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討伐安南

這場‘大談判’並沒有曠日持久,明朝有着極其良好的信用記錄,並且是周邊國家崇拜的對象,現在明朝要‘保護與幫助’他們,自然是萬分樂意。

當然,不樂意的科爾沁等根本沒有抵抗的實力!

第二日,天大明,在朱栩的書房內,平王,唐王,熊文燦向朱栩彙報着情況。

平王看着朱栩,挪動了下胖身體,道:“皇上,科爾沁基本沒問題,察哈爾跟您預料的一樣,很排斥,倒是那個倭國……”

朱栩神色微動,道:“倭國怎麼了?”

平王神色似有些疑惑,道:“倭國的使者跟臣說,希望明年能進京上貢,並且願意加入我朝的一系列計劃,不管是聯合海軍,還是商貿,甚至是體制改革,都願意商討……”

朱栩眯起了眼,拿起邊上的茶杯思索起來。

倭國也就是日.本,一直都是比較特殊的國家,島國情緒很重,狹隘自卑又自大,他們的心態是複雜難明。

倭國表示願意加入大明的計劃,應該是看到了大明的強大,至於說‘體制改革’,只怕對倭國現在當家的德川將軍來說——正中下懷!

‘日.本要革新嗎?’

朱栩心裡若有所思,對現在的日.本,他除了從錦衣衛以及曹文詔帶回來的一些消息外,基本上都不瞭解。

不過,大明不好過,身爲島國的日.本會更不難過,只要大明掐斷它的對外貿易,日.本將會非常的煎熬! Www● тt kān● ¢ o

朱栩擡頭看向平王,神色平靜的道“倭國的上貢數額,每年黃金一萬兩,白銀一百萬,糧食兩百萬石,其他不計,至於倭國要參與我朝的計劃……他們必須要完成國內的改革才行,達到朕的要求,否則一律拒絕!”

倭國現在有一百多個諸侯國,想要統一就很難,至於政治體制改革——完全沒可能!

簡單來說,朱栩就是要將日.本排除在了他的計劃之外,實行全方位的封鎖!

平王一副‘我明白了’的模樣點頭道:“是,臣待會兒再去談。”

朱栩的目光朱聿鍵道“唐王?”

朱聿鍵倒是比平王更爲幹練,神色一肅的道:“回皇上,微臣這邊倒是都很順利,朝鮮,琉球,薩摩藩都很支持,只是一些細節還要再商討。”

這三國現在都處在危險的邊緣,需要大明的保護,而今明朝的計劃看上去是‘利於他們’,自然不會拒絕。

微微點頭,朱栩的目光看向熊文燦,笑着道:“怎麼樣,遇到軟釘子了吧?”

熊文燦坐在最末,微微傾身,面上倒是如常,道:“回皇上,安南,緬甸的態度有些糊弄的意味,甚至連上貢的數額都不肯交代,其他都還好說,明年願意進京上貢,恭賀皇上大婚,親政。”

朱栩端起茶杯,輕哼了一聲,這兩國都是狼子野心,現在還佔據着原屬大明的一些國土,喝了口茶,放下茶杯道“傳旨給左良玉等人,告訴他們,必須打着收復國土的口號,聲音要大,還有,在緬甸邊境進行一些動作!”

邊上的曹化淳立刻就知道了朱栩的意思,躬身道:“遵旨!”

熊文燦等人沒有異議,雷霆收復安南,震懾東南半島,確保數年甚至十數年的和平,是明朝的既定策略。

朱栩看着三人,沉吟一陣道“你們再去談,然後寫好文書來給朕看。”

這場大演武帶來的效果有些超過朱栩的預計,當然是好方向。

從北到南,科爾沁,朝鮮,薩摩藩,琉球,臺灣,這一條線已經控制在朱栩的手裡,現在是從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進行融合,一旦時機成熟,朱栩只要一道聖旨就能令他們削去國號,真正的成爲大明一省!

“遵旨!”平王,唐王,熊文燦三人站起來,道。

待三人走了,朱栩躺在椅子上,望着門外,目光灼灼,如同有火焰在翻騰。

他這一趟南下最重要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接下來,就看曹文詔以及左良玉等人的了,只要再震懾住東南半島,大明就可以獲得一段相當長時間的平穩期,讓他安心的整頓內務。

曹化淳站在朱栩身側,一直洞若觀火,心底也暗鬆一口氣。

皇帝做事向來劍走偏鋒,與常人不同,一路走來之所以能地位穩固,支持的朝臣沒有過多反對聲,就是因爲他沒錯、沒敗過!這一路披荊斬棘,經歷了不知多少,或明或暗反對皇帝‘新政’的更不知凡己,一旦皇帝稍有差池,尤其是一場戰爭失敗,將會引起巨大的連鎖反應,不可想象!

好在,皇帝又一次勝利了!

除了能繼續穩固皇帝的‘英明神武’,是‘對的’,還能給明朝帶來巨大的好處。依照目前已經商定的,四周各國的‘貢品’,就有上百萬銀子,百萬石糧食,若是加上海貿的一塊,這個數字曹化淳心裡都沒底,肯定驚人!

曹化淳心念轉動着,好一會兒不見朱栩動靜,上前低聲道:“皇上,是否用膳,或者休息一下?”

朱栩是又一夜無眠。

朱栩微微搖頭,道:“各種條約要儘快擬定,以免夜長夢多,簽署好了就將人送走,不要再留下了。對了,派人追老曹,帶上普特曼斯的親筆信以及幾個親信,告訴他,荷蘭那邊就不用打了,直接接管就行。”

曹化淳躬身,道:“是。”

朱栩手指在桌面上敲擊着,目光沉思,好一會兒道“設立呂宋宣慰司,復建舊港宣慰司,‘書同文,車同軌’,軍事,政治,經濟,文化要迅速融爲一體,馬尼拉,巴達維亞,新加.坡,要駐守大軍,牢牢控制馬六甲海峽……”

曹化淳靜靜的聽着,朱栩的意思他能明白,明朝將要在南海諸島新建書院,商行等等,傳播明朝的‘先進文明’。

待曹化淳記下後,朱栩又道:“駱養性到了嗎?”

曹化淳想了想,道“應當快到雲.南了。”

朱栩手指敲擊的慢了些,道:“讓錦衣衛進來,這些話荷蘭人,西班牙人,想辦法控制一些,情報網要擴大了。”

“是。”曹化淳會意,道。

“接下來,就是時間的問題了。”朱栩鬆了口氣,目光悠悠的道。

曹文詔去南海,一來一回起碼要兩個月,安南的戰事一時半會也不會結束,他要在福.建待一陣子了。

曹化淳聽出了朱栩的話裡的意味,稍作思忖的道:“皇上,朝廷那邊政務堆積日多,南方不宜久待。”

朱栩自然知道,‘新政’現在剛開始,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做,不過這裡的事情也耽誤不得,手指在桌面又敲擊起來,猛的道:“傳旨內閣,六部尚書,命他們舉薦內閣輔臣,再增加六人!”

現在內閣是兩人,增加六人就是八人,加上一直空缺的首輔,就是九人編制。

隨着政務的不斷增加,朱栩也感覺到有些不堪重負,需要增加助手了。

曹化淳點頭,道:“遵旨。”

“嗯,京中近來還有什麼事情發生?”朱栩坐起來,端着茶杯道。

曹化淳稍作回憶,道:“剛剛司禮監來消息,永寧公主帶着李香君偷偷跑出宮,說要去做女將軍,跑進京東大營,被呂國公親自送了回去,太后下了封口令,不得外傳。”

朱栩眉頭一挑,搖頭嘆道:“這丫頭,是要氣死皇嫂啊……”

小公主這麼離譜的根源在哪裡,曹化淳心知肚明,等了一會兒又道“錢謙益稱病,已經遞交辭呈了。”

朱栩先是微怔,嘴角微翹,玩味的道:“這是因爲不想去臺灣嗎?”

曹化淳沒有說話,他是內監,不能揣度外臣。

對於錢謙益,朱栩一直都覺得不堪大任,笑了笑便道:“他要辭官便讓他走吧,臺灣找別人去,溫體仁那邊沒有鬧幺蛾子吧?”

溫體仁將來是要去安南的,這位長袖善舞,雖然心思多,可能做些事,去安南最好不過。

曹化淳道“溫大人沒有動靜,刑部張尚書近來在重審‘東林舊案’,名義上是‘朔本清源’。”

朱栩猛的轉頭看向曹化淳,道:“誰批准的?”

曹化淳微微躬身,道:“畢閣老。”

朱栩目光閃動的看着曹化淳,然後又轉過來,倚靠在椅子上,眼神閃動,沉思不語。

當年他在廷議上,藉着趙南星等人的案子,將朝堂內外的東林黨人一網打盡,殺的殺,關的關,流放的流放,這個案子,當時震動天下,全靠他的‘一意孤行’撐過來的。

東林黨在這個時候的絕大部分人心裡都是‘國之賢士’,儘管朱栩這幾年,尤其是這一趟,強行對東林黨進行定案,可還是改變不了人們,尤其是士紳,官場之人的看法,想法。

張問達也是東林元老,他想重審,哪怕是翻案朱栩都不難理解,只是畢自嚴點頭,就值得他思索了。

曹化淳看着朱栩的神色,心裡掙扎一番,還是諫言道:“皇上,以張尚書來重新釐定案情,將有助於‘新政’。”

朱栩明白曹化淳的意思,點頭又搖頭,道:“畢師的想法肯定不是這麼簡單,只怕,還有其他意思。”

第兩百八十五章 孫承宗入宮第1524章 新問題第五百七十九章 有樣學樣第兩百八十三章 遼東李家第四百一十三章 決意伐明第1500章 孫傳庭再次攏權的機會第1204章 艱難的談判第五百七十章 扶持科爾沁第一百八十三章 詔重臣進宮第八百二十八章 決然與人頭第五百八十一章 廷議開始第八百七十九章 十年第五百二十八章 官身納稅第八百三十章 特赦第1451章 多爾袞謀自立第七百四十八章 戰端第1114章 倭國進退兩難第三百九十七章 東林屈服第兩百一十九章 滿桂(第三更~)第四百九十四章 遼東的人事安排第六百四十五章 柳如是的請求第一千零八章 一票否決權第六百二十七章 催命符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1505章 一言而定第八百九十二章 淡定的錢謙益第兩百二十二章 趙南星等人進京第三百二十章 坑殺第九百四十四章 快速推進第四百三十章 斬首兩萬第六十八章 接收(今天三更,求收藏~~)第六百八十五章 士人之心第九十六章 互相算計第四百章 後金生亂第八十三章 憂懼(求收藏,推薦~~~)第八百六十章 第一次閣議第1207章 隨手畫了幾條線第兩百五十一章 信王府夜議(上)第1484章 愚民教育第六百六十章 我叫朱有酒第六百一十九章 暴打惡少第一千章 嚴厲的五條第五百三十章 收拾安南第1349章 突變第四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審案第1326章 提速第1335章 慘勝第三百五十八章 諸王反對第九百二十四章 盪漾第五百三十七章 賊奴相合第1421章 孫傳庭敲打不安分勢力第三百七十七章 主考官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剿匪第1294章 未來首輔的魄力第1111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零八章 火燒巡撫衙門第八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進政院第兩百九十一章 後金徵朝鮮第七百一十三章 入閩第七百五十六章 高不可攀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鮮的解決辦法第1515章 謀大事者無名第1294章 未來首輔的魄力第三百七十章 鎮壓第四百九十七章 人頭滾滾第1466章 倭國的終結第三百四十九章 黃太吉的親筆信第七百六十三章 炮聲後的投降談判第五十七章 戶部行動要提前第七百二十章 坑道廝殺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宴第一百八十四章 詔皇六弟繼位第八百零零四章 直擊要害的手段第九百六十七章 一意孤行第一百二十一章 惠運船行第七百九十六章 兩頭翹的內閣第八十七章 鹽(求收藏,求推薦~~)第六百二十九章 只欠東風第1152章 殺機暗浮第九百三十八章 請罪第兩百七十六章 晉王府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凍結第1212章 血腥味的海風第八百三十七章 該下猛藥了第九十八章 文會第六百六十章 我叫朱有酒第1480章 最嚴酷的三年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1144章 來自明朝的干涉第二十七章 綁架(求收藏,求推薦~)第兩百一十七章 都是有錢人第六百七十五章 巡撫與府尹第1239章 傅家的難境第一百三十八章 打埋伏第1254章 千古第二罪臣第九百六十四章 決心即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試探第兩百一十八章 商場圈地第1174章 巧的有些假第八百二十八章 決然與人頭
第兩百八十五章 孫承宗入宮第1524章 新問題第五百七十九章 有樣學樣第兩百八十三章 遼東李家第四百一十三章 決意伐明第1500章 孫傳庭再次攏權的機會第1204章 艱難的談判第五百七十章 扶持科爾沁第一百八十三章 詔重臣進宮第八百二十八章 決然與人頭第五百八十一章 廷議開始第八百七十九章 十年第五百二十八章 官身納稅第八百三十章 特赦第1451章 多爾袞謀自立第七百四十八章 戰端第1114章 倭國進退兩難第三百九十七章 東林屈服第兩百一十九章 滿桂(第三更~)第四百九十四章 遼東的人事安排第六百四十五章 柳如是的請求第一千零八章 一票否決權第六百二十七章 催命符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1505章 一言而定第八百九十二章 淡定的錢謙益第兩百二十二章 趙南星等人進京第三百二十章 坑殺第九百四十四章 快速推進第四百三十章 斬首兩萬第六十八章 接收(今天三更,求收藏~~)第六百八十五章 士人之心第九十六章 互相算計第四百章 後金生亂第八十三章 憂懼(求收藏,推薦~~~)第八百六十章 第一次閣議第1207章 隨手畫了幾條線第兩百五十一章 信王府夜議(上)第1484章 愚民教育第六百六十章 我叫朱有酒第六百一十九章 暴打惡少第一千章 嚴厲的五條第五百三十章 收拾安南第1349章 突變第四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審案第1326章 提速第1335章 慘勝第三百五十八章 諸王反對第九百二十四章 盪漾第五百三十七章 賊奴相合第1421章 孫傳庭敲打不安分勢力第三百七十七章 主考官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剿匪第1294章 未來首輔的魄力第1111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零八章 火燒巡撫衙門第八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進政院第兩百九十一章 後金徵朝鮮第七百一十三章 入閩第七百五十六章 高不可攀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鮮的解決辦法第1515章 謀大事者無名第1294章 未來首輔的魄力第三百七十章 鎮壓第四百九十七章 人頭滾滾第1466章 倭國的終結第三百四十九章 黃太吉的親筆信第七百六十三章 炮聲後的投降談判第五十七章 戶部行動要提前第七百二十章 坑道廝殺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宴第一百八十四章 詔皇六弟繼位第八百零零四章 直擊要害的手段第九百六十七章 一意孤行第一百二十一章 惠運船行第七百九十六章 兩頭翹的內閣第八十七章 鹽(求收藏,求推薦~~)第六百二十九章 只欠東風第1152章 殺機暗浮第九百三十八章 請罪第兩百七十六章 晉王府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凍結第1212章 血腥味的海風第八百三十七章 該下猛藥了第九十八章 文會第六百六十章 我叫朱有酒第1480章 最嚴酷的三年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1144章 來自明朝的干涉第二十七章 綁架(求收藏,求推薦~)第兩百一十七章 都是有錢人第六百七十五章 巡撫與府尹第1239章 傅家的難境第一百三十八章 打埋伏第1254章 千古第二罪臣第九百六十四章 決心即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試探第兩百一十八章 商場圈地第1174章 巧的有些假第八百二十八章 決然與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