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九十九 拆分民政部

從一些官員的角度去看,郭瑾掀起廉政風暴的主要原因就是棗祗的過分舉動。

之前,西北危機剛在西域發生的時候,棗祗就聯合朝中那些反對派官員給皇帝施加了太大的政治壓力。

他多次上表要求皇帝罷黜西北商業,不答應皇帝的救市措施。

皇帝要救援西北商業,他帶頭鬧事,堅決不承認不支持,還把財政部尚書王粲駁斥的一點面子都沒有,狼狽敗退,淪爲朝堂笑柄。

可誰都知道指示王粲的就是皇帝自己。

西北危機蔓延到雍涼二州之後,棗祗的反應更加劇烈,他串聯朝堂上的反對派官員給皇帝上表,輪番上表,不停歇的上表,搞信息轟炸。

就是要給皇帝施加政治壓力。

一樁樁一件件,終於突破了皇帝的承受底線,觸底反彈了。

現任皇帝的身體裡,流着他父親的血脈。

這下可好,郭瑾被逼急了,不管不顧動用了程昱,殺的人頭滾滾,朝堂上的寬鬆氛圍一去不復返,回到了郭鵬時代的恐怖肅殺。

高官顯貴噤若寒蟬,一句話不敢說,生怕觸怒皇帝,叫皇帝的矛頭指向他們。

中低層官吏們的日子也變得不好過起來,監察官員四散而出,恐怖的法卒游來蕩去,叫他們吃不好睡不好,生怕什麼時候就被法卒登門帶走,扔進詔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這都是棗祗的錯!

不是棗祗那麼欺負壓迫皇帝,皇帝也不至於被逼的走上了郭鵬的老路!

現在可好,萬事皆休,皇帝覺醒了,郭鵬又回來了!

棗祗自己元從老臣的榮耀沒有了,大家的好日子也不復存在了。

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棗祗還真的做得出來。

一時間,大部分被嚇壞的官員不分青紅皁白的都在埋怨棗祗,憎恨棗祗,暗中怒罵棗祗。

他們不敢對皇帝發怒,也不覺得是皇帝首先犯錯,索性就直接轉移宣泄對象,集火棗祗。

—————

內閣去給民政部送聖旨的官員也對棗祗沒有好臉色,一臉暢快的宣讀完罷黜棗祗的聖旨,感覺有種大仇得報的樣子,走的時候還甩了臉色。

之前刑部是大家最討厭的部門,現在民政部成了大家最討厭最厭惡的部門。

得知皇帝要罷黜棗祗,不少官員甚至有點快意,覺得莫名其妙的鬆了口氣,覺得棗祗正式完蛋了,大家又能活過來了。

棗祗接到了聖旨,看着皇帝對自己的處置,心中無限淒涼。

他放眼望向四周,民政部的部下們卻甚少有悲愴之感。

他甚至能從他們的眼神裡讀出濃濃的怨氣,還有一絲解脫之感。

我錯了嗎?

這一切都是我的錯嗎?

如果我不這樣做,那些人就不會死嗎?

難道不是因爲他們貪腐才死,而是因爲我所以才死掉了?

棗祗一時間居然有些糊塗了。

他想不通爲什麼大家都在埋怨他,明明他什麼也沒有做錯。

他感覺自己好像瞬間就衆叛親離失去了一切,像個茫然無措的盲人,不知道該往什麼地方走,下一步又該做什麼。

乃至於他回到辦公室裡坐下的時候,身邊只剩下了諸葛瑾一人。

看着郭瑾的聖旨,棗祗面色頹然,不知所措。

“子瑜,這一切,都是我的錯嗎?是我做錯了事情,才導致如今的這一切嗎?”

棗祗開始懷疑自己。

諸葛瑾猶豫片刻,然後搖了搖頭。

“不,不是部堂的錯,是貪官污吏自己犯錯,和部堂又有什麼關係呢?就算部堂什麼都沒有做,貪官污吏難道就不該被懲處嗎?”

諸葛瑾的話讓棗祗找回了一些自我。

“是啊,我就覺得奇怪,爲什麼貪官污吏被懲處反倒成了我的錯呢?我只是爲國家考慮,我只是反對西北商業,這難道有錯嗎?”

望着棗祗自我懷疑動搖的迷茫模樣,諸葛瑾微不可查的嘆了口氣。

真的和棗祗沒有關係嗎?

從他的角度看,要不是他那麼逼迫皇帝,搞政治攻勢,皇帝還真不至於下手那麼狠。

只是事到如今,他實在不忍心往棗祗的傷口上撒鹽。

棗祗對他還算不錯,對他多有提攜,當他還是個民政外行的時候,棗祗對他的提點都很有幫助,幫他很快在民政部內站穩了腳跟。

“部堂沒錯。”

他穩住情緒,讓自己說出了這句話。

棗祗擡頭看了看諸葛瑾。

過了一會兒,棗祗低下頭,一臉苦笑。

“罷了,罷了,事已至此,還有什麼好說……子瑜,對不住了,這一次,差點牽連到你。”

諸葛瑾連連搖頭。

“瑾行的正,坐的直,沒有貪腐受賄,沒有偷稅漏稅,程仲德再怎麼查,也查不到瑾身上,就算查上來了,也不是部堂的錯,是瑾自己犯錯,與部堂何干?”

“子瑜……”

棗祗抿起嘴脣,雙手顫抖着伸了過去,握住了諸葛瑾的手:“今後,便只有你在民政部了,記住我說過的話,不要改變自己的意志。”

“瑾記得。”

諸葛瑾默默說道。

棗祗努力露出微笑,點了點頭。

然後他認下了自己的命運,接了聖旨,等待這命運時刻的到來。

郭瑾沒有給他很多時間,很快就乘勝追擊,開始了自己的動作。

他意識到某些中央部門的職責太重,權力太大,交給一個人負責,就算沒有軍權,也會有政治方面的權威,一旦到了政治鬥爭的時候,會給他特別巨大的壓力,讓他很難受。

於是他決定拆分民政部。

延德八年的時候,郭鵬就開始考慮要拆分民政部,把戶口方面的工作和土地方面的工作拆分開來,單獨設立一個農部總覽全國所有的農業工作,讓民政部如其名一般的負責戶口方面的工作。

否則他也覺得民政部職權太重,負責面太廣。

但是當時他考慮到棗祗勤勤懇懇那麼多年,在他任上拆分民政部未免有點傷了老臣之心,明明沒有犯錯卻要削減職權,不太尊重人,於是便擱置了這樣的想法。

時至今日,郭瑾再也無法忍受一個絕對的政治權威對自己施加政治壓力,決定乘機拆分民政部,把民政部過重的職權拆掉,使之不再有政治方面的威脅。

興元二年九月初六,隨着第一任民政部尚書棗祗的時代終結,皇帝郭瑾下令,將民政部一分爲二。

舊者仍爲民政部,新者爲農部,舊者負責原先民政部的戶口方面的管理工作,新者農部負責總覽全國方面的土地和農業工作。

郭瑾又從吏部調閱各地職官任職表,從中親自挑選了平州刺史魯肅回朝接任新任民政部尚書,而新任農部尚書,則是棗祗原先的部下,在民政部內負責農業方面工作的諸葛瑾。

平州是邊地四州之一,刺史魯肅也真正掌握刺史實權的四刺史之一。

他在平州任職多年,原先也是太上皇郭鵬身邊近臣,後來被外放邊疆,在平州主持州務,執掌大權。

在他任上,他成功把平州從一個偏僻苦寒需要國家財政補貼的地方建設爲了一個可以反過來繳納賦稅供給中央的地方。

延德十年,平州就基本上可以自給自足,延德十二年,平州第一次向國庫繳納了貢賦,延德十三年郭鵬退位時,平州已經擁有戶口一百一十萬,人口五百五十餘萬。

平州地廣人稀,五百五十萬人口也只是初步完成人口鋪設,土地面積卻十分廣大。

郭鵬的犁庭掃穴政策被魯肅堅決執行,平州地界囊括原先的遼東到長城之外,再到原來的三韓之地,以及扶余等國的故地。

通過犁庭掃穴行動,魏軍深入平州東部大林海之內,在外興安嶺和烏蘇里江一帶密集活動。

而後繼續往東往北,十數年的時間內不曾停止行動,不斷探索,不斷絞殺,終於將大林海之內的漁獵部族一掃而空。

這樣的行動爲平州的開發獲取了一定數量的勞動力,大量生存於此的漁獵部族被剿滅,可以說對於平州的安全十分有效。

也正因爲這樣的行動,魏中央政府才得知原來有那麼多的漁獵部族隱藏在這片土地尚未被發現,這要是假以時日,還不知道會造成什麼嚴重的後果。

很多人本來以爲郭鵬推行犁庭掃穴政策只是爲了維持軍隊的戰鬥力,並且給軍隊一些好處,讓軍隊不要那麼閒着,現在看起來,還是郭鵬想的深遠。

現在據說魯肅已經把平州地界擴展到了東部大海之畔,還在隔海相望的地方發現一個大島,派人上去巡視佔領,立下界碑,魏國海軍也有巡防船隊在那裡建設軍事港口。

平州新開墾的土地面積十分廣大,雖然只能種植一些比較耐寒耐旱且畝產量很低的農作物,但是因爲土地面積大,人口也不多,所以至少不需要中央的財政補貼。

而且平州發展了畜牧業和藥材種植業,這兩項農業經濟活動爲平州帶去了比較豐厚的經濟利益,給魯肅建設平州提供了資金,也讓平州人的生活勉強過得去。

在魯肅的帶領下,魏帝國在平州的統治日漸穩固,已經無法動搖,民衆都接受魏帝國的官方教育,讀書識字,從根本上接納了魏帝國對他們的治理。

一千一百二十三 郭某人大笑不止,然後殺意頓起六百五十二 陳紀的野望六百零七 自我懷疑的孫策六百五十 內部的敵人比外部的敵人更嚴重五百二十五 忠良如郭某人也無法挽救漢室了二百零四 郭鵬心中的怒火和野望瘋狂的滋長着六百九十 稱王大作戰,開始了五十九 活捉馬元義!六百九十六 嘿,史書一千一百二十八 曹蘭並不能感到寬心四百八十 被拋棄的人九百七十 開掛的郭氏六百二十九 漢中郡一分爲二一千一百二十九 公子,你生氣了九百二十五 郭某人是個討厭屬下越線的人一千四百五十 生產力不提高,教育就是無根浮萍七百八十一 建安三年的最後一天四百六十九 我是你們的君主,不是你們的朋友一千一百三十五 第一名,馬謖一百九十七 董卓失去了對袁隗的畏懼一千三百九十 我郭瑾不是一個刻薄寡恩之君六百六十六 韓遂不舒服一千二百零六 天塹變通途七百六十一 那臣就去起草陛下禪位給魏王殿下的詔書了一千零二十六 白虎觀會議九百三十一 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九百四十六 魏軍出征河西四郡一百三十 無路可退的郭鵬三 以孝治國大漢朝一千一百六十三 曹休素來如此陰陽怪氣五百九十二 孫策也感覺美好的未來正在向他招手一百四十三 蔡邕很高興一千零五十一 阿塔靡之死八百九十九 于禁有了一個決斷二百五十二 公孫瓚心中的野望開始滋生五百八十二 孫吳的立國之戰三百一十一 討伐袁紹(爲盟主武選清吏司加一更)一千五百三十 這場曠日持久的治安戰終究還是結束了六百五十八 誇官一千一百九十 不是零,就是一萬一千一百一十五 法正想去洛陽一千三百八十一 郭瑾感到憤怒和不安三百一十三 不把袁紹當作生死大敵七百五十八 程昱居然要請客吃飯?一千一百四十四 淚,流了下來六百八十七 騎兵革新九百零六 所以陳琳受寵一點都不奇怪八百九十九 于禁有了一個決斷八十四 子鳳之才,我不及也三百五十六 袁術的麻煩有很多一百六十九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八百六十九 三十年前的往事一千三百二十 在劫難逃一千三百二十七 真是好生的慷慨!好生的大方!七十 漳水大捷二百三十四 荀彧要去青州八百六十 我等的性命算是保住了一千一百五十七 總覺得哪裡不太和諧?五百七十九 北方屯田農場流VS南方河道水系機動流六百六十九 用完就拋棄,方顯人渣本色四百零九 皇帝本無種,兵強馬壯者爲之一千一百四十 他是一個真正的皇帝了七百八十四 尚書檯大改八百六十一 魏帝國第一任益州刺史一千四百五十七 魏帝國十分需要的寶貴財富七百五十四 郭子鳳,我怎能眼睜睜看着你篡奪漢室江山一 臥冰求鯉2.0(上)一百三十八 在我身邊做個親兵吧六百二十 法正發自內心的鄙視劉璋五百二十九 龐羲勸進一千一百二十九 考試開始了六百零八 一丘之貉二百五十二 公孫瓚心中的野望開始滋生一千二百八十四 他認爲羅馬帝國沒什麼大不了的二百二十四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七百七十三 第三步,永遠不會終結一千二百二十七 龐統忽然明白了一切八百四十六 嚴顏主動出擊一千二百七十七 士家最大的依仗是真的沒了一千四百五十五 毛玠兵行險招一千零二十 這纔是諸葛亮啊一千四百一十 郭珺要做漁翁六百一十六 讓他自己帶兵過來漢中拿四百六十 他們沒有自知之明四百七十七 父與子一千零二十二 酒肆的出現七百一十八 奉孝!你真是個徹頭徹尾的大壞蛋!五十三 學生是老師的弟子,不是袁氏門下走狗八百四十一 天火焚城六百二十一 龐將軍願爲先驅,爲魏公血戰沙場,九死不悔六百五十八 誇官一千一百七十六 你是一個很好的皇帝四百六十五 大勢一千三百一十四 小乙,這一切真的是天意嗎?六百九十 稱王大作戰,開始了三百零三 你們考慮過我們這些亂臣賊子的想法嗎四百七十六 公瑾,我不怕一百四十六 蔡公爲學生做了太多了一千一百三十九 除了贏,我無路可走一千四百 失敗的行刺
一千一百二十三 郭某人大笑不止,然後殺意頓起六百五十二 陳紀的野望六百零七 自我懷疑的孫策六百五十 內部的敵人比外部的敵人更嚴重五百二十五 忠良如郭某人也無法挽救漢室了二百零四 郭鵬心中的怒火和野望瘋狂的滋長着六百九十 稱王大作戰,開始了五十九 活捉馬元義!六百九十六 嘿,史書一千一百二十八 曹蘭並不能感到寬心四百八十 被拋棄的人九百七十 開掛的郭氏六百二十九 漢中郡一分爲二一千一百二十九 公子,你生氣了九百二十五 郭某人是個討厭屬下越線的人一千四百五十 生產力不提高,教育就是無根浮萍七百八十一 建安三年的最後一天四百六十九 我是你們的君主,不是你們的朋友一千一百三十五 第一名,馬謖一百九十七 董卓失去了對袁隗的畏懼一千三百九十 我郭瑾不是一個刻薄寡恩之君六百六十六 韓遂不舒服一千二百零六 天塹變通途七百六十一 那臣就去起草陛下禪位給魏王殿下的詔書了一千零二十六 白虎觀會議九百三十一 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九百四十六 魏軍出征河西四郡一百三十 無路可退的郭鵬三 以孝治國大漢朝一千一百六十三 曹休素來如此陰陽怪氣五百九十二 孫策也感覺美好的未來正在向他招手一百四十三 蔡邕很高興一千零五十一 阿塔靡之死八百九十九 于禁有了一個決斷二百五十二 公孫瓚心中的野望開始滋生五百八十二 孫吳的立國之戰三百一十一 討伐袁紹(爲盟主武選清吏司加一更)一千五百三十 這場曠日持久的治安戰終究還是結束了六百五十八 誇官一千一百九十 不是零,就是一萬一千一百一十五 法正想去洛陽一千三百八十一 郭瑾感到憤怒和不安三百一十三 不把袁紹當作生死大敵七百五十八 程昱居然要請客吃飯?一千一百四十四 淚,流了下來六百八十七 騎兵革新九百零六 所以陳琳受寵一點都不奇怪八百九十九 于禁有了一個決斷八十四 子鳳之才,我不及也三百五十六 袁術的麻煩有很多一百六十九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八百六十九 三十年前的往事一千三百二十 在劫難逃一千三百二十七 真是好生的慷慨!好生的大方!七十 漳水大捷二百三十四 荀彧要去青州八百六十 我等的性命算是保住了一千一百五十七 總覺得哪裡不太和諧?五百七十九 北方屯田農場流VS南方河道水系機動流六百六十九 用完就拋棄,方顯人渣本色四百零九 皇帝本無種,兵強馬壯者爲之一千一百四十 他是一個真正的皇帝了七百八十四 尚書檯大改八百六十一 魏帝國第一任益州刺史一千四百五十七 魏帝國十分需要的寶貴財富七百五十四 郭子鳳,我怎能眼睜睜看着你篡奪漢室江山一 臥冰求鯉2.0(上)一百三十八 在我身邊做個親兵吧六百二十 法正發自內心的鄙視劉璋五百二十九 龐羲勸進一千一百二十九 考試開始了六百零八 一丘之貉二百五十二 公孫瓚心中的野望開始滋生一千二百八十四 他認爲羅馬帝國沒什麼大不了的二百二十四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七百七十三 第三步,永遠不會終結一千二百二十七 龐統忽然明白了一切八百四十六 嚴顏主動出擊一千二百七十七 士家最大的依仗是真的沒了一千四百五十五 毛玠兵行險招一千零二十 這纔是諸葛亮啊一千四百一十 郭珺要做漁翁六百一十六 讓他自己帶兵過來漢中拿四百六十 他們沒有自知之明四百七十七 父與子一千零二十二 酒肆的出現七百一十八 奉孝!你真是個徹頭徹尾的大壞蛋!五十三 學生是老師的弟子,不是袁氏門下走狗八百四十一 天火焚城六百二十一 龐將軍願爲先驅,爲魏公血戰沙場,九死不悔六百五十八 誇官一千一百七十六 你是一個很好的皇帝四百六十五 大勢一千三百一十四 小乙,這一切真的是天意嗎?六百九十 稱王大作戰,開始了三百零三 你們考慮過我們這些亂臣賊子的想法嗎四百七十六 公瑾,我不怕一百四十六 蔡公爲學生做了太多了一千一百三十九 除了贏,我無路可走一千四百 失敗的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