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風雪中的貧兒

次早起身,店主已備一匹好馬相待。沈鴻開發店錢,店主執意不收,說:“那火牌便是店賬,沈兄不必客氣。”沈鴻知道再說便假,只得騎馬上路。途中無事,一路急行,到了開封城內相國寺左近,正在察看有無魏強所說的人,忽見一個壯漢由側面一家客店中趕出,將馬接過,先朝馬鞍下看了看,笑問:“尊兄如無什事,邱二兄這匹馬請交我吧。”沈鴻行時早聽魏、邱二人說過,忙即下馬稱謝,並託代向二人致意,壯漢便將馬拉去,走往小巷之中。沈鴻想起此人由路旁客店中跑出,必與相識,自己人地生疏,託他引往住店要方便得多,如何忘卻?剛把行李放在路旁,想去住店,便見兩個店夥走來迎接,沈鴻一問方纔接馬壯漢可是相識,店夥答說:“此是北街楊家鏢局的夥計,並不住在店內,方纔那馬是尊客騎來的嗎?”沈鴻點了點頭,見店夥面有驚奇之色,也未在意。一路奔馳,飢疲交加,因覺錢帶不多,獨手丐酒量又大,將人尋到還要款待,不敢多用。尋了一間小房住下,自去街上買了一點便宜食物胡亂吃飽,略微歇息,大已入夜,知道當夜無從訪問,索性補足睡眠,養好精神,明日一早再去相國寺中查訪。

那相國寺原是數百年的大廟,內中僧房甚多,廟內並有不少攤鋪,雜戲、評話和各種江湖賣藝賣藥的人,熱鬧非常。沈鴻初次到達,所聞不多,隔夜便向店夥打聽。沈鴻住的雖是小房,飲食自理,無什油水,店家因他昨日所騎的馬來得奇怪,一到便有鏢行中人將馬接去,看不出是什路數,不敢得罪,有問必答。沈鴻天明起身,匆匆洗漱便往外跑。店夥笑說:“此時還早,尊客吃完點心再走。”沈鴻見店夥和氣,心想,獨手丐遊戲風塵,既約在此,定必常來此間,店夥也許認得,便向他打聽,有無這樣一個花子。

店夥笑說:“相國寺中花子甚多,多在山門側面大樹之下。此地花子與別處不同,都有師父傳授,好吃懶做,把手背朝下當着職業,什麼事都做得出來,極少好人,斷手斷腳的有十好幾個,像你所說那樣花子甚多,說不上是哪一個。如尋不到,最好明早再去,因爲明天相國寺廟會,香客遊人甚多,並有善人賙濟窮苦,散錢之處在西偏殿旁禪堂之內,各地窮人都要趕來討領錢米。你說那人既在此地,不會不來。我不知尊客尋他什麼意思。如有什事,最好今日不要前去,以免打草驚蛇,被他滑掉。”沈鴻知道店夥誤把自己當成官差,心中好笑,不便明言,隨口笑答:“這是我一位老長親,多年不通音信,日前在孝義縣聽人說在此地,光景窮苦,特來尋他,並無他意。”店夥也未再說,沈鴻便往寺中走去。

相隔只半條街,轉眼走到。入內一看,山門裡面廣場上到處都是篷帳桌凳,雜亂不堪,許多賣早點零食的攤販已將布篷支起,擺好桌椅板凳,生起火來。還有許多跑馬解的,有的佈置場子,有的還未睡醒,都是一些看攤的人,領頭出場的尚還未到。這類攤篷不下二三百處。雖是清早,依舊人聲嘈雜,此呼彼應,往來奔走,各人忙亂做一堆,遊人卻是一個沒有,比起故鄉那些大廟迥乎不同,哪像一所禪林清靜之地?暗忖,還沒到廟會己這樣雜亂,明日不知如何熱鬧,尋人想必更難。先在廟中走了一陣,一個花子也未遇上。心想,獨手老前輩既然隱跡風塵,必與廟中花子相識,何不去尋他們打聽?

因山門旁邊大樹下並無花子蹤跡,又聽攤上人談說西禪堂今日發票,與店夥之言相合,心疑花子往領錢票,向一老年攤販打聽,那老頭人甚忠厚,聞言朝沈鴻上下一看,笑道:

“相公氣派不像窮人,他們都有幫頭,外人插不進去,就遇好心人送你一點錢米,走出門休想太平。再說年紀輕輕,什麼事不好做,何苦手背朝下討來用呢?真要異鄉流落,缺少盤川,想別的方法也好。”沈鴻知他誤會,便說不是討錢,是尋一人,便將獨手丐形貌說出,問可見過。老頭聞言,越發驚奇道:“相公像個讀書人,如何和這樣的人打交道?相國寺中另有一夥缺手斷腿的花子,最是兇橫,專一強討惡化,有的身邊還帶有毒蟲,厲害非常,無人敢惹。討起錢來也是他們搶在前面,決無好事。再說這樣人甚多,也不知你說的是哪一個?”沈鴻再往下說,老頭已自走開。

這時許多食物攤都已陳列停當,生火出賣。沈鴻覺着腹飢,隨便尋一攤頭買了一碗豆漿、幾個燒餅,正想吃完尋往西禪堂一試,忽見旁邊有一十二三歲的幼童,骨瘦如柴,穿着一身破舊短衣,坐在旁邊樹根之上不時低頭嘆氣。心想,小小年紀,有何心事,也許家中窮苦腹中飢餓之故。因那幼童穿得大破,看去卻不像個小花子,目光又常注在自己身上,欲言又止。也許初學叫花,還不好意思張口向人。好好一個小孩,就此落入乞討之中,養成好吃懶做、不勞而獲習氣,豈不可惜?何不喊他過來,請他吃上一飽,少時同去他家,問明詳情。如有大人,便省出一點銀子分送與他,使能小本經商,勉強度日,養其廉恥,免得墮落,豈不比佞佛燒香要好得多?便笑喚道:“小兄弟請過來。”

幼童應聲走過,笑問客人:“可是要我領路走逛龍亭鐵塔的麼?我早就看出你是外鄉來的客人了。”沈鴻一問,原來那幼童姜飛是個孤兒,隨一寡母紡織度日,甚是寒苦。從小聰明,想要讀書,家中無錢。恰巧左近富家的書房設在後花園內,因和園了相識,藉着代他打掃澆花,漸漸混了進去。事完便在書房門外偷聽,並將富家子弟丟掉的舊書拾起,暗中勤讀。

那富家是一土豪,家中妻妾成羣,子孫衆多,但都嬌生慣養,貪玩逃學,把讀書視若畏途。先生姓賈,外表是個中年寒士,人甚豪爽慷慨,沒有一點頭巾氣。自從發現有一貧兒在外偷聽,知道東家是個俗惡不堪的土豪:自己爲他教讀出於無奈,而這一班學生都是頑劣驕縱,恨書如仇,就想爲他盡心也辦不到,每日心情十分苦悶。忽然發現這樣一個年幼好學的美質,甚是喜愛,極想加以造就。無奈東家習氣太重,貧富尊卑之念太深,如與明言,決不肯容一貧兒和他子女共讀。自己氣味不投,平日又少見面。心正打算,這日大雪風寒,候到傍午,才見幾個學生被一羣男女下人擡抱而來,重裘之外還帶上風帽,穿上斗篷。內有兩個年已十八九歲,竟推天冷,惟恐受寒傷風,告假不到,因防先生不快,還由東家親筆寫了一張紙條。下人去後,賈先生方想:“膏粱子弟真個下材。如今大雪寒天,外面許多窮人不是衣食不周,便是爲了生活在風雪中掙扎。可是人多筋強力壯,照樣勞苦,什麼叫做傷風怕冷全沒放在心上。東家這裡窮奢極欲,何等享受。休說他那重房密室溫暖如春,便這書房之內,白天沾了學生的光,也是爐火熊熊,沒有一毫寒意。我連一件舊棉袍都穿不住,他們穿了這許多的皮棉還要說冷,體力如此嬌嫩,日後如何出去做事?東家還有譽兒之痹,只一見面必說他那兒女命相極貴,如何聰明孝順,不是封疆大吏,便是一品夫人,功名富貴簡直手到拿來,也不想想這般蠢材既不能文,又不能武,只知儘性享受,暴殄天物,休說一技之長,連幾句死書都不肯讀,就仗父兄餘蔭、親友援引取得功名,也無非多害好些人民,除此一條做官的路,只要朝中有人,或者還有指望,更無其他謀生之地。看來這些未來的小害民賊不是做官造孽去害人民,便是害他自己墮落窮餓而死。反正害人害己都是一害,偏說得那等好法,當成活寶一樣看待。我在他家爲師,本心未始不想改變他們氣質,化莠爲良,就不能日後做點事業,以他的財勢多爲人民造福,至少能使安分守己,稍知善惡之分,不去害人,豈不也好;無奈全家混蛋,環境太壞,這些子女天生劣根,從小看慣父母尊長那樣驕奢淫逸,耳目所及無非罪惡之跡,一任自己苦口婆心,百般勸導,少年天真,並非聽不進去,也頗有感動時候,但是習與性成,一出書房便忘了一個乾淨,父兄大人非但不知教訓,反認爲他的富貴命中帶來,理應享受,越考究越舒適,說將出去越有面子,一呼百諾纔是威風,婢美妾嬌纔是福氣。奴僕下人與勞作之事,皆是天生苦命的貧賤之人所爲,有福不享不特冤枉,也失了身份。把自己平日所說勤儉持躬、推己及人、寬厚誠敬、愛羣濟世許多勸告的話,除用功讀書是爲將來升官發財沒有反對而外,餘都認爲迂腐之談。

“那土豪並說:‘自來只有狀元徒弟,沒有狀元先生。賈老師雖然無人引進,不知他的家鄉來歷,但我遇他之時也是嚴冬風雪。見他穿了一件舊夾衫,爲廟中和尚寫匾,手待兩尺來長的大筆,運轉如飛,四個五六尺方圓的大字一揮而就。寫時人和生龍活虎一樣,不似別的秀才一身酸氣。寫完到他房內,見那桌上所抄書本小比蠅頭。別的不說,單這一筆字我生平便未見過。後聽和尚說,初來廟中不久和尚也是看他不起、這日忽有兩個貴官前來拜訪,賓主三人閉門密談,和尚派人在隔壁房中偷聽,滿擬他有此貴官好友必能發跡,哪知此人性情古怪,和來人越說越僵,最後竟翻臉怒罵,喝令來客快滾。

後來送了兩次金銀重禮全都不收。不久還要離去。我由當地路過,料知必有來歷,知他這樣人都是怪脾氣,用了許多方法與之結交,還在當地多住了好幾天。他始終對我精神冷淡,除吃我兩頓飯外分文不取。最後彼此要走,我才露出求師之意,不料他竟一口答應。但是說好,只教三年,要一清靜書房獨居在內,不與外人相見,主人宴會賓客也不入席,來此已一年多,每月難得見到一面,見時不問永不開口,屢次探詢,始終不說他的身世,老是一張冷臉,不像教書時那樣和氣,有說有笑,越想越奇怪。我不知他才學如何,後將他所作詩文偷出,向本城兩位老翰林請教,均說此是寫作俱佳的奇才,屢次託我引進,想結一個斯文知己,他都堅拒,至今我還無法回覆人家。你們想,這樣怪人,多好學問也必窮苦一生。照他所說,有福不享專去救那苦人豈非呆子?天下苦人如此多法,哪裡救得過來?而且這類苦人大都又窮又髒,蠢得可憐,賣苦力氣是他本分。要是這些天生苦命的人都能享福,我們這些富貴中人也如何顯得出來?他們休說有福可享,便是豐衣足食,也不肯再做我們奴僕,由我呼來喝去,隨便打罵,不敢反抗了。就是爲想多得點錢來服侍我們,稍微打罵也必不肯受氣,各自辭退,那還成個什麼世界?這些話簡直不通。聽人說他教得真好,雖然不肯打學生,管得卻嚴。第一,以前你們不論多好衣服,當天就髒得不成樣子。自他來後,每日放學回來身上總是乾淨,可見勤儉小氣的人不肯糟蹋東西,自有他的好處。是他教過的書也能講出。字更寫得好,比前幾個老師要強得多,總算難得。至於別的廢話,聽只管聽,不可信以爲真。老師那好學問,要不是這樣怪脾氣、怪議論,也不會窮苦多年,沒有出息。那兩個大官明是他的好友,想要引他出去做官,他會把人家得罪出去,有路不走,斷無出頭之日。你們學他,非糟不可。’這樣東家和學生如何處得下去?自己偏又四海飄零,無家可歸,既拿束-,受人錢財,不能不出點力;這些子弟中毒已深,又無可救藥。”

心正煩悶,急聽窗外響了一下。想起貧兒姜飛每日伏在窗外聽書,這冷天氣不知來否?忙走過去一看,果是姜飛,靠在窗旁正在搓手呵氣。一張小臉已凍成了烏色,身上頭上還有好些雪花未溶。穿着一身補了又補的短襖褲,一雙破鞋,腳跟也露出在外,凍得紅裡透黑。脅下夾着兩本破書,雖然凍得發抖,身子仍是筆挺,恭恭敬敬喊了一聲“先生”,沒有一點委屈乞憐之容,不禁又憐又愛。暗付,富貴人家的子女住的高房大廈,室暖如春,身穿重裘,還在喊冷,請了專館先生,日高三丈尚未起身。此時快吃午飯,方由下人和搭木偶一樣連擡帶抱、前呼後擁送進房內,有書不讀,一味享受頑皮。

這個貧兒爲了家中寒苦,無力讀書,不論寒暑風雨,每日立在窗外偷聽,已有數月。雙方對比,不特苦樂相去天淵,看去也大令人不平。也未和學生商量,便將姜飛喊了進來。

剛到門口,想要走進,侍候書房的下人面上便現不快之容。姜飛原受園丁囑咐,知道偷聽讀書乃是情面,園丁擔着責任。一個不巧,主人怪罪,必遭毒打,還要連累園丁。同時人在外面風雪之中凍了好些時,內外冷熱相差太大。還未走進,便覺裡面火爐也似,一股熱氣由簾縫中迎面撲來,逼得氣透不轉,忙即往後倒退,先生見惡奴朝着姜飛怒目相視,人已往後倒退,本要發作,繼一想,這類奴才無可理喻,自己雖然無關,此子家住在此,難免吃虧。再則人在外面凍了多時,驟進暖房難免感冒。想了一想,笑道:

“你在外面凍了多時,裡面太熱,就在廊內坐上一會,等我再來問話。”隨將自己的茶倒了一杯,令在廊內坐定,一面吩咐開飯。惡奴雖然不願,但知主人敬師,不敢不聽,那幾個小主人爲了起來太晚,巴不得先生有事,不上生書,也一起跟了出來,朝姜飛問東問西,並把家中帶去的糖果遞了一些過去。先生笑說:“可見還是環境不良,人性本善,多少也有一點同情。他也是父母所養,不過少了幾個錢,這等窮苦。你看人家比你們還小,爲想讀書,冒着風寒雨雪來此聽講,多麼可憐!我意欲留他吃一頓飯,稍微賙濟,送他幾本書讀,你們願意麼?”那些學生到底都是幼童,想討老師的好,加以平日頑皮,除幾個年長一點的嫌髒沒有開口外,餘都同聲笑諾。

惡奴見姜飛周身溼污,老師還要留他吃飯,氣在心裡,不敢發作,故意笑對衆學生道:“這是一個住在附近的放牛娃。都是園了老王偷懶,想他掃地,引進園來,要被大老爺知道,連他和老王都非倒黴不可。好的打上一頓鞭子趕走了事。重一點便當他小賊看待,一張名帖送到祥符縣便枷起來,受罪更大。總算今天運氣,被師老爺遇上,看他可憐,就是鬧出事來也有師老爺擔待,不與我們下人相干。按說小人不該多嘴,”不過諸位少爺小姐身子何等嬌慣,平日由這屋到那屋,不穿斗篷都要傷風。今天師老爺大發善心,請他吃飯,好在飯菜都多,每天都剩不少,賞他吃點無妨。這樣一件小事師老爺儘管做主,去做好人,用不着商量。外面這大風雪,諸位少爺小姐由暖房裡走出,要是受寒小的卻擔不起。我看師老爺要請客,我到廚房傳話,爲這位小客人辦上一桌整席,都比少爺小姐冒寒生病要強得多。他這一身又髒又臭,諸位少爺小姐千金之體,如何與他同座?快請回房,我叫廚房單開一桌,由師老爺陪他,隨便哪裡吃都行。這樣大雪寒天,只不叫我們當下人的費事收拾屋子就承情了。”內中幾個小的本已有了同情之心,及聽惡奴一說,想起父母平時之言,再見姜飛穿得那樣破舊溼污,立起輕視之念,便走了進去,隔着窗子向外偷看,書也不讀。惡奴吳元立時跟進,從中挑撥,想由這些蠢子去向主人說先生的壞話。賈先生知那惡奴吳元勢利刻薄,好猾異常,最得主人寵信,因自己不大愛理他,心中懷恨,幾次去向主人進讒,均因主人聽信那兩個老翰林之言,對於自己十分尊敬,只管賓主性情不投,下人壞話卻說不進去、碰了兩次釘子,一直敢怒而不敢言。今日好容易抓住題目,自然不肯放過。明聽在旁冷言冷語,暗中挑撥,心中好笑,絲毫不以爲意。因將開飯,索性不回書房,徑在廊前盤問姜飛身世。聽說寡婦孤兒一貧如洗,越發憐憫。因那走廊外有一層門窗,設有桌椅、火盆、茶爐,比起露天暖和得多。

姜飛吃完熱茶,坐了一會,面色已轉紅潤,手足溫暖,精神起來。知道書房太熱,少時出去仍不免於受涼,也就不再勉強。跟着惡奴把飯開來,果然分成內外兩桌。在外面茶桌上擺下兩份碗筷。平日原有四盆八碗,菜極豐盛。惡奴故意分出兩碗兩盆,所有好菜都放在書房之內不端出來。先生知其故意侮辱,表示貧兒乃老師之客,只配這幾樣粗菜。其實上豪飲食講究,就這兩盆兩碗也極精美,不是窮苦之人所能入口。心正想事,也付之一笑,只勸姜飛隨意飲食,說:“今日也許無暇和你多談,日內天如放晴,可去龍亭等我,還有話說。”這時,惡奴正在裡面開飯,無人在旁。飯桶放在茶几上面,姜飛看出老師憐愛,萬分感激。惡奴不在,少了拘束顧忌,便聽先生的話大吃起來。主人因敬先生,每頓飯粥蒸饃之外還有一大盆點心,半鹹半甜,味道極美。先生見他只吃一個甜包子便不再動,目光不時注在上面,似想心事,當他面嫩不敢多吃,可是別的菜飯吃得卻極自然,心中不解,笑問:“你愛吃那甜的,何不多吃幾個?”姜飛聞言,臉上一紅,欲言又止。先生忽然醒悟,笑問:“你可想帶幾個回去與你娘吃麼?”姜飛紅着一張凍臉,強笑說道:“吳大爺能許我帶走麼?我娘今夜還不知有錢買小米沒有,她最愛吃甜的,我家已三四年沒見糖了。”先生見他話未說完,一雙又黑又亮的眼睛已掛下兩行淚珠,不禁冷笑道:“你今日來此吃飯,全是我的主意,少時只管拿走。如有人與你爲難,我自會去向主人說話,放心好了。”

姜飛聞言,猛想起這家土豪勾結官府,勢力極大,手下惡奴狐假虎威,隨意欺人,鄰里常人稍微冒犯常遭毒打。聽方纔所說,口氣大是不妙,莫要事後尋我母子晦氣,心中一驚,又不敢當耐說出。正在爲難,暗中發急,主人長子長女忽然踏雪而來,因頭上帶有風帽,又大怕冷,匆匆被幾個下人送進,先生坐在旁邊也未看見。到了書房見先生不在房內,此是從來所無之事,方要詢問,惡奴吳元已上前討好,低聲說了經過,滿擬這兩位大少爺大小姐素來驕貴,見不得窮人,先生這等行爲定必不以爲然;老主人又最寵愛這一子一女,回去一稟告,先生飯碗就不打破,也必受氣。哪知這兩兄妹有力而來,加以年將二十。男的起初文理不通,自從先生來後,想起東家雖然不好,到底得人錢財,好歹也應教出一點成績,覺着這大的兩個人雖奸猾,染有父風,求名之心卻盛,知道用功,教了不到一年便考上秀才。主人對於老師信仰也由於此。當日兄妹二人本已告假,打算圍爐賞雪,忽然聽說本省藩臺日內爲母做壽,土豪因聽那兩老翰林說,兒女近年得了名師,詩做得好,長子更是一筆好字,意欲人前顯耀,便令兩小兄妹連做帶寫。兩人一想,藩臺本省大官,爲母做壽,人家所送詩文都是大手筆。聽先生說自己寫作並不甚佳,父親只管逢人誇獎,實在還不能拿出見人,臨時怯場,惟恐丟人,知道先生寫作俱佳,特意來請捉刀。一聽惡奴這等說法,再看外面先生與一貧兒對坐在前廊下人桌上,飯菜只得幾樣次的,也無一人侍候,雖然好笑,總覺惡奴做得太過。又想借此討好,以防先生推託,不肯代寫。兄妹二人互相使一眼色,先不發作,笑嘻嘻一同靜聽。惡奴以爲小主人必已說動,越發得意,添枝加葉,連刻薄帶挖苦,聲音也越來越高。正在得意,忽聽一聲“該死混蛋”,接連便捱了兩個大嘴巴。原來這兩位小主人反幫先生。男的連踢帶打,女的拍桌大罵說:“一日爲師,終身爲父,我們主人對老師何等恭敬,他老人家看那窮孩子可憐,想要賙濟,原是好事,你這該死的奴才怎敢無禮?待我稟告太老爺,打斷你的狗腿!”一面吩咐隨來惡奴將吳元帶走,等候發落,快選一個老成恭謹的下人代替侍候書房,以後無論何事,只老師吩咐,不許絲毫違命。跟着便同走出,賠笑說道:

“外面大冷,奴才無禮,學生業已責罰,請老師到裡面坐罷。這個小孩窮苦可憐,少時多給他一點錢就是。”

先生一任書房裡面打罵吵鬧,始終若無其事。剛和姜飛訂好約會,準備將自己存而未用的束-取出相贈,兩小兄妹已自走出賠話。先生知這兩人年紀較長,習氣更大,先還打算如聽惡奴之言,詞色稍有不遜,立時辭館而去,這等行徑實出意外,先頗高興,覺着少年人終有一點良心;知道姜飛不慣暖房,便令在外稍候,先將包子取紙包好,以備帶走,然後歸座笑道:“我今日因見這個貧苦幼童有志讀書,無力求學,冒着嚴冬風雪來此聽講。一問家中又是那樣寒苦。想起你家對我厚待,每頓飯菜豐盛,從吃不完。

他也同是人家兒子,這樣飢寒交迫,實在看不過去,一時多事,喊他進來吃頓飽飯。不料吳元嫌他貧苦,說話無禮。我因這一類事朱門豪奴從未見過,大驚小怪也是常情,並未與之計較,你兩兄妹這一打一罵也覺稍過,既已責罰,不必再追究了。你們方纔因病告假,怎又前來,可有什事要和我說麼?”兩小兄妹看先生面有笑容,又把惡奴罵了一頓,並向先生道歉,最後方始說起寫作壽文之事。先生聞言,略一尋思,哈哈笑道:

“原來是這樣的麼。我向不做諛墓諂壽文字,何況代你捉刀。也是你們運氣,今日恰要錢用,我那束情前三月又被我用掉多半。自來救人應當救徹,好在非我出名,現成交易,你們偷點浮名,我也救兩個孤兒寡母,這還值得;兔我用完,將來起身沒有盤川也是好的。你拿四十兩銀子來,送與那個苦孩子,我爲你們連寫帶做,一手包辦好了。”

兩小兄妹也未聽出言中之意,聞言大喜,忙命下人去取銀子。先生等銀取來,交與姜飛,又將自己一件舊棉衣與他披上,喊在一旁,低聲說道:“我恐你母子將來受惡奴的氣,方纔未與計較,不料這兩個小主人爲想求我寫作壽屏,仍將其打罵了一頓。旁立惡奴心中均都不平、你已結怨,須防小人暗算,此銀拿去交你母親度日。單讀死書不切實用,可將近三月內聽書所得閒時想好,等到龍亭見面,經我考問,再教你讀書做人之法。回去只把前日我講的《管子》、《墨子》各買一部,再有一部《通鑑》,足可夠你隨時用功。以後這裡不要來了。”姜飛感激得淚流不已,連聲應諾,一句話也說不出,臨走說道:“老師是我恩人,我一肚子話一句也說不出來。這些少爺小姐都在窗內看我,不便多說。天一放晴便往龍亭等候,不見恩師我決不走,除卻早晚兩頓爲娘燒飯挑水,都在那裡。恩師也許有事,年前隨便哪一天去都好。此時拜師好些不便,我到家中再向恩師叩頭吧。”先生見他詞色感憤,心想,主人家中子女衆多,家財富有,到此一年多,從未見他穿過一次舊衣,小孩不用的衣服不知多少,隨便糟蹋,有心代要兩件,又覺那些衣服都是綾羅綢緞,少說也有七八成新,姜飛家貧,太不相稱,又易引起奢華之念,便未再說。爲防帶了銀子包裹出去被人攔阻,又命另一惡奴引他出去。

姜飛回到家中,見母親因寒冬無糧,連凍帶急已然生病。一聽兒子有此奇遇,幾疑做夢。姜飛忙去買了柴米、應用諸物和那三部書,到家點起香燭,先朝先生望空遙拜,叩頭謝恩。又將包子蒸好,連新做好的小米粥端與娘吃,一面指手畫腳,連說帶比,向乃母說:“早來爲想聽書,又恐昨夜所剩冷粥不夠母子二人之食,假裝吃飽,空着肚皮冒着風雪溜進園去,立在後窗雪地裡偷聽。不料那些男女學生怕冷晏起,久等不來,冷得發抖,手腳全都凍僵。偷看房中卻是茶煙嫋嫋,溫暖如春,貼着窗縫便有一絲熱氣透出,雙方只有一窗之隔,相去天地。好容易盼到這些少爺小姐前呼後擁捧抱而來,人比平常大了兩倍,穿得又是溫暖,又是華麗,一路還在吵冷。正想,都是一樣人,我母子怎如此苦法?我也不想到書房裡去,能夠在外面風雨廊中,和他家下人一樣對着火盆吃碗熱茶,坐上半日,偷聽先生講書,不受風吹雪飄,便是極大福氣。後來又冷又餓,凍得心痛頭昏,實在支持不住,知道快要開飯,飯後方纔講書,少說還有個把時辰,想要溜到王三叔花房中避一避寒再來。又因正開飯時,恐人多心,肚子已餓得發慌,看人家吃更是難受。那姓吳的人又兇橫,已罵過我好幾次。不是王三叔常說好話,還送了幾盆梅花到他家裡,早被打出。周身雪泥溼污,被他看見定要討厭。正在忍痛苦熬,做夢也未想到恩師這樣好法。”

母子二人,邊吃邊說,話還未完,早抱頭痛哭起來,姜飛聰明用功,先想聽了數月,先生講得又好,早已記熟,書上的字定必認得。哪知耳傳心記,不曾眼見,先生雖講得透,與書上的字好些不同。想起龍亭之約,不禁急得要哭,後來仔細回想,覺着先生開講,必要念一句底下的話,不是原有,便改變方法,耐心猜想下去,仗着平日留心,常時向人請教,有好些字還認得,不久悟出先生所講原文不多,有時四五句,或一二句,先念出來,照此推詳下去,竟將平日所聞全數尋出。共只半本《管子》和兩篇《墨子》。

《通鑑》所講較多,都是一段一段選擇出來,所說都是歷朝興亡盛衰、得民失民之跡,對於每次亡國之因,以及人民憤怒、揭竿而起、與官家堅甲利兵拼鬥之事,說得尤爲詳細。因不連貫,找起來極爲費事,所幸不多。那雪連下三日,惟恐天晴赴約問答不出,日夜用功,不特把原來所聽記熟,並還悟出許多道理。第四日剛見太陽便往龍亭跑去。

等了一天先生未來,由此每日都往守候。薑母知道先生有心成全,什麼事都不要他做。

大還未亮便令帶了昨夜備好的乾糧和些散碎銀子前往守候,接連數日均未見人。先還以爲雪後路不好走,一晃半個多月。快到除夕,先生始:終不見,去尋園丁老王打聽,剛到園門便被喊出,低聲囑咐,說:“老師日前放完年學,留下一封信,不辭而去。主人還在到處尋他。如今吳元恨你入骨,我也幾乎爲你打碎飯碗,千萬不可再來。”並催快走。姜飛聞言好生驚疑,主人不願先生辭館,決非爲我之事而去,照恩師爲人和平日教學生的口氣,斷不致失約,莫要故意試我?反正我母子不是恩師豈能度日?皇天不負苦心人,哪怕等上一年,也要將他等來才罷。主意打定,每日仍往苦等。姜飛從小窮苦,知道艱難,所帶兩許銀子原防拜師時不時之需,始終放在身旁,未用分文。

五十三、獨手丐大鬧洞庭湖三十五、傳劍訣 再見王鹿子四十二、截江開鐵鎖 浪花如雪火龍飛五十二、岳陽摟上的遇合九、姜小俠智伏羣賊十四、渭南雙俠初創紅毛雕二十八、蕭聲天際落 人在水中行五十、入荊門 欣逢奇女子 謁三老 小住壽星坪三十三、慶芳辰 歡宴白蓮磴 急父仇 初試碧雷針五十四、雙俠倒反湖心洲五十三、獨手丐大鬧洞庭湖五十四、雙俠倒反湖心洲一、鬆蔭下臥着一個斷臂的乞丐二十九、大雪滿空山 地凍天冰 良朋何處三十、驚喜交集四十、江心大戰六、五陰手五十四、雙俠倒反湖心洲十九、幽谷異人三十五、傳劍訣 再見王鹿子一、鬆蔭下臥着一個斷臂的乞丐五十一、練水性 初學雙剪手二十八、蕭聲天際落 人在水中行三十八、孤篷夜話 截浪駛輕舫五十六、桑盆子大斗地趟刀二十六、會三雄 月夜走荒山 開石鉢 禪林殲巨寇四十八、涉長途 小俠追異士 投旅店 黑夜矢同儔二十七、楊枝裂石 俠丐創兇僧三、風雪中的貧兒二十三、衆英俠大破郎公廟九、姜小俠智伏羣賊四十九、頰有紫葡萄的異人五十三、獨手丐大鬧洞庭湖三十八、孤篷夜話 截浪駛輕舫四十七、珍重短長亭 良友殷勤 分飛勞燕五十四、雙俠倒反湖心洲十九、幽谷異人三十六、武功真諦十八、良友重逢三十二、圍爐煮酒 共結情鴛二十七、楊枝裂石 俠丐創兇僧四十三、小雙俠初會童天保二十三、衆英俠大破郎公廟二十五、鎖心輪巧破五毒梭四十五、一個兇險的隱名老人五十六、桑盆子大斗地趟刀四十二、截江開鐵鎖 浪花如雪火龍飛三十三、慶芳辰 歡宴白蓮磴 急父仇 初試碧雷針五、深林遇敵二十五、鎖心輪巧破五毒梭三十七、古洞飛身 凌空殲巨寇二十八、蕭聲天際落 人在水中行三十一、風雪空山 忽來良友三十一、風雪空山 忽來良友五十三、獨手丐大鬧洞庭湖二十九、大雪滿空山 地凍天冰 良朋何處十二、凌空飛墮黃衣人三十一、風雪空山 忽來良友五十四、雙俠倒反湖心洲十五、刺 客五、深林遇敵二十九、大雪滿空山 地凍天冰 良朋何處四十五、一個兇險的隱名老人二十九、大雪滿空山 地凍天冰 良朋何處三十七、古洞飛身 凌空殲巨寇二十、平空飛下拿雲手三十八、孤篷夜話 截浪駛輕舫二十四、豪傑重返青雲二十、平空飛下拿雲手四十二、截江開鐵鎖 浪花如雪火龍飛四十五、一個兇險的隱名老人三、風雪中的貧兒三十八、孤篷夜話 截浪駛輕舫四十五、一個兇險的隱名老人二、電光中瞥見一條黑影飛過五十七、巧除雙害 小俠立功 變起非常 羣賊大亂十四、渭南雙俠初創紅毛雕三、風雪中的貧兒三十一、風雪空山 忽來良友三十、驚喜交集二十九、大雪滿空山 地凍天冰 良朋何處十、鐵牢中的小英雄二十八、蕭聲天際落 人在水中行四十四、黑店疑雲十二、凌空飛墮黃衣人四十八、涉長途 小俠追異士 投旅店 黑夜矢同儔五十二、岳陽摟上的遇合四十一、人魚的神威十三、女俠龍靈玉與鐵蜈蚣十七、松林中的黑影三十七、古洞飛身 凌空殲巨寇四十七、珍重短長亭 良友殷勤 分飛勞燕三十七、古洞飛身 凌空殲巨寇三十三、慶芳辰 歡宴白蓮磴 急父仇 初試碧雷針十四、渭南雙俠初創紅毛雕二十四、豪傑重返青雲五十一、練水性 初學雙剪手四十六、月夜渡江 欣逢異士 鯨波剪寇 快述奇情十三、女俠龍靈玉與鐵蜈蚣
五十三、獨手丐大鬧洞庭湖三十五、傳劍訣 再見王鹿子四十二、截江開鐵鎖 浪花如雪火龍飛五十二、岳陽摟上的遇合九、姜小俠智伏羣賊十四、渭南雙俠初創紅毛雕二十八、蕭聲天際落 人在水中行五十、入荊門 欣逢奇女子 謁三老 小住壽星坪三十三、慶芳辰 歡宴白蓮磴 急父仇 初試碧雷針五十四、雙俠倒反湖心洲五十三、獨手丐大鬧洞庭湖五十四、雙俠倒反湖心洲一、鬆蔭下臥着一個斷臂的乞丐二十九、大雪滿空山 地凍天冰 良朋何處三十、驚喜交集四十、江心大戰六、五陰手五十四、雙俠倒反湖心洲十九、幽谷異人三十五、傳劍訣 再見王鹿子一、鬆蔭下臥着一個斷臂的乞丐五十一、練水性 初學雙剪手二十八、蕭聲天際落 人在水中行三十八、孤篷夜話 截浪駛輕舫五十六、桑盆子大斗地趟刀二十六、會三雄 月夜走荒山 開石鉢 禪林殲巨寇四十八、涉長途 小俠追異士 投旅店 黑夜矢同儔二十七、楊枝裂石 俠丐創兇僧三、風雪中的貧兒二十三、衆英俠大破郎公廟九、姜小俠智伏羣賊四十九、頰有紫葡萄的異人五十三、獨手丐大鬧洞庭湖三十八、孤篷夜話 截浪駛輕舫四十七、珍重短長亭 良友殷勤 分飛勞燕五十四、雙俠倒反湖心洲十九、幽谷異人三十六、武功真諦十八、良友重逢三十二、圍爐煮酒 共結情鴛二十七、楊枝裂石 俠丐創兇僧四十三、小雙俠初會童天保二十三、衆英俠大破郎公廟二十五、鎖心輪巧破五毒梭四十五、一個兇險的隱名老人五十六、桑盆子大斗地趟刀四十二、截江開鐵鎖 浪花如雪火龍飛三十三、慶芳辰 歡宴白蓮磴 急父仇 初試碧雷針五、深林遇敵二十五、鎖心輪巧破五毒梭三十七、古洞飛身 凌空殲巨寇二十八、蕭聲天際落 人在水中行三十一、風雪空山 忽來良友三十一、風雪空山 忽來良友五十三、獨手丐大鬧洞庭湖二十九、大雪滿空山 地凍天冰 良朋何處十二、凌空飛墮黃衣人三十一、風雪空山 忽來良友五十四、雙俠倒反湖心洲十五、刺 客五、深林遇敵二十九、大雪滿空山 地凍天冰 良朋何處四十五、一個兇險的隱名老人二十九、大雪滿空山 地凍天冰 良朋何處三十七、古洞飛身 凌空殲巨寇二十、平空飛下拿雲手三十八、孤篷夜話 截浪駛輕舫二十四、豪傑重返青雲二十、平空飛下拿雲手四十二、截江開鐵鎖 浪花如雪火龍飛四十五、一個兇險的隱名老人三、風雪中的貧兒三十八、孤篷夜話 截浪駛輕舫四十五、一個兇險的隱名老人二、電光中瞥見一條黑影飛過五十七、巧除雙害 小俠立功 變起非常 羣賊大亂十四、渭南雙俠初創紅毛雕三、風雪中的貧兒三十一、風雪空山 忽來良友三十、驚喜交集二十九、大雪滿空山 地凍天冰 良朋何處十、鐵牢中的小英雄二十八、蕭聲天際落 人在水中行四十四、黑店疑雲十二、凌空飛墮黃衣人四十八、涉長途 小俠追異士 投旅店 黑夜矢同儔五十二、岳陽摟上的遇合四十一、人魚的神威十三、女俠龍靈玉與鐵蜈蚣十七、松林中的黑影三十七、古洞飛身 凌空殲巨寇四十七、珍重短長亭 良友殷勤 分飛勞燕三十七、古洞飛身 凌空殲巨寇三十三、慶芳辰 歡宴白蓮磴 急父仇 初試碧雷針十四、渭南雙俠初創紅毛雕二十四、豪傑重返青雲五十一、練水性 初學雙剪手四十六、月夜渡江 欣逢異士 鯨波剪寇 快述奇情十三、女俠龍靈玉與鐵蜈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