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峰迴路轉

周夏並不認爲,這隻宣德爐就是宣德三年所製作的。////

但他心底還存着一絲僥倖,萬一是其他的名人,或者在某個重要的歷史時刻,所鑄造的宣德爐,說不定,也能被稱爲珍貴文物呢!

當下,他也就準備拿過那隻宣德爐過來,仔細鑑賞一下,最好再用系統鑑定一下,做下佐證,看看是不是這件東西,就是珍貴文物。

讓周夏沒想到的是,有人比他手更快。

那是個三十四五歲左右的男人,鼻樑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鏡,顯得很有氣質的樣子。他原本就蹲在攤位前的,比起周夏來有優勢,手一伸,一下子就將這隻宣德爐給搶到了手裡。

周夏有些無語,看來這競爭還真是無處不在。

但這個時候,他也只有等待,不可能真正動手去和那人爭搶。

他隨手拿起攤位上的一隻仿明萬曆的青花碗,眼角餘光,卻依舊落在那隻宣德爐上,心底也在評估,究竟系統所鑑定的珍貴文物,是不是這隻宣德爐。

反正,絕對不可能是他手裡的這隻青花碗。

這青花髮色比較糟糕,倒不是那種模糊不清的,而是特別清楚的,一眼就看得出來,這隻青花碗所用的材料,並不是萬曆時候的回青料,而是加入了現代材料的仿品。

至於那隻宣德爐,周夏敢肯定,並不是宣德三年的真品宣德爐,即便現在仍舊沒有宣德爐的標準器,但周夏思量着,要真品宣德爐表現是這樣的話,那也不值得人們如此爲之癡狂了。

眼瞧着那眼鏡男面露欣喜,感覺很是喜歡的樣子,周夏也知道,他必須做點事情,要不然,這宣德爐恐怕就要歸他了。

在這之前,周夏還是想做下鑑定。

根據目鑑,周夏覺得這隻宣德,最有可能是清仿的。

宣德爐橫空出世之後,市面上所流傳的宣德爐,十隻當中,就有九隻是仿品。在明代宣德後期的時候,真正的宣德爐就相當罕見,更別說後面的年代了。

當初監製宣德爐的工部侍郎吳邦佐就是最爲典型的代表,爲了謀取私利,他召集原本鑄造過宣德爐的工匠,私下地按照當初的工藝,重新仿製宣德爐,並將之賣給民間,收刮財富。

這批仿製的宣德爐,也是所有仿品中,品質最高的。

如果這隻宣德爐,是這時候的,倒也有些價值。但要說是珍貴文物,還是太過勉強。

但周夏看着這隻宣德爐,怎麼看都不像的樣子,這品質,連吳邦佐仿製的宣德爐,都遠遠不如。

這年代,周夏最早也只看到清代。

清代的時候,仿製宣德爐的風潮也是越刮越厲害,可以說,歷朝歷代,都有仿製宣德爐的歷史,品質也都各不相同。

周夏不想太浪費功夫,又想測試一下附着在他身上的,這考古鑑定系統的極限在哪裡。

就隔着一段距離,讓系統給那隻宣德爐做鑑定。

系統很快就給出結果來,“該作品創作於公元1842年。”

這也就證明,這隻宣德爐,是清代的仿品無誤。

剛巧,這個時候,那眼鏡男又將這隻宣德爐給翻了過來,周夏也就瞄到了爐底。

宣德年制。

他看這樣的落款,宣德爐是有這樣的落款和標識,但是,真品宣德爐,是宣德皇帝所親自下命鑄造的。絕對的官窯作品,那字跡,絕對要比這隻宣德爐上字,來得周正得多。這字怎麼說呢!

匠氣味道太濃,說筆力不濟也好,水平太差也罷!反正,不是真品就對了。

造型倒是沒什麼問題,既然是放宣德爐的,基本都會參照着最爲權威的《宣德鼎彝圖錄》 來做文章,裡面所列的宣德爐的117種樣式,那種古樸典雅的淳樸美,即便是仿品,也是要孜孜追求的。

除此之外,這隻宣德爐的銅質,從外在表現來看,就肯定不像風磨銅那樣,經過多重煉製。

那眼鏡男也像是有些宣德爐鑑定心得的。

他用手輕輕颳了刮宣德爐的表面,上面所展露出來的東西,並不是種流光四射,光彩照人,從不同角度看,能感覺到各種金屬光澤的樣子。

這也是鑑定宣德爐相當重要的一點。

此外,外表的色澤,宣德爐的重量,外面包漿的樣子,都會被列入考察宣德爐真假的重要因素之中。

周夏卻是不用去考慮那麼多的,他既然知道,這隻宣德爐創作於公元1842年。

公元1842年,清代道光22年。

是個屈辱的年代。

周夏第一時間想起來的,莫過於第一次鴉片戰爭戰爭,就是在這一年所爆發的。之後,戰敗的清政府還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揭開了中國近代屈辱史的開端。

確實是個重要的年份,但這個,似乎和這隻宣德爐,扯不上什麼特別大的關係。

周夏又繼續回想,在這1842年的期間,又有哪些事蹟和人物,是他暫時還沒想起來的。

信息量實在太大,可能性也太多,周夏即便有系統的幫助,也根本鬧不明白。

“周師兄,在看什麼東西啊?”

周夏在這邊仔細地思量的時候,蘇曉茹看他沒有跟上隊伍,就回頭來找他。

“隨便看看!對了,小茹,考考你,你覺得這個攤位上,有沒有什麼值得注意的東西。”周夏腦子轉得很快,馬上就開始壓榨起蘇曉茹的勞動力來。

蘇曉茹倒是很開心,跟着蹲下來,興致勃勃地研究起來。她覺得,這是周夏已經選定好了好東西,真在考驗她的眼力。

她很樂意接受這樣的考驗,因爲這就意味着,她可以看到好東西,取得更快的進步。

只是,在這個攤位上,蘇曉茹並沒有找到太好的東西。

這也怪不得她,實在是因爲,這地攤上東西,絕大部分都是新仿品,有些老仿品,就相當不容易了。

蘇曉茹仔細觀察了一陣子,又親自上手了幾件東西,最後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那個眼鏡男仍舊興致勃勃地研究的宣德爐上。

蘇曉茹衝着那隻宣德爐,朝周夏努了努嘴,她嘴上雖然沒說,但想要表達的意思也很明顯。這整個攤位上,也就那隻宣德爐,最有價值了。

蘇曉茹心底認爲,周夏可能是想讓她幫忙演戲,把那隻宣德爐給弄到手。

她也在琢磨着,該怎樣子虎口搶食。

蘇曉茹在這方面的經驗並不太多,但既然是周夏所要求的,她覺得,有必要去嘗試一下。

兩人在這番折騰的時候,那眼鏡男依舊一副愛不釋手的樣子。

這時候,眼尖的攤主,四十五六歲的中年男人,也是注意到了這點。

他心底也是清楚的,他攤位上的東西,也就這隻宣德爐,價值最高。

而從眼下的情況看來,大家也都不傻,都把目光瞄準了這隻宣德爐。

周夏和蘇曉茹沒有說話,隻眼神交流的時候,謝曉玲也回頭來找他們了。她規矩懂得並不多,只看他們這麼久沒有挪窩,就問他們,是不是看中這裡的東西了。

謝曉玲也是有些鬱郁的,因爲她所看中的東西,無一例外的,都被周夏給判了死刑。她也就想要瞧瞧,能讓周夏看得上眼的東西,究竟會是怎樣的存在。

蘇曉茹低聲和她說了兩句,謝曉玲經驗沒有她豐富,儘管不想給他們添麻煩。但目光,還是不自覺地落在了,眼鏡男手裡,那正在反覆鑑定的宣德爐上。

這一切,都落在攤主眼裡,也讓他內心樂開了花。

周夏從蘇曉茹回來的那刻起,就知道事情可能要糟。

果然,不出他所料。

但是,這都算不上什麼。

周夏現在心底最爲糾結的是,系統所鑑定爲珍貴文物的,究竟是哪件東西。

他現在也沒有判斷得出來。

眼前這攤位上的東西,除了那隻宣德爐外,他都上手摸過。基本都是現代仿品,自然是沒什麼特別的價值的,這點周夏確認無誤。

如果硬要說放到將來的話,可能屬於珍貴文物的話,那是很不科學的。

除非是因爲經過周夏的手,但這樣一來,也會有悖論的。那不是周夏所經手的東西,都有變成珍貴文物的可能,爲什麼單單會是這裡的其中一件呢!

眼鏡男還沒將宣德爐給放下來,周夏就又用眼光掃視了一圈,想要找找看,是不是他真的疏忽了什麼。

要真沒有的話,他就只能確認,那隻宣德爐是珍貴文物,他得想盡辦法給拿下來才行。

忽地,周夏感覺他彷彿抓住了什麼一樣。

但這感覺,轉瞬即逝。

讓他覺得有些無從捉摸。

“老闆,你這爐子怎麼賣的?”眼鏡男終於鑑定完畢,和老闆說起話來。

攤主也很有自信,給他報了個兩萬塊的價格。

“你這價格,也太不厚道了!”眼鏡男馬上就回答道,“誰不知道,現在的宣德爐,可謂是歷代所有青銅器裡面,價格最低的啊!”

攤主何嘗不知道這點,這一切,都是由於明宣德後,宣德爐的仿品太多,真正的宣德爐,反而銷聲匿跡,從沒出現在人們視野中的緣故。

但這會,有周夏他們在,中年攤主的底氣也就非常足。

但是,他也不認爲這是真正的宣德爐,只對眼鏡男說,“我說兄弟你可看好了,這是老仿的宣德爐,品質相當高,這個價格一點都不高。你不要的話,有的人搶着要呢!”

攤主說着的時候,把目光轉向一直守在這裡的周夏幾人。

聽老闆說是老仿宣德爐,眼鏡男也是相信的,要是他敢大言不慚地說是真品宣德爐,恐怕大家都圍過來扇這攤主的耳光。

後面攤主的暗示,眼鏡男也看懂了,他就說覺得有些奇怪,爲什麼這幾個人一直在這,原來他們也是對這隻宣德爐有想法的。

但這時候,如果按照着行規來的話,只有他先和老闆談崩了,這幾個年輕人才有機會。只是,現在不守規矩的人實在太多,由不得他不妨。

當下,眼鏡男也就抓緊了手裡的宣德爐,對那攤主說,“我是真心要的,老闆,你給個誠心價。”

中年攤主把他自己的東西誇到天上去了,“我這個價格已經夠厚道的了!你瞧這宣德爐的水平,還是特別高,光這顏色,就足讓同類羞澀……”

周夏聽了,感覺很是怪怪的。

這攤主越是如此,也就證明,這宣德爐的價格越是不高。這樣的宣德爐,真能是珍貴文物?可週夏又實在找不出其他的東西,讓他煩惱不已。

“小茹,你說,這老闆的麻袋裡,裝的都是些什麼東西呀!”謝曉玲也悟出些門道來,覺得她們的到來,讓這件宣德爐的交易,憑空起了些波瀾,間接擡高了它的身價。於是,她就想辦法,試着轉移一下目標。

“能有什麼東西,應該都是些不值錢的吧!”蘇曉茹回答道,“要是值錢的話,他不早拿出來擺着賣了!”

周夏聽了這話之後,心中卻是一動。

對啊,他剛剛光想到擺在攤位上的東西,倒是忽略了旁邊這麻袋裡的東西。

周夏暗罵自己價值是豬腦袋,難怪,他就覺得這宣德爐不像是珍貴文物的樣子,好東西,說不定在這麻袋裡呢!

只是,周夏真正打量起這放在攤位旁邊的麻袋的時候,又覺得迷惑起來。

從這隻麻袋的形狀和大小來看,確實應該是不太值錢的東西。

碎瓷片。

今天的攤位比較緊張,所以,這些碎瓷片,就沒有拿出來。

要說起這瓷片,價格不高,但不管對於新手還是老行家來說,研究瓷器,都是有相當大幫助的東西。

從碎瓷片,可以看到很多東西。尤其是瓷器裡面的瓷胎,粗坯是什麼樣子的,在碎瓷片中,可謂是一覽無餘的。

但在完整的瓷器中,你卻是看不到這點的。

所以,往往,瓷片最爲容易鑑定。

周夏也在琢磨着,倘若這些碎瓷片中存在着珍貴文物的話,該是怎樣的瓷片,才能當得起這樣的評價?

宋代五大名窯,汝,官,哥,均,定?

還是更爲珍貴的,只存在於傳說中,片柴值千金的柴瓷?

“一萬八,不能再少了!”攤主和眼鏡男的砍價還價依舊進行得相當激烈。

眼鏡男回答道,“八千,這價已經給得相當高了。”

“我可是誠心的,之前有人出到兩萬我都沒賣呢!要不是我過兩天就要回去,我也不會這麼便宜出手的。”那攤主說道。

但讓周夏意動的,卻是這攤主的口音,帶着明顯的河南口音,像是鄭州那邊的人。周夏在拍賣公司的時候,常年接觸各地的藏家,對各地的口音,也是有所瞭解的。

河南鄭州,正是柴窯最有可能曾經出現過的地方。

雖然柴窯究竟存在還是不存在,至今都有存疑,也沒有找到切實的證據。以證明是柴窯的瓷器和窯址,但這種只在傳說中的瓷器,依舊讓無數喜愛瓷器的人,所深深嚮往和憧憬。

周夏又想到相關資料上關於柴窯的記載。

這宣德爐,據說,就是宣德皇帝,責令成宮廷御匠呂震和工部侍郎吳邦佐,參照皇府內藏的柴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等史籍,設計和監製香爐。

這說明在明代的時候,皇家內藏,說不定就有柴窯瓷器,但真實情況如何,誰也說不清楚。

日本那邊還有人說他們有柴窯真品呢,是件天青色的百合花瓶,說的就是明朝皇帝賞賜給他們的。

關於這柴窯,周夏在學校唸書的時候,有去了解過。

據說,周世宗曾御定御窯瓷,並題詩,“雨過天青雲破第一次,者般顏色作將來”。

而柴窯一名最早見於明代曹昭《格古要論》,萬曆以後的《玉芝堂談套》、《清秘藏》、《事物綢珠》、《五雜姐》、《博物要覽》、《長物志》等書也多論及此窯。

“柴窯天青色滋潤,細膩有細紋,多是粗黃土足,近世少見。”明曹昭《格古要論》中這樣記錄到,按照着這描述,倒是和哥窯瓷器,有些相似,都是開片的細紋。

“柴窯最貴,世不一見……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未塗釉的底部呈現瓷胚本來的粗黃色。”這是明文震亨《長物志》中,對柴窯瓷器可以說是最爲精準的描述。當然,這也是傳聞,文震亨本人應該也是沒有見到過柴窯的。

“滋潤細媚,有細紋,制精色異,爲諸窯之冠……柴窯瓷久不可得,得到殘件碎片,也當珍寶,用作服飾、帽飾;柴窯瓷片光芒奪目,如飛箭一般。”

這是清蘭浦、鄭廷桂《景德鎮陶錄》中對柴窯的記錄,他們的意思是,即便只得到一件柴窯的殘片,也可以當做珍寶對待,給它鑲嵌金銀珠寶,以顯示它的地位。

周夏所能唯一聯想到的,瓷片爲珍貴文物的,也就只有柴窯了。

柴窯可謂是“諸窯之冠”,還是中國曆代惟一以君主姓氏命名的瓷窯。

這柴窯,是一直困擾中國陶瓷史的千古之謎。

想到這些,周夏就覺得特別激動。(。

第16章 跟着撿漏第107章 僥倖第26章 誤會第176章 欲擒故縱第31章 田黃印章第168章 勸說第37章 質問第51章 重器第6章 成化鬥彩第25章 平地驚雷第16章 跟着撿漏第49章 偶像第3章 高科技鑑定第8章 舊不如新第128章 聞訊而至第90章 難題第45章 畫蛇添足第156章 重任第84章 “雙胞胎”第143章 峰迴路轉第152章 緣由第124章 疑點第169章 bug第112章 艱難抉擇第167章 周夏萬歲第139章 暗號和秘密第55章 多贏第35章 繼續上拍第27章 打賭第24章 氣質第107章 僥倖第164章 服軟第3章 高科技鑑定第5章 負荊請罪第92章 出手第137章 宣黃釉第20章 打臉第67章 價值數百萬第5章 負荊請罪第62章 隱藏福利第125章 有芒第128章 聞訊而至第126章 回家第51章 重器第58章 逼宮第70章 新的解讀第5章 負荊請罪第一百四十六章第82章 新的合夥第79章 別打臉腫了第22章 上拍第3章 高科技鑑定第105章 極品第103章 僞君子第29章 再接再厲第161章 來得巧第69章 血淚教訓第48章 難唸的經第118章 神也會失誤第111章 太陰險了第134章 研究對象第163章 此生無憾第21章 是不是漏第7章 逛古玩街第94章 閹黨第37章 質問第174章 花瓷第112章 艱難抉擇第105章 極品第9章 玉蟬第99章 倪瓚絕筆第25章 平地驚雷第175章 又是真品?第176章 欲擒故縱第131章 珍貴文物第85章 電話第186章 家事第40章 心有靈犀第92章 出手第61章 跟你混第160章 中間人第138章 豇豆紅第187章 相見第67章 價值數百萬第16章 跟着撿漏第60章 小師妹第169章 bug第150章 今夜無眠第157章 救火員第137章 宣黃釉第41章 圓滿第141章 誤會第46章 散財童子第147章 冒雨趕來第100章 “漏”很多第57章 考驗第121章 魚和熊掌第98章 吃大餐
第16章 跟着撿漏第107章 僥倖第26章 誤會第176章 欲擒故縱第31章 田黃印章第168章 勸說第37章 質問第51章 重器第6章 成化鬥彩第25章 平地驚雷第16章 跟着撿漏第49章 偶像第3章 高科技鑑定第8章 舊不如新第128章 聞訊而至第90章 難題第45章 畫蛇添足第156章 重任第84章 “雙胞胎”第143章 峰迴路轉第152章 緣由第124章 疑點第169章 bug第112章 艱難抉擇第167章 周夏萬歲第139章 暗號和秘密第55章 多贏第35章 繼續上拍第27章 打賭第24章 氣質第107章 僥倖第164章 服軟第3章 高科技鑑定第5章 負荊請罪第92章 出手第137章 宣黃釉第20章 打臉第67章 價值數百萬第5章 負荊請罪第62章 隱藏福利第125章 有芒第128章 聞訊而至第126章 回家第51章 重器第58章 逼宮第70章 新的解讀第5章 負荊請罪第一百四十六章第82章 新的合夥第79章 別打臉腫了第22章 上拍第3章 高科技鑑定第105章 極品第103章 僞君子第29章 再接再厲第161章 來得巧第69章 血淚教訓第48章 難唸的經第118章 神也會失誤第111章 太陰險了第134章 研究對象第163章 此生無憾第21章 是不是漏第7章 逛古玩街第94章 閹黨第37章 質問第174章 花瓷第112章 艱難抉擇第105章 極品第9章 玉蟬第99章 倪瓚絕筆第25章 平地驚雷第175章 又是真品?第176章 欲擒故縱第131章 珍貴文物第85章 電話第186章 家事第40章 心有靈犀第92章 出手第61章 跟你混第160章 中間人第138章 豇豆紅第187章 相見第67章 價值數百萬第16章 跟着撿漏第60章 小師妹第169章 bug第150章 今夜無眠第157章 救火員第137章 宣黃釉第41章 圓滿第141章 誤會第46章 散財童子第147章 冒雨趕來第100章 “漏”很多第57章 考驗第121章 魚和熊掌第98章 吃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