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功德無良的米哈伊爾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米哈伊爾這一段時間明顯感覺到了市場對於次貸產品青睞有加,連帶着貸款抵押市場也逐漸火熱了起來。??壹??看書www··com自從謝廖沙開放了次貸專利權之後,市場上的玩家逐漸多了起來,國際上的熱錢開始通過次貸產品成批的進入日本的房地產市場。房價和地價每個月都在上升,可是和次貸產品漲幅比起來,依舊是小巫見大巫。

對於日本那些私人金融公司來說,這簡直就是最好的時代。一筆款子放出去,形成的債務轉眼就可以抵押給像三金會這樣的金融機構。而三金會則將這些債務進行打包重組成次貸產品,然後投放到債券市場上公開出售。而那些類似野村證券這樣的大型金融機構,把aaa等級的次貸產品當作了保值產品進行收購。整個金融市場就此形成了一個看似完美的盈利循環。

米哈伊爾藉助這股風潮迅速的清理掉了大量的地下資金,爲高爾基兄弟會準備好了充足的資金彈藥。畢竟幾百億的資金在萬億規模的市場裡算不上顯眼,這一切都沒有引起日本金融廳的任何懷疑。現在米哈伊爾所面臨的壓力要比剛到日本的時候小的多,每個月只需處理掉十億美元左右最新流入的地下資金就可以了,其餘的則都是正常的金融行爲。

謝廖沙的客戶們現在對高爾基兄弟會的服務是越來越滿意了,不但洗錢的費用降低了,而且洗錢的效率也更高了。一看書?w?ww··com這樣一來,客戶們也樂意將更多的資金交給尼古拉來處理。一時之間,很多原本還在觀望之中的潛在客戶找上了門來。賭場大亨尤里成功發展了哥倫比亞另外一個大毒梟卡利集團,而雅可夫則發展了科西嘉黑手黨和阿爾巴尼亞黑手黨徹底完成了地中海沿岸的整合。

既然解決了資金的問題,那麼過去的一些因爲資金而暫時擱置的計劃也可以重啓了。爲了繼續擴大和補強嘉能可現有的農業業務,在馬克裡奇的策劃下,謝廖沙再次啓動了對於加拿大農業聯合公司的收購行動。上一次還硬氣無比的加拿大農業聯合公司在美國所主導的糧食禁運的壓力下,現在已經是苟延殘喘了。股價接連下挫,嚴重的打擊了股東們的積極性。當初死活談不下來的收購此時已經變成了一種恩賜,馬克裡奇僅用了當初一半的價格就完成了對加拿大農業聯合公司的私有化行動。爲了整合資源,馬克裡奇還順手收購了兩家同樣經營不善的糧食加工企業21世紀糧食加工公司和加拿大燕麥磨粉公司,畢竟麪粉和小麥顆粒完全是兩個價錢。只要把小麥磨成粉再運輸到蘇聯去就可以換到更多的石油和電解鋁,而且爲了防止在種子上被別的公司卡住脖子,馬克裡奇還收購了部分草原麥芽有限公司得到了董事會的席位,這樣一來,嘉能可的整個農業部門就可以拿到低價的種子和化肥。馬克裡奇將整個農業部門拆分成了一個大型的農業巨頭威特發公司,按照現有的資產規模,威特發公司已經成爲了可以比肩嘉吉和路易達孚的巨型私人農業貿易公司。

而嘉能可的金屬和石油部門在謝廖沙的幫助下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謝廖沙通過蘇聯外經貿部的這個平臺和馬克裡奇唱起了雙簧。雙方利用易貨貿易的方式直接各取所需,因爲現在外經貿部還不是謝廖沙一個人說了算的部門,謝廖沙不敢做的太過分被人抓住把柄。但是謝廖沙卻可以根據嘉能可的銷售情況來決定易貨貿易的比例和品種。當市場上鋁錠暢銷的時候謝廖沙就增加鋁錠的供應,而石油暢銷的時候就增加石油的供應。這樣一來,嘉能可減輕了庫存上的壓力,可以靈活的根據市場來調節自己的貿易比例。

而幾乎同一時間,卡莉姆也開始了對一直在虧損的孟山都化學部門的改革。當初收購孟山都的時候謝廖沙明確的表示過是衝着分子生物實驗室去的,卡莉姆本來是不想要孟山都的化學部門的。但是謝廖沙知道孟山都的草甘膦除草劑和他們的轉基因種子是配合使用的,草甘膦除草劑的專利還在保護期內。因此雖然一直虧損,但是謝廖沙仍舊保留下了孟山都的化學部門。可是僅僅一個草甘膦除草劑根本無法讓孟山都扭虧爲盈,因此卡莉姆決定爲化學部門引進新的產品和技術。

米哈伊爾從日本提供的資金讓卡莉姆的計劃得以實現,卡莉姆看上了g.d.賽爾公司的阿斯巴甜專利技術。經過一系列的談判之後,卡莉姆成功的將這家化學公司收入孟山都。

阿斯巴甜是一種人造的甜味劑。它的甜度是白糖的200多倍,而且比糖的熱量要低得多,它可以成爲糖的替代品,用於飲料、口香糖和維他命含片,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而且g.d.賽爾公司的現任ceo是個在化學行業打拼多年的優秀管理人才,卡莉姆看過他的業績,決定把他留下來讓他執掌孟山都的整個化學部門,這對雙方都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對方很痛快的答應了卡莉姆的建議。

米哈伊爾的資金讓高爾基兄弟會的正行生意得以順利的發展,但是他苦心經營的三金會註定會在廣場協議之後會被這個組織所拋棄。謝廖沙已經和米哈伊爾溝通過這件事情了。他爲米哈伊爾耐心的分析過整個次貸的債務組成,隨着日本的地價越來越高,以及次貸產品的雙重刺激之下。日本房地產行業的槓桿也將持續的增加。到時候市場上的優質債務越來越少,次級債務將越來越多。這將嚴重的損害次貸產品的信用基礎,畢竟次貸的aaa評級很大程度是由於優質信貸的比例所決定的。

謝廖沙告誡米哈伊爾,當日元開始大幅升值的時候就是我們的逃離之時。

第三十七章 亂葬坑第三十六章 日本客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加琳娜的保證第六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三十九章 上門推銷第八十二章 第二個案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莫斯科人最需要的是什麼第一百七十三章 薩莫特洛爾油田第二百三十二章 日本聯合銀行的擠兌風波第八章 決勝21點第二百二十八章 股債雙殺第八章 尤里的復仇第三十六章 出遊遇襲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的線索第一百五十二章 擦肩而過第一百一十二章 莫斯科住房計劃第四十一章 蓋達爾的艱難抉擇第七十一章 律賊與素卡第一百七十章 嚴正抗議第二百五十二章 接管波蘭中央銀行第四章 荒唐的備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置任務第五十章 共青團的商會第二百三十五章 鬆採沃兄弟會第四十二章 廣場協議來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資金潮第二百六十五章 訪問伊拉克第二百零一章 雅可夫的請求第八章 決勝21點第一百二十一章 好演員耶利欽第九十一章 向蘇斯洛夫求助第一百九十九章 與反對派的會面第八十七章 索馬里的大麻煩第二百二十三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七十五章 護航行動第五十六章 清繳槍販第四十三章 移民局第一百一十二章 銥星的第一個客戶第三十一章 不成功的參觀第二百七十四章 悲慘的日本第十九章 一致通過第六十章 校園生活第十二章 對外融資獲批第二百零四章 板建房風靡蘇聯第六十章 校園生活第七十二章 人才之爭第二十九章 世界首富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啓棉花案第十五章 新的訂單第二百一十五章 逃離莫斯科第二百一十五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二百四十八章 克格勃的臥底第一百五十五章 秘訪波蘭第八十九章 謝廖沙獲釋第二百四十七章 搶奪北美電力市場第六章 法網追蹤第四十七章 艱難的決定第二十一章 汽車工業第十九章 晉升第五十五章 殺手考驗第二十八章 生活的樂趣第九十章 摩加迪沙暴亂 二第二十五章 買家第二百三十八章 波羅的海之路第一百九十三章 胰島素第一百二十三章 頓涅茨克肥皂風波第一百六十四章 開庭第六十六章 戈爾巴喬夫訪英第四十五章 米格墜落第六十七章 教父殞命第六十六章 撒切爾主義的背景第六章 法網追蹤第四十一章 信任第二百九十二章 格拉喬夫的選擇第一百一十章 人才困境第一百五十二章 蘇聯第一案第四章 跑路第一百六十九章 謝瓦爾德納澤的不滿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國大會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古拉浮現第六十一章 回國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置任務第二十四章 茹科夫斯基夫人第六十九章 壽禮第十二章 冬妮婭第六十章 校園生活第二百九十五章 蘇聯最後的日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立陶宛獨立第八十六章 利用教廷 二第九十三章 切爾諾貝利第二百七十九章 自我解體和新的計劃第二百章 土耳其黑手黨第一百九十章 互助會市場初探第八章 英國國家煤炭局第一百七十三章 打起來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瓜分波蘭第四十六章 亂局第十四章 冬妮婭的交易第二十六章 上門盤問 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出訪南斯拉夫
第三十七章 亂葬坑第三十六章 日本客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加琳娜的保證第六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三十九章 上門推銷第八十二章 第二個案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莫斯科人最需要的是什麼第一百七十三章 薩莫特洛爾油田第二百三十二章 日本聯合銀行的擠兌風波第八章 決勝21點第二百二十八章 股債雙殺第八章 尤里的復仇第三十六章 出遊遇襲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的線索第一百五十二章 擦肩而過第一百一十二章 莫斯科住房計劃第四十一章 蓋達爾的艱難抉擇第七十一章 律賊與素卡第一百七十章 嚴正抗議第二百五十二章 接管波蘭中央銀行第四章 荒唐的備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置任務第五十章 共青團的商會第二百三十五章 鬆採沃兄弟會第四十二章 廣場協議來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資金潮第二百六十五章 訪問伊拉克第二百零一章 雅可夫的請求第八章 決勝21點第一百二十一章 好演員耶利欽第九十一章 向蘇斯洛夫求助第一百九十九章 與反對派的會面第八十七章 索馬里的大麻煩第二百二十三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七十五章 護航行動第五十六章 清繳槍販第四十三章 移民局第一百一十二章 銥星的第一個客戶第三十一章 不成功的參觀第二百七十四章 悲慘的日本第十九章 一致通過第六十章 校園生活第十二章 對外融資獲批第二百零四章 板建房風靡蘇聯第六十章 校園生活第七十二章 人才之爭第二十九章 世界首富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啓棉花案第十五章 新的訂單第二百一十五章 逃離莫斯科第二百一十五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二百四十八章 克格勃的臥底第一百五十五章 秘訪波蘭第八十九章 謝廖沙獲釋第二百四十七章 搶奪北美電力市場第六章 法網追蹤第四十七章 艱難的決定第二十一章 汽車工業第十九章 晉升第五十五章 殺手考驗第二十八章 生活的樂趣第九十章 摩加迪沙暴亂 二第二十五章 買家第二百三十八章 波羅的海之路第一百九十三章 胰島素第一百二十三章 頓涅茨克肥皂風波第一百六十四章 開庭第六十六章 戈爾巴喬夫訪英第四十五章 米格墜落第六十七章 教父殞命第六十六章 撒切爾主義的背景第六章 法網追蹤第四十一章 信任第二百九十二章 格拉喬夫的選擇第一百一十章 人才困境第一百五十二章 蘇聯第一案第四章 跑路第一百六十九章 謝瓦爾德納澤的不滿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國大會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古拉浮現第六十一章 回國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置任務第二十四章 茹科夫斯基夫人第六十九章 壽禮第十二章 冬妮婭第六十章 校園生活第二百九十五章 蘇聯最後的日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立陶宛獨立第八十六章 利用教廷 二第九十三章 切爾諾貝利第二百七十九章 自我解體和新的計劃第二百章 土耳其黑手黨第一百九十章 互助會市場初探第八章 英國國家煤炭局第一百七十三章 打起來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瓜分波蘭第四十六章 亂局第十四章 冬妮婭的交易第二十六章 上門盤問 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出訪南斯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