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4章 新問題

朱栩離開四川,轉入了陝西。※

他不是第一次來,還是認認真真走了好些個農莊,陝西巡撫鄭酬庸陪着朱栩,認真的介紹着各方面。

“陛下,目前陝西大大小小的農莊有三千二百個,嚴格執行的有一千八百,人口五百四十萬左右,田頃近七十萬頃,目前十分穩定,糧食自給自足,還要相當一部分盈餘……”鄭酬庸跟在朱栩身後,慢慢的敘說着。

朱栩走在鄉野間,看着劃分清清楚楚的莊田,農舍,沒有評價,等出了農莊,在回西安府的馬車上,朱栩看着鄭酬庸,思索着道:“隨着戶籍確認,田畝的嚴格再次劃分,出現了地多人少的局面,你怎麼看?”

鄭酬庸傾着身,聞言就思索起來。

嚴格來說,大明一直是人少地多,之所以出現地多人少,那是土地兼併太酷烈,搶奪了大部分百姓的土地。

現在朝廷將士紳的土地‘回購’,重新分給百姓,那自然還是地多人少,何況,現在的大明疆土遼闊,田畝更是多出了數百萬頃。

鄭酬庸不是傻子,會意過來,道:“皇上,農莊策在陝西引起的反對聲極其的大,現在分地的聲音格外強烈,即便是朝廷也有意分地,若是在整個大明實行農莊策,是有些困難。”

朱栩不置可否,道:“從內閣的計劃來看,全國空餘的土地可能高達幾萬萬畝,必須要想辦法解決。”

這件事是擺在朱栩以及內閣眼前的頭等大事,分多了種不了,分少了又有太多的空地。

鄭酬庸在陝西多年,知曉農莊策的好處與弊端,以及長期推行的可怕後果,沉吟一陣,還是道:“皇上,如果國內不夠,是否可以從國外想辦法?”

朱栩擡頭看他,道:“這是你的想法,還是內閣的?”

鄭酬庸是孫傳庭的同年,也是孫傳庭提拔起來,外界來看,他是孫系鐵桿大員。

鄭酬庸連忙道:“是微臣一時想法,未曾上書內閣。”

朱栩沒有追究,右手拍着大腿,目光思索不斷。

‘新政’轟轟烈烈,如脫繮野馬,再無人能阻止,但現實問題又擺到了內閣以及朱栩的眼前。

土地過多自然不能空閒,但想要合理的利用,得費一番心思。

朱栩在陝西待了半個月,去往山西。

山西緊挨着北直隸,在災情下也是疲憊,受災嚴重,尤其是時不時的鬧瘟疫,不止山西民心惶惶,京師也跟着緊張。

山西的歷任巡撫是趙晗,呂大器,將這樣的帝黨中堅放在這裡,可以想見朱栩對這裡的重視。

有着朝廷的輸血,山西的情況比京城還好些,畢竟底子比較厚,而且商業近年來十分繁盛,出海的商人有三分之一來自於這裡。

朱栩走走停停,在山西觀察了十多天,在年底之前才入京。

朱栩前腳入了乾清宮,孫傳庭帶着內閣七位閣臣,五位尚書隨後就跟了過來。

孫傳庭站在御桌前,道:“陛下,‘新政’目前在方方面面都取得了極大的進展,‘吏治’,‘商業’,‘農業’,‘工業’等都掃除了大半困難,正在飛速前進……”

孫傳庭是以一種總結性的話語在說,他身後的人,還要擴展,詳細的說。

第二位,是督政院的靖王,他道:“皇上,督政院目前已經鋪滿所有府一級,並且明確權責,對各級府衙展開政務巡查,覈查朝廷的政令執行……”

第三位是大理寺卿汪喬年,他道:“皇上,大理寺已經從省府一級接過審判權,不斷的深入,努力追求律法尊嚴,公平公正……”

第四位是傅昌宗,他道:“皇上,我大明總體政務已經從亂趨穩,不管是‘土地改革’還是商業梳理,亦或者是稅務改革,目前都已經走上正軌……”

第五位是周應秋,他道:“皇上,內閣直屬機構目前發展都在規劃上,商務總局,稅務總局,總工會等都已經按部就班,發展的超乎預期……”

……

戶部尚書李邦華道:“皇上,目前戶部部務主要圍繞‘土地改革’,土地已經收購的差不多,土地丈量正在如火如荼的推進。戶籍登記的相對順利,藏匿人口現象減少非常多。遼東今年已經分地二十萬頃,明年即可推進國內的分地……”

吏部尚書方孔炤道:“皇上,目前吏部反貪腐行動獲得了極好的成效,官吏隊伍得到清肅。明年的官吏任命,尤其是縣一級已經擬定好名單,預計兩年時間完成替換……”

工部尚書張秉文,道:“皇上,工部的工程,目前已經從重點的道路,修大河大湖等慢慢轉向對田畝河渠的整頓,預計兩年時間完成大體框架,五年內對主要灌溉河道進行規劃,清理……”

禮部尚書呂大器道:“皇上,禮部對‘景正禮法’的修訂已經基本完成,明年可發佈,執行。對於‘儒家經典’的修訂已經有了初步結果,其他各部書籍也都彙總整理,上稟內閣……”

這些高官給朱栩帶來的幾乎都是好消息,即便有困難也不是以前那樣高不可攀,難以解決。

經過去年一番硬着頭皮的努力,現在,內閣算是輕鬆不少,即便依然面對着如山的壓力。

到了這個時候,朱栩也無法多說什麼,喝了口茶,勉勵道:“嗯,今年的大議,朕會去聽的,你們做好計劃,到時候,也要像現在這樣,講給那些議員聽。”

內閣在議會作報告已經形成慣例,孫傳庭不意外,平靜的應下。

朱栩沉吟片刻,道:“朕還是搬回乾清宮吧,你們將三樓改造一下,三樓給議會,二樓給內閣,一樓給相關機構,其他各部局衙門也要重新規劃一下,整整齊齊,不要太散亂。”

孫傳庭對這個提議有些意外,倒也沒問題,便擡手道:“臣遵旨。”

朱栩看着孫傳庭,思忖片刻,沒有再說。

孫傳庭欲對戶部改革的想法已經在實際行動中透露出來,卻沒有上稟他。

既然他不說,朱栩也不問。

第1401章 傳旨倭國第1508章 亂象紛呈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八百四十八章 禁軍如狼第1180章 急報第一百一十九章 工部事第七百九十四章 矛頭直對第六百零一章 萬事俱備第1308章 劇烈的人事變局第1291章 變局之前第1361章 最後的忠告第九百八十二章 去國號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好惹第六百一十三章 光明未來第五百六十九章 見海蘭珠第五百七十章 扶持科爾沁第1150章 風暴前夜第兩百八十四章 舊勢力與新勢力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永寧與女將軍第四百八十章 接連出擊第七百五十七章 強勢談判第六百二十三章 亂了第十章 佈局第八百二十五章 內閣與六部的鬥爭第1204章 艱難的談判第1278章 閹了多爾袞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議第一百零五章 大議結束第六百一十三章 光明未來第五百九十六章 政改效用第1288章 變態的情第六十四章 波及國公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戰降臨第三十章 密辛第五百三十一章 決意下江南第三百三十七章 總有扯後腿第1179章 陰謀暗殺第八十八章 作坊出事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好惹第1461章 皇家貿易集團更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明軍的捉迷藏第1126章 加速第三百六十七章 朱國弼第1193章 歐洲前站第兩百三十章 魏忠賢的手段第1521章 如火如荼第1484章 愚民教育第六百零六章 咄咄進逼第五百一十三章 威脅信王第兩百二十七章 信王夜談第三百九十七章 東林屈服第1323章 殺氣縱橫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得意的笑第1173章 不可言說的安排第一百六十九章 決戰(下)第七十六章 收攏第九百三十四章 已閱,不回第兩百七十三章 活埋第九百七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四十一章 張皇后生產第1382章 城破第八百二十五章 內閣與六部的鬥爭第三百零七章 盧象升第兩百六十六章 巡視兗州第兩百六十章 抗旨第六百七十二章 發難第四百零三章 九條規定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塑內閣第1319章 家宴第三百零六章 信王的改變第七百三十四章 海戰主動權第一千零七章 戰爭推遲第八百二十章 軍器局第三百四十四章 南/京守備第1357章 炮轟關城第1303章 灰燼中的朝氣第1431章 兩億五千萬白銀!第四百五十五章 相親第六百一十章 蠻橫到講道理第三百三十六章 范文程之死第一百九十一章 信王的遭遇第一千零十七章 頂層設計第九百九十七章 察哈爾的對策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兵鋒所向第五百六十三章 海蘭珠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旱來臨第五百五十七章 鑄幣第1231章 聰明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見海蘭珠第1274章 沒有傻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工部事第七百七十八章 突病第九百四十二章 試驗田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意不在明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京城第1258章 大明禮儀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救人方法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第1259章 文化統治
第1401章 傳旨倭國第1508章 亂象紛呈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八百四十八章 禁軍如狼第1180章 急報第一百一十九章 工部事第七百九十四章 矛頭直對第六百零一章 萬事俱備第1308章 劇烈的人事變局第1291章 變局之前第1361章 最後的忠告第九百八十二章 去國號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好惹第六百一十三章 光明未來第五百六十九章 見海蘭珠第五百七十章 扶持科爾沁第1150章 風暴前夜第兩百八十四章 舊勢力與新勢力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永寧與女將軍第四百八十章 接連出擊第七百五十七章 強勢談判第六百二十三章 亂了第十章 佈局第八百二十五章 內閣與六部的鬥爭第1204章 艱難的談判第1278章 閹了多爾袞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議第一百零五章 大議結束第六百一十三章 光明未來第五百九十六章 政改效用第1288章 變態的情第六十四章 波及國公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戰降臨第三十章 密辛第五百三十一章 決意下江南第三百三十七章 總有扯後腿第1179章 陰謀暗殺第八十八章 作坊出事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好惹第1461章 皇家貿易集團更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明軍的捉迷藏第1126章 加速第三百六十七章 朱國弼第1193章 歐洲前站第兩百三十章 魏忠賢的手段第1521章 如火如荼第1484章 愚民教育第六百零六章 咄咄進逼第五百一十三章 威脅信王第兩百二十七章 信王夜談第三百九十七章 東林屈服第1323章 殺氣縱橫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得意的笑第1173章 不可言說的安排第一百六十九章 決戰(下)第七十六章 收攏第九百三十四章 已閱,不回第兩百七十三章 活埋第九百七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四十一章 張皇后生產第1382章 城破第八百二十五章 內閣與六部的鬥爭第三百零七章 盧象升第兩百六十六章 巡視兗州第兩百六十章 抗旨第六百七十二章 發難第四百零三章 九條規定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塑內閣第1319章 家宴第三百零六章 信王的改變第七百三十四章 海戰主動權第一千零七章 戰爭推遲第八百二十章 軍器局第三百四十四章 南/京守備第1357章 炮轟關城第1303章 灰燼中的朝氣第1431章 兩億五千萬白銀!第四百五十五章 相親第六百一十章 蠻橫到講道理第三百三十六章 范文程之死第一百九十一章 信王的遭遇第一千零十七章 頂層設計第九百九十七章 察哈爾的對策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兵鋒所向第五百六十三章 海蘭珠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旱來臨第五百五十七章 鑄幣第1231章 聰明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見海蘭珠第1274章 沒有傻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工部事第七百七十八章 突病第九百四十二章 試驗田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意不在明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京城第1258章 大明禮儀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救人方法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第1259章 文化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