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檢舉信

裡庫路特株式會社的社長江副浩正,憑藉着東京大學的出身在政商兩屆混的是如魚得水。當初米哈伊爾這條過江龍也是靠着他纔打進了日本的政商交際圈的。江副浩正和自民黨內的“安竹宮“三大派系都有着很深的聯繫(指安倍晉太郎的安倍派,竹下登的竹下派,宮澤喜一的宮澤派,當初中曾根康弘下臺的時候從三個人當中挑選了竹下登作爲自己的繼任者)。江副浩正向三大老和其門下的其他政治家們都贈送過未上市的裡庫路特株式會社的股票,後來裡庫路特在日本的創業板jasdaq上市之後,這些獲贈股票的政客都陸續的賣出了股票。爲了避人耳目,他們需要吧這些見不得光的錢都送到國外去,米哈伊爾曾經協助過當時還是大藏大臣的竹下登處理過這些錢,所以米哈伊爾對這裡面的內幕瞭如指掌。

而現在竹下登內閣爲了解決因爲西武集團而爆發的日本銀行系統壞賬風波,打算推出銀行緊急救助計劃來剝離日本銀行系統的壞賬。謝廖沙絕對不能讓這項計劃在日本的國會通過。所以裡庫路特股票的事情就是謝廖沙唯一的反擊機會。

米哈伊爾早在廣場協議簽訂之後日元開始狂漲的時期就離開了日本市場前往美國開疆拓土。而日本這邊只留下了很少的業務由這邊的員工打理。和哥倫比亞銀行在美國幹得風生水起比起來,日本的生意則要單調的得多。不過即使這樣謝廖沙也不能讓米哈伊爾直接站出來告發竹下登收受賄賂的事情,他們必須用一些技巧把這件事情不動聲色的捅給日本的媒體。

告密者當仁不讓自然是瑞士的渾水公司,短短一個多月的事件,渾水公司從籍籍無名,到家喻戶曉。而日本的經濟也因爲渾水的財務分析報告開始出現了嚴重的問題,現在日本國內,銀行系統正面臨着來自儲戶的瘋狂擠兌,因爲按照渾水的報告描述,西武集團能夠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裡買下日本六分之一的土地,最大的依仗就是日本寬鬆的信貸體系。西武集團靠着房地產市場的繁榮從一家地區性質的商業地產公司一舉變成了世界第一的綜合性商社,日本的銀行系統在其中居功至偉。而現在連續被人做空股價暴跌的西武集團已經深陷債務危機之中,那些給西武集團服務的建築公司,建材公司,設計公司,還有提供融資的銀行無法從西武集團收回自己的欠款。日本將會有一大批房地產相關行業因此而遭受滅頂之災,而在地價高漲的時期買下了六分之一國土的這批壞賬,足以讓日本的銀行系統徹底的崩潰。

就在日本聯合銀行宣佈暫時停止一切存取業務的同時,日本的儲戶們也已經對銀行失去了信任,不論是東京三菱銀行,還是住友銀行都無法在這次的風波中獨善其身。但是他們依然還在死死地支撐着,不到山窮水盡的最後一刻,他們是不會向日本的政府求助的,接受了緊急銀行救助計劃,就意味着這些銀行將不得不接受金融廳的指導,徹底喪失自主經營的獨立性。

要不是幾年之前就因爲決策失誤造成了嚴重虧損,日本聯合銀行也不會走到這一步。不過他們現在除了求助於大藏省之外,還在向國內其他的大財團尋求援助,哪怕是最後被東京三菱銀行和住友銀行接管了,也比被金融廳控制要強的多。

正是因爲所有相關的利益體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所以本來應該越早決定越好的緊急銀行救助計劃被拖延了下來,日本聯合銀行是因爲只剩下一口氣了,根本就沒得選,但是那些現在還沒有陷入大規模擠兌風波的銀行是不會同意緊急銀行救助計劃的,因爲一旦有了先例,那麼以後陷入困境的銀行都要照着這個先例來執行。誰都不願意就這麼輕易的讓政府控制住銀行系統。

而在國會那邊,竹下登則輕易的搞定了安培派和宮澤派的議員,形成了利益聯盟,目前看來,議會內佔據絕對優勢的自民黨如果團結一致的想要通過緊急銀行救助計劃困難應該不會太大,問題是銀行業對這項計劃中的一些關鍵點頗有微詞,因爲他們覺得政府只要出錢就可以,而不應該過多的干涉銀行的經營。

就在這個時候,一封來自瑞士的檢舉信被寄到了一直以來和渾水公司聯繫密切的《讀賣新聞》手上。當《讀賣新聞》的編輯以爲這又是渾水對某一家日本企業的“做空報告”的時候,他們卻發現自己還真是想錯了。

這居然是一份關於在日本創業板jasdaq上市的裡庫路特株式會社股東關係的分析報告,當《讀賣新聞》看到這些沒有被裡庫路特株式會社披露的股東的真實身份的時候,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這份名單上的名字對於大部分的老百姓來說非常的陌生,但是對於跑新聞的記者們來說,他們很容易就認出了這些人都是誰?在這其中《讀賣新聞》居然發現了竹下的大臣內閣官房長官(就是秘書)的名字,還有他的女婿的名字也在上面。除此之外前任首相中曾根康弘的得力干將——自民黨政務調查會會長渡邊美智雄的外甥,宮澤派重臣加藤紘一的秘書,副首相兼大藏大臣宮澤喜一的下屬和家人,以及安倍晉太郎的下屬都名列其中。

看着這長長的名單,上面詳細的列出了他們在裡庫路特株式會社持有的股票,以及這些股票的購買成本。《讀賣新聞》的主編們簡直樂開了花,如果這份名單屬實,自民黨可能一多半的國會議員都會涉案。這是日本的水門事件嗎?

雖然這份報告還不能完全確定真實性,但是這對於《讀賣新聞》的記者們來說一點都不難,只要去東京證券交易所查證一下就可以了。可是這份名單上所羅列的官員親屬和下屬們購買股票的成本,居然是一日元,而裡庫路特株式會社的股價現在可是幾百日元,這些人的膽子還真大啊!

第一百六十四章 尤里的小心思第六十六章 撒切爾主義的背景第二十八章 生活的樂趣第二百零六章 童子軍第二百零三章 新聞傳播第一百一十二章 銥星的第一個客戶第五十章 再相見第二百九十章 不平靜的莫斯科第五十七章 克里姆林宮密談第七十九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閣總辭第六十九章 黑幫的養老和退休第一百零九章 潛在的競爭對手第二百六十二章 唯一的選擇第八十三章 賴赫·瓦文薩第四十二章 鮑里斯的計劃第七十一章 時來運轉的格拉喬夫第一百三十九章 突然襲擊第二十四章 新的情報第二百二十七章 渾水公司第八章 尤里的復仇第六十七章 教父殞命第九十二章 親情與法律第十六章 葬禮第二百四十一章 昂納克辭職第二章 公開化討論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南械鬥第二百四十九章 立陶宛獨立第七十六章 海上調查第一百八十一章 電解鋁第二十五章 上門盤問 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檢舉信第九十三章 切爾諾貝利第二百章 鐵幕的缺口第四十三章 歪打正着的鮑里斯第六十二章 退贓第四十六章 訪英人選確定第五十五章 列別德的加入第十章 大忽悠第二百零二章 團結工會合法化第二百六十一章 科威特危機第十八章 一場好戲第二百一十九章 剿滅聖伊利亞真理會第二百零二章 團結工會合法化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的線索第四十章 慈善爲殼第八十一章 新聞交鋒第一百一十五章 羞辱第二百一十五章 逃離莫斯科第一百三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波蘭政府第二百五十六章 蘇共二十八大第三十六章 日本客人第一百九十章 安然集團第十四章 棄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英國博彩公司第二百八十八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八十一章 失竊的珠寶第十八章 一場好戲第一百六十六章 水兵寂靜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姬瑪哈兒第十四章 意外第四十五章 功德無良的米哈伊爾第四十八章 訂婚宴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威特復國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烏斯維亞佐夫第三十九章 處決第一百六十八章 蘇聯護照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功勞第一百零五章 黑石公司第二百一十五章 逃離莫斯科第七十四章 消費升級第二百二十七章 別列佐夫斯基第五章 一戰成名第二百三十一章 與銀行交惡第一百七十八章 籌碼的新用途第一百六十六章 水兵寂靜第一百章 改革之爭第八十一章 契爾年科的告別第五十一章 地中海航運第二百二十七章 別列佐夫斯基第二百四十一章 餐館槍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鬥士第一百一十一章 莫斯科人最需要的是什麼第五章 英國煤炭危機第一百零一章 比爾·格羅斯的建議第二百三十一章 與銀行交惡第一百一十五章 入局黑石第六十八章 街頭槍戰第三十七章 新的條件第十九章 釣魚第二百三十五章 鬆採沃兄弟會第一百四十五章 GATT裁決第一百六十九章 威逼利誘第十三章 訪問邀請第四章 開門第一百九十八章 謝瓦爾德納澤問政第一百二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五章 一戰成名第一百九十三章 反分裂第三十一章 不成功的參觀
第一百六十四章 尤里的小心思第六十六章 撒切爾主義的背景第二十八章 生活的樂趣第二百零六章 童子軍第二百零三章 新聞傳播第一百一十二章 銥星的第一個客戶第五十章 再相見第二百九十章 不平靜的莫斯科第五十七章 克里姆林宮密談第七十九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閣總辭第六十九章 黑幫的養老和退休第一百零九章 潛在的競爭對手第二百六十二章 唯一的選擇第八十三章 賴赫·瓦文薩第四十二章 鮑里斯的計劃第七十一章 時來運轉的格拉喬夫第一百三十九章 突然襲擊第二十四章 新的情報第二百二十七章 渾水公司第八章 尤里的復仇第六十七章 教父殞命第九十二章 親情與法律第十六章 葬禮第二百四十一章 昂納克辭職第二章 公開化討論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南械鬥第二百四十九章 立陶宛獨立第七十六章 海上調查第一百八十一章 電解鋁第二十五章 上門盤問 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檢舉信第九十三章 切爾諾貝利第二百章 鐵幕的缺口第四十三章 歪打正着的鮑里斯第六十二章 退贓第四十六章 訪英人選確定第五十五章 列別德的加入第十章 大忽悠第二百零二章 團結工會合法化第二百六十一章 科威特危機第十八章 一場好戲第二百一十九章 剿滅聖伊利亞真理會第二百零二章 團結工會合法化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的線索第四十章 慈善爲殼第八十一章 新聞交鋒第一百一十五章 羞辱第二百一十五章 逃離莫斯科第一百三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波蘭政府第二百五十六章 蘇共二十八大第三十六章 日本客人第一百九十章 安然集團第十四章 棄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英國博彩公司第二百八十八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八十一章 失竊的珠寶第十八章 一場好戲第一百六十六章 水兵寂靜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姬瑪哈兒第十四章 意外第四十五章 功德無良的米哈伊爾第四十八章 訂婚宴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威特復國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烏斯維亞佐夫第三十九章 處決第一百六十八章 蘇聯護照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功勞第一百零五章 黑石公司第二百一十五章 逃離莫斯科第七十四章 消費升級第二百二十七章 別列佐夫斯基第五章 一戰成名第二百三十一章 與銀行交惡第一百七十八章 籌碼的新用途第一百六十六章 水兵寂靜第一百章 改革之爭第八十一章 契爾年科的告別第五十一章 地中海航運第二百二十七章 別列佐夫斯基第二百四十一章 餐館槍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鬥士第一百一十一章 莫斯科人最需要的是什麼第五章 英國煤炭危機第一百零一章 比爾·格羅斯的建議第二百三十一章 與銀行交惡第一百一十五章 入局黑石第六十八章 街頭槍戰第三十七章 新的條件第十九章 釣魚第二百三十五章 鬆採沃兄弟會第一百四十五章 GATT裁決第一百六十九章 威逼利誘第十三章 訪問邀請第四章 開門第一百九十八章 謝瓦爾德納澤問政第一百二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五章 一戰成名第一百九十三章 反分裂第三十一章 不成功的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