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4+2談判

雖然娜斯佳是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的一把手,但是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現在對於蘇聯的重要性讓這裡的一把手成爲了蘇聯的政治明星。而在蘇聯國土的西部,一座以共青團命名的城市正在經歷着和列寧格勒經濟特區一樣的機遇。共青城經濟特區的一把手同樣是謝廖沙的親信,從共青團時代就一直追隨着謝廖沙的普加喬夫。不過因爲共青城經濟特區地處遠東地區,主要的貿易伙伴只有日、韓、中國。因此共青城的地位始終不及列寧格勒經濟特區。

謝廖沙現在交給了娜斯佳一件更加複雜的任務,和東歐中央銀行商討組建工業和能源共同體的計劃。這個計劃並非空穴來風,而是仿效現在歐共體的前身之一——歐洲鋼煤聯合體來建立的。謝廖沙的根本目的就是在於將蘇聯的能源產業和東歐的工業結合起來,通過聯合的方式使東歐的工業成本降下來,確保東歐的市場恢復活力。此外隨着東歐地區購買力的提升,蘇聯也就有了穩定的能源消費地。這裡的能源主要是指煤炭和天然氣。除了能源之外,蘇聯的電解鋁,棉花,以及其他一寫礦產資源也可以加入進來。

這個計劃對雙方都有莫大的好處,不過現在東歐還沒有對蘇聯失去戒心,所以這件事情最好還是以公司而非國家的形式進行合作,未來只要是經濟上建立了密切的聯繫,政治上的問題也就不難解決了。

正是懷着這樣的目的,納斯佳的工作重心除了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的建設,又加上了和東歐統一市場的溝通和交流。雖然東歐中央銀行其實同樣屬於謝廖沙,但是謝廖沙在東歐的政治影響力還很微弱,再加上東歐地區剛剛取得執政權的泛民主黨派和蘇共有着複雜的恩怨情仇。納斯佳的工作其實並不輕鬆。

謝廖沙之所以把這麼重要的工作交給納斯佳去做,其實是因爲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蘇共中央政治局已經正式委託他來處理兩德合併的事情了。這件差事不好乾,丟失東歐被黨內的很多同志看作是戈爾巴喬夫外交政策的巨大失敗,這也是蘇共黨內馬克思列寧主義綱領派對戈爾巴喬夫不滿意的地方之一。因爲謝廖沙在處理科威特問題上的出色表現,現在黨內普遍認爲由謝廖沙接手兩德合併的談判工作會更好。這讓謝廖沙擔負起了沉重的責任。

自從謝廖沙創立了列寧格勒經濟特區之後,蘇聯的外債問題大部分都已經得到了解決。除了一些國際投資者手上的債權之外,現在蘇聯最大的債主就是聯邦德國,只要搞定了聯邦德國,懸在蘇聯頭頂上的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才能夠真正的解除危險。至於那些國際債權人的手中的債權,謝廖沙可以通過發行新債換舊債的方式滾動處理。只有解決了債務問題,蘇聯的經濟才能夠輕裝前進。所以這次的西德之行至關重要。

兩德合併的參與方包括美、英、法、蘇,此外還有當事的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分裂的德國的各方再次就此問題進行磋商。入過沒有蘇聯的參與,就意味着聯邦德國單方面撕毀了二戰的和平協議。這在國際法上是嚴重的背約行爲。所以蘇聯的認可對於聯邦德國來說至關重要。

謝廖沙和科爾總理其實還是有一些私交的。當初謝廖沙處理紅場事件的時候,曾經通過撒切爾夫人和科爾進行過私下的溝通,當時謝廖沙保住了馬蒂亞斯·魯斯特的性命,作爲回報,蘇聯外貿銀行被批准進入了西德市場從事正常的商業活動。那一次的合作雙方都非常愉快。

這一次,謝廖沙同樣利用私人渠道,通過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的丈夫給德國方面傳遞了自己的底線。除非聯邦德國放棄蘇聯欠下的所有外債,否則蘇聯是不會同意兩德合併的。這個要求其實有點過分,這也是謝廖沙不公開聲明談判條件的原因之一。如果聯邦德國方面不答應,謝廖沙是不會在兩德合併的協議上簽字的。

科爾總理對謝廖沙的要求其實感到非常的不滿,但是現在惹惱了謝廖沙,讓他拂袖而去的話,德國統一就得再找機會了。所以德國方面雖然感到爲難,但是還是打算按照謝廖沙的意思去做。只要能夠讓兩德統一,科爾總理就算放棄了這些外債又怎麼樣。祖國統一和錢哪個重要,議會裡那些傢伙會這麼不開眼嗎?

謝廖沙的專機首先降落在了東德的首都——東柏林。在參加會談之前,謝廖沙主動去見了一下蘇聯人民的老朋友,前德國統一社會黨總書記——埃裡希·昂納克同志。昂納克最近的處境很不好,自從退休之後,只能在電視上眼睜睜的看着民主德國一步步滑向滅亡的深淵。而那些逼迫昂納克退休的德國統一社會黨現任領導人們。正在想方設法的把民主德國時期的一些罪名推到這位老人身上。

謝廖沙此行並非來給昂納克撐腰。只是希望能夠減輕一下昂納克同志承受的壓力。謝廖沙向昂納克轉交了戈爾巴喬夫總書記的親筆信。並且邀請昂納克訪問蘇聯。

謝廖沙的這些話讓昂納克倍感欣慰,昂納克現在在東德幾乎成爲了賣國賊的代名詞。但是很多罪名都是欲加之罪。鑑於昂納克糟糕的精神狀況和健康狀況,謝廖沙建議昂納克先到蘇軍駐紮在民主德國的軍區醫院裡去修養,這樣可以在蘇聯的保護下得到安靜的環境。昂納克最終接受了謝廖沙的建議。

第二十二章 拉莫德羅監獄之戰 二第五十四章 波格丹諾夫的對策第二百七十四章 悲慘的日本第四十八章 魚局長第六章 四色猜想第十七章 寬恕第二百八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十四章 日本計劃第三十章 互助會的設想第四十七章 艱難的決定第十九章 晉升第四十四章 買!買!買!第六十九章 達科他州候選人第六十九章 黑幫的養老和退休第四十三章 歪打正着的鮑里斯第二十八章 誘餌第一百章 改革之爭第四十九章 威脅和恐懼第二百八十七章 解決科索沃危機第二十五章 買家第二百零六章 伊萬科夫的部署第一百一十六章 囂張的哥倫比亞總統第二百二十八章 股債雙殺第一百五十四章 失誤第二百九十四章 單刀赴會第二百八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二百八十五章 南斯拉夫內戰第四十九章 獲取信任第二百章 鐵幕的缺口第十一章 舞會第三十八章 圈套第六十九章 亡命追車第九十章 摩加迪沙暴亂 二第四十五章 紋身第三十一章 不成功的參觀第六十章 丘爾巴諾夫的差事第一百八十七章 羅馬尼亞殺手第四十九章 卡莉姆的身世第四十章 衝突升級第九十九章 銥衛星公司 IRIDIUM第一百二十八章 危險的敵意第二百九十一章 謝廖沙的聲明第四十七章 互助會成立第一百七十章 嚴正抗議第十七章 對峙的雙方第一百一十九章 危機感第七十九章 意外之地第四十六章 訪英人選確定第二百六十七章 譴責第一百二十三章 加琳娜的保證第四十一章 信任第四十八章 魚局長第二百三十七章 農業部糧食生產局局長第十五章 伏爾加“幽靈”第六十七章 插手外貿銀行的計劃第二百四十章 動盪的東歐第七十二章 未來理想第四十九章 獲取信任第十二章 冬妮婭第四十八章 訂婚宴第一百九十六章 克格勃來訪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的交易模式第三十九章 再生枝節第七章 異想天開的聯繫第五十二章 新的領袖第一百五十四章 失誤第二百零二章 海上行第五十二章 克格勃主席的關注第二百七十六章 蘇聯經濟見起色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成功的刺殺第七十三章 葛羅米柯的反擊第一百二十三章 加琳娜的保證第十八章 聖誕活動第一百四十五章 GATT裁決第三章 衝突第八十四章 飛來橫禍第一百零三章 暢銷校園第十一章 突出重圍第十一章 突出重圍第四十章 喬遷新居第六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二百五十九章 《布達佩斯協議》第二十四章 送禮第五十六章 招募武裝第四十一章 切比雪夫的動搖第二十七章 哈默同志第一百二十六章 七小時核戰爭第一百八十七章 羅馬尼亞殺手第二百四十六章 官員投效第一百九十九章 與反對派的會面第一百七十九章 魚子醬大案第一百六十八章 蘇聯護照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約加入銥星計劃第二百五十一章 外債和經濟轉型一攬子解決方案第二百二十一章 空難第二百四十五章 天然氣的野望第二十六章 上門盤問 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檢舉信第五十八章 回家第六十三章 關塔那摩之戰 六
第二十二章 拉莫德羅監獄之戰 二第五十四章 波格丹諾夫的對策第二百七十四章 悲慘的日本第四十八章 魚局長第六章 四色猜想第十七章 寬恕第二百八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十四章 日本計劃第三十章 互助會的設想第四十七章 艱難的決定第十九章 晉升第四十四章 買!買!買!第六十九章 達科他州候選人第六十九章 黑幫的養老和退休第四十三章 歪打正着的鮑里斯第二十八章 誘餌第一百章 改革之爭第四十九章 威脅和恐懼第二百八十七章 解決科索沃危機第二十五章 買家第二百零六章 伊萬科夫的部署第一百一十六章 囂張的哥倫比亞總統第二百二十八章 股債雙殺第一百五十四章 失誤第二百九十四章 單刀赴會第二百八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二百八十五章 南斯拉夫內戰第四十九章 獲取信任第二百章 鐵幕的缺口第十一章 舞會第三十八章 圈套第六十九章 亡命追車第九十章 摩加迪沙暴亂 二第四十五章 紋身第三十一章 不成功的參觀第六十章 丘爾巴諾夫的差事第一百八十七章 羅馬尼亞殺手第四十九章 卡莉姆的身世第四十章 衝突升級第九十九章 銥衛星公司 IRIDIUM第一百二十八章 危險的敵意第二百九十一章 謝廖沙的聲明第四十七章 互助會成立第一百七十章 嚴正抗議第十七章 對峙的雙方第一百一十九章 危機感第七十九章 意外之地第四十六章 訪英人選確定第二百六十七章 譴責第一百二十三章 加琳娜的保證第四十一章 信任第四十八章 魚局長第二百三十七章 農業部糧食生產局局長第十五章 伏爾加“幽靈”第六十七章 插手外貿銀行的計劃第二百四十章 動盪的東歐第七十二章 未來理想第四十九章 獲取信任第十二章 冬妮婭第四十八章 訂婚宴第一百九十六章 克格勃來訪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的交易模式第三十九章 再生枝節第七章 異想天開的聯繫第五十二章 新的領袖第一百五十四章 失誤第二百零二章 海上行第五十二章 克格勃主席的關注第二百七十六章 蘇聯經濟見起色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成功的刺殺第七十三章 葛羅米柯的反擊第一百二十三章 加琳娜的保證第十八章 聖誕活動第一百四十五章 GATT裁決第三章 衝突第八十四章 飛來橫禍第一百零三章 暢銷校園第十一章 突出重圍第十一章 突出重圍第四十章 喬遷新居第六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二百五十九章 《布達佩斯協議》第二十四章 送禮第五十六章 招募武裝第四十一章 切比雪夫的動搖第二十七章 哈默同志第一百二十六章 七小時核戰爭第一百八十七章 羅馬尼亞殺手第二百四十六章 官員投效第一百九十九章 與反對派的會面第一百七十九章 魚子醬大案第一百六十八章 蘇聯護照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約加入銥星計劃第二百五十一章 外債和經濟轉型一攬子解決方案第二百二十一章 空難第二百四十五章 天然氣的野望第二十六章 上門盤問 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檢舉信第五十八章 回家第六十三章 關塔那摩之戰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