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

不管朝野內外官員心思如何,孫傳庭已經大體控制住議會,他的改制,他的演講,都沒有出現任何意外,在完全的掌握中。

第二天,是大明律法的修訂,以大明律爲根基,刑法,民法爲側翼,囊括了農業,商業,行政,經濟,外交,軍事,婚姻,教育,國防,海貿等方方面面,制定了十多部法律。

這是一個複雜的事情,若是要審議,哪怕是數百人也需要好多天,但這一次,只是‘過一下’,需要事後補充,因此,匆匆審議,用一天就過了。

到了第三天,就是面對現實問題的處理了。

首先,就是對大部制下的權職劃分,現在的六部基本吞併了九寺,框架就是皇帝-內閣-六部,因此權職的劃分,明確,責任的分配,落實,又是一番激烈的討價還價。

這些,都在孫傳庭的控制之中,留給議會討論的空間很小,沒有引起什麼波瀾。

繼而,推及地方,對巡撫衙門,知府衙門,州縣衙門的權責進行明確,涉及到官帽,權力,賦稅,這些議員又都是地方推舉上來,自然出現了不少波折。

但孫傳庭強勢,又有內閣一干閣老協助,很快就壓下噪音,將這些議題迅速通過。

第三天結束,還有很多事情沒有處理,比如對新的省份的劃分,巡撫以及各級官員的任命,明年預算的審計,六部尚書的述職總結等等。

最後,由孫傳庭提議,將這些議題壓後,年沐之後,由內閣做好報告,提交給上下兩院組成的議會常務理事會審覈,走簡易程序。

這獲得了議會的的通過,表示着緊張cìjī的大明換屆,終於順利完成。

這個‘順利’,是在朱栩,孫傳庭等人看來,但是如此大規模的改革,打破了畢自嚴辛苦建立的平衡穩定,會帶來怎樣的後果,所有人都難以預料,只能嚴陣以待的等着。

但就在年沐的第二天,景正六年的正月初二,內閣下了一道命令,命令內閣只有二十幾個字,但意味深長。

這道命令是針對宗人府宗正魯王的,他因爲‘貪贓不法,行爲狂悖’,被剝奪了宗正之位。

繼而,刑部動作迅速,直接從天牢提審,有過兩天,魯王府被抄。內閣尚書皇帝,請求剝奪魯王爵位。

乾清宮安靜了兩天,內閣接連上了三道奏疏,言辭懇切,最終,乾清宮批准,剝奪魯王親王爵位的詔書傳下。

由此,大明又少了一位親王,表明有數千以至於過王的人離開了皇室,失去了鐵俸。

本來還心存僥倖的朝野官員,現在是徹底明悟。連宗人府宗正魯王說免就免,親王爵位說奪就奪,還有什麼事情他是做不出來的!

朝野不少官員忐忑不安,但對於孫傳庭或者內閣所屬,支持‘新政’的朝野來說,無異於一劑強心針。孫傳庭如此強勢果決,必然能打破現有僵局,帶着他們向前走,抵達他們一直夢想的‘大明中興’,‘景正盛世’!

不管朝野官員如何忐忑不安亦或者興奮難眠,正月十五的元宵節,依舊是大明最熱鬧的節日,京城早早的進入了節日氛圍。

甚至於一向禁止炮竹的皇宮,也在幾塊地方允准,一聲聲炮響,遍佈京城內外,歡聲笑語,響徹天上地下。

慈寧宮。

朱栩,張筠等幾個女人,還有五個孩子,張太后,小永寧等人,圍繞着一個大桌子,火鍋熱氣騰騰,各式的猜堆滿桌子。

幾個小傢伙你爭我搶,好不熱鬧。

張太后坐在朱栩邊上,看着一大家子,心裡高興,臉上帶笑的道:“這纔好。”

朱栩笑着附和,道:“有幾個孩子就是熱鬧,皇嫂你不知道,他們幾個在景德鎮,要不是皇后攔着,差點就飛上天了。”

說到這裡,張太后就瞪了眼朱栩,道:“你小時候就是我沒管好,少帶壞他們!等開了朝,我就找新建伯好好說道說道,他是怎麼教育皇子的,他要是做不好,就換別人來做!”

朱栩本來就是想活躍下氣氛,後面還準備了兩句趣事,哪知迎來這麼一頓教訓。

張筠伸過脖子,道:“皇嫂,臣妾的意思,是多找幾位先生,臣妾聽說,皇家政院的副院長,宋應星不錯,臣妾想着,開朝將他喊進宮來,看一看。”

張太后一聽就來了興趣,剛要伸脖子,似乎覺得不雅,一拍朱栩,道:“你坐到我這裡來。”

朱栩睜了睜眼,砸了下嘴,起身跟張太后換了位置。

張太后與張筠湊在一起,沒多久李解語也加入進去,繼而海蘭珠也湊着脖子說話。

事關她們孩子的教育與未來,都不敢大意。

小永寧坐在朱栩邊上,看着朱栩,哼哼唧唧道:“讓你不帶我去,哼!”

朱栩沒好氣瞪了她一眼,道:“朕聽說,你沒事就往秦老將軍府邸跑?你信不信朕收回你的出宮腰牌?”

小丫頭頓時撅起嘴,哼了一聲,道:“就知道欺負我,你有本事去找太后娘娘的麻煩!”

朱栩懶得理他,目光看向桌上的幾個孩子。

小慈燁向來守規矩,坐的筆直,拿着筷子,不爭不搶,主動謙讓給弟弟。

小慈煊跪坐在椅子上,狼吞虎嚥,筷子就沒停過,滿頭大汗,吃的不亦樂乎。

小慈熠有些文靜,吃的不多,眼神看着滿桌的菜,似乎有些無聊,吃的很無趣。

小慈煓兩歲多,站在凳子上,小手顫巍巍的抓着筷子,與一塊雞腿奮鬥着,小臉都是執着。

小淑嫺端着碗,跑遍整個桌子,還跟小慈煊搶吃的,嘰嘰喳喳,擺着大姐的派頭,連哄帶騙,不行就搶。

小永寧目光也看着,哼哼道:“沒一個成氣的!”

朱栩懶得理他,拿起筷子,道:“年後不要隨意出宮了,少給朕添麻煩。”

小永寧已經十六了,是個成熟的公主,沒以前那麼好騙,絲毫沒理會朱栩的‘威脅’,慢條斯理的吃着,不知道小腦袋裡轉悠着什麼。

外面的炮聲隆隆彷彿影響不到內閣,內閣大樓燈火通明,人頭攢動。

孫傳庭在內的六個閣樓,六部尚書,總共十二個人,正在連夜討論一些事情。

這十二個人,是大明最高管理層,幾乎決定着大明所有事情。

孫傳庭身前擺着好幾本厚厚文書,他低頭看了眼,看向吏部尚書趙晗,道:“關於府一級的官員,吏部列出了兩百多人的名單,幾乎涵蓋大明所有府,名錄你們都看過了,還有什麼說法嗎?”

新任的兵部尚書張國維翻看着名錄,皺眉道:“都是政院出來的?是否有失公允,我擔心引起朝野官吏的不平。”

內閣閣臣,六部尚書,可以說關係錯綜複雜,但都逃不開‘帝黨’二字,唯獨張國維,他是畢自嚴的人。

他話音一落,刑部尚書鍾陽生就開口,語氣冷漠道:“這些年的‘新政’停滯,最大的阻力就是這些知府,他們與當地的士紳,土匪等勾結,是最可恨的一批人,必須要全數調離!”

鍾陽生,去年還是刑部侍郎,是孫傳庭提拔上來的人。

張國維自然知道他在內閣的處境,目光掃過一羣人,沉色道:“我認爲不能直接對知府動手,應該先從屬官開始,按部就班,等時機成熟了,再動知府,並且規模不能這麼大,否則地方不穩,民心會亂,可能會大亂子!”

府一級,是省,縣的中間一級,如果是這一級不穩,上下兩頭都會亂,是一個極其關鍵的位置。

新任的工部尚書方孔炤接話,道:“若不是考慮到我大明太大,人口太多,我甚至希望取消府一級,做大縣制管理,這樣對於‘新政’更有力。”

張秉文看了眼兩人,道“府一級的改革是承接於省一級的改革,巡撫衙門改革多年,基本穩定,對地方控制力大大加強,是時候對府一級動手,明年,最遲後年,就必須對縣一級進行調整,因此,必須要用可靠的人,哪一個府出事,都可能對我們的計劃行成衝擊,必須要慎重!”

張秉文是傅昌宗的人,來自戶部一系。

他一開口,趙晗繼而道:“關於政院出來的官員,朝廷不能如其他官員一樣,歧視,打壓,另眼相看,我們要一視同仁。吏部在考察名單的時候,綜合了所有的情況,並不是沒有政院意外的官員,只是相對較少。原因是,從五六年前開始,一些人就拒絕出仕,不參加科舉,這導致了現在可任府一級的新一代官吏較少,不是吏部刻意這麼做。”

張國維面色黝黑,看着在座的人,心頭暗沉。他終於明白,畢自嚴在內閣面對是什麼情況的,能壓住內閣這麼多年,真是不容易。

面對幾乎所有人的圍攻,張國維選擇沉默。

他知道趙晗的話有七分是對的,但這樣的結果,是朝廷或者說乾清宮多年刻意計劃出來的。

以皇家政院出來的官員,清掃萬曆以來的官場嗎?

孫傳庭不理會張國維的沉默,道:“對於一些重要的府,由吏部派人親自任命,其他的,可以由各省巡撫衙門安排。下面,我們說一下朝廷以及四品,五品官員的任命,吏部先說一說。”

趙晗翻看手裡的文本,擡頭看了眼衆人,道“這次官員調整,涉及到內閣諸司,六部諸司的郎中,員外郎,各省的參議,還包括大理寺,督政院的各諸事,總共二百二十人,名單都在各位身前的名錄裡。這些都是經過吏部充分醞釀,督政院覈查過,人品,能力,忠誠都沒有問題。”

這些,是內閣,六部尚書共同討論的結果,呈報給朱栩看過,現在,是在內閣走一下程序。

張國維眼皮直跳,道:“不是說,只是醞釀,明年之後再說嗎?這個要什麼時候宣佈?”

府一級就兩百多人,現在又加了更中堅的三百多人,要是一次性更換,非得出大亂子不可!

孫傳庭道:“今年年底之前,穩住了府一級,看時間宣佈,暫時依舊保密。”

張國維想了想,道:“我認爲,內閣,六部的可以慢慢來,但各省的,要徵求巡撫衙門的意見,由他們根據自身情況,條件,決定宣佈的時間,相關官吏,也要可再討論,不能完全剝奪巡撫衙門的權力。”

孫傳庭看向張國維,這個人,並不是畢自嚴推薦上來,也不是他爲安撫畢自嚴的人特意拉攏,而是乾清宮點名的。

孫傳庭神色不動,道:“這個自然,周閣老負責聯絡各省巡撫,他會安排好,無需擔心。”

周應秋這個時候開口,道:“我昨日已經與徐大化,張問達,廖昌永,郭廣新等人透過氣,會任命他們爲四大巡政御史,再次對全國進行巡視,同時會派遣內閣專員,與各省溝通,確保地方與內閣沒有嫌隙。”

周應秋這話任誰都不會相信,孫傳庭這屆內閣如此強勢,簡直要控制方方面面,調整府一級,只怕就是要越過巡撫衙門,直接轄制地方!

張國維在內閣孤立無援,沒有堅持。

很快,內閣舉手表決,全部通過兩項人事任命。這些任命是內閣權利範圍,無需內閣批准。

孫傳庭面露微笑,道:“內閣與吏部準備擬定一個新的考覈體系,主要是針對地方推進‘新政’情況,問責相對嚴厲,你們帶回去看看,先保密,今天不做討論。”

新任內閣中書包理遊拿出一張張紙,給在座的人發。

張國維只是掃了眼,眼皮就狠狠一跳。

開篇中述就直言其意,這份新考覈,是要給各地官員指派任務,完不成就嚴厲問責,同時還將責任劃分到每一個人頭,杜絕任何人推卸的機會!

真要是這麼做,還不知道基層會出現多大亂子!

孫傳庭喝了口茶,看向傅昌宗,道:“議會的工作要做好,尤其是常理會,我們很多事情可以走簡易程序,就不要去上下兩院的走。”

人少能決定的事情,就無需費人多的勁。

傅昌宗點頭,道:“常理會總共三十六人,加我三十七,只須控制過半人數,問題不大。”

孫傳庭‘嗯’了聲,道:“對於皇家銀行,皇家商貿總行,商務總局,稅務總局,外事院等,要做好統合工作,各方面要溝通好,這是咱們內閣未來四年工作的一個重點。”

傅昌宗點頭,道:“嗯,我已經召集這些部門的主管,要他們聯合拿出一個四年的計劃,正月十八開朝,二月初,應該會有個草案。”

孫傳庭滿意,道:“農業方面,是我們的重中之重,我暫時也沒有想好具體的策略,幕僚司那邊正在研究,閣部也要派人蔘與,明年開朝之前,我要與皇上彙報,不能怠慢。”

內閣的節奏明顯不同了,靖王與汪喬年悄悄對視一眼,默默無聲。

孫傳庭不同於畢自嚴,畢自嚴是大而求全,孫傳庭是統而求精,有着強烈的計劃性,目的性。

日子真不好過了。

第九百八十二章 去國號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亂始第九百三十五章 事發第1223章 翻手爲雲 覆手爲雨第一百九十章 信王欲關商會第四百三十九章 株連法第九十三章 渠道第七百四十章 捉住特使第兩百四十八章 劉太妃第八百二十一章 宋應星很激動第四十二章 浣衣局(求收藏,推薦~)第八百三十九章 皇家政院一日遊第五百六十八章 體香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結第二十六章 端倪(收藏收藏收藏~~)第九十四章 舊人的力量第1405章 世界貿易大會第六十七章 定奪第九百三十一章 國企、國歌第1132章 天道秩序第四十二章 浣衣局(求收藏,推薦~)第三百九十六章 驚人的旨意第二百零八章 軍政佈局第七百一十七章 島津要決戰第九百八十四章 複雜紛擾第三百零九章 大戰前夕第五百八十九章 艱難險阻第三百六十三章 閹黨復熾第1203章 攻守同盟第八百一十八章 出城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複雜局面第1479章 如朕親臨第七十章 原委(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一百四十五章 弔唁第一百四十一章 張皇后生產第兩百四十一章 朱由檢的作用第三百三十九章 京師的波濤洶涌第1496章 羣狼環伺第七百五十七章 強勢談判第1145章 炮擊第1485章 皇子們站臺第1475章 對外干涉的起念第七百一十三章 入閩第一百零三章 頂缸人第1195章 上岸的危機四伏第1412章 爲官者爲民第八百零零二章 內閣強勢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塑內閣第三百四十三章 南/京第九百六十九章 洪武號第1331章 準備就緒第九百二十二章 戰略轉變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勝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戰(上)第兩百六十四章 信王當政第九百九十一章 傳旨第八百八十三章 迷茫大明第四百零一章 阿敏掌權第九百九十九章 朕堅定不移第1418章 再一辭官第1121章 尋常百姓第一千零九章 左良玉第1137章 令人震驚的薩摩藩第一百一十六章 虎頭蛇尾(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目標瀋陽第九百四十五章 開端第1265章 大元帥府的部署第1325章 雷劈泰山第六百八十三章 演武第三十四章 試探(求收藏~)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變局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奴的遇難第五百九十三章 奇異的搶劫第三百五十七章 劍出鞘(求收藏~)第1492章 新官員新衙門第三十三章 魏良卿(求收藏,求推薦票~)第1535章 多爾袞要死了第一百七十章 尾聲第1283章 燥熱的日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沒涵養的皇帝第兩百二十九章 赦魏忠賢第四百四十章 東廠降格第三百一十九章 夜襲第1473章 人小鬼大第五十二章 三十萬兩(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陰謀一角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稚嫩的想法第六百八十章 各有算盤第一百五十四章 萬燝杖斃第1226章 孫承宗的意味深長第1158章 一概接受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速(求收藏~)第二十五章 線索(求收藏~~)第1368章 奠基之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1195章 上岸的危機四伏第1414章 緹騎再現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塑內閣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
第九百八十二章 去國號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亂始第九百三十五章 事發第1223章 翻手爲雲 覆手爲雨第一百九十章 信王欲關商會第四百三十九章 株連法第九十三章 渠道第七百四十章 捉住特使第兩百四十八章 劉太妃第八百二十一章 宋應星很激動第四十二章 浣衣局(求收藏,推薦~)第八百三十九章 皇家政院一日遊第五百六十八章 體香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結第二十六章 端倪(收藏收藏收藏~~)第九十四章 舊人的力量第1405章 世界貿易大會第六十七章 定奪第九百三十一章 國企、國歌第1132章 天道秩序第四十二章 浣衣局(求收藏,推薦~)第三百九十六章 驚人的旨意第二百零八章 軍政佈局第七百一十七章 島津要決戰第九百八十四章 複雜紛擾第三百零九章 大戰前夕第五百八十九章 艱難險阻第三百六十三章 閹黨復熾第1203章 攻守同盟第八百一十八章 出城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複雜局面第1479章 如朕親臨第七十章 原委(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一百四十五章 弔唁第一百四十一章 張皇后生產第兩百四十一章 朱由檢的作用第三百三十九章 京師的波濤洶涌第1496章 羣狼環伺第七百五十七章 強勢談判第1145章 炮擊第1485章 皇子們站臺第1475章 對外干涉的起念第七百一十三章 入閩第一百零三章 頂缸人第1195章 上岸的危機四伏第1412章 爲官者爲民第八百零零二章 內閣強勢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塑內閣第三百四十三章 南/京第九百六十九章 洪武號第1331章 準備就緒第九百二十二章 戰略轉變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勝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戰(上)第兩百六十四章 信王當政第九百九十一章 傳旨第八百八十三章 迷茫大明第四百零一章 阿敏掌權第九百九十九章 朕堅定不移第1418章 再一辭官第1121章 尋常百姓第一千零九章 左良玉第1137章 令人震驚的薩摩藩第一百一十六章 虎頭蛇尾(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目標瀋陽第九百四十五章 開端第1265章 大元帥府的部署第1325章 雷劈泰山第六百八十三章 演武第三十四章 試探(求收藏~)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變局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奴的遇難第五百九十三章 奇異的搶劫第三百五十七章 劍出鞘(求收藏~)第1492章 新官員新衙門第三十三章 魏良卿(求收藏,求推薦票~)第1535章 多爾袞要死了第一百七十章 尾聲第1283章 燥熱的日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沒涵養的皇帝第兩百二十九章 赦魏忠賢第四百四十章 東廠降格第三百一十九章 夜襲第1473章 人小鬼大第五十二章 三十萬兩(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陰謀一角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稚嫩的想法第六百八十章 各有算盤第一百五十四章 萬燝杖斃第1226章 孫承宗的意味深長第1158章 一概接受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速(求收藏~)第二十五章 線索(求收藏~~)第1368章 奠基之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1195章 上岸的危機四伏第1414章 緹騎再現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塑內閣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