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暴風雨前(求收藏~)

景陽宮,偏房內。天籟小說

朱栩坐在軟塌上,看着面前的兩位大臣。

一個是畢自嚴,一個是李邦華。

畢自嚴是第一任的天/津衛巡撫,前戶部尚書,遭魏忠賢構陷,被迫辭官回鄉。李邦華是現任的天/津衛巡撫,乃是與袁可立一樣,中立的東林黨人。

朱栩看着兩人,很是滿意,笑着道“給兩位大人搬個凳子。”

李邦華是第二次見朱栩,畢自嚴還是第一次,兩人是老同僚,對視一眼,都擡手道:“臣不敢。”

曹化淳搬來凳子,放在兩人身後,兩人也都沒真坐。

朱栩也不在意,笑着道:“今天朕召二位大人來呢,一來是想問問天/津衛的情況,二來,想聽聽畢大人對戶部,稅賦的想法。”

李邦彥稍作沉吟,道:“皇上,‘三方佈置’之策已漸顯成效,山/海/關,天/津衛,登/州水師互成犄角。臣已開墾荒田近五萬頃,還在不斷開墾,用不了多久,就足以支撐遼東的糧餉。臣也奉命清查了佔役、虛冒等事,頗見成效。”

朱栩聽着不時點頭,心裡卻暗歎,這位怕是也不太相信他這個皇帝,說的很是籠統,毫不涉及具體事情。好在他通過各種渠道也瞭解的差不多了,聽完便笑着道:“嗯,天/津衛乃是遼東最重要的後方,朕交給你是放心的。還有什麼其他的建議嗎?”

李邦華擡頭看了眼朱栩,微微躬身道:“臣請皇上防備亂民,緝捕奸細,非朝廷所準,不得結社,嚴禁流言。”

朱栩聽着前面還算高興,後面就不是味了,京城裡的流言,怕是一多半都出自他這個‘興兵亂政’的皇帝的,難怪他們都很是拘謹的模樣。

這位李邦華也是清流的砥柱,萬曆四十一年,神宗皇帝不想讓福王就藩,多番推脫,羣臣不敢多言,李邦華帶頭,才領着一干諫臣逼得神宗皇帝按時讓福王就藩。同時,他還數次上書,大談特談神宗皇帝‘貪財’的愛好,哪怕被彈劾貶官,也不改前言,稱‘寧忍枯燥問學,不做反覆小人’。

不過,李邦華有句話說對了,結社,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朱栩想了想,擡頭對着不遠處的曹化淳道:“擬道旨意拿來給朕看,大意就是讓順天府嚴控京師安穩,再命文昭閣,商議民間結社等事,儘快復奏。”

“是。”曹化淳面色不動的應了一聲。

朱栩見李邦華不說話了,目光轉向畢自嚴,這位,纔是他今天要見的主角。

畢自嚴賦閒了兩年,對朝廷各方面局勢洞若觀火,擡手看着朱栩道:“臣有十二策,請皇上垂聽。”

朱栩眼睛一亮,對不遠處一個小太監示意。

那小太監連忙拿筆,做認真記錄狀。

畢自嚴稍微愣了下,便道:“第一策,臣請移鹽稅補戶部空虛。第二令商販運送米糧充實邊鎮。第三,裁汰裁汰冗兵冗役。第四,檢查軍餉虛冒。第四。開墾京東水田。第五,興辦軍屯。第六,嚴控地方侵吞稅銀,按畝起科……第十二,清查天下隱田。”

朱栩笑容越多,道:“畢卿所言,深合朕意。不瞞你說,朕想要清丈天下田畝已非一日,只是阻力叢叢,難以決斷,你來的正是時候。”

畢自嚴一直在打量朱栩,聽着他的話,心裡暗道‘果然,近年天下接連大變,怕都是皇帝在背後推動。’

他立在那沒有說話,他是被文昭閣召進京,現在想來,應該是皇帝想到他了。

朱栩右手按在手邊的案桌上,拍了拍,道:“畢大人,可聽說了南直隸之事?”

畢自嚴心裡轉動着念頭,眼光微閃,擡手道:“臣已聽聞,臣認爲,皇上太過急切,此事沒有廷議,引起天下非議,南直隸之事,一年半載未必能消停,實乃失策。”

朱栩眉頭挑了挑,這畢自嚴還真是直言不諱啊。

他神色不變,從軟塌上下來,揹着手站在兩人身前,笑道:“倒不是朕急切,也不是朕控制不了廷議,而是南直隸,必須從快,決,一旦拖延,就是真的難行了。”

李邦華臉上動了動,不得不贊同朱栩的話。

明朝自張居正死後,多是因循守舊,誰妄言改動,都會被羣起而攻之,有着無數的慘案在前面,哪怕是皇帝,也不能隨心所欲。

畢自嚴確定了心裡的猜測,便心裡暗鬆,想了想道:“皇上所言甚是,只是南直隸,不,江/蘇,即便有靖王在,很多事也未必能理順,還需朝廷中德高望重之人前往,方可安撫人心。”

朱栩何嘗不知道,只不過**星因爲閹黨復起,撂挑子不幹了。另外,他也從畢自嚴的話聽出了‘毛遂自薦’的味道。

他暗自一笑,這個畢自嚴,他喜歡。

朱栩頜,揹着手,來回走了幾步,道:“朕打算讓你去江/蘇,掛副左都御史,主持清丈江/蘇田畝。”

畢自嚴是非常有能力,實幹精神很強的人,尤其善於理財,他對大明的一系列弊端深知,也有改革的決心,聞言便擡手道:“臣領旨。”

朱栩看着他怔了怔,他剛纔好像是說了‘打算’二字吧?

不過,他越的喜歡了。

“好!”

朱栩大聲笑道:“朕會下旨給靖王,讓他配合你,務必要好好做,江/蘇是一塊鏡子,你要給朕照清楚了!”

鏡子?

畢自嚴先是一愣,旋即會意過來,皇帝這是要先在江/蘇練手,然後推廣到整個大明!

“遵旨!”

畢自嚴的話裡多了幾分立軍令狀的味道。

這也算君臣相談甚歡了吧?

朱栩很高興,與兩人,或者說李邦華基本是陪客,一直都是朱栩與畢自嚴在說。

畢自嚴對他的十二策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其中不少地方朱栩已經改革過,也有很多從未涉及,聽的真是讓朱栩受益匪淺。

朱栩對明朝現狀的認識,或許很多地方比他們深刻,但更多的是,畢自嚴這些人理解的比朱栩全面,細微,更加的切中要害。

足足談了一個多時辰,朱栩這才頗爲依依不捨的送走了畢自嚴兩人。

站在屋檐下,朱栩感慨道:“我大明還是人才濟濟的。”

曹化淳站在他身後,沒有說話。

過了好一會兒,朱栩回過神,道:“對了,你先前說,黃太吉的兵馬越過大淩河了?”

曹化淳微微躬身,肅色道“是,不過建奴沒有靠近義/州,廣/寧三十里,還修書給了毛文龍,請他‘協守’沈/陽。”

朱栩眼角眯了眯,冷笑一聲。

這位是怕被近在咫尺的毛文龍闖了空門吧?

黃太吉吃過一次虧,既然還敢大張旗鼓的討伐林丹汗,應該也是有後手的。

現在與後金的‘和平’局面還不能打破,遼東,東江都在飛鑄城,休養生息,他的精力也都被不斷推進的改革,尤其是江/蘇拖着,遼東不能再出事。

但是黃太吉公然‘抗旨’,不教訓一下也顯得他太軟弱,讓黃太吉無端升起不該有的心思。

沉吟一陣,朱栩道:“傳旨蒙/古各部,協同林丹汗防守,再命祖大壽,在大/凌/河對岸建城,同時再清查所有與建奴有關聯的往來,全部斷掉。再命毛文龍,搞一次軍事演習,規模要大,不過,不要真的去沈/陽,哪裡應該是個陷阱。”

“遵旨。”曹化淳道。

應天府,巡撫衙門。

已經有幾個人昏倒,都是三品以上的大員,曾經也是萬曆朝的老臣。

這麼一來,越的羣情洶涌,整個巡撫衙門都被圍了。

“黃立極出來,給我們一個說法!”

“爲虎作倀,亂政害民!”

“恢復舊制,還百姓安平!”

大院內,黃立極的小鬍子都要抓沒了,一臉陰沉的聽着外面的聲音。

李夔龍從裡面匆匆走出來,道:“大人,我收到消息,有一部人奔着孝陵去了!”

黃立極臉色驟變,連忙道“快攔住他們,不管用什麼辦法,都要攔住他們!”

孝陵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的陵寢,要是有個三長兩短,誰都保不了他!

李夔龍沉着臉道:“下官已經傳信給東廠了,只是,這麼下去也不是辦法啊!”

黃立極神色變了變,終究就沒有這樣的魄力,遲疑着道:“走,去見靖王。”

靖王現在官署在應天府,幾人商議一番,便闖了出去,來到應天府,結果,應天府也被圍的結結實實,還是府兵強衝了進去。

黃立極一臉愁苦與無奈,對着靖王道:“王爺,再這樣下去不行,總得想個辦法。”

靖王倒是悠閒,喝着茶,看着黃立極,李夔龍等人,笑道:“你們知道,來之前,本王跟皇上怎麼奏呈的嗎?”

衆人都沒有說話,認真的看着靖王。他們倒是不指望靖王能做什麼,只是要他揹着這個黑鍋。

“鎮撫並用!”

靖王站起來,望着外面,看不到人,可火熱的陽光告訴他,滿應天府,滿江/蘇都是人。

都是需要鎮壓的人!

黃立極,李夔龍等人心裡一驚,之前的升官,拉攏,賞賜都是安撫,現在,是要下狠手段了嗎?

沒有多久,本來只是盯着商戶的東廠緹騎,忽然間衝開了一家家官員的大門,更是有一隊人馬,停在保國公府門前!

魏國公徐文爵從轎子裡出來,擡頭望着高大巍峨,頗有些‘陳舊’的保國公府,心裡很是感慨。

這保國公府不比他魏國公府差不了多少,傳了十幾代,今天,要終結了嗎?

田爾耕一身魚龍服,腰挎繡春刀,臉上的疤痕微微顫抖,眼神充滿嗜血的盯着‘保國公’三個字。

——

求票求票,還有收藏,沒有收藏的童鞋還請幫忙收藏一下~~~

第九百五十二章 定情信物第九百三十三章 殺人,無聲第四百九十一章 目標瀋陽第六百九十八章 這塊地朕都要第八百零零七章 一盤大棋第八百零零一 ‘人質’交換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乾綱獨斷第1343章 果然是你第七百二十二章 零傷亡的戰爭第四百八十四章 收復瀋陽第四百五十九章 閒不住的神捕第五百三十一章 決意下江南第1181章 查大戶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初心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永寧與女將軍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一場酒的時間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宴第四百二十三章 袁崇煥死了第1291章 變局之前第1251章 休戰第1335章 慘勝第1250章 商業規劃第三百零四章 圖窮匕首見第1298章 變局之前的亂局第1203章 攻守同盟第一百二十九章 君臣對峙(第二更)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突兀的一面國旗第1482章 大議開始第1247章 弔詭第七百一十一章 勘正‘心學’第六百四十三章 荒唐壽宴第一百零七章 禍水東引第七百一十一章 勘正‘心學’第九百六十六章 察哈爾第1325章 雷劈泰山第三百零二章 瑞王苦楚第四十一章 撞破 (求收藏,求推薦~~)第1401章 傳旨倭國第五十七章 戶部行動要提前第1365章 勾結第一千零二十章 錦衣衛第九百五十四章 大婚前第1405章 世界貿易大會第1423章 皇后回宮第六百二十章 旨意入京第三十一章 困獸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千古第七百八十四章 必須與朝廷態度一致第一次單張:作者君的感言第九百一十七章 聖德第三百三十四章 出擊第1185章 欽使到揚州第1169章 太妃喪第八百一十章 閹黨東林合流第六百八十六章 姐姐的房間第六百六十四章 招標第六百二十一章 磨刀霍霍第六百六十三章 沒涵養的皇帝第1111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感動莫名第1506章 強推第七百一十七章 島津要決戰第一百六十章 東林點將錄第1492章 新官員新衙門第四百八十六章 改元第七百六十七章 南海定第1292章 多出的一張椅子第1475章 對外干涉的起念第五百八十章 八面伏擊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的思想萌芽第五百五十七章 鑄幣第七百二十六章 琉球內亂第1351章 決戰之夜第三百零九章 大戰前夕第八百九十五章 認罪第五百零五章 信王謀逆?第1118章 地方藩籬第四百一十七章 袁崇煥抗命第三百四十二章 練兵第兩百六十八章 兗州案(中)第1370章 天皇和親?第九百三十八章 請罪第九百二十一章 六部宣言第1469章 夙興夜寐的朱栩第七百七十九章 變通之說第五百八十一章 廷議開始第1508章 亂象紛呈第八十三章 憂懼(求收藏,推薦~~~)第一千零十四章 有感第1332章 巨大的絞肉機第八百九十三章 審辯懟第1119章 來自倭國的和平使者第1408章 對外貸款援助第1448章 理順朝廷第四百一十二章 復社湮滅第1460章 恍如隔世的一羣人第六百一十八章 惡從心頭起第三百七十五章 集權、叛變第五百二十五章 年後動手第五百二十四章 鄉間見聞
第九百五十二章 定情信物第九百三十三章 殺人,無聲第四百九十一章 目標瀋陽第六百九十八章 這塊地朕都要第八百零零七章 一盤大棋第八百零零一 ‘人質’交換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乾綱獨斷第1343章 果然是你第七百二十二章 零傷亡的戰爭第四百八十四章 收復瀋陽第四百五十九章 閒不住的神捕第五百三十一章 決意下江南第1181章 查大戶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初心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永寧與女將軍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一場酒的時間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宴第四百二十三章 袁崇煥死了第1291章 變局之前第1251章 休戰第1335章 慘勝第1250章 商業規劃第三百零四章 圖窮匕首見第1298章 變局之前的亂局第1203章 攻守同盟第一百二十九章 君臣對峙(第二更)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突兀的一面國旗第1482章 大議開始第1247章 弔詭第七百一十一章 勘正‘心學’第六百四十三章 荒唐壽宴第一百零七章 禍水東引第七百一十一章 勘正‘心學’第九百六十六章 察哈爾第1325章 雷劈泰山第三百零二章 瑞王苦楚第四十一章 撞破 (求收藏,求推薦~~)第1401章 傳旨倭國第五十七章 戶部行動要提前第1365章 勾結第一千零二十章 錦衣衛第九百五十四章 大婚前第1405章 世界貿易大會第1423章 皇后回宮第六百二十章 旨意入京第三十一章 困獸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千古第七百八十四章 必須與朝廷態度一致第一次單張:作者君的感言第九百一十七章 聖德第三百三十四章 出擊第1185章 欽使到揚州第1169章 太妃喪第八百一十章 閹黨東林合流第六百八十六章 姐姐的房間第六百六十四章 招標第六百二十一章 磨刀霍霍第六百六十三章 沒涵養的皇帝第1111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感動莫名第1506章 強推第七百一十七章 島津要決戰第一百六十章 東林點將錄第1492章 新官員新衙門第四百八十六章 改元第七百六十七章 南海定第1292章 多出的一張椅子第1475章 對外干涉的起念第五百八十章 八面伏擊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的思想萌芽第五百五十七章 鑄幣第七百二十六章 琉球內亂第1351章 決戰之夜第三百零九章 大戰前夕第八百九十五章 認罪第五百零五章 信王謀逆?第1118章 地方藩籬第四百一十七章 袁崇煥抗命第三百四十二章 練兵第兩百六十八章 兗州案(中)第1370章 天皇和親?第九百三十八章 請罪第九百二十一章 六部宣言第1469章 夙興夜寐的朱栩第七百七十九章 變通之說第五百八十一章 廷議開始第1508章 亂象紛呈第八十三章 憂懼(求收藏,推薦~~~)第一千零十四章 有感第1332章 巨大的絞肉機第八百九十三章 審辯懟第1119章 來自倭國的和平使者第1408章 對外貸款援助第1448章 理順朝廷第四百一十二章 復社湮滅第1460章 恍如隔世的一羣人第六百一十八章 惡從心頭起第三百七十五章 集權、叛變第五百二十五章 年後動手第五百二十四章 鄉間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