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一場酒的時間

酒桌上,朱栩端着酒杯,看着秦良玉一家子,笑着道:“老將軍遠來,這頓酒算朕給你接風洗塵了,滿飲!”

“謝皇上。”秦良玉一家三人,連忙舉杯。

朱栩擺了擺手,道:“這裡沒外人,繁文縟節就免了,大家都開懷暢飲,不要拘束。”

朱栩這麼說,秦良玉等人卻沒多少變化,只是傾身,臉上笑容多了幾分。

“這是朕讓廚子做的四.川菜,你們嚐嚐,看看合不合口味……”朱栩道。

秦良玉緊守爲臣之道,拿起筷子嚐了一口,旋即道:“皇上,確實有四.川八成味道。”

朱栩大笑,道:“那就好,朕這些廚子,都是各地廚神……工部設置了一個獎勵比賽,工部尚書親自頒獎,獎金三千兩,這些得了獎的,都被朕收羅到宮裡來了……”

秦良玉看着朱栩的笑容,道:“此法確實甚好,我大明地大物博,神廚數不勝數,若是能長期堅持,必爲我大明一盛舉,載入史冊。”

朱栩對這個倒是不在意,這是文化的一部分人,將來要輸出的,一邊吃一邊笑着道:“今年再舉辦就是第三屆,朕也會親自去看看,說不定能吃到更好吃的……”

秦良玉笑着附和一聲,陪着朱栩用膳,在臣禮之內,不卑不亢,風度儼然。

馬祥麟與張鳳儀很是拘謹,一動不動,眼神不時彼此交匯。

他們第一次在乾清宮吃飯,這酒桌上,最熱情的就是皇帝,他們幾人卻顯得很是‘冷淡’,這讓他們尤爲尷尬,又無可奈何。

孫承宗看着朱栩從未展現過的熱情,不動聲色的看了眼秦良玉,心裡若有所思。

聽着朱栩說着‘廚神大賽’,暗自搖頭,這件事朝野不知道多少反對聲音,認爲當前應該節省糧食,不可以搞這些‘奇技淫巧’,強烈要求工部取消,節省一切用度用來賑濟災民。

不過這些都被朱栩無視,一切依舊。

推杯換盞,酒桌上氣氛頗爲熱烈,朱栩接二連三的勸酒,秦良玉哪怕再守禮,在朱栩的熱情下,還是喝的多了些,話匣子慢慢有些打開。

“皇上厚恩,臣不敢當……”

“臣當奮力爲國,忠君侍主,不負所托……”

“臣在四.川,未曾絲毫懈怠,臣在一日,陝川貴甘等六省,絕無社稷之危……”

朱栩拉着秦良玉的手,臉上通紅,笑哈哈的道:“朕放心,放心的很!陝甘等朕就交託給老將軍,換了別人,朕也不放心……我大明國土遼闊,未可計數,但社稷之危,必在陝川……”

秦良玉還算清醒,聞言道:“臣在四.川,陝.西部署重兵,環環相扣,朝廷若穩,陝甘必勿憂……”

朱栩噴着酒氣,道“陝甘重過一切,凡人事,軍餉,賑災錢糧皆穩字當頭,不能出亂,老將軍放心……”

馬祥麟與張鳳儀看着一老一少在那搖搖晃晃,說的又都是國之大事,不禁有些頭疼,不知道他們酒醒是否還能記得。

孫承宗現在已經明白過來,他之所以列席,怕就是爲了讓他聽這些話的。

‘社稷之危,首在陝川……’

孫承宗面色不動的看着朱栩,對於社稷之危,過往朝野都認爲是建奴,現在看來,在皇帝心裡,實際上一直是‘陝川’!

朱栩的酒力本來就不好,儘管他喝的比秦良玉少,還是醉在了她前面。

秦良玉是急趕着入京,一路疲憊,加上一頓酒菜,她是醉眼朦朧,搖搖晃晃。

這個時候,張筠來了,看着醉倒在椅子上的朱栩,連忙走過去。

孫承宗,馬祥麟,張鳳儀慌忙起身,行禮道“見過娘娘。”

張筠入住後宮沒多久,外廷沒什麼瞭解,外加宮裡一向如深淵,外廷探不清,孫承宗只能小心應對。

馬祥麟,張鳳儀就更是,絲毫不敢慢怠。

張筠扶起朱栩,看着他醉醺醺模樣,還是第一次,轉頭看向孫承宗等人,微笑道:“免禮,孫閣老,秦老將軍以及馬將軍,夫人,本宮來安置,你就先回吧,若還有其他事情,皇上醒了,會召見你。”

孫承宗知道朱栩之前就有安排,擡手道:“是,臣告退。”

張筠看向馬祥麟與張鳳儀,道:“你們的房間已經安排好了,待會兒有人帶你們去,老將軍本宮也會妥善安置,你們放心。”

馬祥麟夫婦自然不會反駁,連聲道:“是,臣等謹聽娘娘吩咐。”

張筠微微一笑,命人準備熱水毛巾,將朱栩與秦良玉都小心的架了出去。

在朱栩醉酒的時候,更多的總兵相繼進京,江.西的左輔,江.蘇的吳襄,湖.廣的洪承疇,浙.江的楊肇基,山.西的魯欽等等,幾乎在一天之內,都入了京。

畢自嚴不插手軍務,孫傳庭去了朝鮮,靖王,汪喬年忙着督政院,大理寺,所有的軍務都推到了孫承宗與兵部身上。

相比‘新政’,‘軍改’其實並不複雜,朝廷有絕對的能力控制地方所有軍隊,孫承宗要做的,就是說服一些關鍵人物,比如秦良玉,熊廷弼,曹文詔等這樣手握重兵又是一方巨擘或者朱栩親信的人。

‘軍改’是依照朱栩的想法來的,但主要操刀的是孫承宗與兵部,他們在其中附加了太多的東西,充斥着‘制衡’,不乏有削弱地方兵權,甚至是軍隊實力,以確保社稷絕對安穩的意圖。

這些朱栩都看在眼裡,但他沒有明說,他的想法註定與孫承宗等人衝突,這種衝突還是無可調和,他們不會贊同,還勢必引起君臣對峙!

孫承宗,申用懋等人心裡同樣很清楚,他們的‘軍改’大略沒有達到朱栩的預期,可他們不能低頭,否則江山不穩,社稷有危。

這種冷對抗一直在悄悄的進行,誰都沒有點破。

孫承宗等人一直在用各種辦法,想要造就既成事實,以迫使朱栩放棄一些可怕的念頭。

正逢朱栩醉酒,孫承宗與申用懋等人,馬不停蹄的接見各地總兵,軟硬兼施,以迫使他們贊同現在的‘軍改’策略。

熊廷弼在遼東脫不開身,沒有入京,曹文詔還在山.西練兵,秦良玉在宮裡,孫承宗能說服的人,相當有限。

陝甘等六省的總兵,基本上以秦良玉馬首是瞻,東南沿海的一般看向曹文詔,北方的大部分算是孫承宗的老部下,但因爲熊廷弼在遼東多年的關係,態度也有些模棱兩可,是以,孫承宗與兵部能說服的人,相當有限。

在朱栩沒有明確表態之前,一些人的心思也不會跟着孫承宗走。

‘軍改’一時間陷入僵局,讓孫承宗等人頗爲頭疼,憂心忡忡。

與此同時,歸化城。

林丹汗看着尼克魯,神色冷肅,道:“你是說,明人將開戰日期推到了四月十五?”

尼克魯神色凝重,道:“是。據安達山臺吉的信,明朝正在進行龐大的革新,所以沒有精力顧及,只得推遲到十五。”

林丹汗坐在那,臉色不由變幻起來。

離四月一號只有幾天,這些日子,他們察哈爾風聲鶴唳,小心謹慎,沒想到明朝居然推遲開戰了。

這說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一支軍隊的士氣非常重要,你說戰便戰,說推遲就推遲,形同兒戲,這是大忌!

雖然這對明朝不利,可對察哈爾來說也是煎熬,他們要一直緊繃的防備,何日是個頭?

尼克魯自然明白這個道理,看着林丹汗,道“大汗,這段時間決不能放鬆,若這是明朝的計策,我們就上當了。”

林丹汗也是知兵之人,神色穩重的道:“這個本汗知道。但我們不能一直等着……你說,我們能否先發制人?”

第兩百三十四章 努爾哈赤死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圍而不攻第1414章 緹騎再現第1340章 階段性勝利第八百五十章 南海學政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寧遠第八章 尷尬第一百一十七章 結案第四百六十八章 遙控朝堂第八百八十七章 直轄村第六百六十章 我叫朱有酒第八百九十四章 罪行昭昭第兩百九十八章 宗王宴第1212章 血腥味的海風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波瀾詭譎第1448章 理順朝廷第五百四十五章 拘禁信王第四百零七章 斷絕的仕途第一百九十八章 既得利益者(求訂閱~)第八百五十九章 入內閣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一百九十章 信王欲關商會第1466章 倭國的終結第1445章 局面改善第七百五十九章 各種條約第三百六十九章 暴風雨前(求收藏~)第五百六十五章 搞個大的第九百八十五章 耳光響亮第三十二章 客氏第1355章 關門海峽第1410章 驚雷第兩百三十三章 京師防衛第1211章 各懷鬼胎第1402章 孫傳庭施壓第1323章 殺氣縱橫第1191章 遠慮番外四第1209章 教廷爭鬥第七百五十七章 強勢談判第三百五十四章 劫後餘生第九百一十章 貪婪第1224章 震盪不休第七百八十七章 國之柱石第七十六章 收攏第一百八十章 晉商立商會第一百四十三章 張皇后的暗示第1237章 皇帝與內閣的界線第1332章 巨大的絞肉機第五百五十七章 鑄幣第1495章 李邦華出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大勢已定第兩百四十三章 最後一次廷議第1148章 狂風捲落葉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尚武第八百一十四章 下一個對付誰第1477章 舉報信第1162章 重懲不貸第一百一十八章 換人(求收藏~)第1481章 對皇子的安排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塑內閣第六百九十七章 外表恭順第六百一十二章 試探誰?第1475章 對外干涉的起念第1282章 大動作第一百一十四章 刑部狼狽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從下手第1120章 尊王襄夷第兩百八十四章 舊勢力與新勢力第九百二十九章 席捲京城第七十章 原委(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四百四十八章 女神捕第1213章 演習開始番外二第1328章 倭國難第四百六十四章 巡撫安排第七百九十一章 回京第兩百六十二章 潰不成軍第1505章 一言而定第四百七十章 深入改革第九百八十二章 去國號第六百九十一章 這是我的大明第九十八章 文會第兩百五十章 見信王攤牌第九百七十四章 秉直過正第五百五十六章 窠臼第三百七十四章 與信王的又一次衝突第八十二章 鋪展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鮮的解決辦法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軍策第二十四章 疑蹤第八百一十八章 出城第六百零七章 錦旗獵獵第1292章 多出的一張椅子第八百七十五章 遼東策第一百四十九章 拜師第一千零十六章 地方的軍改第1534章 突來的說客第六百四十四章 收禮鬧劇第1526章 送行第七百四十七章 突遇困境
第兩百三十四章 努爾哈赤死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圍而不攻第1414章 緹騎再現第1340章 階段性勝利第八百五十章 南海學政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寧遠第八章 尷尬第一百一十七章 結案第四百六十八章 遙控朝堂第八百八十七章 直轄村第六百六十章 我叫朱有酒第八百九十四章 罪行昭昭第兩百九十八章 宗王宴第1212章 血腥味的海風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波瀾詭譎第1448章 理順朝廷第五百四十五章 拘禁信王第四百零七章 斷絕的仕途第一百九十八章 既得利益者(求訂閱~)第八百五十九章 入內閣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一百九十章 信王欲關商會第1466章 倭國的終結第1445章 局面改善第七百五十九章 各種條約第三百六十九章 暴風雨前(求收藏~)第五百六十五章 搞個大的第九百八十五章 耳光響亮第三十二章 客氏第1355章 關門海峽第1410章 驚雷第兩百三十三章 京師防衛第1211章 各懷鬼胎第1402章 孫傳庭施壓第1323章 殺氣縱橫第1191章 遠慮番外四第1209章 教廷爭鬥第七百五十七章 強勢談判第三百五十四章 劫後餘生第九百一十章 貪婪第1224章 震盪不休第七百八十七章 國之柱石第七十六章 收攏第一百八十章 晉商立商會第一百四十三章 張皇后的暗示第1237章 皇帝與內閣的界線第1332章 巨大的絞肉機第五百五十七章 鑄幣第1495章 李邦華出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大勢已定第兩百四十三章 最後一次廷議第1148章 狂風捲落葉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尚武第八百一十四章 下一個對付誰第1477章 舉報信第1162章 重懲不貸第一百一十八章 換人(求收藏~)第1481章 對皇子的安排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塑內閣第六百九十七章 外表恭順第六百一十二章 試探誰?第1475章 對外干涉的起念第1282章 大動作第一百一十四章 刑部狼狽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從下手第1120章 尊王襄夷第兩百八十四章 舊勢力與新勢力第九百二十九章 席捲京城第七十章 原委(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四百四十八章 女神捕第1213章 演習開始番外二第1328章 倭國難第四百六十四章 巡撫安排第七百九十一章 回京第兩百六十二章 潰不成軍第1505章 一言而定第四百七十章 深入改革第九百八十二章 去國號第六百九十一章 這是我的大明第九十八章 文會第兩百五十章 見信王攤牌第九百七十四章 秉直過正第五百五十六章 窠臼第三百七十四章 與信王的又一次衝突第八十二章 鋪展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鮮的解決辦法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軍策第二十四章 疑蹤第八百一十八章 出城第六百零七章 錦旗獵獵第1292章 多出的一張椅子第八百七十五章 遼東策第一百四十九章 拜師第一千零十六章 地方的軍改第1534章 突來的說客第六百四十四章 收禮鬧劇第1526章 送行第七百四十七章 突遇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