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派系

作爲一名皇帝,他最願意聽到的就是別人稱讚他是堯舜之君,他所治理的天下是盛世,而且還要後世的史書承認。

嘉靖皇帝雖然不是好大喜功的角色,腦筋也是相當清楚,特別是在清洗了北派的官員勳貴之後,他把東廠和錦衣衛牢牢的抓在了自己的手中,對於下情也不在像是從前那樣的睜眼瞎子。

他對於大明天下的情況也是很瞭解,每個城市之中都是無比繁榮的景象,在檢地案過後,也有各種各樣的災荒,可是朝廷和地方上的府庫充盈無比,下撥銀子也是簡單。而且從前擔心的流民也不是問題了。

在東部的幾省每當有流民之類的苗頭出現,招募人手的商人們絕對會比官員和軍兵先到,他們上下打點的利索,手續齊備,領人也是簡單的很。

還有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說南京六部的幾位大臣,浙江的巡撫和布政使,還有福建布政使,這些南方富庶省份的大佬們紛紛上書,要求革除路引弊政,說是大明之政是士農工商,既然士可以遊歷天下不需各種文書,那農乃是社稷天下的基礎,爲什麼不能有這樣的待遇呢?

對於此事,內閣六部出了幾個出身西北西南的大臣宿將之外,其餘是一邊倒的支持這個政策,其中大學士嚴嵩算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等到錦衣衛把消息傳遞上來之後,嘉靖皇帝才哭笑不得的發現事情的真相,現在江南閩粵的手工工場和商行店鋪極爲的興盛,本來一個府縣裡面有五分之一的“僱戶”,也就是專門當作僱工來生活的人已經是很了不得了,而且這些人往往還要在城外耕種些零星的土地用來補貼。

自從海上貿易的極度興盛以來,對於各種貨物的產量也是要求越發的高起來,不怕賣不出去,只怕你生產不出來。

府縣城鎮裡面所有能吸納的勞動力都是被吸收到了手工工場之中,事先並沒有什麼約定,知府,知州,知縣各路地方父母官不約而同的對所謂的“街邊浮浪之輩”採取了嚴厲的政策。

衙役們只要是在街上看到,最輕的也是一頓棍棒,地方父老紛紛讚揚,說這是勸導這些遊手好閒無所事事之輩勤勞養家,當然,地方父老一般都是本地的有錢鄉紳,這些人一般都是有不少產業,這些產業裡面都是缺少人手。地方有閒人豈不是太浪費了。

在江南,指望農村的出來多少流民去做工並不現實,一來是鄉下都是世代傳下來的豪門巨紳,佔地極廣,地方上的農民大多是這些人的佃戶和僱農,受到他們的庇護,這麼多年傳了下來之後,雙方不光是地主和佃戶的關係,而是形成了一種類似南北朝世家豪門對待族人的態度,輕易不會驅逐或者剝奪佃戶的耕地。

再者江南土地肥沃,雖然田賦也是天下最重,可農民們剩到自己嘴裡的還算是不錯,最起碼吃飽問題不大。和北方的農民遇到些風吹草動的天災,就活不下去不一樣。農民們是最不願意離開自己相依爲命的土地,可是手工工場和各種工商業需要人手勞力,這是極爲巨大的矛盾。

常有文人的筆記言道:本代刑法之酷烈勝於暴秦,常常是一點小罪農民就會被剝奪種地的權利,流落街頭,然後被“不許浮浪”的規條和鞭子逼去做工。

偏偏中國的農民大部分還是樸實善良的,輕易不會有什麼錯誤非得要官府解決,這下子許多人把眼光投向了貧窮省份,他們總是這麼想,如果是把路引之類的政策革除,那麼江南的需要人手的各行業靠着工錢和魚米之鄉的美譽,一定可以吸引大批的人過來做工。這就是各級官員爲什麼如此積極的上書革除路引之政,而且內閣六部的大部分大臣還非常支持的道理。

不過,他們這麼想,陝西,四川,雲南,貴州出身的官員可未必願意,他們那裡也就是西安府,成都府還有昆明府有類似江南的情況,其餘絕大部分都是靠天吃飯的種地爲生,若是開了路引,想必人們都是朝着富庶之地流動,若是田地無人耕種,地方上民生凋敝,那自己豈不是要被家鄉父老指着脊樑罵街。

這看起來倒好像是現在那些爲了自己的選區爭取利益的議員們,不過根子上有許多的不同,天下間不管是大明還是歐洲,倭國,大凡是官場都有各種各樣的派系存在,比如大明的官場就是由同鄉,同年之類的劃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同鄉,往往一個官從科舉或者什麼別的途徑進入仕途,他最親近的就是同爲鄉親的那些官員。

同理官員們總是願意照顧和自己同鄉的那些後進,這裡面又有很多人在家鄉做官,這些官員往往都是當地的鄉紳地主的子弟,如此形成了一個龐大而有盤,利益的舉動,每一個相關的官員都是全力的阻止,或者全力的支持。

以陝西爲主的一派官員雖然是人數少,但都是在嘉靖皇帝清洗京城時候的主力干將,也是興獻王府殘存的舊人們最集中的一個派系。

不過,另一派卻等於是文官的大多數和南方的勳貴們,皇帝的大權獨攬也是相對的說,必需要照顧朝堂上各派的利益和意見,居中調和,這一次卻是牽扯到各派的核心利益,雙方每天在朝野之中或者是朝廷上激辯,或者是在民間各個書社大肆寫文宣揚。

從前的矛盾是北方的京師商團佔據了全天下大多賺錢的資源,南方那些沒有撈到便宜的官員自然攻擊,當時稱之爲“南北之爭”,現在南派和北派的爭奪在檢地案之後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陝西一派官員爲主的‘西黨’和東南半壁出身爲主的官員爲主的‘東黨’之爭。

嘉靖皇帝雖然有心機,可並不是一個勤勉的皇帝,而且他也真的是喜歡道教方士的那一套,本以爲清除了‘京師商團’這一些人之後,朝政上下都會聽從自己的命令,自己安插幾個信得過的大臣,然後繼續安樂就好了。

沒有想到卻是一個這樣的局面,什麼天下大義,什麼聖人之說,看起來都是比不過孔方兄的金光燦爛。

最近西黨上了一個摺子,摺子上面避而不談什麼路引,反倒是說東南富庶,理應加重商稅的額度,好補貼西北這些貧瘠之地。這個摺子一出,東黨那裡肯讓,立刻說是,檢地案之後,東南不管是官宦勳貴,都沒有庇護刁民不繳稅的事情,而且即便是有官身的人相關的產業,也都是一概交稅,沒有什麼遺漏的地方,若是再加稅,那可就是實實在在的與民爭利了。

坐在御書房之中的嘉靖皇帝看着摺子,苦笑不已,他有些明白當日的黃錦,陸炳這些人倒也不是爲了謀權篡位才作出那些事情,估計也就是爲了錢糧而已。想到這裡,嘉靖把手中的摺子丟在桌子上,笑着說道:

“這些人不管是西邊還是東邊,給朕的摺子上面都是寡人聖明無比,必然慧眼看出其中關竅,不過西邊說朕可以看出加稅的關竅,東邊的說朕可以看出革除路引的關竅,朕是看不出來的,朕只看到了上面寫着個錢字,現在想想當初抓陸炳是爲了什麼,還不如放出來……!”

這番話說出口,在邊上侍立的芮三公公,現在已經是司禮監的首領太監了,聽到皇帝的這番話,頓時是嚇了一跳,不過他可不是黃錦那種在興獻王府時候就在嘉靖身邊處理事務的內官。

他很多事情不知道也沒有什麼意見提出來,現在芮三的權力基本山被下面的十幾個太監分掉,這十幾個太監各有負責的方面,而且定期的輪換,芮三現在做的就是一個傳聲筒的工作,他把皇帝的旨意傳達下去然後再把十幾個分管太監收集批改的東西轉送上來,以往太監把持司禮監,東廠,御馬監幾個衙門操控朝政專權的景象是不見了,不過作爲中樞的皇帝做的事情卻是繁重了許多。

芮三此時雖然是號稱內相,不過手中的權力卻已經是縮水了許多,在皇帝面前也沒有什麼說話的資格,不過他可是知道若是陸炳被放出來,他們這些後來上位的人可都是不能安心了。

他這裡欲言又止的模樣倒是惹起了嘉靖皇帝的注意,嘉靖轉頭看着芮三說道:

“這些有錢的產業有沒有小三你的份子呢?”

“皇上,奴才的產業也就是城外您賞賜的兩個莊子,再也沒有其他……”

驚恐萬狀的芮三渾身顫抖的跪在了那裡。

第85章 買地和謝謝你第593章 棄卒第305章 進漢城第491章 定北城 樂浪府第292章 濟州島第29章 一起佔便宜去第3章 難吃的白食第210章 其實想找人問問第584章 堂堂之戰第417章 不止兩個第366章 京師 秦軍 內官第410章 隱患第11章 真鮮啊第185章 這是福氣和一個一兩第471章 趁亂放火殺人第43章 東廠盯着你呢第313章 遷徙第633章 手中的長矛最強第582章 太平邊兵第304章 仁川的輕鬆戰鬥第283章 來龍去脈第30章 少花了一百兩?第531章 富貴險中求第63章 拿棍子暴徒和文武雙全第624章 以少圍多第212章 隱情第268章 耗資巨大第610章 後方的華州第343章 初遇第433章 自己人第440章 北面 南直隸第376章 漢化 漸進 分利第219章 看不順眼就抽第344章 佈置 劉府大火第162章 無奈的裙帶關係第162章 無奈的裙帶關係第270章 家中女兒事第304章 仁川的輕鬆戰鬥第595章 人心第158章 橫財不一定從天上掉下第553章 亂始第482章 廢立第189章 官場事第36章 吃掉嘴邊的肉第470章 羣首待割第124章 又是找不到第605章 亂哄哄第408章 不屑 銀街第200章 到底要幹什麼(下)第71章 三月不知道肉味第319章 局勢第625章 安靜的地方第210章 其實想找人問問第588章 明軍火炮第222章 看船第593章 棄卒第345章 邊塞大捷 疑忌第230章 動手第249章 其實很簡單 時間差第431章 放餌第412章 這就是人才啊第565章 口袋第564章 出牆發財第166章 還是向着自家人第286章 京郊外第632章 不聽勸第400章 射程遠了一些第369章 優勢第346章 展示第296章 濟州島第547章 一滴水滴在熱油鍋第560章 關外的南邊第598章 安定民心第190章 定親第189章 官場事第548章 抗稅之亂第142章 兵那裡去了第231章 送上門來第534章 宴無好宴第24章 敗家子的典範第524章 簡單直接第156章 有財大家發第565章 口袋第347章 紫禁城 轉彎第5章 欺男霸女的第一步第587章 從容第277章 妄稱龍王第166章 還是向着自家人第377章 民衛第三十三第136章 離京之前還要撈錢第503章 突然 蹩腳騎兵第525章 廷議 定策 決斷第136章 離京之前還要撈錢第21章 找齊人手去山東第577章 炮火射程之內第211章 不長眼睛的總是這麼多第469章 你假情我假意第228章 不理會第93章 原來如此第235章 重視和其實沒有走遠
第85章 買地和謝謝你第593章 棄卒第305章 進漢城第491章 定北城 樂浪府第292章 濟州島第29章 一起佔便宜去第3章 難吃的白食第210章 其實想找人問問第584章 堂堂之戰第417章 不止兩個第366章 京師 秦軍 內官第410章 隱患第11章 真鮮啊第185章 這是福氣和一個一兩第471章 趁亂放火殺人第43章 東廠盯着你呢第313章 遷徙第633章 手中的長矛最強第582章 太平邊兵第304章 仁川的輕鬆戰鬥第283章 來龍去脈第30章 少花了一百兩?第531章 富貴險中求第63章 拿棍子暴徒和文武雙全第624章 以少圍多第212章 隱情第268章 耗資巨大第610章 後方的華州第343章 初遇第433章 自己人第440章 北面 南直隸第376章 漢化 漸進 分利第219章 看不順眼就抽第344章 佈置 劉府大火第162章 無奈的裙帶關係第162章 無奈的裙帶關係第270章 家中女兒事第304章 仁川的輕鬆戰鬥第595章 人心第158章 橫財不一定從天上掉下第553章 亂始第482章 廢立第189章 官場事第36章 吃掉嘴邊的肉第470章 羣首待割第124章 又是找不到第605章 亂哄哄第408章 不屑 銀街第200章 到底要幹什麼(下)第71章 三月不知道肉味第319章 局勢第625章 安靜的地方第210章 其實想找人問問第588章 明軍火炮第222章 看船第593章 棄卒第345章 邊塞大捷 疑忌第230章 動手第249章 其實很簡單 時間差第431章 放餌第412章 這就是人才啊第565章 口袋第564章 出牆發財第166章 還是向着自家人第286章 京郊外第632章 不聽勸第400章 射程遠了一些第369章 優勢第346章 展示第296章 濟州島第547章 一滴水滴在熱油鍋第560章 關外的南邊第598章 安定民心第190章 定親第189章 官場事第548章 抗稅之亂第142章 兵那裡去了第231章 送上門來第534章 宴無好宴第24章 敗家子的典範第524章 簡單直接第156章 有財大家發第565章 口袋第347章 紫禁城 轉彎第5章 欺男霸女的第一步第587章 從容第277章 妄稱龍王第166章 還是向着自家人第377章 民衛第三十三第136章 離京之前還要撈錢第503章 突然 蹩腳騎兵第525章 廷議 定策 決斷第136章 離京之前還要撈錢第21章 找齊人手去山東第577章 炮火射程之內第211章 不長眼睛的總是這麼多第469章 你假情我假意第228章 不理會第93章 原來如此第235章 重視和其實沒有走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