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九十七 他唯一知道的,就是魏帝國的宿命

郭瑾的關心,郭鵬能體會到,但是有些事情,不是能放手交給別人去做的。

沒人比郭鵬更明白這門格物學的真正用意所在,以及它的重要性,所以郭鵬必須要親力親爲。

“懂這些學問的,只有我,我要把關,不至於讓這些老學究們傳授錯誤的格物知識給學子,不能叫他們誤人子弟,還要害了國家。”

“如此……也好。”

郭瑾沉默了一會兒,又開口問道:“兒子始終不明白父親爲什麼要推廣這格物學,墨家學說早在先秦就被人拋棄,父親卻又撿起來重新推廣,這就是父親想做的事情嗎?”

“自然啊。”

郭鵬點了點頭:“先秦諸子百家,哪一個都是使勁兒往上曾發展,旨在通過影響上層,推廣自己學派的學說,從而獲取巨大的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成就一個大的學閥。

儒家也好,道家也好,法家也好,不外如是,他們的眼中沒有平民百姓,只有先秦的那些血脈貴族,他們所竭力要爭取的,要服務的,也都是這些血脈貴族。

當然,各家學說創始人本身也都是貴族出身,那個時代,平民百姓是沒有姓氏的,有姓氏的至少往上追溯三代都是有權有勢的貴族,他們所通行的,實際上就是貴族之學。

諸子百家裡,只有墨家,看到了平民百姓,意識到了平民百姓的力量,所以他們主張兼愛,主張【列德而尚賢,雖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擇舉之人】,主張【官無常貴而民無常賤】。”

“這……科舉?”

郭瑾有些意外:“父親建立科舉,莫不就是……”

“不能說沒有關係吧,科舉的理念的確和墨家的理念類似,我也不能說沒有受到墨家理念的影響,可是限於時代,墨家理念也只是一種理念,沒能推行開來,罷黜百家之後,更是滅亡了。”

郭鵬搖了搖頭:“不過也幸虧墨家學說消失得很徹底,我再次把它們拿出來,也能很方便的做做刪減,把墨家那套非攻理論給剔除掉,我欣賞墨家的部分理念,但絕不會全盤接受。”

“原來如此。”

郭瑾表示自己明白了:“墨家和父親都看到了平民百姓的巨大力量。”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我們是舟,平民百姓是水,水至柔,可水一旦發怒,就是滔天巨浪,可悲哀的是,很多舟船都以爲自己是堅固不可摧的,最後,只能被水顛覆。”

郭鵬指了指自己桌子上的那本《墨經》。

“不重視平民百姓的人,終將被平民百姓所拋棄,一旦被他們拋棄,就必死無疑,阿瑾,你不能忘啊。”

“兒子謹記在心。”

郭瑾很認真的發誓。

郭瑾走後,郭鵬默默嘆了口氣,收起了桌上的那本墨經。

記得也好,忘了也罷,終究逃不過封建帝國的宿命。

他郭某人建立的是一個封建帝國,一個註定滅亡的封建帝國,而不是一個前途無量的共和國。

這個時代註定了他沒有辦法把這個封建帝國往前帶,他只能停留在這個時代。

然後,給後人留下前進的希望。

真正重要的,不是後代皇帝能否記住他的話、能否貫徹學習郭氏君學。

那都是細枝末節。

真正重要的,是格物致知的學習理論能否遍地開花,成爲被人們廣泛重視的學科,在此基礎之上誕生工業時代所需要的各種基礎知識。

對於魏帝國,能走到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了,接下來的事情,不是一個農業封建帝國可以完成的。

魏帝國的農業土壤中如果可以孕育出工業之花,那麼魏帝國的歷史使命就可以完成了。

未來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模樣,是郭鵬不可能知道的,他也不想知道。

他唯一知道的,就是魏帝國的宿命。

郭瑾的這一系列操作他其實看在眼裡,而且並不開心。

他看出了郭瑾竭力想要掩飾的面對朝政大局的不自信和些許的怯懦,看到了他動手時的猶豫,這一次行動並不優秀,至少在郭鵬看來,問題不少。

但是或許這是現階段郭瑾所能做到的極限。

不是每一個皇帝面對朝堂風暴的時候都能保持冷靜和睿智。

最早,郭鵬也並不能那麼熟練的掌握大清洗的技巧。

只是郭鵬到底是從屍山血海裡走出來的皇帝,他擁有堅強的意志,什麼都看在眼裡,什麼都經歷過,羣臣的小心思小手段,他清清楚楚。

他能下殺手,能讓所有人害怕,讓所有人對他頂禮膜拜,他有那個威望。

所以他不怕。

而郭瑾,無論帝王心術掌握的多好,權術運用的多麼純熟,他終究不是締造這個國家的主人,而是繼承者,他不可能和郭鵬一樣底氣十足的折騰這個國家。

說到底,他不是屍山血海裡一路走來的,而是被精英教育培養出來,有些只有從屍山血海裡走出來的人才能有的感悟,他沒有。

那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魄,他沒有。

推動社會革命,需要那種氣魄和信念,那種信念,只有從屍山血海裡走出來的超人才能具備,一般人無法具備。

只有用絕強的意志和信念,還有勇氣,才能折騰這個國家,才能把這個國家折騰的活過來,或者強行打斷走下坡路的趨勢,重新帶上上坡路。

郭瑾是他自己,不是第二個郭鵬,他沒有那種氣魄。

郭鵬察覺到了,他不夠強大,他不夠堅韌,他只能用權術駕馭羣臣,而不能用威望震懾羣臣。

或許有朝一日他也能有自己的威望,但是那需要足夠的時間來生成,需要他做二三十年的皇帝,才能形成屬於他的威望。

可儘管如此,這種威望也不能和開國皇帝的威望相比,更像是一種統治慣性。

郭鵬看出了郭瑾想要擺脫身爲太上皇的他的影響卻又不敢真正放手擺脫他的影響的矛盾和猶豫,也看到了身爲二代皇帝的他在很多事情上的束手束腳和妥協。

再高超的權術手段也只是權宜之計,朝堂變革和大清洗纔是能改變局勢的真正殺招。

每一次大清洗都能打破朝堂的政治平衡,以及政治平衡下所藏匿的腐敗和利益交換。

每一次大清洗都能帶來一次洗牌,一次政治格局的改變,一次社會下層向上流動的機會。

動態平衡四個字,背後就是勇氣和流血。

沒有勇氣讓那些官僚流血,動態平衡就用也別想達成,魏帝國只會走向混沌,繼而滅亡。

郭瑾學會了權術手腕,可以很好地運用權術手腕,但是缺少發動大清洗的政治智慧和勇氣。

大清洗不僅代表着皇帝的殺意,更代表着皇帝對朝堂的絕對掌控——

殺了那麼多人,罷黜那麼多人,卻還能保持政府的運轉穩定,還能讓政府的行政職能維持下去,不出意外。

這需要皇帝對政府的極強掌控力。

這不是簡簡單單幾句話就能概括的。

郭某人發動的數次大清洗,都是在可以保證政府照常運轉的前提下發動的,亂中央不亂地方,亂朝廷不亂天下。

所以魏帝國繼承自漢帝國的一切不穩定因素都被他掃平了,他完成了屬於他的社會革命,把魏帝國帶出了魏晉南北朝的宿命。

他自始至終掌握着局勢。

而眼下,如果讓郭瑾發動大清洗,他可以掌控局勢、並且確保大清洗的過程之中不出現更嚴重的政治危機嗎?

郭鵬知道,他做不到。

再有十年都不一定。

郭鵬活着,還可以利用程昱發動最後一次大清洗,但是那之後,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郭瑾能成長到自己主導大清洗的地步嗎?

郭鵬不知道。

但是郭鵬知道魏帝國是毫無疑問的在走下坡路的。

走一個宋、明式的下坡路。

就算它的人口正在不斷增多,財富在不斷增多,國力在不斷增強,學術下移正在進行,一切的一切看似都在不斷的提高,魏帝國的鼎盛還遠遠沒有到來。

但是魏帝國已經在走下坡路了。

從他感到疲累,決定放棄皇位的那一刻開始,這下坡路就走定了,不是人力可以扭轉的。

甚至就算他此時此刻重回皇位,重新執掌天下,也不能扭轉這個趨勢。

郭瑾不是他,也成爲不了他,他只有一個,只有他自己。

別無他人。

面對歷史的沉重慣性,他勝利了一次,帶着魏帝國跳離了魏晉南北朝的深淵,那已經耗費了他畢生精力,他已經沒有辦法繼續帶領魏帝國跳離宋、明的深淵了。

於是郭鵬長嘆一聲,埋頭,奮筆疾書。

他把自己對未來的期待和希望全部貫徹在文字之中,期待着有朝一日,這希望的種子可以綻放出燦爛的希望之花。

能帶着整個民族跳離深淵的,不是他,而是這朵希望之花。

郭鵬需要呵護的希望的種子剛剛種下。

它實在是太弱小了,尚且還看不到可以成就的未來。

但是在距離洛陽萬里之遙的西亞地區,羅馬帝國的卡拉卡拉皇帝卻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未來。

一千三百八十一 郭瑾感到憤怒和不安一千一百三十 煮飯吃的馬謖三百六十一 我有那麼可怕嗎?一千一百二十七 他們的臉上始終帶着笑容二百八十七 高順並不打算後退三百七十一 我怎麼感覺我們好像中計了?一百四十 郭府君的煩惱九百一十三 躁動起來的王粲一百三十二 朱儁來了九百八十四 鹹鹹的稠菜粥(上)七百七十 皇帝與代表一千四百七十六 搖扇子的諸葛亮一千二百五十 糜貴人之死九百四十八 天下都一統了,這幫人還沒醒呢一千一百七十三 老張打仗二十年,全靠小心二字一千二百八十九 魏帝國和羅馬沒有無法調和的核心矛盾五百九十一 蔣欽的抵抗失敗了一千零八十一 冀州貪腐案一百六十九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六百三十三 華佗封爵記二百五十一 孫堅死了八百零五 荊州政變(下)一千五百五十六 郭鵬失去了僅有的半個知心人一百八十七 袁隗,你是真的老奸巨猾一千三百五十三 劉健並不能理解郭鵬一千五百一十九 郭承志的婚事該商量商量了一百九十八 董卓迅速的癡戀上了這種感覺八百一十 蒯越真的是非常努力了二百九十一 城破三百零八 袁術不會那麼傻吧?四百五十三 張濟和段煨的嫉妒八百六十七 劉璋入洛陽四百三十四 一旦城破,又該如何?一千四百八十八 呂虔背水一戰一千零九十四 田豐和程昱都被要求隨軍出征六百五十八 誇官六百三十二 荊州一定要完整的交給郭鵬一千三百二十八 朝堂之上,步步殺機九百七十五 郭某人的小金庫危機八十 破城四百零一 亂世啊六十一 做一枚稱職的棋子一千三百九十七 他唯一知道的,就是魏帝國的宿命一千二百一十六 獨夫之心一千一百二十五 爲呂凱“報仇”一千一百二十三 郭某人大笑不止,然後殺意頓起一千五百二十六 郭承志的後勤見習一千零二十二 酒肆的出現一千零一十二 整個晉西北亂成了一鍋粥一千二百一十五 你們袁氏是不是打算復辟陳國啊一千二百一十四 是人,就會死一千一百三十六 七步詩應該沒機會了五十二 袁公路這邊,就由子鳳來吧三百四十四 現在最重要的是求活一千一百五十四 臣才疏學淺,竟不知有這等事四十二 殺手三百二十七 汝南袁氏政法大學VS潁川郭氏律法職業學院七百八十七 郭某人的專制之心一千二百一十七 對付內閣也遠比對付尚書檯要簡單六百九十五 是服從!還是毀滅!一千二百二十九 幸好你沒有一千三百三十九 活字印刷與求是書屋一百零八 郭郎爲何會選擇我糜氏五百一十五 陰溝裡翻船一千一百九十四 蔡瑁的處境比較尷尬一千三百零四 我們只授人以魚,從不授人以漁一百八十一 何進之死六百七十一 被欺負的韓遂二百四十四 兗州是我的四百一十四 郭鵬真的越來越喜歡曹洪了二百零八 酸棗盟誓六百四十二 亮不是看不清天下大勢之人一千三百七十九 康居戰爭就這樣結束了一千零九十八 入主草原五十四 袁術沒有未來九百四十一 郭某人的大數據壓迫一千一百七十九 門生故吏與二重君主的終結二百零八 酸棗盟誓六百九十九 陛下會永遠都高興和幸福的一千五百四十一 焚書一千一百六十 孔老夫子真是可憐啊一千四百一十 郭珺要做漁翁一千零九十四 田豐和程昱都被要求隨軍出征一千二百三十七 廷杖一千一百六十 孔老夫子真是可憐啊一千四百六十一 那是姜維永遠也不會忘記的一天四百三十二 陸勉真的有問題二百一十三 能安定天下的,一定是將軍一百八十六 救駕之功一百零七 來自徐州的糜子仲六百八十七 騎兵革新一千四百五十八 他看到了諸葛亮的未來和終結七百二十九 劉表後院失火一千零六十四 他覺得司馬懿還是蠻有前途的三百一十 準備出兵的郭某人一千二百三十八 兜兜轉轉二十年一百零二 逐漸膨脹的野心和慾望一千三百零五 郭某人醜惡的嘴臉在這些事情上暴露無遺一千五百四十九 承志的太子妃,絕不會是子脩之女六百一十二 龐羲眼中的殺意卻越來越甚
一千三百八十一 郭瑾感到憤怒和不安一千一百三十 煮飯吃的馬謖三百六十一 我有那麼可怕嗎?一千一百二十七 他們的臉上始終帶着笑容二百八十七 高順並不打算後退三百七十一 我怎麼感覺我們好像中計了?一百四十 郭府君的煩惱九百一十三 躁動起來的王粲一百三十二 朱儁來了九百八十四 鹹鹹的稠菜粥(上)七百七十 皇帝與代表一千四百七十六 搖扇子的諸葛亮一千二百五十 糜貴人之死九百四十八 天下都一統了,這幫人還沒醒呢一千一百七十三 老張打仗二十年,全靠小心二字一千二百八十九 魏帝國和羅馬沒有無法調和的核心矛盾五百九十一 蔣欽的抵抗失敗了一千零八十一 冀州貪腐案一百六十九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六百三十三 華佗封爵記二百五十一 孫堅死了八百零五 荊州政變(下)一千五百五十六 郭鵬失去了僅有的半個知心人一百八十七 袁隗,你是真的老奸巨猾一千三百五十三 劉健並不能理解郭鵬一千五百一十九 郭承志的婚事該商量商量了一百九十八 董卓迅速的癡戀上了這種感覺八百一十 蒯越真的是非常努力了二百九十一 城破三百零八 袁術不會那麼傻吧?四百五十三 張濟和段煨的嫉妒八百六十七 劉璋入洛陽四百三十四 一旦城破,又該如何?一千四百八十八 呂虔背水一戰一千零九十四 田豐和程昱都被要求隨軍出征六百五十八 誇官六百三十二 荊州一定要完整的交給郭鵬一千三百二十八 朝堂之上,步步殺機九百七十五 郭某人的小金庫危機八十 破城四百零一 亂世啊六十一 做一枚稱職的棋子一千三百九十七 他唯一知道的,就是魏帝國的宿命一千二百一十六 獨夫之心一千一百二十五 爲呂凱“報仇”一千一百二十三 郭某人大笑不止,然後殺意頓起一千五百二十六 郭承志的後勤見習一千零二十二 酒肆的出現一千零一十二 整個晉西北亂成了一鍋粥一千二百一十五 你們袁氏是不是打算復辟陳國啊一千二百一十四 是人,就會死一千一百三十六 七步詩應該沒機會了五十二 袁公路這邊,就由子鳳來吧三百四十四 現在最重要的是求活一千一百五十四 臣才疏學淺,竟不知有這等事四十二 殺手三百二十七 汝南袁氏政法大學VS潁川郭氏律法職業學院七百八十七 郭某人的專制之心一千二百一十七 對付內閣也遠比對付尚書檯要簡單六百九十五 是服從!還是毀滅!一千二百二十九 幸好你沒有一千三百三十九 活字印刷與求是書屋一百零八 郭郎爲何會選擇我糜氏五百一十五 陰溝裡翻船一千一百九十四 蔡瑁的處境比較尷尬一千三百零四 我們只授人以魚,從不授人以漁一百八十一 何進之死六百七十一 被欺負的韓遂二百四十四 兗州是我的四百一十四 郭鵬真的越來越喜歡曹洪了二百零八 酸棗盟誓六百四十二 亮不是看不清天下大勢之人一千三百七十九 康居戰爭就這樣結束了一千零九十八 入主草原五十四 袁術沒有未來九百四十一 郭某人的大數據壓迫一千一百七十九 門生故吏與二重君主的終結二百零八 酸棗盟誓六百九十九 陛下會永遠都高興和幸福的一千五百四十一 焚書一千一百六十 孔老夫子真是可憐啊一千四百一十 郭珺要做漁翁一千零九十四 田豐和程昱都被要求隨軍出征一千二百三十七 廷杖一千一百六十 孔老夫子真是可憐啊一千四百六十一 那是姜維永遠也不會忘記的一天四百三十二 陸勉真的有問題二百一十三 能安定天下的,一定是將軍一百八十六 救駕之功一百零七 來自徐州的糜子仲六百八十七 騎兵革新一千四百五十八 他看到了諸葛亮的未來和終結七百二十九 劉表後院失火一千零六十四 他覺得司馬懿還是蠻有前途的三百一十 準備出兵的郭某人一千二百三十八 兜兜轉轉二十年一百零二 逐漸膨脹的野心和慾望一千三百零五 郭某人醜惡的嘴臉在這些事情上暴露無遺一千五百四十九 承志的太子妃,絕不會是子脩之女六百一十二 龐羲眼中的殺意卻越來越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