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二十 在劫難逃

曹操送別愛子離開朝堂的同時,在洛陽城內,嚴格的軍隊系統審查已經審查出了不少成果。

程昱領銜的調查組花了快兩個月的時間,動用人力一千餘人,翻閱資料無數。

工作期間,不僅把整個司隸校尉府的空地都給佔滿了,甚至還徵用了太學的七八間教室,還有衛軍的一個軍營。

大量數據的反覆覈實,反覆調查,反覆計算,讓不少調查組的官員和太學生累的做夢都在搞四則運算。

一開始文官政府還以爲自己逃過一劫,可以做官軍隊系統裡的人被收拾,自己看戲。

結果調查組這邊調查,那邊就需要財政部和內閣審計司提供支持,幫助他們覈實數據。

根據郭鵬在延德初年規定的財政覈算要求,任何涉及到朝廷用錢的地方,都需要三份數據。

一份是用錢部門自己留存,一份是財政部留存,還有一份是內閣審計司留存。

一旦以後要覈實或者出了問題要調查,那就把三份數據拿出來對照。

三份數據,三司會審,看看有沒有哪個部門在裡頭動手動腳篡改數據。

於是財政部和內閣審計司不得不派人前往幫忙審覈,時不時地還要接受調查組的審問,看看有沒有互相勾結的可能。

軍隊在外,兵部可是在內的。

兵部尚書董昭創下了一個月內被聯合調查組“請去”協助調查四十八次的記錄,弄得他心力交瘁。

這邊剛吃上一口熱飯,就被喊過去協助調查。

這邊還沒有喝上一口熱茶,又被喊過去協助調查。

這邊正準備下班回家休息,得,又要協助調查去了。

董昭就沒睡上幾個好覺,有時候做夢都能夢見自己被程昱盤查,妻子都說他的夢話裡全是爲自己辯解的內容。

沒辦法,程昱搞這個調查組又不是隻是要做賬。

調查組那是要真正的找出問題來,清掃軍隊裡的害蟲,把那些吃兵肉喝兵血的混賬東西給揪出來。

郭某人自己的政治目的是其次,主要目的就是搞反腐工作,就是要把這些年積存的軍隊內部的貪腐問題給清掃一遍。

軍隊是魏帝國中央集權君主專制制度的基石、依仗,只要軍隊還在,皇帝就如同掌握了核武器一樣。

皇帝實權在握,或大或小,總歸有掀桌子的能力,辦事不必太束手束腳,文官政府也不敢放肆侵權。

要是軍隊出了問題,被腐蝕了,戰鬥力和組織度大大下降了,皇權也會相對應的衰落。

若是某一天皇帝和軍隊之間的關係被割裂了,皇帝不能直接接觸軍隊掌握軍隊,不能直接號令軍隊了,那麼就預示着皇權的衰落。

軍中貪腐問題是皇權衰落的催化劑,也是郭某人絕對不能接受的事情。

任何試圖在軍隊裡搞來搞去,試圖用軍隊採購來發大財的,想着吃兵肉喝兵血的,那就休怪郭某人無情。

大運河工程正好缺人呢!

太上皇和太上皇后的喪事剛辦完沒多久,照理來說這個時候適不適合做這樣的事情的。

但是郭鵬偏不。

他偏要在人們意想不到的地方展現自己的雄才偉略。

程昱的調查首先就把衛軍裡爲數不多的貪腐問題給解決掉了,衛軍一共被處理掉了七個軍需官,也就那麼七個能在趙雲眼皮子底下搞極限挑戰的“能人”。

他們自己被殺,全家被貶爲苦力,發配益州,前往修繕蜀道,基本上去了就回不來了。

衛軍後勤系統爲之一清,趙雲長期以來倡導的運轉模式被貫徹落實,變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成爲魏帝國最乾淨最純粹的一支軍隊。

中央軍的問題解決了,其他各方面軍隊的問題也好解決。

于禁統領的東北兵團部分,長期執行犁庭掃穴政策,需要大量的軍械、生活物資,資金流水量非常大,而且天高皇帝遠,各種意義上都是滋生腐敗的溫牀。

程昱調查東北兵團的物資和資金往來的時候,發現了不少問題,有相當一部分資金撥付和物資撥付對不上賬,一看就是有人做了假賬試圖從中牟利。

程昱立刻審問財政部和內閣審計司的官員,沒有所得,又審問兵部負責官員,他哭着說自己真的什麼都不知道。

手頭所有證據指向東北兵團內部人員,思來想去,程昱上表郭鵬,請求派出工作組前往東北兵團公幹,必要時,還要問責主帥于禁。

郭鵬允許了,授權給程昱,讓程昱選派精幹能手組成調查組前往東北兵團公幹,就地審查,就地審訊,務必要把事情查得一清二楚。

領頭者可以持皇帝符節審問主帥于禁,于禁必須要配合,否則罪同謀逆。

其後,東南兵團和西南兵團這兩個兵團都發生類似的事情,證明了郭鵬的判斷是正確的。

長久不對後勤系統出手調查,以至於某些人覺得自己真的是天高皇帝遠,按耐不住自己的爪子,所以就把爪子伸到了軍隊後勤之中。

這一回,要把這些爪子全部站斬斷,讓那些試圖做後來者的混蛋們看看清楚,到底他們是不是真的天高皇帝遠!

郭鵬一聲令下,除了東北兵團之外,西南和東南兩個主力兵團也被派出了調查組。

他們攜帶着調查出來的問題和皇帝的令牌,趕赴軍隊駐地調查問題,審訊相關人員。

全過程中,地方官員和軍隊不得介入,一旦查出問題,軍隊和地方官員若牽扯其中,也要一併調查。

軍隊裡各級主官都有義務接受盤查和審問,不準抗拒,如有抗拒,罪同謀逆,當斬。

他要把軍隊裡的人在這段時間裡可能生成的地方關係脈絡一口氣全部斬斷,切斷利益鏈條,避免軍隊在本身的駐地出現尾大不掉的情況。

而且就目前來看,軍需官系統的輪換制度也必須要加強運行了,這些牽扯到利益的事情,能比郭鵬所預料的更快的結成利益同盟,對軍隊物資造成損壞。

這些相關的管理人員必須全部納入輪換系統之中,隔一段時間就要進行大輪換,避免他們在地方紮根。

程昱組織的調查組四面出擊,全方位前往各軍隊打擊腐敗犯罪。

這個消息傳開之後,軍隊本身倒還好,軍需官系統和地方倉儲系統則是惶惶不可終日。

延德十二年五月初,郭鵬就收到報告。

報告說延德十二年四月一個月,各地就報告了十八起倉庫失火和三十九起倉儲官員棄官潛逃的消息。

這令郭鵬十分惱火。

他這邊剛剛開始動作,那邊就開始了竄逃,典型的做賊心虛,要搞事情,這是在挑戰他作爲皇帝的統治力,這是對他赤裸裸的挑釁。

他下令,地方主官限時抓住潛逃罪臣,抓不到,同罪論處!

嚇壞了地方主官,他們紛紛不要要命的連夜追查,地方官府被弄得雞飛狗跳,人人自危,根本沒有心思幹別的事情,全在努力追捕罪臣。

郭鵬如此嚴厲的要求是有所依仗的。

由於魏帝國執行嚴密的戶籍制度和路引制度,限制了人口無序流動,任何人口流動都要在官方勢力的介入下進行,所以潛逃官員的潛逃之路並不好走。

郭鵬大大加強了基層政權的強度和統治力,所有人口聚居區和公路全部置於魏帝國的統治之下,而不是無序散裝。

帝國的觸角前所未有的深入民間,深入村莊這個最基礎的人口行政單位,人口統計非常及時。

換言之,這羣傢伙想要潛逃,那是在劫難逃。

現在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前漢那種得罪權貴就逃到江南或者嶺南避難的時代了。

蔡邕當時得罪了皇帝身邊的大宦官,幾乎被殺死,在洛陽待不下去,也不敢在三河地區周邊晃悠,長江以北都不安全,那他就在羊氏的幫助下過了長江逃到了江東去。

在江東生活十年,他活的好好地,也沒誰來找他麻煩。

東漢帝國的統治力不強,遠離洛陽的地方,帝國的統治力輻射不到的地方,只要有地頭蛇幫助,想要藏匿一個罪犯,哪怕是個得罪皇帝的傢伙,那難度也不大。

洛陽的強龍想來江東找蔡邕的麻煩,也要問問江東的地頭蛇們答不答應。

他們要是不答應,強龍說話還就真的不好使,沒辦法。

地頭蛇們有太多的辦法可以陽奉陰違搪塞皇帝了。

所以當年在洛陽的時候郭鵬就明白,東漢帝國的統治力,過了長江和沒過長江,那就是兩碼事。

於是蔡邕可以安然在江東避禍十年,一直到靈帝喪生,十常侍覆滅,他也沒有出事,想讓他出事的人倒是一個不拉的全部出事了。

四百五十九 來一場漂亮的大一統一千一百一十四 討伐南中的時候到了二百六十七 郭鵬理政(下)二百 誰能頂得住啊?五百六十一 馬超不樂意一千五百三十六 他失去這個兒子了七百七十八 魏室山河之雄壯,必將遠邁秦漢一千一百二十七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三百二十八 對不起,四世三公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的六百九十七 以血開始,以血結束六百四十九 你他孃的還真是個人才八百 劉表決定放手一搏一千一百三十七 選賢任能乃千古難題一千四百四十九 時過境遷,換了人間一千一百三十二 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千一百五十 戰爭已經打響了九百四十四 重返西域戰略(上)一千一百五十二 延德六年與建安十三年一千零六十二 司馬懿知道答案三十四 趙苞的政治正確一千五百三十九 訣別三百六十一 我有那麼可怕嗎?五百六十八 馬騰請和一千五百四十 父親,你,要造反嗎?一千三百八十六 趙雲的奏表(上)一百二十二 郭某很是心寒九 曹家小妹一千五百二十四 雲州的最後之戰四百六十九 我是你們的君主,不是你們的朋友一千一百九十六 荊州進入戰時狀態三百二十七 汝南袁氏政法大學VS潁川郭氏律法職業學院五百九十八 合肥之戰(下)一千一百九十八 讓老臣代替陛下去死,天下就能安定了四百四十六 我終於是個人了!一千二百三十七 廷杖三百九十八 曹仁的內心毫無波動一百三十一 趙雲感覺自己好像立了功四百五十二 魏一千四百九十三 郭皇帝又高又硬六百九十七 以血開始,以血結束八百九十六 遼東梟雄的末日九百四十五 重返西域戰略(下)一百二十九 決戰張純五百零五 孫策不願意妥協三百四十九 我不再是那顆任人擺弄的棋子了一千三百三十三 最後,朱元璋沒有成功六十一 做一枚稱職的棋子一千一百二十七 他們的臉上始終帶着笑容八百四十二 黃權的夜襲方案五百八十 魏公深謀遠慮四百零一 亂世啊一千四百零六 多生孩子,生的越多越好,懂?八百五十八 我魏天子素來很看重士兵的性命七十二 郭鵬的戰術一千一百一十一 將士還在餓着肚子拼命,我怎麼能先於他們吃飯?六百九十八 魏王二百二十九 曹純的心理陰影六百六十 更加努力的享受九九六的福報一千一百一十 素利怕了九百四十二 紙張取代竹簡的歷史進程一千一百四十九 瓜熟蒂落一千一百七十七 皇帝這是要廢私學興官學一千一百三十六 皇帝到底想要幹什麼?八百七十五 襄平糧價上漲了?八百七十八 萬一這真的是魏人的陰謀一千五百零二 劉健的確成長爲了一個標準的末代皇帝八百零九 文聘歸降四百七十三 生病的楊彪一千零四十一 雍闓的囂張並非無緣無故一千一百一十七 天降猛男郭子鳳,誰能抗衡?七百三十三 張遼的自保之道一千一百六十 我強,我打你,我就是有道理九百四十二 紙張取代竹簡的歷史進程一千五百四十五 曹操中風了一千零五十四 魏帝國很缺人口一千一百二十四 師漢長技以制漢一百六十六 霸道府君郭子鳳九百六十二 仗打完了,他們賺什麼一千一百九十一 郭某人的怒火如期而至四百三十 袁術開始猜疑六百二十二 南征漢中一千五百三十三 我絕對沒什麼好名聲一千五百五十二 我把天下黎庶都當做人去看一千四百四十九 崩潰的安息帝國三百零六 生氣的袁術一千二百三十三 皇權的威壓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四百八十二 荀彧,你可真是奢侈一千五百五十八 郭鵬自己似乎有了一些預感八百一十八 劉琮北上洛陽二百四十八 於是乎郭某人在歷史的舞臺上縱情起舞一千一百一十三 崩潰的扶羅韓一千二百三十六 來,現在這個皇帝就來讓你做一千四百四十四 郭瑾可以提供一些額外的有償增值服務一千一百六十三 曹休素來如此陰陽怪氣一千四百七十三 也不知太上皇心中是何等滋味二百一十六 趙雲向前衝一百二十二 郭某很是心寒四百一十四 郭鵬真的越來越喜歡曹洪了二百零六 你這傢伙真是個小機靈鬼兒八百一十六 如此的一羣真實的人啊
四百五十九 來一場漂亮的大一統一千一百一十四 討伐南中的時候到了二百六十七 郭鵬理政(下)二百 誰能頂得住啊?五百六十一 馬超不樂意一千五百三十六 他失去這個兒子了七百七十八 魏室山河之雄壯,必將遠邁秦漢一千一百二十七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三百二十八 對不起,四世三公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的六百九十七 以血開始,以血結束六百四十九 你他孃的還真是個人才八百 劉表決定放手一搏一千一百三十七 選賢任能乃千古難題一千四百四十九 時過境遷,換了人間一千一百三十二 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千一百五十 戰爭已經打響了九百四十四 重返西域戰略(上)一千一百五十二 延德六年與建安十三年一千零六十二 司馬懿知道答案三十四 趙苞的政治正確一千五百三十九 訣別三百六十一 我有那麼可怕嗎?五百六十八 馬騰請和一千五百四十 父親,你,要造反嗎?一千三百八十六 趙雲的奏表(上)一百二十二 郭某很是心寒九 曹家小妹一千五百二十四 雲州的最後之戰四百六十九 我是你們的君主,不是你們的朋友一千一百九十六 荊州進入戰時狀態三百二十七 汝南袁氏政法大學VS潁川郭氏律法職業學院五百九十八 合肥之戰(下)一千一百九十八 讓老臣代替陛下去死,天下就能安定了四百四十六 我終於是個人了!一千二百三十七 廷杖三百九十八 曹仁的內心毫無波動一百三十一 趙雲感覺自己好像立了功四百五十二 魏一千四百九十三 郭皇帝又高又硬六百九十七 以血開始,以血結束八百九十六 遼東梟雄的末日九百四十五 重返西域戰略(下)一百二十九 決戰張純五百零五 孫策不願意妥協三百四十九 我不再是那顆任人擺弄的棋子了一千三百三十三 最後,朱元璋沒有成功六十一 做一枚稱職的棋子一千一百二十七 他們的臉上始終帶着笑容八百四十二 黃權的夜襲方案五百八十 魏公深謀遠慮四百零一 亂世啊一千四百零六 多生孩子,生的越多越好,懂?八百五十八 我魏天子素來很看重士兵的性命七十二 郭鵬的戰術一千一百一十一 將士還在餓着肚子拼命,我怎麼能先於他們吃飯?六百九十八 魏王二百二十九 曹純的心理陰影六百六十 更加努力的享受九九六的福報一千一百一十 素利怕了九百四十二 紙張取代竹簡的歷史進程一千一百四十九 瓜熟蒂落一千一百七十七 皇帝這是要廢私學興官學一千一百三十六 皇帝到底想要幹什麼?八百七十五 襄平糧價上漲了?八百七十八 萬一這真的是魏人的陰謀一千五百零二 劉健的確成長爲了一個標準的末代皇帝八百零九 文聘歸降四百七十三 生病的楊彪一千零四十一 雍闓的囂張並非無緣無故一千一百一十七 天降猛男郭子鳳,誰能抗衡?七百三十三 張遼的自保之道一千一百六十 我強,我打你,我就是有道理九百四十二 紙張取代竹簡的歷史進程一千五百四十五 曹操中風了一千零五十四 魏帝國很缺人口一千一百二十四 師漢長技以制漢一百六十六 霸道府君郭子鳳九百六十二 仗打完了,他們賺什麼一千一百九十一 郭某人的怒火如期而至四百三十 袁術開始猜疑六百二十二 南征漢中一千五百三十三 我絕對沒什麼好名聲一千五百五十二 我把天下黎庶都當做人去看一千四百四十九 崩潰的安息帝國三百零六 生氣的袁術一千二百三十三 皇權的威壓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四百八十二 荀彧,你可真是奢侈一千五百五十八 郭鵬自己似乎有了一些預感八百一十八 劉琮北上洛陽二百四十八 於是乎郭某人在歷史的舞臺上縱情起舞一千一百一十三 崩潰的扶羅韓一千二百三十六 來,現在這個皇帝就來讓你做一千四百四十四 郭瑾可以提供一些額外的有償增值服務一千一百六十三 曹休素來如此陰陽怪氣一千四百七十三 也不知太上皇心中是何等滋味二百一十六 趙雲向前衝一百二十二 郭某很是心寒四百一十四 郭鵬真的越來越喜歡曹洪了二百零六 你這傢伙真是個小機靈鬼兒八百一十六 如此的一羣真實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