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聰明家族

曹嵩所說的當然是大實話,這一點,曹熾也是一清二楚。

“天下道理,都在這幫士人的嘴裡,他們說黑便是黑,他們說白便是白,就算是如今天子行黨錮,也不是長久之計,累世衣冠,哪有那麼好對付?時間一長,朝廷人才不夠,還要解除黨錮。”

曹嵩點點頭,稍微有些嘆息。

“讀書識字會治國的就那麼些人,還能用誰?所以,咱們家老祖宗也是目光長遠,營造了一個好名聲,給咱們家多少爭取一些迴轉的餘地,但是咱們曹氏畢竟是宦官起家的濁流啊。”

曹嵩道盡了曹氏目前的處境,看似花團錦簇,家中人在朝中軍中都有勢力,軍政兩開花,但是若細細看去,真叫一個危如累卵。

天子終究還是要靠文人治國,而文人,便是士人。

天子察覺到了文人士族把持官位互相結黨營私蠶食大漢的根基,先是搞了三互法,接着又行黨錮,但是黨錮能堅持多久?

能永遠堅持下去嗎?

即使現在這些跟在天子身邊獲利的人,也不是沒有想着自己的退路,總有些頭腦清醒不會被一時風光給衝昏頭腦的聰明人存在。

曹氏,便是這樣的聰明家族。

所以在兩年前,曹嵩的長子曹操被中常侍王甫養子、沛國相王吉舉孝廉爲郎,在雒陽擔任北部尉之後,受到曹嵩的指點,第一時間找理由打死了大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

這冒險的行動爲的就是給曹操博一個好名聲。

輿論被士族掌握,而士族眼中,宦官就是十惡不赦的混蛋。

你曹氏靠宦官起家,天然就是混蛋。

曹嵩對這一點看得非常準,自己這裡已經無可奈何,但是不能累及曹操這一代人,所以,哪怕冒一點風險,也要讓曹操撇乾淨和宦官的聯繫。

從當官的起始點開始,就要和宦官撇乾淨聯繫,絕對不能繼續『沆瀣一氣』了。

打死蹇圖之後,曹嵩求爺爺告奶奶發動全部的人脈關係,錢財花了無數,才勉強讓曹操過關。

現在曹操離開了雒陽,去頓丘做頓丘令,但是在京師已經頗有些名氣,算是初步實現了曹嵩的曹氏家族洗白計劃。

爲此,曹嵩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若不是宦官團隊實在是缺人才,估計他們真的有了將曹氏這個二五仔處理掉的想法,但是眼下風向不明,他們不能將曹騰一脈的人斬盡殺絕。

曹騰爲宦官數十載,侍奉了四位皇帝,被封了費亭侯,在宦官羣體之中輩份極高,雖然已經去世,但是給後代留下的政治遺產十分豐厚,足夠讓曹嵩渡過難關了。

但是這還不夠,曹嵩的表現還不夠,曹氏一族還需要進一步的表現。

洗白計劃的第二步,就是和潁川郭氏在譙縣的分支,縣令郭單家的嫡長子郭鵬定親,將自己的嫡出小女兒許配給郭鵬,與郭氏結成兒女親家。

這一步要是完成了,曹氏纔算是初步洗白,看到了一點點希望的曙光。

而之後曹氏能否真正順利洗白,擺脫靠宦官起家的身份,還要看曹操和郭鵬在日後的官場上如何表現了。

曹嵩對他們有很高的期望,尤其是郭鵬。

“郭家雖然現在看上去不起眼,但終究是家世衣冠,咱們在背後推一把,雪中送炭,總好過錦上添花,而且,我觀那郭鵬,可算得上是天資聰穎之輩,我家阿瞞可非常讚賞他。

小小年紀,如此勤奮刻苦,文武兼修,還有膽氣,入太學以後若是拜得名師,以他的天資,未嘗不能得到傳承,今後開宗立門廣納門徒,門生故吏遍天下,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到時候,我曹氏可就跟着受益啊!”

曹嵩說這句話的時候,滿眼都是強烈的嚮往。

曹熾也捏緊了拳頭。

少傾,兩人一起放鬆下來,相視一笑。

“現在說這些,似乎有些爲時過早,待過些時日郭單上門提親的事情真的辦成了,咱們便可以着手給郭鵬安排一下了。”

曹嵩捻着鬍鬚笑道:“但是,咱們曹氏絕不能坐以待斃,郭鵬,可就是咱們的破局之點了。”

曹嵩已經想好了全盤計劃,只要婚事定下來,塵埃落定,他一定會幫着郭鵬進入太學,讓他學習充分的知識,讓他揚名立萬成一代宗師,如此一來,曹氏不就跟着發達了?

還用在這裡受那些文人士子的鳥氣?

他們是清流,活該咱們是濁流?

呸!一肚子陰謀算計男盜女娼,什麼玩意兒!

曹嵩和曹熾雄心勃勃的進行着曹氏家族的洗白計劃,而在譙縣老家,郭單已經派媒人帶上一些簡單的禮物上門說親事了。

郭鵬和曹家女兒一個十二歲一個十一歲,都還未到成婚的年齡,至少郭鵬還沒有行冠禮,所以現在成親是不可能的,但是定親是可以的。

定親也有流程,也有規章制度,大漢朝走到今天,社會上的奢侈之風相當盛行。

郭鵬就發現這個時候大家成親辦喜事的一些風俗習慣和現代真的非常相似,都是大操大辦,甚至借錢都要辦。

原先按照周禮,婚禮是不可以大操大辦的,周禮認爲婚禮是幽靜之禮,靜悄悄的完成就好,甚至連慶賀都不允許。

直到漢宣帝下達詔書,讓各地郡守縣令不得囿於周禮阻撓民間婚禮慶賀,於是婚禮大操大辦相互慶賀的傳統纔開始確立。

時至今日,彩禮聘禮大辦酒席什麼的一點都不少,辦的越好越有面子,有錢人拼命辦婚禮,沒錢的人就爲自己無法辦一場體面的婚禮而感到十分羞恥。

所以從這個時候開始所有結不起婚的人都可以怪漢宣帝。

郭鵬甚至聽說有些人從孩子一出生就要準備辦婚禮的錢了。

有些習俗比較奢侈的地方,一場婚禮就能讓一家普通人家數十年的積蓄消耗一空,甚至還要借錢。

郭家雖然沒什麼門面,但是郭鵬的祖父做過太守,父親也還是縣令,不至於連結婚的錢都拿不出來,郭家還是有些產業的,田地農莊佃戶什麼的。

當今時節,做官也要看看家中財富幾何,家中財富越多就越容易做官,這並不是說有錢就能買官做,而是漢政府認爲你有充足的家產纔不會貪污腐敗搜刮民脂民膏,雖然這毫無根據。

關於兩家結親的事情,是曹氏主動提起來的,過程也挺有意思。

郭鵬的祖父郭永死的比較早,雖然做過太守,但是沒能給郭單留下太多的遺產。

郭單沒有家族幫襯,也不願走文法吏的道路,爲了求舉孝廉,靠着早亡的郭永的一點薄面,把家底都送出去了,才被舉了孝廉。

來做縣令的時候,身邊只有寥寥數名僕人,沒什麼產業,沒什麼幫手。

之所以做縣令做的穩當,也是曹氏還有當地豪強夏侯氏的配合所致。

曹氏和夏侯氏因爲郭單的姓氏和出身,打一開始就和郭單友好,所以郭鵬年幼時經常往來於曹家和夏侯家,和一羣年齡相仿輩份相當的曹氏夏侯氏子弟相處的比較愉快。

比如相處的最好的曹仁和曹純,還有年齡稍微大一些的夏侯淵,還有曹洪,和郭鵬的關係都不錯。

郭鵬和曹操的關係也很不錯,說起來這也挺有意思的。

曹操比郭鵬大十歲,郭鵬三歲跟着郭單來到譙縣,年齡太小,縱使有心結交未來的魏武帝,但是實在沒機會,而且當時曹操早已和汝南人袁紹袁術還有許攸廝混在了一起。

兩人之間的交集只有在郭鵬到曹家找曹仁和夏侯淵玩耍偶然碰到的時候纔有,畢竟年齡相仿比較有共同話題,曹操是不屑於和小屁孩一起玩的。

至於兩人是如何熟絡的,情況比較特殊。

那是曹操十八歲、郭鵬八歲的時候所發生的事情。

當時曹操行了冠禮結了婚,曹氏家族開始爲他謀求官途。

雖然當時曹嵩曹熾都在朝中做官,但是他們要給曹操謀求被廣泛認同的進身之階,所以舉孝廉是他們的追求。

舉孝廉在這個時候已然成爲地方士族之間相互吹捧壟斷官職的方式,是他們的政治資本。

本來,曹氏這種靠着宦官發跡的濁流家族自然不在他們的眼中,哪配與他們一起享用?

但是事情總有例外。

事後,郭鵬細細分析,覺得曹氏家族在這一時期天時地利人和齊備,曹操要是不發跡都對不起曹家的氣運。

一千三百零一 要跟我一起出海嗎?四百五十八 這個朝廷是不是被郭鵬收買了四百六十六 天子護不住我們一千二百零四 皇帝在沉默中撕毀一切政治契約九百三十六 討伐高句驪二百零三 董卓的大禮一千一百九十五 皇帝真的要對察舉制度動手了一千四百六十四 被棍子打疼了才知道什麼叫謙虛二百五十二 公孫瓚心中的野望開始滋生一千三百零四 我們只授人以魚,從不授人以漁四百零五 贏了一統天下,輸了冢中枯骨七百八十七 郭某人的專制之心一千三百七十四 張飛還是很喜歡諸葛亮的八百 劉表決定放手一搏二百二十四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一千一百七十八 算賦與口賦一千零二十七 標點符號大革命(上)七百七十一 皇權危機一千二百七十三 士燮是鐵了心要跟隨魏帝國的步伐一千二百五十一 天子永遠都不會犯錯一千二百六十五 太史慈兵進交州二百三十六 大軍歸來九百六十二 仗打完了,他們賺什麼一千五百三十五 郭鵬無言以對一百五十二 郭鵬對糜竺勢在必得一千三百五十九 終於瘋了,皇帝終於瘋了!一千一百九十七 帝國內部的叛亂已經進入尾聲二百一十一 郭鵬來了一千一百三十 郭瑾正在期待着那一天的到來八百四十七 打贏這一戰的不是我等,而是陛下一百 殺胡虜一千零二十二 酒肆的出現二十三 學生潁川郭鵬,拜見蔡議郎七百四十一 咱們什麼都不知道一百三十 無路可退的郭鵬九 曹家小妹一千四百八十二 司馬懿發現這羣安息商人還真是挺有錢的五百一十三 笮融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二百八十五 不要用你的興趣來挑戰我謀生的本領三百零四 來自忠臣良將郭某人的背刺六百一十一 孫策死了一千一百八十二 曹操毫不猶豫的就把郭陽給賣了一千一百二十二 關羽很羨慕張飛一千三百二十七 真是好生的慷慨!好生的大方!三百一十 準備出兵的郭某人一千五百四十九 承志的太子妃,絕不會是子脩之女一千四百五十九 魏帝國是個騎在馬背上的國家一千五百二十六 郭承志的後勤見習八百三十六 劍閣崢嶸而崔巍一千三百零七 但凡是剩餘價值,就一定要壓榨得一乾二淨九百五十四 荊州裁軍二百 誰能頂得住啊?一千一百二十一 張飛是個真將軍九十四 郭子鳳北上征途八百九十六 遼東梟雄的末日一千四百七十一 我小看你了六百五十六 給徐州人長臉三百 郭氏故吏四百八十三 戰爭和隱戶一千二百四十七 政治聯姻的負面影響在此時此刻暴露無遺一千四百六十六 司馬懿憂心忡忡九十七 震天雷一千二百零六 天塹變通途一千三百六十 新帝登基三百零六 生氣的袁術一千二百四十五 不示弱於皇帝,必死無疑六百三十七 苦苦支撐的周瑜五百八十二 孫吳的立國之戰二百八十八 卿本佳人,奈何從賊八百一十五 完了一千五百三十五 郭鵬無言以對九百七十七 陛下要的是整個西域變成州八百五十八 我魏天子素來很看重士兵的性命六百一十九 劉璋大口大口的呼吸着蜀中甜美的空氣一千一百三十八 科舉考試就是這樣改變人生的九百九十一 看來曹蘭這皇后也不是白當的一千一百八十八 振臂一呼而百應者,又怎麼會是你這種逆賊四百五十八 這個朝廷是不是被郭鵬收買了七百三十 水上鏖戰一千三百九十三 趙雲主動減少了自己出現在軍隊裡的次數八百一十四 從漢到魏的過渡一千一百五十六 大家,真是勤勉的演員啊一千二百二十三 郭瑾秘密來訪一百一十四 孫堅相當有遠見六百一十一 孫策死了八百九十五 那一天,郭某人註定是看不到的一千四百四十五 魏帝國第三任皇帝八百一十七 守規矩的郭某人一千五百三十四 這好像是咱們父子第一次單獨相處吧?一千零七十三 司馬懿眼中所看到的一千二百八十二 張遼在朝廷裡沒有朋友七百四十八 呂範求援八百二十六 大一統纔是正統!一千三百七十六 卡拉卡拉皇帝把目光投向了東方三百九十五 徐州的抗擊袁術統一戰線九百五十七 探索之路的盡頭,就是無窮無盡的寶藏五百五十六 周公瑾是來找我談婚事的一千二百零一 皇帝陛下的禍水東引一千一百二十三 呂凱的權衡一千四百六十二 千錯萬錯都是安息人的錯
一千三百零一 要跟我一起出海嗎?四百五十八 這個朝廷是不是被郭鵬收買了四百六十六 天子護不住我們一千二百零四 皇帝在沉默中撕毀一切政治契約九百三十六 討伐高句驪二百零三 董卓的大禮一千一百九十五 皇帝真的要對察舉制度動手了一千四百六十四 被棍子打疼了才知道什麼叫謙虛二百五十二 公孫瓚心中的野望開始滋生一千三百零四 我們只授人以魚,從不授人以漁四百零五 贏了一統天下,輸了冢中枯骨七百八十七 郭某人的專制之心一千三百七十四 張飛還是很喜歡諸葛亮的八百 劉表決定放手一搏二百二十四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一千一百七十八 算賦與口賦一千零二十七 標點符號大革命(上)七百七十一 皇權危機一千二百七十三 士燮是鐵了心要跟隨魏帝國的步伐一千二百五十一 天子永遠都不會犯錯一千二百六十五 太史慈兵進交州二百三十六 大軍歸來九百六十二 仗打完了,他們賺什麼一千五百三十五 郭鵬無言以對一百五十二 郭鵬對糜竺勢在必得一千三百五十九 終於瘋了,皇帝終於瘋了!一千一百九十七 帝國內部的叛亂已經進入尾聲二百一十一 郭鵬來了一千一百三十 郭瑾正在期待着那一天的到來八百四十七 打贏這一戰的不是我等,而是陛下一百 殺胡虜一千零二十二 酒肆的出現二十三 學生潁川郭鵬,拜見蔡議郎七百四十一 咱們什麼都不知道一百三十 無路可退的郭鵬九 曹家小妹一千四百八十二 司馬懿發現這羣安息商人還真是挺有錢的五百一十三 笮融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二百八十五 不要用你的興趣來挑戰我謀生的本領三百零四 來自忠臣良將郭某人的背刺六百一十一 孫策死了一千一百八十二 曹操毫不猶豫的就把郭陽給賣了一千一百二十二 關羽很羨慕張飛一千三百二十七 真是好生的慷慨!好生的大方!三百一十 準備出兵的郭某人一千五百四十九 承志的太子妃,絕不會是子脩之女一千四百五十九 魏帝國是個騎在馬背上的國家一千五百二十六 郭承志的後勤見習八百三十六 劍閣崢嶸而崔巍一千三百零七 但凡是剩餘價值,就一定要壓榨得一乾二淨九百五十四 荊州裁軍二百 誰能頂得住啊?一千一百二十一 張飛是個真將軍九十四 郭子鳳北上征途八百九十六 遼東梟雄的末日一千四百七十一 我小看你了六百五十六 給徐州人長臉三百 郭氏故吏四百八十三 戰爭和隱戶一千二百四十七 政治聯姻的負面影響在此時此刻暴露無遺一千四百六十六 司馬懿憂心忡忡九十七 震天雷一千二百零六 天塹變通途一千三百六十 新帝登基三百零六 生氣的袁術一千二百四十五 不示弱於皇帝,必死無疑六百三十七 苦苦支撐的周瑜五百八十二 孫吳的立國之戰二百八十八 卿本佳人,奈何從賊八百一十五 完了一千五百三十五 郭鵬無言以對九百七十七 陛下要的是整個西域變成州八百五十八 我魏天子素來很看重士兵的性命六百一十九 劉璋大口大口的呼吸着蜀中甜美的空氣一千一百三十八 科舉考試就是這樣改變人生的九百九十一 看來曹蘭這皇后也不是白當的一千一百八十八 振臂一呼而百應者,又怎麼會是你這種逆賊四百五十八 這個朝廷是不是被郭鵬收買了七百三十 水上鏖戰一千三百九十三 趙雲主動減少了自己出現在軍隊裡的次數八百一十四 從漢到魏的過渡一千一百五十六 大家,真是勤勉的演員啊一千二百二十三 郭瑾秘密來訪一百一十四 孫堅相當有遠見六百一十一 孫策死了八百九十五 那一天,郭某人註定是看不到的一千四百四十五 魏帝國第三任皇帝八百一十七 守規矩的郭某人一千五百三十四 這好像是咱們父子第一次單獨相處吧?一千零七十三 司馬懿眼中所看到的一千二百八十二 張遼在朝廷裡沒有朋友七百四十八 呂範求援八百二十六 大一統纔是正統!一千三百七十六 卡拉卡拉皇帝把目光投向了東方三百九十五 徐州的抗擊袁術統一戰線九百五十七 探索之路的盡頭,就是無窮無盡的寶藏五百五十六 周公瑾是來找我談婚事的一千二百零一 皇帝陛下的禍水東引一千一百二十三 呂凱的權衡一千四百六十二 千錯萬錯都是安息人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