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名士之殤(二)

秋,朔風起。

宏大的朔方城在矗立於肥沃的河套平原上,宛如一頭雄獅,虎視着塞上的鮮卑人。

夜已經深了,盧植還沒有休息。

***通明,十幾根兒臂粗細的牛油蠟燭噗噗的竄着火苗,把房間照應的很通透。

案牘堆積如山,盧植坐在長案後的太師椅上,不停的翻閱,批示,做出各種決定。

在旁邊,有一張小桌。

昭坐在那裡,正在查看公,分門別類,做的頗有條理。

轉眼間,從當年那個在陽出主意煉製金汁的懵懂少年,到如今也已經是長大成*人。等到來年開春,昭就要到弱冠的年紀了。老師說,到時候會給他一個表字。

別小看了這一個表字,卻不是什麼人都可以有的。

你看義那麼厲害的一員大將,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正經的表字,那需要長者賜。

有了表字,就算成*人了!

就可以追隨自己崇拜的偶像,卻征戰疆場,建功立業……

昭非常的開心,同時更有一種從未有過的急切。老師說,這一次在朔方,就是要考校他的本領。不要小看他現在做的事情,這一次的考校,將決定他的未來。

只是……

昭放下手的公,走到了桌案旁邊。

爲盧植斟了一杯葡萄酒。那酒觴,是用西域特產的玉石,找高人打造出來的藝術品。隨比不得夜光杯,但是卻透着一股奇特的韻味。酒觴表面,還有工匠刻印上去的鎦金小篆,是董俷的那一首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盧植甚愛此酒觴。

“老師。夜已經深了,該休息了!”

盧植端起酒觴,目光在就酒觴上地涼州詞停留。鮮豔的葡萄酒,無暇的白玉,相互映襯,酒液之,隨着盧植輕輕轉動酒觴,一句句涼州詞在酒液浮現了出來。

每一次喝酒,那感覺就是飲了一首詩詞,美妙極了!

盧植笑道:“不急。等一會兒再去休息……小昭,你莫要總是催我。自從黃巾之亂平息之後,我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品嚐過這樣的滋味。你看,軍師的這個計劃之龐大,有很多事情要處理。若是此戰能夠功成,則我漢室江山,三百年內將無需擔心蠻奴之患。放心吧,我自己的身體自己清楚,這一戰之後,我要徹底休息。”

每次這樣催促。盧植都是這樣的回答。

三百年無胡患之憂……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概念呢?

昭是幷州人,對於胡患的災害,可以說是心知肚明。

有三百年的太平盛世,至少對於幷州邊荒地百姓而言。這簡直就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誰能有如此大氣魄?

非主公,誰能令邊荒得三百年太平?

昭深吸一口氣,強按耐住心頭的激動。是的,他非常激動。因爲他將見證此戰。

“小昭,國讓的這份公,你如何看待?”

昭連忙收起了心神。從盧植手接過了公。仔細看了一遍之後。眉頭微微一皺。

“田將軍未免太過用險了吧……竟然讓龍將軍和遠將軍偷襲河東,他自己帶了五千人駐紮蓮勺。和近十萬郭大軍對峙?若是郭看破了他的疑兵之計,那義將軍和主公,可都要陷入險境之……老師,田將軍這一手用的太險了些。”

“險嗎?我覺得國讓這一手,玩的非常漂亮。”

盧植笑道:“孫武十三篇開篇就說了,兵者,詭道也……用兵之法,虛虛實實,實實虛虛。即便是這疑兵之計,同樣是虛實相和,巧妙非凡,只看你如何的使用。”

昭搖頭,“我不明白。”

“凡疑兵之計,必須要把對手琢磨個徹底。郭這個人,膽小謹慎,與李傕一起的時候,他地性可以很大程度上來彌補李傕的不足,可是一旦獨自用兵的話……國讓只怕是琢磨透了此人,才帶了五千人,在蓮勺遍插旌旗,迷惑住了郭。”

昭似有所得,輕輕的點頭。

“西平現在所需要地是時間,漢升已經揮兵殺入了渭南,只要若曹操聰明,當會立刻退出函谷關……君明(也就是典韋)與西平有八拜之交,情同手足,定然會不顧一切的從漢陽殺出一條血路,以馳援西平;而公明自北地出,足以牽制住李郭大部兵馬,配合叔至奪取安定。國讓只需要死守蓮勺,不出十日,則關可定。”

盧植說完這一番話,也不由得長嘆了一聲。

“想當年,我與西平點評他的麾下,說他麾下無一人可用,如今看來卻是錯了……西平麾下這十軍主帥,沒有一個差的,更不要說軍師賈詡,當真是算無遺策啊。”

“就是有點陰沉!”

盧植聽了這句話,忍不住笑了起來。

“小昭,那不叫陰沉,用西平地話來說,那叫深沉。這一點,你就算再學二十年,也未必能達到軍師的那種程度。還有,你要記住,有些話可以說,有些話不能說。”

“我知道!”

盧植站起來,走到書房門口,閉上眼睛,呼吸那清冷的空氣。

“小昭,你聞到了嗎?”

“聞到什麼?”

“這空氣,瀰漫着大漢興地氣息,我一輩都在尋找這種味道,現在我找到了!”

昭呆呆地看着盧植地背影,不知道該如何迴應。

找到了嗎?

這也許真是一股繁榮的氣息,但還會是大漢地繁榮氣息嗎?

盧植仰望星空,只見璀璨的星河,北斗七星連成了一線,一道淡黃色的光芒,自天璇位掃過……

心不由得一動,盧植的臉色。頓時變得格外難看。

郿縣城頭,鏖戰正酣。

薰俷在城頭上奔走,厲聲的呼喊。

一手執十斤重的巨型大盾,一手執卓玉,上前一步,將從垛口外爬上來地敵將踹下城去,大盾猛然橫掃,砰的一下撞飛了兩個撲過來的敵將。

“李傕,可敢與俺一戰!”

薰俷聲若巨雷一般,掩蓋住了城頭上的喊殺聲。

擡手一刀。將一個敵將砍翻在地上,溫溼的鮮血,噴濺在董俷的身上,臉上……

滕皮甲,已經是破爛不堪。

藤甲的縫隙,充斥着粘稠的血漿。

薰俷如同一個血人一樣,厲聲的吼叫。身邊的軍士,在他地帶動下,一個個顯得格外瘋狂。薰俷每殺一員敵將,必然吼叫着‘李傕。可敢與我一戰’。每一次的咆哮,令郿縣士卒的士氣都會增長一分,而李傕軍的士氣,則隨之就會低落一分。

卓玉刀鋒冷。鐵盾重如山。

當第十七個敵將被董俷一盾砸的血肉模糊之後,李傕軍再也無心攻擊,蜂擁退卻。

雄立與郿縣城頭,董俷一腳踩在垛口上。朝着李傕軍大的方向,發出了一聲巨吼:“董西平在此,李傕可敢與俺一戰?”

剎那間。李傕軍鴉雀無聲。

雖然看不見李傕此刻的表情。但薰俷卻可以猜到。他的臉色,一定是非常的難看。

“無膽賊。只知道暗箭傷人嗎?連老婆女兒的仇,也不抱了嗎?”

無數雙眼睛一下落在了大下,那面色慘白地李傕面上。那目光,帶着一絲嘲諷之意……不管是不是真的,至少李傕是這麼認爲,坐在馬上就好像屁股上生了刺一樣。

“李稚然,只這點膽略也敢出來混嗎?回家躲在你那女巫懷裡吃奶去吧。”

“無膽賊,無膽賊!”

郿縣城頭上,響起了山呼海嘯般的聲音,似乎所有人,在這一刻都在嘲笑李傕。

這仗,沒法打了!

李傕有一種快要崩潰掉的感覺。

“收兵,來日決戰!”

這個字,幾乎是從李傕地牙縫裡擠出來的一樣。

周圍的人看着他,都有些麻木了。這已經是第幾次說同樣的話語了?好像前幾天,也是這個樣吧。來日決戰,來日決戰……每次決戰,都他媽地好像孫一樣的縮着頭回去。

李傕何嘗不知道其的害處?

可有什麼辦法?

難道真地要跑出去,和董西平來一場火拼嗎?

據他所知,自從董俷出道以來,只有他殺人地份兒,還沒有人能真正地打敗他。

自己過去和董俷火拼,不是找死嗎?

可董俷那話,實在是太刺耳了,殺了他全家不說,還拿這件事當話題叫喊個不停。

是,我要報仇,可我不能白白的去送死。

這是個講求勇武地時代,身爲武將,其尊嚴就是在疆場上捍衛。拒絕對方的挑戰,那簡直是……更何況李傕和董俷之間,還有那說不清楚,見不明白的刻骨仇恨。

眼看着李傕軍灰溜溜的走了,董俷長出了一口氣。

嗓好像着火了一樣,都快要冒煙了。也難怪,整天的叫喊,那也是個力氣活,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支持下來的。一旁有技擊士陳敏,拎着水囊就跑到了董俷身邊。

薰俷放下兵器,接過水囊咕咚咕咚就是大半袋。

喝完了水,嗓感覺好了許多。董俷大笑道:“李傕就是個烏龜,縮在那殼裡,連個屁都不敢放。老幾千人打他幾萬人,他居然奈何不得,實在是太廢物了。”

這話,是對城頭上的士卒所說。

這些士卒,都是郿縣的降卒,董俷壓着巨魔士不

,守城時多是以降卒爲主。

也許會有人問,這些降卒,就願意聽從董俷的命令?

李傕郭的人馬,特別是李傕的麾下,是以當年董卓的西涼軍爲主。薰卓雖然死了五年,可說到底這些人都曾是董卓的部下。而當年如果不是牛輔被刺,以董俷在西涼軍的威望,李傕郭根本不可能活到現在。而且,漢時的兵制,可沒有後世的思想教育。誰發餉就聽誰的。誰地拳頭大,誰就是大爺,哪有什麼純粹的軍人?

薰俷抄了李傕的家,把李傕三分之一的家財拿出分發。

這可是比什麼鼓勵都要來的實在,加上董俷所展現的勇武和沉穩,巨魔士那可怕的殺傷力,足以令這些降卒爲之效命。李傕……是什麼人?我們的主帥是武功侯!

聽到董俷的話語,士兵們鬨然大笑起來。

薰俷手指李傕的軍營,大聲道:“小們,可怕那些龜兒?”

“一羣龜兒。就算再來十萬,我們也不怕!”

“龜兒,龜兒……”

薰俷隨口一句罵人地話,立刻在軍傳開了。

城頭上的士兵,不管是有傷的還是沒傷的,趴在城牆上朝着李傕軍的大營就喊了開來。

雖然不一定理解,可很明顯,這不是什麼好話!

有什麼辦法呢?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自家的主帥沒本事,那就只能聽着吧。這李傕軍的士氣。已經低落到了極致。

不過,走下城頭,董俷臉上的笑容可就沒有了。

別看他在城頭上囂張笑罵,但郿縣的情況。他自己是很清楚的,並不容他去樂觀。

“主公,要不明天讓巨魔士再殺一場吧。”

薰俷輕輕搖頭,“且不要着急。巨魔士非到關鍵時刻,不要輕易地出動。我們要在這郿縣城下,拖住那李傕……我不希望再讓他逃走。那可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按照計劃。典將軍至少還有三四天的時間才能抵達啊。”

閻圃和趙岑都露出了焦慮之色。

畢竟這二人。都沒有真正的經歷過像郿縣這樣地慘烈戰鬥,心裡不免都有些沒譜。

可董俷卻經歷過無數次生與死的考驗。心裡雖憂慮,可是卻不流於表面。

“我和你們打賭,兩天之內,亭侯必然會抵達郿縣。”

兩天?

閻圃不免心懷疑慮,看着董俷,有點不太相信。

畢竟縱穿漢陽,突入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亭侯再厲害,也不可能飛過來吧。

但是董俷,卻有信心。

自家兄長的性,他如何能不知道?

如今涼州已經亂成了一片,以典韋地脾氣,加上元戎軍的戰鬥力,定然是馬不停蹄。

兩天,大哥定然會抵達這郿縣城下。

這一夜,郿縣靜悄悄。

薰俷沒有睡,一個人坐在郿縣府衙的大廳裡,看着懸掛在牆壁上地巨型關地圖。

擔任守衛地是越兮,還有十名技擊士,在大廳外巡邏。

關大戰已經快到尾聲了……

想必漢升大哥,也快要抵達焦城了吧。以他和聘王威地本事,應該不成問題。

只是這一戰以後,背嵬士定然損傷慘重,少不得要被老一番嘮叨了!

關大戰結束之後,盧師的彈汗山大決戰,也差不多要拉開序幕了吧。也許真地能像和先生所說的那樣,如果這一戰成了,那麼大漢疆域三百年內將不復胡患。

聽上去,似乎也很不錯!

薰俷負手在地圖前沉思着,突然間一陣隱約的騷動傳來。

“發生了什麼事?”

越兮匆匆走進了大廳,“主公,城頭上發現,李傕軍大營之,好像有什麼動靜。”

“哦?隨我登城觀望!”

薰俷心裡奇怪,帶着人匆匆的走上城頭。

閻圃和趙岑已經出現在城門樓上,董俷也顧不得行禮,手搭涼棚,向遠方眺望。

只見李傕軍大營火光沖天,喊殺聲越來越響。

一支裝備獨特的人馬,在火光影影憧憧,若隱若現。董俷眯起眼睛觀看,突然間大喜望外。

那支人馬的裝備,不正是元戎軍的裝備嗎?

是大哥來了!

薰俷強忍住心的激動,扭頭厲聲喝道:“越兮,傳我命令,巨魔士立刻隨我出擊!”

第335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三)第329章 西域二三事(三)第314章 西域暴虎(一)第455章 泰平問對第108章 羣英會第176章 西園立八校(一)第487章 長安(六)第46章 武夫無名第162章 韓與馬(四)第158章 天人感應第190章 奉旨募兵第368章 各方雲動第445章 龐統走陰平第392章 十年(二)第47章 鄙夫之怒第142章 董俷進雒陽第178章 武夫爭雄第59章 古之惡來第110章 黨人憂患第41章 反目成仇(1)第435章 僧與帝(一)第250章 漢安軍第205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二)第255章 求賢令第153章 老實人發怒(一)第369章 長安之亂(一)第389章 沙門護法第7章 金城破羌(1)第231章 羣雄鬥呂布第283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134章 俸祿三百石(一)第105章 父子相逢第266章 金銀決(一)第483章 長安(二)第132章 龐家有子名令明第332章 曹呂聯姻第401章 關中橋頭堡(一)第449章 賈詡二謀荊襄(二)第215章 昭寧大事記(二)第155章 建春門血案(一)第54章 分道揚鑣第147章 董俷掌兵第119章 初見孟德第451章 陽謀(二)第23章 阿醜相隨(1)第263章 雞鹿塞(三)第196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一)第227章 矯詔出,諸侯興兵第256章 曹孟德的退讓第272章 喜事連連第160章 韓與馬(二)第13章 殺戮一(下)第221章 死亡刺殺第155章 建春門血案(一)第36章 一氣韓九曲第459章 亂局(三)第376章 長安之亂(八)第407章 大軍天降第458章 亂局(二)第322章 大決戰(五)第277章 雒陽烽火紀(一)第113章 文臺受辱第315章 西域暴虎(二)第307章 沙沙有心事(二)第309章 皆爲漢民第470章 大野澤(三)第51章 飛白絕倫第67章 斬雷公第490章 野望第397章 十年(七)第183章 雍丘之戰(二)第469章 大野澤(二)第26章 宴無好宴(1)第170章 辨王子(三)第472章 關中總動員(一)第426章 當陽(二)第380章 魯肅獻策合縱第258章 公孫瓚之死第219章 孺子心歹毒(二)第451章 陽謀(二)第274章 他是誰?第324章 大決戰第9章 擂鼓翁金錘(2)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下)第49章 太平教徒第417章 議和第179章 惡來逞威第249章 一紙詔書諸侯亂第82章 三醜結義第104章 日趨嚴重第100章 左中郎將第21章 敲山震虎(1)第19章 綠漪心思(2)第330章 西域二三事(完)第144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二)第428章 誰可橫刀立馬,唯我錦帆將軍第116章 回河東(一)第13章 殺戮一(上)第97章 桃園三英
第335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三)第329章 西域二三事(三)第314章 西域暴虎(一)第455章 泰平問對第108章 羣英會第176章 西園立八校(一)第487章 長安(六)第46章 武夫無名第162章 韓與馬(四)第158章 天人感應第190章 奉旨募兵第368章 各方雲動第445章 龐統走陰平第392章 十年(二)第47章 鄙夫之怒第142章 董俷進雒陽第178章 武夫爭雄第59章 古之惡來第110章 黨人憂患第41章 反目成仇(1)第435章 僧與帝(一)第250章 漢安軍第205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二)第255章 求賢令第153章 老實人發怒(一)第369章 長安之亂(一)第389章 沙門護法第7章 金城破羌(1)第231章 羣雄鬥呂布第283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134章 俸祿三百石(一)第105章 父子相逢第266章 金銀決(一)第483章 長安(二)第132章 龐家有子名令明第332章 曹呂聯姻第401章 關中橋頭堡(一)第449章 賈詡二謀荊襄(二)第215章 昭寧大事記(二)第155章 建春門血案(一)第54章 分道揚鑣第147章 董俷掌兵第119章 初見孟德第451章 陽謀(二)第23章 阿醜相隨(1)第263章 雞鹿塞(三)第196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一)第227章 矯詔出,諸侯興兵第256章 曹孟德的退讓第272章 喜事連連第160章 韓與馬(二)第13章 殺戮一(下)第221章 死亡刺殺第155章 建春門血案(一)第36章 一氣韓九曲第459章 亂局(三)第376章 長安之亂(八)第407章 大軍天降第458章 亂局(二)第322章 大決戰(五)第277章 雒陽烽火紀(一)第113章 文臺受辱第315章 西域暴虎(二)第307章 沙沙有心事(二)第309章 皆爲漢民第470章 大野澤(三)第51章 飛白絕倫第67章 斬雷公第490章 野望第397章 十年(七)第183章 雍丘之戰(二)第469章 大野澤(二)第26章 宴無好宴(1)第170章 辨王子(三)第472章 關中總動員(一)第426章 當陽(二)第380章 魯肅獻策合縱第258章 公孫瓚之死第219章 孺子心歹毒(二)第451章 陽謀(二)第274章 他是誰?第324章 大決戰第9章 擂鼓翁金錘(2)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下)第49章 太平教徒第417章 議和第179章 惡來逞威第249章 一紙詔書諸侯亂第82章 三醜結義第104章 日趨嚴重第100章 左中郎將第21章 敲山震虎(1)第19章 綠漪心思(2)第330章 西域二三事(完)第144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二)第428章 誰可橫刀立馬,唯我錦帆將軍第116章 回河東(一)第13章 殺戮一(上)第97章 桃園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