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九十一 張飛本身只是一枚微不足道的棋子

陸議很清楚,關羽多年積累的聲望地位,絕非一個守備軍指揮使的職位能夠承載。

他雖然職位不高,但是作爲最早跟隨郭鵬起兵征戰的老將之一,他在魏軍中的地位是真的很高,

而且在眼下這個局面之中,關羽的屬性早已超越他個人的屬性,已然成爲了趙雲集團之外軍中老人們的代表,關羽的下場如何,將極大程度上影響軍中老人們對新皇帝的看法。

還有對他們自己對處境和未來的看法。

所以這一波安撫關羽,就等於安撫了全軍有地位的老將和有影響力的軍中老人,極大地促進了郭瑾在軍隊裡的聲望和存在感。

告訴全軍老人,我不是一個會過河拆橋的人,你們儘管放心好了,看,關羽的處境不是很好嗎?

嚴懲張飛,安撫關羽,一推一拉之間,軍隊、朝廷之人心盡在陛下掌握之中。

想通了這一點,陸議就感覺到當今陛下玩弄人心的手法,並不比太上皇要差。

太上皇總是要他告誡當今陛下,人心難測,天下間多是聰明人。

可越是聰明人,面對皇帝就越是恐懼,因爲他們更加清楚,皇帝的權力是可以殺掉他們的。

恐懼壓制之下,他們原有的聰明能發揮出幾成也就不好說了。

當今陛下智計不凡,加上實權皇帝身份,幾個聰明人能在這樣的陛下面前火力全開、與他爭鋒相對爭權奪利,然後還能佔據上風呢?

這一波交鋒,他們還不是被浩蕩君威壓的頭都擡不起來?

太上皇啊,您低估了您的繼承人啊。

陸議在心中感嘆道。

“陛下英明。”

“哈哈哈哈哈哈。”

郭瑾暢快的笑出了聲,又讓陸議出去迴避一下。

不一會兒,關羽來了。

“老臣關羽,拜見陛下!”

關羽跪在地上向郭瑾行禮,郭瑾起身上前,親自扶起了關羽。

“老將軍快快請起,老將軍年過五十,年事已高,不必如此多禮,張德,給老將軍賜座,上茶。”

“遵旨。”

張德立刻爲關羽安排了軟座和茶水,關羽謝過郭瑾,郭瑾又要扶着關羽坐下,關羽有些惶恐,一再推辭,還是在郭瑾的攙扶下坐下了。

“老將軍爲我魏徵戰三十年,勞苦功高,值得孤尊敬,孤要是不尊敬老將軍,恐怕太上皇也會感到生氣,饒不了孤,哈哈哈哈。”

關羽聞言,心下有些感慨,原本忐忑不安的內心也有了些緩解。

“陛下能如此看待老臣,老臣感銘肺腑,陛下,老臣此來,實有不情之請。”

“老將軍的來意,孤已經知道了。”

郭瑾轉身走到桌案前,拿起了趙雲的表奏遞給了關羽。

“是爲了此事,對吧?”

關羽雙手接過這份表奏,打開一看,看到上面書寫的內容,還有落款處的人名,深深一嘆。

“陛下,益德……張將軍他,的確是犯了錯,老臣知道,張將軍不聽指揮,貿然前進,把自己和五千先鋒至於危險之境地,實在是犯了兵家之大忌,若不嚴懲,實在是……無法交代。”

郭瑾緩緩點頭,滿臉憂慮。

“老將軍也清楚這一點,孤就放心了,可實際上不止如此,老將軍啊,孤不是長在軍伍裡,對軍規軍法只是略懂,孤一開始不清楚這件事情,沒能細細瞭解。

孤一聽西征大捷,喜不自勝,就決定給張將軍厚賞,結果今日一早,大將軍就上表給孤,孤一看,就愣住了,張將軍不聽命令,貿然率兵深入敵境,犯了兵家大忌。

整個戰役進行期間,大將軍居然聯繫不到他,戰前的戰術規劃全部落空,無法執行,之所以能獲勝,是因爲我軍太強,康居太弱,根本不能對抗我軍兵鋒。”

郭瑾走到了座位上緩緩坐下,喝了口茶,又緩緩開口道:“康居不過是個彈丸小國,當然無法對抗我魏大軍,所以張將軍也算立了功,打了勝仗,直接促成此戰大勝。

但是這是極爲危險的大勝,如果我軍面對的不是康居,而是如鮮卑這般的大敵,張將軍率領五千先鋒軍,還能打出如此酣暢淋漓的大勝嗎?老將軍,你以爲呢?”

郭瑾看着關羽。

關羽沉默片刻。

“自然是不能的。”

“老將軍也知道不能。”

郭瑾搖了搖頭:“此番,張將軍這件事情,不僅是打了孤的臉,叫孤顏面難存,他這樣的做法,也是叫西征大軍對他極爲不滿,規劃戰術的參謀臺對他也十分不滿。

老將軍,你看看,孤這桌案之上,可全都是彈劾張將軍的表奏,西征大軍的將領,參謀臺的參謀,兵部的官員,還有衛軍的將軍們,這彈劾的表奏就是那麼多啊。”

關羽看了看郭瑾的桌案上所堆放的那些表奏,暗暗心驚。

“陛下,這……”

“張將軍犯了衆怒,而咱們都知道,衆怒難犯啊,就算是孤,也不敢犯衆怒。”

郭瑾滿臉的爲難:“而且說實話,老將軍,要不是孤就是皇帝,這參奏張將軍的人裡,也要算上孤一份,張將軍做的實在是太過了。”

關羽低着頭,感覺自己無論如何都無法爲張飛開脫罪責。

而且這想要懲處張飛的力量實在是太強了,張飛之前一波得罪的人也實在太多,趙雲一打頭,牛鬼蛇神全都跳了出來對張飛窮追猛打,大有不搞死他就不罷休的架勢。

這股勢力實在是非常強大,關羽一個人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關羽長嘆一聲。

“惟願陛下思量張益德爲我魏奮戰三十年,忠心耿耿,從輕發落。”

郭瑾緩緩點頭。

“懲處是必然的,不懲處不足以服衆,但是正如老將軍所說,張將軍爲魏國奮戰三十年,忠心耿耿,孤也是知道的,所以,張將軍的罪責,孤會盡力從輕發落。”

關羽鬆了口氣,站起身子向郭瑾行禮:“陛下有如此仁厚之心,老臣感銘肺腑,老臣代替張將軍向陛下謝恩。”

郭瑾搖頭。

“老將軍何須多禮?孤其實還是很高興老將軍能站出來爲張將軍說句話的,張將軍雖然犯錯,但卻忠心耿耿,一朝犯錯,落井下石之人居然如此之多,孤看了,也會覺得難過。

爲我魏奮戰三十年之後,卻落得如此下場,設身處地的想想,若是孤也如此,孤也會感到痛苦萬分,老將軍能站出來爲張將軍說話,便是讓孤知道,滿朝文武之中,還是有重情重義之人存在的。”

郭瑾走上前,握住了關羽的手:“張將軍有老將軍這樣的友人,孤有老將軍這樣的將軍,何其幸也?”

“陛下……”

關羽眼圈紅了,哽咽道:“老臣……老臣多謝陛下恩德!”

關羽痛哭流涕,爲郭瑾的仁德還有世道的多艱感到非常的痛苦。

張飛爲國奮戰那麼多年,可是到最後,卻被那羣人如此的對待,牆倒衆人推,那些落井下石之輩比帶頭上表的趙雲更加可恨!

平日裡藏着掖着不說,心裡不知道怎麼憎恨,一個個笑裡藏刀和他們貌合神離,滿肚子都是壞水,一張嘴就不知道要扯什麼餿主意。

一羣混蛋!

關羽已經恨上了那羣人。

當然,他也對趙雲產生了強烈的不滿。

三十年感情,一朝喪盡!

趙子龍,真沒想到你居然是這種人!三十年情誼就和沒有一樣!

既如此,你與我從此形同陌路!

關羽心中痛恨。

之後,關羽向郭瑾表示感謝,隨後告退。

送走了關羽,郭瑾把陸議喊了回來。

“如此,我該做的就全部做完了,接下來,就是宣佈對張飛的懲處了,伯言,張飛醒了嗎?”

“醒了,剛纔有密探來報,說除了關羽去了張飛府上喊醒張飛之外,曹純也派人去張飛府上問了一下情況。”

聽了陸議的話,郭瑾稍微有些意外。

“子和叔……哦,對了,他是副先鋒,張飛的副將,和他一起受賞了,難怪,張飛受難,他要是什麼都不表示,以後也就真的別想在軍隊裡待着了。”

郭瑾搖了搖頭:“其他人呢?還有沒有人給張飛說話?”

“沒有了。”

陸議搖頭:“這種情況下,能不跟着落井下石就不容易了,張飛倒下,他的職位必然會有人接替,現在應該已經有不少人躍躍欲試了。”

“的確是如此啊,不跟着落井下石就算不錯了。”

郭瑾正在思考者對張飛的懲處和之後的一系列安排,忽然外面張德又來彙報。

“陛下,張將軍求見陛下。”

郭瑾看了看陸議。

“終於來了。”

“陛下見嗎?”

“見,爲何不見,懲處張益德又不是我的目的,暫時懲處,留着張益德還是有用的,畢竟是如此能征善戰的將軍啊,兵法所謂萬兵驅馳,只要能給張益德一萬精兵,我相信他能做到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

郭瑾笑了笑,擡手讓張德把張飛帶進來。

懲處張飛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郭瑾真正的目的是要藉此機會打擊趙雲的威望,以及增強自己在軍隊裡的話語權,成功掌握軍隊的實權,杜絕第二個張飛的出現。

與之相比,張飛本身只是一枚微不足道的棋子。

現在這枚棋子已經起到了預料之中的作用,那麼是時候把他丟到一邊反省去了。

之後有沒有再一次利用到他的機會,再說。

一千二百九十六 羅馬鬥獸場一千四百 失敗的行刺一千二百八十三 原始的殖民開始了六百二十九 漢中郡一分爲二二百二十九 曹純的心理陰影一千三百八十五 趙雲不敢公私不分八百三十三 偶爾,郭某人也想做做昏君一百零一 班師七百六十一 那臣就去起草陛下禪位給魏王殿下的詔書了四百一十三 惶惶不可終日的陸勉一百八十六 救駕之功七百二十二 郭魏的國策三百八十八 能做出最後決定的,是郭鵬九百一十六 天下苦王粲久矣!四百七十三 生病的楊彪五十 我看他們是在瞧不起郭某一千一百七十七 皇帝這是要廢私學興官學二百八十八 卿本佳人,奈何從賊五百四十三 劉璋進位漢中王一百八十五 董卓來了一千零七十四 郭鵬準備滅了鮮卑九百二十八 他們不該受教育三百七十 未來,或許會很有趣也說不定四百一十八 都是孤的錯七百一十三 被趕出家門的曹操一千二百零九 科舉考試的內容之爭一千三百四十七 曹操忽然覺得郭鵬好陌生六百九十一 郭某人的政治打擊永遠都不會來的太遲一千三百一十七 趙雲負荊請罪七百七十一 皇權危機一千二百九十 王威入羅馬五百五十九 孫策痛恨自己的無能九十 一定要跟隨他人的人生軌跡嗎?一千二百六十四 犁庭掃穴政策一千二百一十一 程昱不會再有任何迷茫一千一百九十二 清算不徹底八百七十一 征伐遼東一千二百零五 曹仁榮耀退休一千四百零六 多生孩子,生的越多越好,懂?九百零五 幸甚,魯子敬!三百八十九 戰爭機器轟然轉動一千二百八十五 羅馬皇帝要見王威一千五百零七 沒人在意劉健爲什麼死五百五十九 孫策痛恨自己的無能一千一百四十 現在想想,郭某人還真的有點心虛一千一百八十 洛陽亂成了一鍋粥九百七十六 就叫東廠吧三百二十四 真實的謊言一千一百一十七 朱褒很討厭雍闓三百三十一 袁紹咬牙切齒的痛恨郭鵬一千一百五十九 士人們的奇蹟終究沒有發生八百五十 吳班投降一百四十七 蔡邕深深地嘆息一千零一十四 崔琰案一千二百二十七 龐統忽然明白了一切一千零二十二 酒肆的出現一千一百四十三 郭某人滿是期待的準備出手六百零二 他的背後插着一支箭三百二十 郭子鳳非仁主一千四百六十七 抗壓大師司馬懿一千四百零五 郭珺的決心非常堅定一千一百四十六 收買人心的極致,莫過於此三百五十五 天意一千零九十二 郭鵬還會繼續折騰下去七百八十三 一個帝國的誕生一千零一十二 整個晉西北亂成了一鍋粥一千三百三十一 郭陽死了四百四十九 這橋蕤,當真是好運氣一千五百一十九 郭承志的婚事該商量商量了六百一十八 強烈的違和感一百九十二 圖窮匕見四百四十七 人,總要向前看五百五十九 孫策痛恨自己的無能一千一百一十四 新的頂峰一千一百七十 你就答應我吧一千一百五十九 曹仁真的非常憂慮八十八 程立不能答應七百六十六 要用史書來秀恩愛一千四百一十 郭珺要做漁翁一百三十 無路可退的郭鵬一千五百零二 劉健的確成長爲了一個標準的末代皇帝一百六十三 郭某人的名士風範六百二十八 趙雲是合格的爪牙一千二百零一 曹仁辭職九百零九 不愧是我兒一千四百七十六 搖扇子的諸葛亮九百二十四 他該死!二百四十三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四百七十九 魏公九百二十五 郭某人是個討厭屬下越線的人一百零三 劉備來了四百三十八 壽春城的防線就此破碎一千三百七十四 張飛還是很喜歡諸葛亮的二百五十四 郭鵬率軍入兗州一千二百九十二 羅馬貴族和魏帝國的雙贏一千一百八十三 廢黜趙王爵位一千五百三十 這場曠日持久的治安戰終究還是結束了一千四百五十九 魏帝國是個騎在馬背上的國家一百零六 因地制宜一千一百六十八 那他袁氏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啊?
一千二百九十六 羅馬鬥獸場一千四百 失敗的行刺一千二百八十三 原始的殖民開始了六百二十九 漢中郡一分爲二二百二十九 曹純的心理陰影一千三百八十五 趙雲不敢公私不分八百三十三 偶爾,郭某人也想做做昏君一百零一 班師七百六十一 那臣就去起草陛下禪位給魏王殿下的詔書了四百一十三 惶惶不可終日的陸勉一百八十六 救駕之功七百二十二 郭魏的國策三百八十八 能做出最後決定的,是郭鵬九百一十六 天下苦王粲久矣!四百七十三 生病的楊彪五十 我看他們是在瞧不起郭某一千一百七十七 皇帝這是要廢私學興官學二百八十八 卿本佳人,奈何從賊五百四十三 劉璋進位漢中王一百八十五 董卓來了一千零七十四 郭鵬準備滅了鮮卑九百二十八 他們不該受教育三百七十 未來,或許會很有趣也說不定四百一十八 都是孤的錯七百一十三 被趕出家門的曹操一千二百零九 科舉考試的內容之爭一千三百四十七 曹操忽然覺得郭鵬好陌生六百九十一 郭某人的政治打擊永遠都不會來的太遲一千三百一十七 趙雲負荊請罪七百七十一 皇權危機一千二百九十 王威入羅馬五百五十九 孫策痛恨自己的無能九十 一定要跟隨他人的人生軌跡嗎?一千二百六十四 犁庭掃穴政策一千二百一十一 程昱不會再有任何迷茫一千一百九十二 清算不徹底八百七十一 征伐遼東一千二百零五 曹仁榮耀退休一千四百零六 多生孩子,生的越多越好,懂?九百零五 幸甚,魯子敬!三百八十九 戰爭機器轟然轉動一千二百八十五 羅馬皇帝要見王威一千五百零七 沒人在意劉健爲什麼死五百五十九 孫策痛恨自己的無能一千一百四十 現在想想,郭某人還真的有點心虛一千一百八十 洛陽亂成了一鍋粥九百七十六 就叫東廠吧三百二十四 真實的謊言一千一百一十七 朱褒很討厭雍闓三百三十一 袁紹咬牙切齒的痛恨郭鵬一千一百五十九 士人們的奇蹟終究沒有發生八百五十 吳班投降一百四十七 蔡邕深深地嘆息一千零一十四 崔琰案一千二百二十七 龐統忽然明白了一切一千零二十二 酒肆的出現一千一百四十三 郭某人滿是期待的準備出手六百零二 他的背後插着一支箭三百二十 郭子鳳非仁主一千四百六十七 抗壓大師司馬懿一千四百零五 郭珺的決心非常堅定一千一百四十六 收買人心的極致,莫過於此三百五十五 天意一千零九十二 郭鵬還會繼續折騰下去七百八十三 一個帝國的誕生一千零一十二 整個晉西北亂成了一鍋粥一千三百三十一 郭陽死了四百四十九 這橋蕤,當真是好運氣一千五百一十九 郭承志的婚事該商量商量了六百一十八 強烈的違和感一百九十二 圖窮匕見四百四十七 人,總要向前看五百五十九 孫策痛恨自己的無能一千一百一十四 新的頂峰一千一百七十 你就答應我吧一千一百五十九 曹仁真的非常憂慮八十八 程立不能答應七百六十六 要用史書來秀恩愛一千四百一十 郭珺要做漁翁一百三十 無路可退的郭鵬一千五百零二 劉健的確成長爲了一個標準的末代皇帝一百六十三 郭某人的名士風範六百二十八 趙雲是合格的爪牙一千二百零一 曹仁辭職九百零九 不愧是我兒一千四百七十六 搖扇子的諸葛亮九百二十四 他該死!二百四十三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四百七十九 魏公九百二十五 郭某人是個討厭屬下越線的人一百零三 劉備來了四百三十八 壽春城的防線就此破碎一千三百七十四 張飛還是很喜歡諸葛亮的二百五十四 郭鵬率軍入兗州一千二百九十二 羅馬貴族和魏帝國的雙贏一千一百八十三 廢黜趙王爵位一千五百三十 這場曠日持久的治安戰終究還是結束了一千四百五十九 魏帝國是個騎在馬背上的國家一百零六 因地制宜一千一百六十八 那他袁氏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