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汽車貸款

哥倫比亞銀行雖然以國名爲名,可是在美國的資本市場上卻並不是非常吸引人的投資標的。和美國的大部分銀行比起來,哥倫比亞銀行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小銀行。

謝廖沙是通過離岸公司來展開收購行動的,因爲謝廖沙打算長久的借用哥倫比亞銀行這一平臺,所以他的私有化行動容不得一絲的違規行爲,必須完全按照法律的規定進行收購活動。

爲了先提前試水一下哥倫比亞當地的市場反應,謝廖沙讓地中海貿易公司從伏爾加汽車製造廠訂購了八百多輛拉達·尼瓦通過海運運送到哥倫比亞國內交給埃斯科瓦爾去運作。

從黑海沿岸的羅斯托夫到哥倫比亞的布埃納文圖拉相隔萬里,就在船隊走到了一半的時候,謝廖沙的收購行動已經進入到了下一階段,因爲謝廖沙拿到了哥倫比亞銀行的百分之五股權,他必須向美國的政府監管機關舉牌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之下謝廖沙只能和現有的經營者去爭奪哥倫比亞銀行的控股權。

謝廖沙手上掌握的資金量不是一般的小財團可以相比的,在謝廖沙不計成本的投入之下,雖然花了不少冤枉錢,但是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對於新收購的這家銀行,謝廖沙並沒有過多的參與管理,只是補充了一筆資金專門從事汽車貸款業務。

在埃斯科瓦爾的低價銷售策略之下,拉達·尼瓦逐漸的被哥倫比亞的消費者所熟悉了起來。先這款車最大的優點就是太便宜了,簡直比日本品牌的汽車還要便宜。埃斯科瓦爾爲這種車提出了付百分之五的銷售策略,而與之相對應的哥倫比亞銀行爲這種車提供最低三年,最高五年的低息貸款。這樣一來,原本大部分被汽車的消費門檻排除在外的顧客們都被吸引了過來。一時之間埃斯科瓦爾的汽車銷售公司從一開門就擠滿了人。

爲了吸引眼球,汽車銷售公司還專門展示了拉達·尼瓦拖着犁頭當拖拉機使用的場景。什麼把車開上四十五度的樓梯等絕活更是讓人歎爲觀止。拉達·尼瓦的零件通用性極好,再加上結構簡單,因此當地有經驗的汽車修理工經過簡單的培訓很快都能掌握這種汽車的維修技能。爲了解決拉達·尼瓦不能拉貨的缺點,汽車銷售公司甚至推出了一種配套的拖車來搭配這種車運送貨物。算起來拉達·尼瓦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日本車省油,但是在哥倫比亞卻並不是問題,因爲他們的鄰國就是世界上原油儲備最爲豐富的國家——委內瑞拉,而哥倫比亞也是產油國之一,這裡的汽油價格十分的低廉。

謝廖沙當初決定銷售的事情由埃斯科瓦爾負責是有一定的目的的。因爲埃斯科瓦爾的銷售度和資金的運轉度成正比,他賣的越多合法的收入也就越多。因此埃斯科瓦爾甚至使出了一些非常規的手段來幫助拉達·尼瓦獲取更多的市場佔有率。一些銷售日本品牌以及歐美品牌的汽車銷售商很快就現警察和政府部門開始時不時的去找他們的麻煩。謝廖沙對此更是樂見其成,因爲地中海貿易公司和哥倫比亞銀行都將從中獲取更多的利益。

地中海貿易公司將自己所獲得的利潤轉換成了拉美地區的農產品原料,從巴西進口可可大豆甘蔗玉米咖啡,從阿根廷進口冷凍牛肉。現在全世界除了日本經濟一枝獨秀之外,幾乎所有的老牌工業國的經濟都陷入了停滯甚至衰退的階段,拉美地區作爲傳統的原料出口國家也因此深受其害,這些農產品的價格現在都不高,地中海貿易公司自然從中賺了個盆滿鉢滿。

雖然地中海貿易公司是一家國有公司,獲得的利潤並非歸謝廖沙所有。但是他是謝廖沙一手創建的企業,至今仍牢牢的掌握在自己人的手中。地中海貿易公司展得越好,謝廖沙在對外經貿部的地位也就越穩固。指望着一輛家公司來拯救蘇聯其實是不科學的,它只能幫助謝廖沙去穩固官位而已。謝廖沙要靠着地中海貿易公司來進一步掌握外經貿部更多的權力。只要地中海貿易公司展的好,謝廖沙在克里姆林宮的高層眼中才越有價值。

其實在謝廖沙蘇聯的老百姓除了面臨生活用品和食品供應短缺之外,在其他方面和西歐甚至美國的差距並沒有那麼大,客觀的來說比現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人民的生活要幸福的多。蘇聯的幾乎每個家庭都普及了收音機,電冰箱,電視機,洗衣機這些基本的家用電器。而且擁有汽車的家庭也不在少數,雖然住房方面和美國的差距還很遠,但是整體說來算是已經邁過了展中國家的門檻。起碼從現在個國家的經濟還沒有到非要解體不可的地步。

就在謝廖沙回到了莫斯科兩個月之後,雅科夫列夫也安排好了一切事物,返回了國內。他回來之後自然要去向戈爾巴喬夫做彙報,謝廖沙自然也要一同前往。

雅科夫列夫不愧是做過中央委員的人物,對於英國和西歐一些國家的問題透徹,他詳細的爲戈爾巴喬夫介紹了撒切爾相上臺之後的一系列舉措。言辭之中對於英國的改革道路頗爲推崇。他特意提出法國總統密特朗從81年上臺開始就在大肆的國有化銀行和工業集團,可是就在他上任一年之後卻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轉變,開始學習撒切爾夫人大肆搞起了私有化。謝廖沙饒有深意的科夫列夫,這個傢伙雖然是個**人,但是從骨子裡他更相信資本主義的那一套東西。不過雅科夫列夫所提到的英國鋼鐵公司在私有化之後成爲了歐洲效率最高的鋼鐵企業的例子到讓戈爾巴喬夫爲之一動。因爲在座的所有人都清楚,蘇聯國內經濟所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勞動效率問題。

“戈爾巴喬夫書記,現在英國人和法國人都徹底放棄了凱恩斯那一套大國企理論,反倒是撒切爾相所倡導的自由主義經濟更能解決目前狀態下的困局!”雅科夫列夫意味深長的說道。公告:本站推薦一款免費小說app,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二十九章 另一面第八章 貓鼠遊戲第一百六十八章 蘇聯護照第三十六章 出遊遇襲第八十一章 新聞交鋒第一百三十章 列別德歸來第二百五十三章 電力雙雄第五十章 西方-81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禍疑雲第一百六十七章 挑釁第二十六章 共浴第二百零一章 波蘭和談第五十三章 小記者小新聞第二百三十二章 日本聯合銀行的擠兌風波第一百二十三章 頓涅茨克肥皂風波第三十二章 燙手的一億第十八章 新的財路第二百二十七章 別列佐夫斯基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南械鬥第六十八章 饑荒真相第二百一十五章 逃離莫斯科第十章 大忽悠第十四章 第一筆軍火生意第二百零五章 掃毒行動第二百章 土耳其黑手黨第二十二章 偶遇第一百三十五章 毒計第二百零七章 製毒工廠第二十章人人都滿意第二百零三章 新聞傳播第一百零八章 訴訟拖延戰術第三十九章 上門推銷第四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十七章 反突襲第十五章 伏爾加“幽靈”第27章 運回去的辦法第二百六十四章 主動請纓第二十九章 出售三金會 一第九章 見好就收第二百零二章 海上行第二十章 養精蓄銳第一百四十五章 GATT裁決第一百三十四章 步步驚心的波蘭政府第七十七章 重返秋明第四十七章 亞歷山大-波波夫第一百六十章 一步閒棋第一百九十六章 克格勃來訪第二百二十二章 貿易制裁第二百五十六章 蘇共二十八大第九十三章 蘇斯洛夫的警告第四十三章 扎哈羅夫第四十四章 抓捕第三章 黑吃黑第六十一章 糖衣炮彈第九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二十七章 生活的苦難第一百一十一章 莫斯科人最需要的是什麼第十三章 瘋狂套利第一百七十四章 兩伊戰爭,殃及池魚第二百四十二章 莫吉列維奇第一百二十章 耶利欽的艱難抉擇第四十章 衝突升級第一百章 改革之爭第一百二十八章 謝廖沙的野望第三十四章 領路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日本聯合銀行的擠兌風波第二百一十章 廉價航空策略第十九章 政治局決議第一百六十章 一步閒棋第九十九章 繼任人選第一百二十八章 危險的敵意第十五章 AAA第九章 向老李家學習第一百八十五章 招供第二百三十八章 農業現狀第一章 漫長的旅程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而不能倒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國大會第五章 英國煤炭危機第一百六十七章 警察上門第二百七十九章 自我解體和新的計劃第七十一章 時來運轉的格拉喬夫第三十四章 反伏擊第二百三十四章 讓日本的銀行系統下地獄第五十四章 玩陰的第二十六章 歷史的必然第二十八章 綁架第二百六十二章 唯一的選擇第四十三章 扎哈羅夫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啓棉花案第四十四章 買!買!買!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的交易模式第四十五章 功德無良的米哈伊爾第一百一十一章 莫斯科人最需要的是什麼第九十一章 向蘇斯洛夫求助第二十九章 世界首富第二百二十章 威廉希爾第二百六十二章 唯一的選擇第一百五十九章 青年科技中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風暴
第二十九章 另一面第八章 貓鼠遊戲第一百六十八章 蘇聯護照第三十六章 出遊遇襲第八十一章 新聞交鋒第一百三十章 列別德歸來第二百五十三章 電力雙雄第五十章 西方-81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禍疑雲第一百六十七章 挑釁第二十六章 共浴第二百零一章 波蘭和談第五十三章 小記者小新聞第二百三十二章 日本聯合銀行的擠兌風波第一百二十三章 頓涅茨克肥皂風波第三十二章 燙手的一億第十八章 新的財路第二百二十七章 別列佐夫斯基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南械鬥第六十八章 饑荒真相第二百一十五章 逃離莫斯科第十章 大忽悠第十四章 第一筆軍火生意第二百零五章 掃毒行動第二百章 土耳其黑手黨第二十二章 偶遇第一百三十五章 毒計第二百零七章 製毒工廠第二十章人人都滿意第二百零三章 新聞傳播第一百零八章 訴訟拖延戰術第三十九章 上門推銷第四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十七章 反突襲第十五章 伏爾加“幽靈”第27章 運回去的辦法第二百六十四章 主動請纓第二十九章 出售三金會 一第九章 見好就收第二百零二章 海上行第二十章 養精蓄銳第一百四十五章 GATT裁決第一百三十四章 步步驚心的波蘭政府第七十七章 重返秋明第四十七章 亞歷山大-波波夫第一百六十章 一步閒棋第一百九十六章 克格勃來訪第二百二十二章 貿易制裁第二百五十六章 蘇共二十八大第九十三章 蘇斯洛夫的警告第四十三章 扎哈羅夫第四十四章 抓捕第三章 黑吃黑第六十一章 糖衣炮彈第九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二十七章 生活的苦難第一百一十一章 莫斯科人最需要的是什麼第十三章 瘋狂套利第一百七十四章 兩伊戰爭,殃及池魚第二百四十二章 莫吉列維奇第一百二十章 耶利欽的艱難抉擇第四十章 衝突升級第一百章 改革之爭第一百二十八章 謝廖沙的野望第三十四章 領路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日本聯合銀行的擠兌風波第二百一十章 廉價航空策略第十九章 政治局決議第一百六十章 一步閒棋第九十九章 繼任人選第一百二十八章 危險的敵意第十五章 AAA第九章 向老李家學習第一百八十五章 招供第二百三十八章 農業現狀第一章 漫長的旅程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而不能倒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國大會第五章 英國煤炭危機第一百六十七章 警察上門第二百七十九章 自我解體和新的計劃第七十一章 時來運轉的格拉喬夫第三十四章 反伏擊第二百三十四章 讓日本的銀行系統下地獄第五十四章 玩陰的第二十六章 歷史的必然第二十八章 綁架第二百六十二章 唯一的選擇第四十三章 扎哈羅夫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啓棉花案第四十四章 買!買!買!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的交易模式第四十五章 功德無良的米哈伊爾第一百一十一章 莫斯科人最需要的是什麼第九十一章 向蘇斯洛夫求助第二十九章 世界首富第二百二十章 威廉希爾第二百六十二章 唯一的選擇第一百五十九章 青年科技中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