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安定民心

所以在華州猛烈和變化多端的攻勢下,看似人多勢衆的明軍迅速的土崩瓦解,戰場上的局勢,遼鎮兵只能說是敗,而不是潰敗,但是江峰接下來所用的手法頗爲的巧妙,讓大批的騎兵的分成多股,依仗着武器的先進和馬力充沛,不斷的衝擊騷擾撤退之中的遼鎮明軍。?

在範河面前的戰場,華州未盡全力就將明軍打的大敗,若是要全殲,肯定不是這個手段了,江峰和手下衆將的合計,就是儘可能的將明軍打散,明軍若是在正戰之中被擊敗,那麼也並不值得擔心了。?

華州的都督府下屬的司馬從事還有親兵營,甚至還有商會,各種能動用的情報分析都是動用上了,得出的結論就是明軍的軍隊已經是承平日久,鎮壓農軍可能還有些作用,但是在和大部隊的正戰卻未必有什麼能力了。?

最大的可能是開始一鼓作氣,自以爲自己是天下強兵,但是隻要一受挫。馬上就會心理大亂,不能支撐。那些拿着鋤頭比拿刀槍更習慣的軍戶。早就已經是爛根了。他們也就是有一戰地勇氣,狠狠的打疼他們,同時給他們一條活路。他們甚至不會是起來反抗,只會安分地回家種地。?

當然了。華州是漢人地武裝力量,這也是重要一點。若是蒙古人入寇。就算是再懦弱地漢族農民甚至是漢族奴工都會奮起抵抗,不死不休,因爲這可是禍害人命,不把漢人當人的畜生。?

在範河戰敗之後。大軍退去。如果那時候華州大軍壓上,全殲並非不可,但是整個遼鎮的青壯兵丁若是死傷太重,他們地家屬親眷必然是會對華州的軍隊深恨不已,就算是漢人軍隊,這塊地方要是想安寧下來。也需要花費很大地力氣。?

這一戰。明軍若敗。爲了保存回守瀋陽,遼陽的兵力。必然是要撤退,撤退地時候。這些沒有什麼戰爭經驗地士兵們士氣必然是極爲的低落。華州用大批的騎兵騷擾,分批分隊。好似羣狼狩獵,不斷的在大型地獵物身上撕扯下來皮肉,讓他流血變得虛弱。最後讓他虛弱不堪地倒地。?

這樣的戰術果然是有奇效。一次次的衝擊讓明軍疲憊不堪,準備休息卻無處休息。只能是不停的向着蒲河所趕路,在蒲河所,輕騎到達的華州軍用大弓朝着城堡裡面亂射火箭,驚擾明軍。?

本來按照江峰的預計,這時候地明軍應該是驚慌躁動,到了第二天還有幾隻騎兵在路上騷擾,不過江峰發現自己還是高估了明軍,朝着蒲河所內射地火箭,赫然成了壓垮駱駝地最後一根稻草。?

到了那時候,遼鎮總兵李孤峰除了自己的親兵家將之外,再也掌控不住軍隊了,他把馬匹都集中在自己地親兵手中,而且還放在南門,說明他也不想控制住部隊了,城內火起,一開始混亂。?

早就是有所準備總兵李孤峰直接就是帶着人從南門出逃,沒有了主將,其餘的明軍更是沒頭蒼蠅一般,士卒們自然是不願意在這麼提心吊膽,不知道什麼時候喪命,都是四散而去,很多人丟下武器之後,就各自地回返自己所在地衛所田莊。?

大部分潰散的遼鎮明軍都已經是被這場戰爭徹底嚇怕了膽子,回到自己居住地地方之後,再也沒有什麼人還願意去當兵作戰,都願意在家裡面當個農戶種地。在瀋陽以北的遼鎮區域,在華州騎兵和降將丘峰的宣傳招撫下,很快地安定了下來,一看自己只要是放下武器,凶神惡煞地華州兵就不找自己的麻煩,原本遼東遼西星羅棋佈地衛所,千戶所,堡壘,都是搖身一變變成了所謂的田莊。?

在瀋陽以北的也就是半個月的時間,就變成了全無軍戶,盡皆農莊,開始的時候,華州派人招降的時候,還是依靠丘峰率領的降兵和華州的正規部隊,後來各個衛所千戶所一點抵抗也沒有。?

華州軍索性是不參與受降的工作,直接就是朝前壓去,關外?

大批團練開始進入遼鎮,維持治安,接受投降。?

這時候發生了許多頗有趣味的事情,比如說,五百團練被命令去某處繳械受降,出發之後,他們的團練使才發現,要去的不是百戶所,而是千戶所,頓時是下的半死,自己領着騎兵去追,生怕這些團練被對方禍害了,到時候自己的腦袋可就保不住了。?

誰想到到了半路,居然遇見了那些團練,他們興高采烈的回來了,原來還沒有到那個千戶所的時候,千戶所的人就帶着整個千戶所的刀槍出來等候了,他們毫不可惜自己交出去的武器,並且保證自己這裡沒有剩餘的武器。並且十分親切的率領這些團練進入搜查。?

這五百團練也是戰戰兢兢,生怕自己被這千戶的人算計了,不過從頭到尾,儘管心中提防,但是這千戶所從上到下的人都是熱情無比,客氣萬分,到最後被送出來之後,才知道自己的這次受降已經是順利完成。?

其他的受降大都相同,同是漢人,也沒有必要動刀槍,對方如此強悍,卻不做蠻族那些傷天害理的事情,那也沒有必要抵抗了。?

—?

每收復一地,華州要做的就是丈量土地,登記造冊,並且有一個政策,就是民三公七的賦稅政策,實物繳納,無火耗,無其他的費用。?

明朝的衛所實際上是明朝的官家的田莊,每年上繳的田賦在最高峰的時候已經是達到了大明田賦盤子的三成以上,軍戶種田的時候往往承受着和農村的佃戶差不多的賦稅,這種已經是辛苦之極,根本沒有什麼訓練的時間了。算下來,他們每年的繳納的田賦名義上也是華此次的政策所說的三成。?

但是火耗之類,大明的賦稅花樣疊加起來,很多軍戶都要把自己一年的一半以上的收成交上去,想要過好一點的日子怕是不容易。遼鎮的情況之所以比其它的衛所強些,不過是遼鎮地廣人稀,軍戶們耕種的土地大一些,收穫的多些,留在自己手裡的也就跟着多些。?

華州每到一地受降,除了全副武裝的士兵和團練之外,還有宣佈政策的收支文書和農官,每到一地都是丈量土地,重新分派。把各地的土地都是平均的分派在每個人的手中,之所以說是平均分派。?

那是因爲每個衛所,千戶所和堡壘耕種的土地裡面都有所謂的公田,軍戶除了修築城池防禦工事,訓練服役之外,還有就是耕種公田,這個工作完全都是義務性的,收成完全的上繳。?

公田的收成並不是按照字面的意思到了大明朝廷和官府的倉庫之中,這些公田實際上是遼鎮總兵和副將參將的私田,這些高級將官按照自己的級別的高低,在這個公田之中拿到自己應得的一份。?

這也是遼鎮的總兵身邊的家丁親兵的能有幾千人這麼大的數目,就是因爲遼鎮有這麼一份收入。?

這些田地往往都是在距離衛所,千戶所和堡壘最近的,距離水源最近,最肥沃的土地,最好的田地都是公田,遼鎮總兵和各級的軍官就是從大到小的地主,地主和佃戶之間沒有什麼情誼可講的,佃戶對地主永遠都有怨氣。?

華州把這些公田分配到當地軍戶的手中,並且是確定了田賦的比例,等於是一下子送了一件大實惠給他們,人人手中多了些好田地,而且要少繳賦稅,利益這種東西是最實在的,頓時是惶恐不安的人心就轉了過來,偏偏這些好處只能是華州手中才能給,只有華州長勝這些政策才能長存。?

不知不覺之間,那些遼鎮軍戶開始盼着華州軍一路長勝,當然,華州的政策不可能總是以招撫爲主,每個千戶所抽百丁,原來的千戶和各級軍官,帶着自己的親兵家將接受華州的重新編練,變爲團練。?

但是不能駐守本地,需要離開原來的駐地二百里,而且每地團練,關外和遼鎮出身的人,人數比例必須是一半一半,團練使是關外的華州舊民,團練副使是遼鎮的遼民。?

前面是華州的軍隊徐徐推進,後面是華州的招撫政策一項項的實施,遼鎮的一半以上的底盤,都被華州牢牢的控制住了。

第148章 守株待兔第213章 杭州李和尚第536章 窩囊 後手第232章 出乎意料第432章 主動上門第621章 血殺第141章 高價碼頭和熱心前任第140章 雙鳳會第330章 扳回第555章 不是從前第119章 大獲全勝和遲來的救兵第158章 橫財不一定從天上掉下第93章 原來如此第349章 大災第408章 不屑 銀街第394章 戰前第326章 利益 欺上瞞下第25章 自我感覺越來越好第202章 鹽漲 糧回第564章 出牆發財第362章 豁出去了第632章 不聽勸第607章 過河第78章 這麼好的姑娘我要了第81章 要收錢啊第231章 送上門來第495章 強權政治第428章 鹽會(下)第99章 好熟悉的名字第181章 上山投奔和雪中送炭第252章 誰的援軍第169章 心底慾望第370章 草原東部的掃蕩第113章 賢內助和馬賊傳聞第394章 戰前第15章 見到了火藥武器第14章 穿越後第一次塞錢第51章 收帳還有廣告第587章 從容第572章 頭顱堆砌的起點第97章 拜見都督大人第481章 薨了第203章 倒買倒賣第238章 戰鬥?演習?第403章 消失的艦隊第23章 精明?敗家子?第198章 尷尬的巧合第10章 爲啥不好吃捏第407章 哪有那麼多人才第385章 昂貴的武器第410章 隱患第313章 遷徙第178章 驚訝和蒙面騎士第556章 下旨會剿第571章 林夢楚的功名之路第575章 漳州東門 藤牌兵第284章 蝴蝶第398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派系第423章 鹽鏟子第157章 好久不見的女孩們第480章 呼萬勝第593章 棄卒第220章 一家人第14章 穿越後第一次塞錢第409章 商場如戰場第13章 發財未必等於享受第28章 收了個徒弟第97章 拜見都督大人第557章 夜半第436章 北征首戰第43章 東廠盯着你呢第366章 京師 秦軍 內官第538章 標杆 優異第31章 廚師鮑胖子第253章 包圍 脅迫 爲奴第55章 那一碰的風情第325章 霸海 安定 野心第88章 欺負我?沒門第447章 破綻 裂痕 盯梢第269章 家事第362章 豁出去了第613章 聖道門第579章 不知所措的遼鎮第250章 林家島第249章 其實很簡單 時間差第383章 顆粒火藥第278章 計劃第130章 大樹倒了和依舊兇狠第357章 火炮和大弓第333章 近似演習第71章 三月不知道肉味第114章 又升官了第380章 跟上來吧第203章 倒買倒賣第71章 三月不知道肉味第566章 無精打采第549章 五義士第172章 還不如土匪第194章 想要回家的代價第386章 製造追溯 人心
第148章 守株待兔第213章 杭州李和尚第536章 窩囊 後手第232章 出乎意料第432章 主動上門第621章 血殺第141章 高價碼頭和熱心前任第140章 雙鳳會第330章 扳回第555章 不是從前第119章 大獲全勝和遲來的救兵第158章 橫財不一定從天上掉下第93章 原來如此第349章 大災第408章 不屑 銀街第394章 戰前第326章 利益 欺上瞞下第25章 自我感覺越來越好第202章 鹽漲 糧回第564章 出牆發財第362章 豁出去了第632章 不聽勸第607章 過河第78章 這麼好的姑娘我要了第81章 要收錢啊第231章 送上門來第495章 強權政治第428章 鹽會(下)第99章 好熟悉的名字第181章 上山投奔和雪中送炭第252章 誰的援軍第169章 心底慾望第370章 草原東部的掃蕩第113章 賢內助和馬賊傳聞第394章 戰前第15章 見到了火藥武器第14章 穿越後第一次塞錢第51章 收帳還有廣告第587章 從容第572章 頭顱堆砌的起點第97章 拜見都督大人第481章 薨了第203章 倒買倒賣第238章 戰鬥?演習?第403章 消失的艦隊第23章 精明?敗家子?第198章 尷尬的巧合第10章 爲啥不好吃捏第407章 哪有那麼多人才第385章 昂貴的武器第410章 隱患第313章 遷徙第178章 驚訝和蒙面騎士第556章 下旨會剿第571章 林夢楚的功名之路第575章 漳州東門 藤牌兵第284章 蝴蝶第398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派系第423章 鹽鏟子第157章 好久不見的女孩們第480章 呼萬勝第593章 棄卒第220章 一家人第14章 穿越後第一次塞錢第409章 商場如戰場第13章 發財未必等於享受第28章 收了個徒弟第97章 拜見都督大人第557章 夜半第436章 北征首戰第43章 東廠盯着你呢第366章 京師 秦軍 內官第538章 標杆 優異第31章 廚師鮑胖子第253章 包圍 脅迫 爲奴第55章 那一碰的風情第325章 霸海 安定 野心第88章 欺負我?沒門第447章 破綻 裂痕 盯梢第269章 家事第362章 豁出去了第613章 聖道門第579章 不知所措的遼鎮第250章 林家島第249章 其實很簡單 時間差第383章 顆粒火藥第278章 計劃第130章 大樹倒了和依舊兇狠第357章 火炮和大弓第333章 近似演習第71章 三月不知道肉味第114章 又升官了第380章 跟上來吧第203章 倒買倒賣第71章 三月不知道肉味第566章 無精打采第549章 五義士第172章 還不如土匪第194章 想要回家的代價第386章 製造追溯 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