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華州重騎兵

器大陣穩步向前,火炮轟擊,輕騎靠近之後的齊射,爲主,這是明軍上下總結出來的華州戰法。

歸根到底就是不能先攻,而要周旋,不能陣型密集,以免炮火殺傷,不能用長槍對付輕騎,而要及早的用弓箭阻礙,周林自然是知道這一點,和劉十三說完之後,迴轉陣營也是及時的吩咐了下去。

儘管他已經是把面對華州該如何做已經是說了許多遍,可是臨陣的時候,還是要提醒才能放心。

看到了劉十三這麼的年輕,周林心裡面一點底氣都沒有了,因爲華州軍是如此的不合常規,如果對方是個莽漢或者是江湖上的盜匪模樣,三四十歲的年紀,說話或者是不溫不火,或者是粗魯莽撞。

如果是這樣,周林對於華州軍的判斷還不會超出常規,無非是暴民或者流民或者盜匪,但是劉十三的年輕先不去說他,這種氣度和表現,分明是大明勳貴世家貴公子的做派,儘管臉上的風霜之色很重,但是舉手投足的氣度底子還是很容易被看出來,這種人如何的做得大將,華州軍難道就是靠着這樣的高官聚齊如此恐怖的軍隊嗎?

劉十三雖然是草莽江湖出身,但是從小也是錦衣玉食的長大,微山湖羣盜本就是劉六劉七的殘餘兵馬,雖然是殘餘,可已經是不是綠林氣派了,手中銀錢豐富,勢力自成體系,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劉十三的境況實際上就和大明的那些將門世家差別不大,周林自然有這樣的觀感。

對面的軍隊不是大明地叛軍,組成的成員只有可能是流民和盜匪,首領也應該是匪首的模樣。誰想到軍隊是正規的軍隊,對方的首領也是這樣的氣度,也難怪周林會有這樣的錯愕。

明軍的陣型按照千戶爲單位,開始緩慢地張了開來,即便是每千人之中的空隙也是非常的大,好在只是前陣如此,不過儘管是這樣,那也是鋪開了相當巨大的面積。這就是按照預先佈置的陣法來防禦華州軍的攻勢。

老實說,這樣對於明軍軍官實在是有些難爲了,平時即便是聚在一起地時候,指揮,千戶都未必能夠控制住手邊的這些部隊,能做到從容調動的都已經被當作優秀的將領。軍隊也被稱作強軍。

所謂“用兵聚散以爲常爲上”在明朝的兵書和各種兵事文字上被提及的最多,實際上也是做的最差地一項,越到後期越是不堪,如果江峰沒有出現,歷史還是按照原來的軌跡發展,到了崇禎的時候,明軍的大隊是被闖王的順軍還有韃子的馬隊。都是一衝就跨,不堪一擊,當然這個時候還沒有那麼糟糕,不過也是有了端倪,按理說兩軍對戰的時候,殺氣森然,各處都應該是肅穆無聲。

只有主將的命令才能通達四方,所以戰場上。都有一個不得擅自喧譁,擾亂軍心地軍法在,此時的明軍前陣中,卻絲毫沒有一點的安靜,每一隊的軍官都是在大聲的吆喝怒罵,讓已經是散開的士兵各自在正確的位置上,不要脫隊。

一個人兩個人地喧譁倒也罷了。這麼多人地聲音。確實是大了些。連幾百步以外地華州軍陣都是聽得清清楚楚。

劉十三的胳膊狠狠地揮下,在他身後的大隊起兵開始緩緩的向前運動。這又是讓對面的明將周林有些糊塗,這又是什麼戰法。

一個軍隊該如何戰鬥,如果有了定規之後,輕易的就不會改變,因爲確定了戰法,軍隊的裝備和訓練都要按照這個戰法來進行,若是隨隨便便就改了,那可就是要耽誤大量的人力物力,十分的浪費。

通過歷次明軍和華州軍的戰鬥,周林自以爲總結出來了對方的戰術,沒有想到對方又是有了新的手段。

出陣的華州騎兵並不是所謂的輕騎,他們的馬匹看起來都要比明軍和華州馬隊的要高大不少,在馬上的騎兵和明軍的前陣儘管是相距很遠,可還是能看清楚對方身上閃亮的甲冑,看到這個景象,明軍的將領軍官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氣,對方的騎兵威猛倒是其次,問題是這樣的重甲騎兵要花多少錢才能置辦的起來。

明軍各個衛所軍戶,所謂的全身鐵甲,平常的士兵都是穿着所謂的綿甲,說白了就是棉祅,到了小旗和總旗這個級別,或許有一身皮甲穿,百戶可能是有半身的鐵甲,這還

庶的地方。

有些窮地方的衛所軍鎮,也就是軍官纔能有一身皮甲,這種渾身鐵甲的部隊,好像也就是京師和南京的幾隻部隊纔有配備的可能,真是不知道華州哪裡來得這麼多銀錢,給士兵們購置這樣的裝備。

明軍事先已經是不準備先攻,免得被對方的火器殺傷太大,所以就眼睜睜的看着對方的甲冑騎兵在陣前緩緩的散開,排成三長排。從華州軍的後陣中有許多步卒走了出來,拿着粗大的騎槍遞給了馬上的騎士,這些華州的甲冑騎兵都是用手豎着騎槍,瞬間在對方的陣前好像是平地起來一片槍林。

周林這邊的前陣軍官,都在那裡瞧的呆了,不知道如何是好,周林的馬匹彷彿是感覺到這種緊張,朝着後面退了幾步,這纔是打破了這種危險的安靜。

幾名軍官和周林都是嘶聲的喊着兵丁聚攏,排成陣線,豎起拒馬槍準備防禦對方的騎兵衝擊,周林的命令發下,立刻有傳令兵和旗手飛快的把他的命令傳達下去,不知不覺的,周林發現自己的聲音都有些嘶啞了。

“碰”的一聲,劉十三的親兵朝天放了一聲火銃,已經是排列整齊的重騎兵第一排齊齊的催動了自己胯下的馬匹。

重騎兵開始移動的時候,整齊劃一的馬步踏出,不管是明軍還是華州軍的步卒都有這樣的錯覺,地面上是不是隱約在顫動。

“不能任他們這麼衝過來,快調集馬隊衝過去,快些!”

周林大聲的發號施令,他的身後也都是各個衛所軍鎮的馬隊集合起來,行動的效率也是極高,也許是大敵當前,給每個人的心裡面都是有很大的壓力,手腳不自覺的就是快了,明軍可沒有那麼多的甲冑騎兵。

輕騎的出動速度可是不慢,對面的重騎兵纔不過走了幾十步,這邊已經是縱馬出陣了,朝着那些重騎兵就是猛衝了過去。

重騎兵因爲披重甲騎兵和馬甲的重量很大,所以只能是做近距離的衝擊,而且不能長時間的奔跑,要不然再強壯的馬匹都無法支撐這麼大的力量消耗,此時的華州重騎兵正在踏着整齊的馬步前進。

一邊是讓馬匹的身子跑熱,一邊是緩慢的加速,看到對方的輕騎迎面衝來,重騎兵的軍官禁不住是暗罵了一聲,對方的戰術十分的對頭,這個時候的衝鋒,就打斷了華州重騎兵的步伐節奏,最起碼無法以最大的衝量衝進敵陣之中。

不過到這個地步,不管如何也不可能敵人會配合你的行動,重騎兵的統領者,在騎兵第一排的正中間,稍微突前的位置,他揚起了左手護臂上的盾牌,同時放平了自己的騎槍,看到統領的動作,後面的兩排騎兵開始控制馬匹放緩速度。

但是第一排的重騎兵則是統一的把騎槍放平,把左手的盾牌護在前面,雙腿開始敲打馬匹,華州的重騎兵也開始加速。

周林手下的馬隊有他嫡系的陝西邊軍的騎兵,也有薊鎮和保定的騎兵,陝西邊軍悍不畏死,衝鋒起來一往無前,後面的那些則未必有這樣的勇氣了,雙方的馬匹在幾百步之間的距離對衝。

轉瞬就是到了對方的面前,華州重騎兵的馬匹都是安達盧西亞馬還有中亞馬的優良品種,高大壯健,渾身上下披着馬甲和掛毯,只是留着口鼻和眼睛在外面,看起來就好像是怪獸一般。

加上華州重騎兵身上的甲冑閃爍發光,明軍的馬匹很少見到或者說從來沒有見到這樣的敵人,有的馬匹還沒有衝到跟前就是人立而起,瘋狂的嘶叫,造成混亂。

衝到跟前,本就是矮小的馬匹幾乎是朝着對方放平的騎槍上面撞擊,馬匹看到尖銳的東西要閃避,可是明軍的馬匹也已經是衝了起來,這時候作出閃避轉向的動作,必然是要摔倒或者亂套。

有的明軍騎兵被摔了下去,更多的騎兵卻收不住自己馬匹的勢頭,狠狠的華州已經是衝起來的重騎兵對撞在了一起。

有人被刺穿,有人被撞飛,華州的重騎兵硬生生從明軍騎兵的隊伍裡面衝開了一條路,撲向明軍的軍陣……

第291章 推波助瀾 農事第133章 萬無一失的辦法第230章 動手第626章 南京城第634章 不同時代的較量第171章 殺他孃的第521章 處處皆險第86章 榮華富貴的承諾第284章 蝴蝶第298章 降職第300章 萬惡的貿易第201章 膽大包天的土匪第97章 拜見都督大人第326章 利益 欺上瞞下第259章 最後的辦法第157章 好久不見的女孩們第532章 鄉間印象第347章 紫禁城 轉彎第229章 調查取證第298章 降職第596章 狼羣第78章 這麼好的姑娘我要了第328章 相似的經歷第2章 不當軟蛋第245章 不喊救兵因爲有把握殺光第337章 拐彎了第17章 明朝勞動力市場第519章 再見 問答第417章 不止兩個第78章 這麼好的姑娘我要了第66章 八面玲瓏和紅地毯第324章 大潰第399章 寫給呂宋總督的信第361章 投石機 射程第91章 我數到十第629章 內訌第412章 這就是人才啊第354章 不殺鎮不住第593章 棄卒第461章 動不如靜第296章 濟州島第399章 寫給呂宋總督的信第285章 歷史的風第441章 紛亂的運河第512章 天倫之樂 栽贓第214章 離開海上的海盜頭子第37章 幸福生活和不吃香灰第431章 放餌第246章 這麼巧 後續行動第548章 抗稅之亂第30章 少花了一百兩?第474章 仿籤軍第265章 玉米的意義第202章 鹽漲 糧回第443章 河上所見第435章 遠征途中第513章 奴隸制利之爭第108章 美食大會的開始前第333章 近似演習第9章 突然發財了第258章 投奔其實是歸來第508章 佔領之後第285章 歷史的風第158章 橫財不一定從天上掉下第601章 放你走第420章 加急堵截第423章 鹽鏟子第263章 芥癬之疾 教堂第27章 現代糾纏挑釁法第174章 翻案尾聲和訓練新兵第594章 招降第255章 爲什麼第144章 戒急用忍第118章 血戰五樓莊第235章 重視和其實沒有走遠第211章 不長眼睛的總是這麼多第363章 森林大火第28章 收了個徒弟第250章 林家島第355章 相遇在河谷第603章 誰說兵力不足第577章 炮火射程之內第293章 捉拿 大亂第609章 以力服人第310章 政策第534章 宴無好宴第532章 鄉間印象第197章 不錯的效果第369章 優勢第185章 這是福氣和一個一兩第242章 安排第466章 找死第359章 殺傷第545章 破家衆怒第286章 京郊外第113章 賢內助和馬賊傳聞第439章 重金懸賞第42章 炮筒子一樣的分析第107章 從前沒有五樓莊第28章 收了個徒弟
第291章 推波助瀾 農事第133章 萬無一失的辦法第230章 動手第626章 南京城第634章 不同時代的較量第171章 殺他孃的第521章 處處皆險第86章 榮華富貴的承諾第284章 蝴蝶第298章 降職第300章 萬惡的貿易第201章 膽大包天的土匪第97章 拜見都督大人第326章 利益 欺上瞞下第259章 最後的辦法第157章 好久不見的女孩們第532章 鄉間印象第347章 紫禁城 轉彎第229章 調查取證第298章 降職第596章 狼羣第78章 這麼好的姑娘我要了第328章 相似的經歷第2章 不當軟蛋第245章 不喊救兵因爲有把握殺光第337章 拐彎了第17章 明朝勞動力市場第519章 再見 問答第417章 不止兩個第78章 這麼好的姑娘我要了第66章 八面玲瓏和紅地毯第324章 大潰第399章 寫給呂宋總督的信第361章 投石機 射程第91章 我數到十第629章 內訌第412章 這就是人才啊第354章 不殺鎮不住第593章 棄卒第461章 動不如靜第296章 濟州島第399章 寫給呂宋總督的信第285章 歷史的風第441章 紛亂的運河第512章 天倫之樂 栽贓第214章 離開海上的海盜頭子第37章 幸福生活和不吃香灰第431章 放餌第246章 這麼巧 後續行動第548章 抗稅之亂第30章 少花了一百兩?第474章 仿籤軍第265章 玉米的意義第202章 鹽漲 糧回第443章 河上所見第435章 遠征途中第513章 奴隸制利之爭第108章 美食大會的開始前第333章 近似演習第9章 突然發財了第258章 投奔其實是歸來第508章 佔領之後第285章 歷史的風第158章 橫財不一定從天上掉下第601章 放你走第420章 加急堵截第423章 鹽鏟子第263章 芥癬之疾 教堂第27章 現代糾纏挑釁法第174章 翻案尾聲和訓練新兵第594章 招降第255章 爲什麼第144章 戒急用忍第118章 血戰五樓莊第235章 重視和其實沒有走遠第211章 不長眼睛的總是這麼多第363章 森林大火第28章 收了個徒弟第250章 林家島第355章 相遇在河谷第603章 誰說兵力不足第577章 炮火射程之內第293章 捉拿 大亂第609章 以力服人第310章 政策第534章 宴無好宴第532章 鄉間印象第197章 不錯的效果第369章 優勢第185章 這是福氣和一個一兩第242章 安排第466章 找死第359章 殺傷第545章 破家衆怒第286章 京郊外第113章 賢內助和馬賊傳聞第439章 重金懸賞第42章 炮筒子一樣的分析第107章 從前沒有五樓莊第28章 收了個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