定和朱褒都死了一千一百三十七 他們產生了些許的憂慮一千二百七十六 士府君,這皇帝詔你不接嗎?八百零七 沒有懸念的戰爭七百零一 一切聽憑父親做主
一千一百五十 郭瑾也很喜歡賺錢不吐不快了一千五百五十六 郭鵬失去了僅有的半個知心人一百七十一 劉焉上表一千零一十五 到底是賺了,還是賠了呢?一千二百三十一 你是想把整個曹氏給拖累死嗎?一千五百四十八 您覺得農部尚書諸葛瑾之女如何?七百二十一 郭魏政權已經贏了六百九十四 你還是漢臣嗎?八百七十七 柳毅忽然覺得有什麼恐怖的事情正在發生二百三十三 韓馥無法生存八百七十一 征伐遼東五百六十五 長安攻防戰一千零三十 他們的皇帝陛下正在看着他們二百九十三 已經有人不打算坐以待斃了一千二百二十六 他希望自己的父親可以儘快歸來五百七十八 我就叫他把江東兵的血在合肥流乾二百一十五 正面交鋒(下)一千三百六十 新帝登基一千一百零八 重騎營出擊一千五百三十三 我絕對沒什麼好名聲九百三十一 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一千三百二十二 爬得越高,摔得越慘十四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一千零八十八 他們觸動了郭某人的逆鱗六百四十八 蔡邕一生的驕傲一千三百九十一 張飛本身只是一枚微不足道的棋子七百七十五 變雒爲洛一千零六十四 他覺得司馬懿還是蠻有前途的五百二十一 段煨之死二百二十二 郭嘉的臉上露出了十分愉悅的笑容一百六十七 太守迴歸四百三十二 陸勉真的有問題一千一百八十八 振臂一呼而百應者,又怎麼會是你這種逆賊七十三 黃巾之亂的轉折之時四百四十八 這筆生意在橋蕤看來非常值當八百九十五 那一天,郭某人註定是看不到的一千四百七十 太極宗師對太極宗師一千一百三十八 郭某人在鄴城打完了前哨戰一百一十一 長期發展規劃九百四十八 天下都一統了,這幫人還沒醒呢一千五百四十五 曹操中風了八十九 抵達南陽八百零三 劉表逝世九十 一定要跟隨他人的人生軌跡嗎?二百六十五 挾天子以令諸侯六百七十五 魏宵案二百七十二 奮進的郭鵬與逃難的呂布一千三百八十 霸權的確立九百零六 所以陳琳受寵一點都不奇怪九百六十一 父親深謀遠慮五百九十一 蔣欽的抵抗失敗了七百一十七 諸葛亮很明白司馬懿現在的感受八百三十八 關羽不會放過任何機會一千四百六十五 危機不僅僅在於商業,更在於政治五十四 袁術沒有未來三百七十五 郭鵬納妾八百八十 公孫康縱兵搶糧一百四十四 天下第二郭鵬吹九百二十六 崔渠是不是唯一會死的那個人?九百四十六 魏軍出征河西四郡五十 我看他們是在瞧不起郭某五百一十五 陰溝裡翻船一百零九 以權謀私的郭某人七百二十 吳人依然談魏色變二百六十四 雙袁爭霸一千一百二十 得到了郭鵬的許可,難樓就更加開心了三百七十六 劉協的日子是真的不好過一百二十三 結盟難樓一千五百一十四 郭鵬愁眉不展一千一百三十 煮飯吃的馬謖一千一百八十八 振臂一呼而百應者,又怎麼會是你這種逆賊六百二十四 龐羲等人頓時對郭鵬充滿了敬畏和嚮往一千一百一十四 新的頂峰八百六十二 郭某人得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十四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六百零二 他的背後插着一支箭一千零八十三 我,還是當年的那個我一百三十五 亮肌肉八百五十九 郭某人就是個徵稅狂魔二百五十一 孫堅死了一千三百六十二 郭某人的過河拆橋六百一十四 何苦來這裡做這勞什子的漢中王!六百零三 吳人自此不敢向北看一千零四十一 雍闓的囂張並非無緣無故一千二百 郭魏政權的一次自我革命五百一十五 陰溝裡翻船八百五十一 魏軍長驅直入五百七十二 郭某人再一次大限度的凝聚了人心一千四百四十九 時過境遷,換了人間一千零七十二 仲達,你這樣的人我是很欣賞的一千二百九十一 王威遊歷羅馬城三百四十六 生擒袁紹八百九十八 遼東的平定一千二百二十四 讓陛下不愉快,這就是最大的罪過了一千一百一十八 高定和朱褒都死了一千一百三十七 他們產生了些許的憂慮一千二百七十六 士府君,這皇帝詔你不接嗎?八百零七 沒有懸念的戰爭七百零一 一切聽憑父親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