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章 兩千萬,每年兩千萬!

朱由檢這一趟是帶了一系列重大任務來的,現在開頭如撞山,一羣人都在着急。

這個時候,一個女的在翻譯的陪同下,輕輕敲了門。

馮祝連忙起身開門,女子很有禮貌,道:“親王殿下,陛下請您用餐。”

朱由檢剛要站起來,接着又道:“二位將軍也請一起來。”

朱由檢,鄭芝龍,鰲拜等人一怔,有些不明所以。

馮祝想了想,低聲對朱由檢道:“見招拆招。”

朱由檢點點頭,對着那宮女道:“好,我們換下衣服就來。”

宮女笑着應了一句,轉身去安排。

沒多久,朱由檢,鄭芝龍,鰲拜三人穿着常服,出現在頗爲富麗堂皇的一個餐廳。

這裡是葡萄牙王宮,自從葡萄牙被西班牙兼併,這裡就成了西班牙國王的行宮,在這裡招待來自大明的親王,自然最適合不過。

“尊敬的朱,請坐。”腓力四世很熱情的過來拉着朱由檢,給他一路送到椅子旁。

“二位將軍,請坐。”腓力四世表現出了超常規的熱情,連帶着對鄭芝龍,鰲拜也招呼起來。

朱由檢看着腓力四世的作爲,看着王后伊麗莎白,外加還有幾個奇裝異服的男子,眉頭不動神色的皺了皺。

不知道是不是因爲先入爲主,朱由檢對西夷充滿惡感,目光所過之處都是挑剔,女人上桌,毫無禮儀,裝修太沒格調,金碧輝煌,簡直是鄉下土老帽才幹的事情!

馮祝在一旁看着,目光微閃,這個場面,有些不對勁。

鄭芝龍,鰲拜自然不傻,看着腓力四世的熱情,也都微笑的應着,各自神色緊繃。

王后伊麗莎白同樣熱情的招呼着,請衆人坐下。

腓力四世與王后平坐在最前面,朱由檢等人在左側,另一波西班牙在右側,這波西班牙大臣同樣以微笑相對,熱情溢於言表。

朱由檢等人摸不清這些人的目的,面色不動,心裡警惕的坐下。

很快,一個個宮女端着各式菜餚上來,清香撲鼻,酒味濃郁,入眼看去,竟然都是明朝的菜式,酒品。

繼而一些翻譯不動聲色的出現在朱由檢等人身後,坐着小凳子,儘可能的透明。

腓力四世開始講話,翻譯同步而來。

“尊敬的朱,我們對神秘,富饒的東方很是嚮往,馬可的遊記我看了很多遍,我曾經派很多人想與大明交好,但一直都沒有回信,這次親王殿下的到來,我深感榮幸……”腓力四世盡情的噴着他的口水,高談闊論,展示他的熱情與友好。

朱由檢端坐不動,盡顯大國禮儀,聽着腓力四世的話,他報以微笑,道:“我大明富饒昌盛,文化源遠流長,我們愛好和平,渴望與世界交流,互通有無。我們之前對海外的世界認識不足,直到貴國出現在我們周圍,發生了一些誤會。我國陛下認爲,有必要與歐洲的各國保持溝通,避免誤判,我們不喜歡戰爭……”

腓力四世深有同感的點頭,道:“我國的商船確實做出了一些不應該發生的事情,我已經責令首相進行檢討,這次親王殿下的來訪,我相信可以詳盡的解除誤會,讓我們兩國友好相處,共同爲和平而交往……”

朱由檢已經聽出了腓力四世的話中意思,也大概猜到他的目的,臉上笑容增多,道:“和平是我們共同的追求,有了這樣的基礎,我相信貴我兩國一定會成爲世界各國交往的典範,我相信這必然會對兩國,兩國人民帶來無盡的好處……”

腓力四世聽着朱由檢的回報,臉上更是開懷笑容,舉杯道:“殿下,願貴我兩國永遠和平,再無戰爭之擾,乾杯!”

朱由檢拿起酒杯,微笑着道“乾杯。”

兩人對視着,一飲而盡,都能看到彼此眼神裡的放鬆,繼而笑容越多。

馮祝站在朱由檢身後不遠處,聽着朱由檢的話,眼角一直眯着,心裡感慨莫名。

他是宮裡的老人,當年這位信王殿下在宮裡也是炙手可熱,尤其是在熹宗將逝無子的情況下。馮祝是最早跟隨朱栩的人之一,自然知道一些內情,外加朱栩登基以後的一系列事情,他都洞若觀火,看的十分清楚。

馮祝深知這位王爺與當今的不和,可以說,這兩兄弟是明朝最大的兩股勢力,卻又涇渭分明,互不相容。一個是堅定的改革派,一個是堅定的保守派,當初朱由檢在東林黨的支持下,給當今的‘新政’添了不知道多少麻煩,明槍暗箭不知道多少,最終的結局是,東林黨敗亡,朱由檢被迫遠走陝西。

馮祝本以爲朱由檢這次是不情願而來,但卻沒想到,朱由檢的這些套話說的比他還溜,面不改色,一流似水。

‘看來,這一路上信王也沒閒着。’馮祝心裡低語,眼神裡更加警惕。

國內的‘新政’改革轟轟烈烈,不斷深入,反對的勢力也在不斷膨脹,聚集,這位若是帶着功勞回去,說不得會引起一番麻煩來。

朱由檢說的這些假大空自然是這一年多在海上漂着沒事,看的是朱栩指點下,政院外務科編寫的外交手冊,從中學習到的。

這些話能表達出一種態度,深究起來卻什麼也沒有,經不起推敲,將虛假客套升級到了另一種高度。

朱由檢不喜歡這樣的客套,見已經試探出這位西班牙國王的態度,便直入主題,道:“我們知道在南海出現了一些誤會,貴國有些損失,我這次出使是想要彌合這些誤會,並確保不會再一次發生。我國將出資一千萬兩白銀向西班牙購買小麥或者大米,這些銀子將一次性給付,而貴國的糧食,可以慢慢送來。”

腓力四世雙眼猛的一亮,卻沒有立即說話。

西班牙的財政確實很糟糕,二十年來已經破產四次,他們需要銀子。但是,朱由檢的話還有另一層意思,讓他不能馬上答應。

這一千萬白銀,實際上是買斷了西班牙在明朝附近發生的所有事情,菲律賓,戰爭,商船以及所有的利益,也就是說,西班牙接受了這一千萬白銀的生意,等同於割讓了西班牙之前的所有利益,與大明劃分了勢力範圍!

幾個財政,貿易系的官員齊齊向腓力四世暗示,他們需要這筆銀子,急切的需要。

王后伊麗莎白也不是傻瓜,她雖然不說話,但輕輕給腓力四世倒了杯酒,表明了態度。

那些已經失去了,註定拿不回來,能有這筆銀子,是最好的結果。

腓力四世是對明朝的行爲不理解,他完全不明白,明朝爲什麼要這麼做,勢弱,友好?

這些都是扯淡,完全不應該!

腓力四世看着朱由檢,拿着酒杯,不動聲色的道“八成,三年時間。”

朱由檢神色不變,心裡默默思索。

大明現在的物價在某些地方還是很高,稻穀有二兩,甚至是三兩銀子一石,但隨着番薯等的大規模種植,普及,在京城等一些地方,一石稻穀甚至低於八錢,按照李一藻等人的預估,在歐洲可能更便宜些,畢竟他們人口少,小國寡民,西班牙又有龐大的殖民地,糧食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至少沒有大明重要。

一千萬兩,起碼是一千萬石,明朝現在的狀況是片刻都不能等,怎麼可能等三年。

朱由檢沒有舉杯,淡淡道“我們允許西班牙與我大明貿易,陛下應該知道其中的利潤。”

東方的富饒腓力四世自然明白,從明朝的艦隊就能窺見一斑,依舊舉着酒杯,道:“一千五百萬,兩年內。”

朱由檢心裡其實沒底,但他記得馮祝給他列的條件,斟酌一翻,道“我們可以保護貴國的船隊,你們知道,在亞洲,我國沒有敵人。”

聽着最後一句‘沒有敵人’,腓力四世眼神動了下,心裡飛轉,但目光更加深邃,道:“兩千萬,一年,多加二百萬石。”

這些對話都是傳教士翻譯的,是根據明朝的習慣,他們很辛苦,小心翼翼轉換着單位,生怕錯絲毫。

朱由檢這次沒有說話,這超出了他的權限,轉頭看向馮祝。

馮祝會意,頓了下,上前在他耳邊低聲說了一句。

朱由檢看向腓力四世,直接道“每年兩千萬,一年內必須送達。”

腓力四世眸光驟閃,深深的看着朱由檢,而後又不動聲色的看了眼已經退回去的馮祝。

2

第兩百四十三章 最後一次廷議第1231章 聰明人第1148章 狂風捲落葉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的陰謀第四百二十八章 大亂之始(求收藏~~)第八百六十一章 曹文詔生怒第兩百四十章 君臣過招第四百零六章 全數入獄第五百三十三章 鰲拜第一百零五章 放人第1268章 看誰先死第七百三十九章 劫掠商隊第三十八章 教訓(求收藏,推薦~)第五百八十章 八面伏擊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的陰謀第1534章 突來的說客第八百八十二章 定案第1421章 孫傳庭敲打不安分勢力第1179章 陰謀暗殺第1123章 中宮有喜第三百二十一章 投降第五十四章 教學第十九章 二次彈劾第五百八十七章 不尋常的車隊第四百一十六章 緊急應對第七百四十一章 蔑視第一百六十九章 決戰(下)第1231章 聰明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信王的規勸第八百零零二章 內閣強勢第五十一章 籌錢的方法第1198章 節點第1215章 無聲無息的對峙第1370章 天皇和親?第1443章 霸氣第八百六十七章 垂死掙扎第七百五十六章 高不可攀第五章 張問達(揮揮手,求收藏)第1348章 圍獵第九百八十七章 儒家思想第九百九十五章 船到橋頭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埔第1120章 尊王襄夷第1346章 王牌第兩百二十章 大時代第一千零四章 冰冷冷的警告第1430章 孫傳庭籌錢第三百七十五章 集權、叛變第四百六十五章 晚上的問題第1466章 倭國的終結第六百六十章 我叫朱有酒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喜了第九百五十章 溜出宮第1403章 外交縱橫第1396章 五道聖旨楔子第四百八十四章 收復瀋陽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鹽法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戰降臨第四百一十七章 袁崇煥抗命第四百章 後金生亂第1154章 摧枯拉朽的海戰第四百四十章 東廠降格第1492章 新官員新衙門第1478章 科技發展第四百七十九章 計劃發動第五百三十章 收拾安南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否定聖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士人之心第七百九十一章 回京第七百六十章 討伐安南第1129章 軍改第1317章 孫傳庭的野心第七十四章 審案第九百零四章 工部不容易第一百零六章 進宮求見第三百一十八章 全力攻錦州第兩百八十六章 小爽一把第一百零七章 禍水東引第1220 彈劾溫體仁第四百二十五章 朱由檢的驚醒第1477章 舉報信第四百一十九章 激戰第七百零四章 科舉禁令第三百零五章 安排佈置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感動莫名第1244章 衝着傅家第五十八章 張豔瑤的恨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管船遇襲第1192章 朱由檢的噁心第1139章 來自大明扯淡的信第1374章 鬥法第六百五十六章 總商會第五百八十七章 不尋常的車隊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送盧象升第五百七十七章 朝臣抱團第兩百九十五章 大勝第八百零零九章 目標靖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沸騰第1400章 倭國人很有用
第兩百四十三章 最後一次廷議第1231章 聰明人第1148章 狂風捲落葉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的陰謀第四百二十八章 大亂之始(求收藏~~)第八百六十一章 曹文詔生怒第兩百四十章 君臣過招第四百零六章 全數入獄第五百三十三章 鰲拜第一百零五章 放人第1268章 看誰先死第七百三十九章 劫掠商隊第三十八章 教訓(求收藏,推薦~)第五百八十章 八面伏擊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的陰謀第1534章 突來的說客第八百八十二章 定案第1421章 孫傳庭敲打不安分勢力第1179章 陰謀暗殺第1123章 中宮有喜第三百二十一章 投降第五十四章 教學第十九章 二次彈劾第五百八十七章 不尋常的車隊第四百一十六章 緊急應對第七百四十一章 蔑視第一百六十九章 決戰(下)第1231章 聰明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信王的規勸第八百零零二章 內閣強勢第五十一章 籌錢的方法第1198章 節點第1215章 無聲無息的對峙第1370章 天皇和親?第1443章 霸氣第八百六十七章 垂死掙扎第七百五十六章 高不可攀第五章 張問達(揮揮手,求收藏)第1348章 圍獵第九百八十七章 儒家思想第九百九十五章 船到橋頭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埔第1120章 尊王襄夷第1346章 王牌第兩百二十章 大時代第一千零四章 冰冷冷的警告第1430章 孫傳庭籌錢第三百七十五章 集權、叛變第四百六十五章 晚上的問題第1466章 倭國的終結第六百六十章 我叫朱有酒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喜了第九百五十章 溜出宮第1403章 外交縱橫第1396章 五道聖旨楔子第四百八十四章 收復瀋陽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鹽法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戰降臨第四百一十七章 袁崇煥抗命第四百章 後金生亂第1154章 摧枯拉朽的海戰第四百四十章 東廠降格第1492章 新官員新衙門第1478章 科技發展第四百七十九章 計劃發動第五百三十章 收拾安南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否定聖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士人之心第七百九十一章 回京第七百六十章 討伐安南第1129章 軍改第1317章 孫傳庭的野心第七十四章 審案第九百零四章 工部不容易第一百零六章 進宮求見第三百一十八章 全力攻錦州第兩百八十六章 小爽一把第一百零七章 禍水東引第1220 彈劾溫體仁第四百二十五章 朱由檢的驚醒第1477章 舉報信第四百一十九章 激戰第七百零四章 科舉禁令第三百零五章 安排佈置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感動莫名第1244章 衝着傅家第五十八章 張豔瑤的恨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管船遇襲第1192章 朱由檢的噁心第1139章 來自大明扯淡的信第1374章 鬥法第六百五十六章 總商會第五百八十七章 不尋常的車隊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送盧象升第五百七十七章 朝臣抱團第兩百九十五章 大勝第八百零零九章 目標靖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沸騰第1400章 倭國人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