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零三 吳人自此不敢向北看

等張遼那邊終於收拾掉了大部分抵抗的吳軍,衝到江邊的時候,只剩下三百多個吳軍還沒有來得及登上船隻渡江。

魏軍一擁而上滅了這支吳軍,然後舉起弓弩對着還沒跑遠的船上的吳軍一陣激射。

張遼算是非常努力了,從合肥一路追到了江邊,連追帶打,一路追殺不止,幾乎讓吳軍把血給流乾了,可是他還是不滿意,因爲吳國首腦沒有被他殺死。

這一仗不算是盡了全功。

他最希望的,是幹掉孫策和周瑜,這樣來回報郭鵬對他的信任,他比誰都更加渴望更大的勝利。

可惜,做不到了,吳軍撤回了江東,沒有戰船,他過不了江。

話雖如此,這一戰還是贏了。

廬江九江兩個郡兩場大戰獲勝,將吳軍主力殲滅,殺死很多重要將領,俘獲了一大批江東子弟,基本上一戰把孫策創業的積累打沒了,把吳國打殘了。

孫策事前的計劃是搶奪九江郡和廬江郡的人口,結果不僅沒有得到這部分人口,反而連自己帶來的軍隊都基本丟在了江北,血本無歸。

孫策下江東以來所積累的東西基本上都不復存在了,緊隨其後的,大概是洶涌的背叛大潮。

現在政治戰場上輸的很沒面子,然後又在軍事戰場上輸的血本無歸,軍事政治經濟科技沒有任何一點能和郭鵬抗衡,吳國全方位被魏國吊打。

這還怎麼競爭啊?

說得好好的,三位一體抗衡郭魏,結果呢?

這也太難看了吧?

這就是你們的三位一體?

這就是他們的三位一體。

三方面都出兵北上了,但是都各自有損失,損失最小的居然是劉璋,最大的自然是孫策。

孫策不僅損失了大部分的兵馬,連自己都差點交代在江北,不能不說是一次極大的挫敗。

張遼一戰成名,以劣勢兵力擊潰了孫吳優勢兵力,斬殺數員大將,殲滅吳軍接近兩萬,俘獲也有兩萬左右,吳國主力宣告覆滅,三百多艘戰船損失大半,成建制的水師幾乎不復存在。

戰後清點一下,魏軍的損失並不大,戰死的不過兩千餘人,受創的有五千餘人,主要城池、道路和屯田民無一損失,可以說是大獲全勝。

只是可惜魏軍無法追過長江,要是能追過去,張遼發誓自己能一口氣追到吳縣去,追到孫策的老家去,把孫策的腦袋砍下來獻給郭鵬。

張遼和徐晃等人很快就從沒有殺死周瑜的鬱悶之中解脫,看着令人驕傲的戰績,他們大喜過望,立刻聯名上表給郭鵬,向郭鵬表功,請郭鵬賞賜有功將士,論功行賞,以終結此戰。

魏軍多年的精心訓練、戰備和屯田區域的打造所帶來的國力促使魏軍獲得了這場大勝利,這足以證明郭鵬採取的政策和軍略的正確性。

魏國經此一戰打殘了江南三大勢力裡面最有進取之心和戰鬥力的一個勢力,使之元氣大傷,短時間內根本不要想着再度北上,給郭鵬重建關係理順內部的政略爭取了足夠的時間。

天下大勢日趨明朗,再也沒有什麼可以疑惑的了,所有心懷異志的人都要開始仔仔細細的思量自己的選擇到底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自己的野心到底是衝鋒號還是葬禮進行曲。

興平五年十月,這是決定未來的時刻。

而相對於魏國的大獲全勝和一片大好的局勢來說,吳國則顯得尤爲悽慘。

一場北伐之戰慘敗,不僅失去了四萬人左右的主力部隊,還失去了諸多優秀的將領。

就戰後的統計,和江北岸魏軍驕傲的宣告,孫吳政權得知了諸多噩耗。

此番北伐,孫吳政權最大的損失是資歷最老將軍之一、跟隨孫堅起家的吳國左將軍程普戰死。

年輕的後起之秀、吳國昭武將軍蔣欽戰死。

孫堅的外甥、孫吳親族將領、重要的統兵之將、吳國後將軍徐琨戰死。

孫策非常看好的年輕人、吳國討逆中郎將陳武戰死。

救了孫權一命,被孫策看重的吳國奮武將軍周泰戰死。

孫策部將、吳國徵虜將軍袁雄戰死。

孫策部將、吳國安北將軍鄧當戰死。

孫吳親族將領、吳國鎮東將軍孫賁被俘獲,寧死不屈,痛罵郭鵬,被送往關中,由郭鵬親自下令斬首示衆。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死了,還是有人僥倖活下來的。

除了周瑜之外,吳國右將軍韓當、吳國徵北將軍黃蓋、吳國橫野將軍董襲以及吳國破賊將軍凌操都活了下來,算是給孫吳政權保留了一批軍事指揮人才。

然後由孫吳親族將領、吳國鎮西將軍吳景率領的一萬牽制廣陵方面魏將臧霸的軍隊並未遭到大的損失,只是在江面上巡遊,並未發起主動進攻,因此沒有受到損耗,完整的歸來,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六萬北伐軍隊,還有大量負責輜重運輸的輔兵、民夫,總人數超過十萬,可是零零散散陸陸續續成功活着逃回江東的不過四萬人,超過五分之三的江東子弟倒在了江北,再也回不來了。

出征將領也有大量戰死,或者是被俘虜之後拒不投降而被殺死,無一倖存。

而在出徵之前,他們還是那麼的生龍活虎,那麼的富有戰鬥力,那麼的威震四方,讓自己人感到驕傲,讓孫吳政權覺得自己具備挑戰郭魏政權的實力,所以他們就去了。

現在,一切都見了分曉。

他們又是憤恨又是恐懼的得知,他們根本不是魏軍的對手,面對那樣的龐然大物,他們沒有挑戰的力量。

孫吳政權自建立以來……不,是從孫策來到江東之後就沒有遭遇到那麼慘痛的打擊。

失去了主力軍隊,失去了大量優秀將領,失去了大量輜重,失去了幾乎是孫策創業以來全部的積蓄。

一戰之後,灰飛煙滅,孫吳政權的動員能力被基本摧毀,進取能力喪失殆盡,人心渙散。

並且什麼都沒有得到。

廬江、九江二郡還是穩穩當當的掌握在魏軍手裡,那五十萬孫策垂涎不已的人口還是在魏軍的掌握之下,爲魏軍生產糧食。

吳人望北生畏,自此不敢向北看。

他們的心中產生了對魏軍的恐懼,認爲魏軍是戰無不勝的強大敵人,不是他們可以對抗的。

因爲戰死、被俘獲的江東子弟太多,一時間吳郡、丹陽郡這兩個出兵最多的大郡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哭泣,都有人失去親人而感到絕望。

家家戶戶辦喪事,家家戶戶哭嚎不止,場面極爲淒涼。

孫吳政權的官員、倖存的士兵和軍官一夜三驚,紛紛豎起耳朵聽着江北的情況,生怕江北的魏軍會突破長江打到江東來。

他們一點抵抗的勇氣都沒有,如果魏軍真的來了,他們必然奪路而逃。

孫吳政權一戰被打斷了脊樑骨,人人耷拉着腦袋,張遼、徐晃等大破吳軍的魏將之名在江東廣爲傳播,深受恐懼,可止小兒夜啼。

孫吳政權的情況已經十分糟糕了。

而更加糟糕的是,孫策受傷嚴重,渡江之後就昏迷不醒,境況堪憂。

三百一十一 討伐袁紹(爲盟主武選清吏司加一更)一千五百一十九 郭承志的婚事該商量商量了一百二十七 局勢扭轉一千三百九十一 張飛本身只是一枚微不足道的棋子一千五百五十七 如果魏國需要他做一個神,他就做那個神好了一百五十五 郭鵬由衷的感恩一千一百二十 得到了郭鵬的許可,難樓就更加開心了九百一十三 躁動起來的王粲一千五百五十四 帝國戰車還在前進,但也並非毫無波折一千四百九十四 一場雷暴大雨如期而至一千三百三十四 郭珺憎恨嫡長子繼承製一千二百七十六 士府君,這皇帝詔你不接嗎?四百六十二 田豐是個有前途的人九百零一 軍閥的終結一千三百七十七 張飛決定打游擊六百八十七 騎兵革新九百三十五 經典的騎馬與砍殺一千四百 失敗的行刺一百二十二 郭某很是心寒六百三十七 苦苦支撐的周瑜四百三十九 隨我護駕八百零四 荊州政變(上)八百七十 隨孤一統江山!七百五十五 吳國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一千零三十 他們的皇帝陛下正在看着他們六百四十四 屬於諸葛亮的美好未來一千二百三十三 皇權的威壓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一千零一百 難樓眼饞騎兵裝備很久了八百五十三 魏軍包圍成都四百九十 從此匈奴不復爲患矣一千四百七十七 所以諸位,真的有人比我更能解決問題啊一千一百一十四 討伐南中的時候到了四百九十三 叛亂之心四百零二 無比正確的道路一千一百三十五 好嘛,皇帝開始耍無賴了五百七十五 蜀軍北伐八百七十五 襄平糧價上漲了?二百七十七 孟卓不會怪罪我吧?一千三百四十五 下一個輪迴的開始四百六十八 嫡長子六百四十四 屬於諸葛亮的美好未來一千一百七十九 門生故吏與二重君主的終結四十八 子鳳一千四百五十五 毛玠兵行險招一千一百八十五 皇帝陛下,真的是聖君啊!一千零一十七 所以許靖真的很好用一千二百零一 皇帝陛下的禍水東引一千二百一十 程昱愛權力甚過愛自己一千三百零二 無論如何都要走出去一千一百五十三 蔡邕頓時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擔子重達千斤六百三十二 荊州一定要完整的交給郭鵬一千二百二十七 龐統忽然明白了一切六 你曹孟德毫無疑問是個奸賊一千一百二十二 然後雍闓就死了一千二百四十五 不示弱於皇帝,必死無疑一千一百七十 你就答應我吧一千一百五十七 你們和我談舊情?二百九十四 特來向將軍請降!九十五 郭鵬的準備行動四十一 自古深情留不住,總是套路得人心四百九十一 裂變的天下一千一百二十五 威望這種東西不是上位者生來就擁有的六百七十六 夏侯淵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三百零五 我不會讓你做毫無意義的事情三百八十一 劉協再被擒一千二百二十四 讓陛下不愉快,這就是最大的罪過了七十一 盧植的考驗一千零二十八 標點符號大革命(下)一千零三十二 馬遠真的非常思念他的陛下一百七十七 兵諫何太后一千零五十九 諸葛亮心裡有些刺痛一千五百五十 郭鵬還是那個大忽悠一百九十二 圖窮匕見六百七十二 董卓不懂經濟一千一百二十三 郭某人大笑不止,然後殺意頓起二百五十七 這是郭鵬的奸計!五百四十一 張魯之死一千二百四十八 如果你沒有做皇帝三百八十八 能做出最後決定的,是郭鵬一百三十三 受到驚嚇的張舉一千零六十三 這是司馬氏向曹氏報恩的機會一千零四十九 他們已經做好準備要打一場生死之戰了一千三百六十三 孔子和墨子將成爲中華文化廟堂之中的文理二聖六十六 盧植的計劃一千三百八十 霸權的確立一千二百零二 皇帝太安靜了七百九十 這一切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一千三百八十八 趙雲彈劾張飛一千四百四十六 太上皇的大手筆五百七十五 蜀軍北伐一千一百六十四 富庶的小國二百零一 袁隗不甘心一千一百三十四 魏帝國已經開始重新出發了二百三十二 袁紹圖謀冀州三百四十二 郭某人的心中醞釀着足以毀滅一切的風暴二百五十三 界橋之戰八百八十四 一個都跑不掉三百三十 哈士奇和狼長得還蠻像的五百二十二 天子喪命八百八十九 公孫康對自己的騎兵很有信心
三百一十一 討伐袁紹(爲盟主武選清吏司加一更)一千五百一十九 郭承志的婚事該商量商量了一百二十七 局勢扭轉一千三百九十一 張飛本身只是一枚微不足道的棋子一千五百五十七 如果魏國需要他做一個神,他就做那個神好了一百五十五 郭鵬由衷的感恩一千一百二十 得到了郭鵬的許可,難樓就更加開心了九百一十三 躁動起來的王粲一千五百五十四 帝國戰車還在前進,但也並非毫無波折一千四百九十四 一場雷暴大雨如期而至一千三百三十四 郭珺憎恨嫡長子繼承製一千二百七十六 士府君,這皇帝詔你不接嗎?四百六十二 田豐是個有前途的人九百零一 軍閥的終結一千三百七十七 張飛決定打游擊六百八十七 騎兵革新九百三十五 經典的騎馬與砍殺一千四百 失敗的行刺一百二十二 郭某很是心寒六百三十七 苦苦支撐的周瑜四百三十九 隨我護駕八百零四 荊州政變(上)八百七十 隨孤一統江山!七百五十五 吳國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一千零三十 他們的皇帝陛下正在看着他們六百四十四 屬於諸葛亮的美好未來一千二百三十三 皇權的威壓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一千零一百 難樓眼饞騎兵裝備很久了八百五十三 魏軍包圍成都四百九十 從此匈奴不復爲患矣一千四百七十七 所以諸位,真的有人比我更能解決問題啊一千一百一十四 討伐南中的時候到了四百九十三 叛亂之心四百零二 無比正確的道路一千一百三十五 好嘛,皇帝開始耍無賴了五百七十五 蜀軍北伐八百七十五 襄平糧價上漲了?二百七十七 孟卓不會怪罪我吧?一千三百四十五 下一個輪迴的開始四百六十八 嫡長子六百四十四 屬於諸葛亮的美好未來一千一百七十九 門生故吏與二重君主的終結四十八 子鳳一千四百五十五 毛玠兵行險招一千一百八十五 皇帝陛下,真的是聖君啊!一千零一十七 所以許靖真的很好用一千二百零一 皇帝陛下的禍水東引一千二百一十 程昱愛權力甚過愛自己一千三百零二 無論如何都要走出去一千一百五十三 蔡邕頓時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擔子重達千斤六百三十二 荊州一定要完整的交給郭鵬一千二百二十七 龐統忽然明白了一切六 你曹孟德毫無疑問是個奸賊一千一百二十二 然後雍闓就死了一千二百四十五 不示弱於皇帝,必死無疑一千一百七十 你就答應我吧一千一百五十七 你們和我談舊情?二百九十四 特來向將軍請降!九十五 郭鵬的準備行動四十一 自古深情留不住,總是套路得人心四百九十一 裂變的天下一千一百二十五 威望這種東西不是上位者生來就擁有的六百七十六 夏侯淵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三百零五 我不會讓你做毫無意義的事情三百八十一 劉協再被擒一千二百二十四 讓陛下不愉快,這就是最大的罪過了七十一 盧植的考驗一千零二十八 標點符號大革命(下)一千零三十二 馬遠真的非常思念他的陛下一百七十七 兵諫何太后一千零五十九 諸葛亮心裡有些刺痛一千五百五十 郭鵬還是那個大忽悠一百九十二 圖窮匕見六百七十二 董卓不懂經濟一千一百二十三 郭某人大笑不止,然後殺意頓起二百五十七 這是郭鵬的奸計!五百四十一 張魯之死一千二百四十八 如果你沒有做皇帝三百八十八 能做出最後決定的,是郭鵬一百三十三 受到驚嚇的張舉一千零六十三 這是司馬氏向曹氏報恩的機會一千零四十九 他們已經做好準備要打一場生死之戰了一千三百六十三 孔子和墨子將成爲中華文化廟堂之中的文理二聖六十六 盧植的計劃一千三百八十 霸權的確立一千二百零二 皇帝太安靜了七百九十 這一切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一千三百八十八 趙雲彈劾張飛一千四百四十六 太上皇的大手筆五百七十五 蜀軍北伐一千一百六十四 富庶的小國二百零一 袁隗不甘心一千一百三十四 魏帝國已經開始重新出發了二百三十二 袁紹圖謀冀州三百四十二 郭某人的心中醞釀着足以毀滅一切的風暴二百五十三 界橋之戰八百八十四 一個都跑不掉三百三十 哈士奇和狼長得還蠻像的五百二十二 天子喪命八百八十九 公孫康對自己的騎兵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