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舊不如新

看過熱鬧後,幾個人繼續逛古玩市場,連素來活潑開朗,大手大腳花錢的王超到了這裡都不像先前看到的那位丈夫那樣癡惑。用他的話來說,他自己不相信他有撿漏的命。在拍賣公司工作了這麼久,他見了太多,幾乎每個送來拍賣的藏家,都覺得自己手裡的是無價之寶。被公司的鑑定師鑑定爲贗品仿品後,還執迷不誤,說拍賣公司沒眼光不識貨,氣呼呼走掉的不在少數。

“不過周夏你不一樣,你是科班出身,又跟柳經理這麼久,運氣好的話,撿漏的可能性相當大。”王超也不忘說話給周夏打氣。

周夏順着他的話點頭,“運氣確實特別重要,說不定真能撿到個大漏,成功把賬給還了。”

王超則搖頭,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着急啥,欠着柳經理的,她對印象才更深刻。再說了,這根本不是你的錯,你又何必把所有責任攬自己身上……”

周夏笑笑,不在這話題上多做糾纏,眼睛也沒錯過攤位上的東西。

前面王豔麗幾人挑挑揀揀,陳曉軍似乎看中了一塊古玉,讓周夏過去幫忙鑑定一下。

周夏過去的時候,那中年古玩商販正在講,“你們真是好眼光,這是剛收上來的,大開門的清代玉觀音。”

周夏只掃了兩眼陳曉軍拿在手裡的玉觀音,並沒有上手,然後就問他,“你打算買來收藏還是隨身佩戴的。”

陳曉軍說,“當然是隨身佩戴啊,不說男戴觀音女帶佛嗎?”

周夏道,“這話是沒錯,可這有沁色的玉觀音卻不適合隨身佩戴,你應該知道這沁色是從哪裡來的吧!”

“當然知道……”陳曉軍馬上回答說,然後他就愣住了。

如果是出土的玉器的話,一般都會有沁色的,像他手裡這件玉觀音就有。這沁色是指玉器在環境中長期和水、土壤以及其他質相接觸,自然產生的水或礦物質侵蝕玉體,使玉器部分或整體的顏色發生變化的現象。

玉器的沁色分爲很多種,顏色也多種多樣,鑑定起來也不容易。

如果是出土的玉器,一般都是用來陪葬的,很多玉器都被腐爛的屍體侵蝕,在表面以及內部形成沁色。

像這樣的玉器,要說拿來收藏還可以,隨身佩戴還是免了的好,單是想着這樣的玉器陪着屍體埋葬了數百年,怎麼着心理也不會太舒服的。

世代傳下來的古玉倒還好,但這樣的數量比較稀少,一般的古玉,都以出土的爲主。

等陳曉軍回味過來後,連忙將玉交到周夏手裡,“說得也是,佩戴的話就算了。你給看看,有沒有收藏價值?”

周夏接過來,感覺就更加不對味,他原本就不看好這玉觀音,現在上手把玩後,更覺得問題多多。

玉器一直以溫潤的形象示人,可這玉觀音入手,給他的感覺並不好,很粗糙,摸起來感覺相當乾澀。他仔細查看材質,發現這並不是和田玉,而是青海玉。市面上常用青海玉來冒充和田玉,但價格比和田玉要低上一些,貪圖便宜的人買了很容易就上當。

“青海料。”周夏對陳曉軍說了三個字,心中也在暗笑,幸好不是俄羅斯白玉,要不然,這鑑定起來就更簡單。

知道這是青海玉,鑑定起來自然就更簡單,青海玉的大規模開採流通都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在這之前,絕大部分玉器都是和田玉。

陳曉軍頓時明白過來,這也就是說,這古玩商販說的啥大開門的清代玉觀音完全是無稽之談。真是信啥,都不能信他們那張嘴,編的故事圓溜得很,說起來也頭頭是道,可東西不對,還不都是白搭。

“那這沁色也是假的啦!”陳曉軍問周夏。

周夏點點頭,“仿古的手法很多,我就不逐一說出來。要是隨身佩戴,沒你想象的那麼可怕,但也差不多,反正就是各種化學手段土辦法往玉上面招呼。”

就陳曉軍所知,這仿古玉的作假手段可謂是豐富多彩,有拿氫氟酸硫酸硝酸等侵泡的,也有塗上氫氧化鈉然後用火燒的,還有鹼性做舊的。這其中的用到的化學物質都殘留在玉器中,要貼身佩戴的話,非但不能起到“人養玉,玉養人”的效果,反而容易惹出一系列的病出來。

“除了材質本身外,你們看這雕工和刀法也比較粗糙,沒太大的章法,也就勉強看得出是個觀音的造型,什麼神韻氣質的根本就沒有,即便真是清朝的玉器,也沒有什麼收藏價值,完全沒必要浪費時間和精力在這樣的玉器上面。”周夏接着又說道。 щшш☢ тт kǎn☢ ¢ ○

陳曉軍點頭,表示受教。

鑑定古玉的技巧還很多,每個時代的玉器,其特徵都不一樣,根據每個時代的特徵來做鑑定,再結合具體的情況,方能做到準確鑑定。市面上流傳的所謂古玉,真正有收藏價值,其實並不多,絕大部分都是仿古作假的。

周夏也給了陳曉軍一個建議,“你如果喜歡玉石,要貼身佩戴的話,不如去買新玉。”

陳曉軍略顯尷尬地說,“我也知道新玉不錯,可這價格,不是也貴得離譜嗎?”

王豔麗王超他們也是一副瞭然的表情,誰玩古玩收藏的,要是不知道和田玉都被炒到天上去的話,根本沒臉說他在這行混過。

隨着和田玉開採殆盡,收藏人數的急劇增長,加上各種炒家的炒作,一塊好的和田玉籽料,都是按克計算的,每克萬元還別嫌貴,比真品的戰國漢代古玉價格還要高得多。

舊不如新,瘋狂的石頭在和田玉行業真實上演。

周夏笑道,“真正品質好的和田玉肯定貴,尤其是那種不用雕刻就能達到收藏級別的籽料,價格想跌都跌不太下來。但品質一般的和田玉,經過雕琢加工之後也是有藝術價值的,而且這樣的玉價格也不會太貴,現在已經有些迴歸理性的味道了。如果你是真心喜歡玉的話,倒是可以考慮去買塊來隨身佩戴,指望靠它升值的話就算了。”

陳曉軍點頭說好,不過周夏也提醒他,現在市面上贗品氾濫,連價值不高的古玉都是如此,更別說賣得如火如荼的和田玉了,現在想買到真正的和田玉可不容易。

陳曉軍就說到時候拉周夏去幫忙做參考,周夏也沒拒絕他,說到時候跟着一起去開開眼界。

這番折騰下來,陳曉軍的古玉沒買成,倒是給他們幾個普及了一下知識,這也是他們喜歡和周夏一起出來逛街的原因。周夏爲人仗義,從不藏私,有啥經驗也不瞞着他們,他自己也不覺得有什麼好遮掩的。

第116章 兩幅真品第102章 分襠鼎第5章 負荊請罪第176章 欲擒故縱第143章 峰迴路轉第43章 真假難辨第140章 放鬆第97章 打道回府第42章 文藝青年第16章 跟着撿漏第113章 逆轉第174章 花瓷第148章 要出名了第100章 “漏”很多第17章 紅釉小杯第186章 家事第141章 誤會第106章 油滴盞第116章 兩幅真品第104章 千萬富翁第98章 吃大餐第147章 冒雨趕來第74章 知假買假第166章 準備工作第171章 意外之喜第7章 逛古玩街第128章 聞訊而至第172章 唐三彩第152章 緣由第135章 洋彩第71章 節操何在第172章 唐三彩第57章 考驗第169章 bug第177章 古琴第45章 畫蛇添足第78章 柳老爺子的邀請第109章 是真是假第25章 平地驚雷第151章 征服第93章 明人聚會第133章 爭奪第103章 僞君子第140章 放鬆第13章 撲朔迷離第139章 暗號和秘密第73章 眼力和眼光第183章 試探第105章 極品第15章 休閒一刻第72章 覈查圖錄第70章 新的解讀第94章 閹黨第89章 人人都會演戲第147章 冒雨趕來第178章 得現真跡第94章 閹黨第132章 老狐狸第17章 紅釉小杯第155章 人情第184章 天大人情第97章 打道回府第145章 非汝非鈞非哥第60章 小師妹第33章 八卦第25章 平地驚雷第47章 最好的賀禮第43章 真假難辨第30章 願賭服輸第64章 朱雀銅鏡第一百七十三章第159章 理論與實踐第29章 再接再厲第32章 百萬年薪第153章 堅持第107章 僥倖第141章 誤會第87章 迷惘的菜鳥第70章 新的解讀第179章 借個幾億第59章 罪魁禍首第169章 bug第一百七十三章第120章 爭辯第54章 好主意第121章 魚和熊掌第11章 兩萬塊第157章 救火員第145章 非汝非鈞非哥第10章 玉蟬到手第103章 僞君子第141章 誤會第56章 刁難第131章 珍貴文物第101章 青銅器第128章 聞訊而至第152章 緣由第66章 如何善後第23章 準備工作
第116章 兩幅真品第102章 分襠鼎第5章 負荊請罪第176章 欲擒故縱第143章 峰迴路轉第43章 真假難辨第140章 放鬆第97章 打道回府第42章 文藝青年第16章 跟着撿漏第113章 逆轉第174章 花瓷第148章 要出名了第100章 “漏”很多第17章 紅釉小杯第186章 家事第141章 誤會第106章 油滴盞第116章 兩幅真品第104章 千萬富翁第98章 吃大餐第147章 冒雨趕來第74章 知假買假第166章 準備工作第171章 意外之喜第7章 逛古玩街第128章 聞訊而至第172章 唐三彩第152章 緣由第135章 洋彩第71章 節操何在第172章 唐三彩第57章 考驗第169章 bug第177章 古琴第45章 畫蛇添足第78章 柳老爺子的邀請第109章 是真是假第25章 平地驚雷第151章 征服第93章 明人聚會第133章 爭奪第103章 僞君子第140章 放鬆第13章 撲朔迷離第139章 暗號和秘密第73章 眼力和眼光第183章 試探第105章 極品第15章 休閒一刻第72章 覈查圖錄第70章 新的解讀第94章 閹黨第89章 人人都會演戲第147章 冒雨趕來第178章 得現真跡第94章 閹黨第132章 老狐狸第17章 紅釉小杯第155章 人情第184章 天大人情第97章 打道回府第145章 非汝非鈞非哥第60章 小師妹第33章 八卦第25章 平地驚雷第47章 最好的賀禮第43章 真假難辨第30章 願賭服輸第64章 朱雀銅鏡第一百七十三章第159章 理論與實踐第29章 再接再厲第32章 百萬年薪第153章 堅持第107章 僥倖第141章 誤會第87章 迷惘的菜鳥第70章 新的解讀第179章 借個幾億第59章 罪魁禍首第169章 bug第一百七十三章第120章 爭辯第54章 好主意第121章 魚和熊掌第11章 兩萬塊第157章 救火員第145章 非汝非鈞非哥第10章 玉蟬到手第103章 僞君子第141章 誤會第56章 刁難第131章 珍貴文物第101章 青銅器第128章 聞訊而至第152章 緣由第66章 如何善後第23章 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