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不甘心的嘉靖皇帝

朝廷上的嘉靖皇帝卻沒有江峰在華州那種安逸快樂的在真是完全的沉浸在道教方術之中。

三個邊鎮的裁撤在戶部侍郎司馬泰突然猝死於家中之後,完全的終止了,內閣六部的大臣們都是有些害怕,心想這莫非是皇帝的手段,或者是邊軍聽到被裁撤這個消息激起的反彈。所以很是偃旗息鼓了一段時間,不過嘉靖的勢力依舊虛弱,很容易就是可以判斷出來,沒有用太長的時間,朝中的局勢依然如故,只不過沒有人提起裁撤這個話題了。

嘉靖皇帝還在興獻王府的時候,對於正德皇帝的所作所爲自有一番判斷,劉瑾和八虎的獨攬大權,還有江彬,錢寧這些武官近臣的作亂,都是深刻的教訓。文人們也是這樣說,說就是因爲正德皇帝親信宦官和武人,才搞得天下民不聊生。

所以在他登基之後,儘管跟他作對的都是文官,從一開始的大禮案,到後來的朝服案,聖人案,都是文人文官在那裡大唱反調,甚至政令和國策都因爲爭論這些東西根本無法實行下去,到最後還是在太監和武官的支持下,才取得了鬥爭的勝利。

不過他依舊是有自己的想法,嘉靖皇帝對最親信的黃錦和陸炳心裡面的都是有些提防,雖然給這兩個人很多的肥缺,並且對他們很是寬容,卻沒有什麼要害的東西被這些人掌握,反倒是一直反對他的內閣六部,皇帝一直很是信任,甚至在‘檢地案’沒有發生之前,內閣六部的決議他基本沒有駁回過。

對宦官和武人的提防和不信任,導致他發現了自己被人阻塞言路,並不能順暢的發佈旨意的時候,嘉靖皇帝立刻心中驚懼,並且有所提防,在最快的時間內找到了親近自己的勢力和人手。調兵入京。結果是黃錦被砍了腦袋,陸炳被軟禁了起來。宦官和內衛武官再也沒有什麼參與政事的能力了。

這一來,不管是文武百官還是天下間的文人清流,都是大力地頌揚皇帝改革弊政,乃是千古仁義之君,嘉靖皇帝儘管城府很深,可是在當時很是有些飄飄然的感覺,私下裡面也是想過,大明立國這麼多年。前面的皇帝們頭腦手腕比自己成熟的也有幾個,爲什麼這些人卻沒有把宦官和內衛武官清除呢?

答案很快就得到了,文官的勢力在失去了制約之後。迅速的膨脹了起來,天下政事都是被他們操控在手中,雖然說的是很好聽,說什麼代天牧民,讓天子做一個垂拱之君。只需決斷就是了。

實際上是皇帝輕鬆到連決斷都不需要,文官們包辦了一切,現在倒是沒有人阻礙皇帝視聽了,不過嘉靖心裡面卻也是知道,他所看到所聽到的東西,都是文官集團們讓他聽到。讓他看到的。事實上,如果不是皇宮地一名禁衛回鄉之後看到見到些巨大的變化,回來和嘉靖說起,嘉靖皇帝甚至連自己一直是被矇蔽的這件事情都發現不了。

如果說是那種耽於享樂,不願勞碌地皇帝,對於眼前這樣的局面倒也麼有什麼在乎的,反倒是落個清閒,少操很多的心思。但是對於嘉靖皇帝這種控制慾和權力慾很重的皇帝來說,眼下地局面實在是太讓人痛苦了。

嘉靖皇帝每天在早朝上根本不願意花費太多的時間,只是露面一次,然後匆匆的回到皇宮裡面,煉丹唸經,做些道士的法事,在正德年間開始,在京中的王公大臣們,就喜歡信封道教。

雖然說嘉靖皇帝好道術這件事情把文武官員們的愛好廣大了,其實這裡面也是有別地考慮。這年頭白蓮教,彌勒教造反的事情特別的多。都是假託佛經佛祖的名義,誰要是去信了佛,被政敵扣上個勾結邪教的罪名那可就是不好了。

道家則不需要那麼多的忌諱,本身也就是講究清靜無爲,在歷朝的皇帝眼裡面,這纔是華夏的正統,大臣們需要信仰地紛紛是靠近道教,沒有信教的都是用道士和皇帝搭橋湊趣。大臣們在朝堂上都是爲自己代表的那一些人和利益團體搖旗吶喊,可在信仰上還是道士作爲供養的對象,意見倒是非常的一致。

所以不管是南北還是東西的大臣,家中總是有些道士供奉在家中,已經算是一種時髦和風尚的東西了,嘉靖皇帝喜好道教,所以經常是把這些道士請進皇宮之中,交流些道法和煉丹的心得。

大家都是對皇帝的這個舉動習以爲常,如果是誰家的供奉被請進皇宮,這家人往往還感覺面子上頗有榮光。

對於道教地愛好是一回事,內閣六部的官員們依舊是在那裡爲了所代表地利益集團的不同,彼此的攻訐和辯論也是沒有停下來過,在‘檢地案’之後,不管是東廠還是錦衣衛,他們的情報和監視的職能都是大幅度的弱化了,原本廠衛乃是皇帝的耳目,現在絲毫作用也是發揮不出來。

皇帝的情報來源已經是被完全的斷掉了,不過,這裡面卻也有個問題,東廠和錦衣衛雖然名義上屬於大明皇帝的直轄,但他們卻也坐着情報機關偵緝和刺探的工作,並不是只有皇帝才享用廠衛的情報。

把廠衛的作用大幅度的弱化,實際上文官們獲取情報的途徑也是少了許多,儘管他們也豢養了些錦衣衛和東廠的人員,但是這些私人的效用,

比不上官方機構的統合和效率,有很多發生的事情他道的。

比如說,皇帝宣召那些道士進入皇宮的時候,是各個官員府上的供奉道長都有,這些道士如果是給皇帝宣揚道法和經典,煉丹之類的心得,讓嘉靖皇帝高興了,就會有金銀的賞賜和道官的封號。

但是沒有人注意到,有些道士在出宮的時候是不是身上帶着東西,特別是那些陝西,四川和雲貴一帶出身的官員家的供奉們。

川陝西南的各個省份出身的官員們,在各個衙門裡面的地位並不算是太高,川陝西南自然是比不上自古文人輩出地江南,也比不上親貴故舊很多的北方。在朝中沒有什麼關係和背景,也就不會做到太大的官職。

現在使用農奴勞動的農墾莊園,蓬勃發展的工商業,還有日進斗金的海貿,都在朝堂上有自己的代言人,不管是北方的那些棉紳還是南方的那些工商業主們,這些人爲了朝廷中樞所出臺地政策對他們有利,都是十分的捨得花錢。

相對來說,陝西除了西安府。四川除了成都府之外,還真是沒有什麼工商發達的城市,地方上因爲不適合種植棉花之類地經濟作物。所以他們的經濟結構也沒有什麼太多的變化,沿海一帶逐漸變得富庶,川陝雲貴也沒有在這個上面賺到什麼便宜,反倒是因爲南洋和關外便宜糧食的衝擊,每年的收入不管是地主還是農民都是縮水了不少。更不用說,沿海地那些手工工場對於川陝雲貴這幾個省的小作坊毀滅性的衝擊。

而且,因爲沿海各省對於人手的缺乏,北三省棉紳對於農奴的需要,川陝雲貴的勞力還不斷地外流,四省的地主鄉紳。經濟上的支柱產業就是農業,種地就是靠着人力,人不斷的向沿海遷徙,種地的人手逐漸的減少,直接就是導致的收入的減少。

所以在朝堂之中,每次都是高喊着祖宗之法不可荒廢,此時天下聖人法統崩潰,長此以往必將危及社稷乾坤地。都是川陝雲貴的出身的官員,這些人對於把持朝政的那些內閣大學士和六部尚書侍郎們,怨氣極大。

這些官員們的收入可遠遠的不如其他派系的豐厚,原本也是養不起什麼供奉的道士,不過很多人都是被隱諱的點撥過,說是家宅中有個道士,會有很大的好處,許多人都是將信將疑地請來了湖北某地的道觀地道士,請來之後,才知道好處是什麼。

當年皇帝還是興獻王的時候。他所在的荊楚之地,本就是道教最爲繁盛的區域。嘉靖皇帝本人虔誠的信封道家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當時的興獻王府和許多附近的道觀都有很深的關係。

興獻王變成嘉靖皇帝的時候,很多道觀都是來到了京城走上層的路線,這些可以行走在高官顯宦府第中的出家人,傳遞某些東西特別的方便,而且不容易被發覺。嘉靖一直是在小心翼翼的做着,把那些對保持朝政的那些大臣不滿的官員組織起來,而那些內閣六部的官員們則是覺得,天下已經是操持於他們手中,志得意滿,已經是大意了。

嘉靖二十年的冬天,江峰收到了來自大明京師的急報:明皇重掌大權……

第329章 意外 終遇虎第360章 惡戰 損失 決心第637章 江家天下第76章 抽你個王八蛋第195章 半年後 強軍第323章 城下邊軍第176章 進城抓探子第481章 薨了第151章 我們不是親戚第273章 好久沒有自我表揚第148章 守株待兔第29章 一起佔便宜去第624章 以少圍多第323章 城下邊軍第444章 貪慾無窮第56章 美味無雙第471章 趁亂放火殺人第449章 伏殺 敵人不明第497章 天方夜譚第210章 其實想找人問問第302章 仁川登陸第169章 心底慾望第94章 來挖牆角的第203章 倒買倒賣第541章 稱王平淡 制度 回憶第2章 不當軟蛋第617章 對陣第194章 想要回家的代價第568章 不合常理第96章 佈置第533章 褚家莊第356章 排射第620章 不動第83章 升官了第24章 敗家子的典範第599章 遼陽城內第618章 華州重騎兵第344章 佈置 劉府大火第66章 八面玲瓏和紅地毯第528章 處之以靜第396章 屠宰場第224章 上船第303章 萬惡的開端第617章 對陣第167章 不相干的幾件事第618章 華州重騎兵第216章 天晴氣爽殺倭寇第459章 若即若離第1章 見義勇爲的穿越第258章 投奔其實是歸來第270章 家中女兒事第162章 無奈的裙帶關係第313章 遷徙第304章 仁川的輕鬆戰鬥第371章 重騎兵第626章 南京城第435章 遠征途中第84章 誰也不要裝大第74章 蘇家姐妹的故事第206章 收入翻番和隱憂第425章 見色則迷第425章 見色則迷第564章 出牆發財第206章 收入翻番和隱憂第562章 亂 白蓮第583章 又是清晨的戰鬥第121章 鋪開一張網第336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502章 轟第26章 被同僚陰了一道第63章 拿棍子暴徒和文武雙全第124章 又是找不到第461章 動不如靜第339章 蠢動第541章 稱王平淡 制度 回憶第445章 動議 機詐 防範第428章 鹽會(下)第195章 半年後 強軍第395章 獅與羊 殺痛快第169章 心底慾望第327章 採購 倭寇重來第412章 這就是人才啊第557章 夜半第600章 輕易第6章 抓一送一小偷美少女第8章 禽獸不如第508章 佔領之後第387章 用人不疑第625章 安靜的地方第113章 賢內助和馬賊傳聞第349章 大災第104章 收買人心第569章 陷落的鐵嶺 時間差第121章 鋪開一張網第562章 亂 白蓮第365章 據關外第94章 來挖牆角的第462章 殺乾淨了上路第103章 五樓山
第329章 意外 終遇虎第360章 惡戰 損失 決心第637章 江家天下第76章 抽你個王八蛋第195章 半年後 強軍第323章 城下邊軍第176章 進城抓探子第481章 薨了第151章 我們不是親戚第273章 好久沒有自我表揚第148章 守株待兔第29章 一起佔便宜去第624章 以少圍多第323章 城下邊軍第444章 貪慾無窮第56章 美味無雙第471章 趁亂放火殺人第449章 伏殺 敵人不明第497章 天方夜譚第210章 其實想找人問問第302章 仁川登陸第169章 心底慾望第94章 來挖牆角的第203章 倒買倒賣第541章 稱王平淡 制度 回憶第2章 不當軟蛋第617章 對陣第194章 想要回家的代價第568章 不合常理第96章 佈置第533章 褚家莊第356章 排射第620章 不動第83章 升官了第24章 敗家子的典範第599章 遼陽城內第618章 華州重騎兵第344章 佈置 劉府大火第66章 八面玲瓏和紅地毯第528章 處之以靜第396章 屠宰場第224章 上船第303章 萬惡的開端第617章 對陣第167章 不相干的幾件事第618章 華州重騎兵第216章 天晴氣爽殺倭寇第459章 若即若離第1章 見義勇爲的穿越第258章 投奔其實是歸來第270章 家中女兒事第162章 無奈的裙帶關係第313章 遷徙第304章 仁川的輕鬆戰鬥第371章 重騎兵第626章 南京城第435章 遠征途中第84章 誰也不要裝大第74章 蘇家姐妹的故事第206章 收入翻番和隱憂第425章 見色則迷第425章 見色則迷第564章 出牆發財第206章 收入翻番和隱憂第562章 亂 白蓮第583章 又是清晨的戰鬥第121章 鋪開一張網第336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502章 轟第26章 被同僚陰了一道第63章 拿棍子暴徒和文武雙全第124章 又是找不到第461章 動不如靜第339章 蠢動第541章 稱王平淡 制度 回憶第445章 動議 機詐 防範第428章 鹽會(下)第195章 半年後 強軍第395章 獅與羊 殺痛快第169章 心底慾望第327章 採購 倭寇重來第412章 這就是人才啊第557章 夜半第600章 輕易第6章 抓一送一小偷美少女第8章 禽獸不如第508章 佔領之後第387章 用人不疑第625章 安靜的地方第113章 賢內助和馬賊傳聞第349章 大災第104章 收買人心第569章 陷落的鐵嶺 時間差第121章 鋪開一張網第562章 亂 白蓮第365章 據關外第94章 來挖牆角的第462章 殺乾淨了上路第103章 五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