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放你走

州的軍隊推進到大遼河方向之後,就停止了前進,暫裡休整,現在最前線的華州軍有三萬五千人左右,其餘的一萬士兵和關外北府過來的三萬團練一起都是作爲佔領軍在各地維持。

這樣的局勢看在已經投降和沒有投降的明軍眼裡,普遍都是以爲華州軍力不足,難以維持,只能是停下前進的腳步,消化已經佔領的土地,然後纔有力量繼續的攻擊。

關外北府的所有防務都已經是被團練接管了過來,而且這些團練都是所謂的新團練,編練不到一年半,還有四千正規軍和兩千的護衛隊員在防備突發景象,剩下的“老”團練們已經有三萬進入了遼鎮,正在當地開始維持,還有兩萬團練正在開拔之中。

目前最忙碌的就是各級團練使,他們現在不光是要作爲基層軍官管好自己手下的團練,還要擔負起來訓練那些被整編的投降明軍的任務。

在正規軍推進到大遼河之後,等於是扼守住了遼鎮的咽喉,那些還沒有作戰的明軍,都已經是被堵在了遼鎮之中,蓋州衛,復州衛,金州衛,定遼右衛這些衛所,都是在徵調大軍的時候,因爲他們守衛的是關鍵的地區,或者是距離遼陽瀋陽過於的遙遠,都不在徵發之列,現在都要被華州軍關門打狗了。

雖然說金州衛,蓋州衛,復州衛都是距離渤海灣很近,但是華州軍最強大的就是海軍,遼鎮大戰還沒有發生的時候,在港口的各色船隻都已經是被華州的炮艦砸了稀爛,徹底地堵在了裡面。

這些衛所只有定遼右衛。因爲衛所的頭目是遼鎮總兵李孤峰的嫡系家將,所以沒有提什麼條件,乾脆利索地投降了。

其他三個衛所按照明軍大小相制的傳統。都被薊遼總督安排了另外派系的人在那裡駐守,勸降的可能性也不大,對於這些衛所,華州的安排頗爲的有趣,並沒有出動正規軍作戰,反倒是把開拔進來的團練派去作戰。

華州的團練訓練量相當於正規軍的七成,裝備不如正規軍,不過這樣地訓練量和訓練的方法,包括那些裝備。放在明軍裡面已經是一等一地強軍,這種內幕的消息就不會有什麼人知道了。大家反倒是以爲華州軍的兵力捉襟見肘,應付不足了。

大凡佔領軍都有這樣的問題,就是隨着戰線地拉長,佔據地盤越來越大。就必須要分出兵力來維持秩序,不然的話就會後院起火,所以越到後來,兵力就越發的不足,雖然說華州軍也是漢人,比較容易控制和掌控地盤。也就是說可以很快的控制住人口資源。並且迅速的對軍隊進行補充。

但是這畢竟是需要時間。目前這樣的情況,華州只能是守在大遼河一帶。不能繼續地向前推進,畢竟你在這裡無法推進,大明不會在那裡等着你充實兵力資源,你華州佔據遼鎮關外最多也就是一省地規模,可大明南北十三省加上南北直隸,這可是十幾比一,甚至是幾十比一地力量差距。

這次華州軍取得這樣的戰果,許多人都以爲是出其不意,明軍措手不及纔有這樣潰敗,如果給朝廷反應地時間,集中全國的財力軍力,那華州軍能不能站穩腳跟還不知道,所以先前投降的那些人,此時都有了別的想法。

包括遼鎮總兵李孤峰,他的心裡面隱約有些後悔,但是此時他身邊已經是無兵無將,只是瀋陽一富家翁,連個肯出城報信的人都沒有,也只是在那裡暗自着急罷了。

這次派出去作戰的團練都不講究什麼兵貴神速,反倒是穩紮穩打的靠了過去,留給對方足夠的時間,但是讓人大吃一驚的是,這些團練和那幾個衛所在戰場上的堂堂之戰,失敗的都是明軍。

說起來,驚訝的是那些不知道華州底細的人,如果是瞭解到華州的團練制度,就會發現,這樣的軍隊對上明軍,如果不勝利,那隻能說是指揮的人無能了。

遼鎮已經是太平了太長的時間了,在開戰之前的幾年,每個衛所,一年三百多天,訓練過十日的已經可以被稱作是嚴謹勤奮,士兵們在這個時代最重要的責任是種地,交租,既然不打仗,賺錢纔是正事。

可華州的團練雖然是以民團的名義訓練,但是實際上這民團是全日制的,每日在老兵出身的團練使帶領下訓練軍事技能,一個是一年練不到

一個是一年到頭都在訓練,裝備精良的程度也不是同的。

大家都沒有什麼戰爭的經驗,華州的團練如果要輸,那纔是天方夜譚,三個衛所,兩萬團練,戰鬥在遼鎮的第一場雪下來之後結束了,這些有了戰鬥經驗的團練被編成了十個步兵團。

那些一直在盤算華州軍可以出動的戰力的人,此時給華州計算出來了一個數目,現在共有五萬正規軍,只有這些兵丁可以出動,可是廣寧和關內的薊鎮京營,包括那附近的兵馬,調集起來二十萬不成問題,這實在是太過懸殊。

這些首鼠兩端的人又是擔心起來,彷彿要印證他們的擔心,華州軍即便是編練了那些團練作爲正規軍,但是依舊是守在大遼河那裡不再前進一分。

在嘉靖二十二年的十一月間,華州在他佔領的遼鎮全境發佈消息,這個消息沒有什麼先例,在所有人眼裡看來都是莫名其妙,這個告示的內容是華州乃是仁義之師,不強迫我華夏之民選擇陣營。

若是願意回到大明的,華州軍絕不會阻攔,土地田宅當然不會帶走,其餘的財物華州絕對不會剋扣一星半點,禮送出境,這個消息真可以稱得上是莫名其妙了,不過除了莫名其妙,也沒有什麼人阻攔,願意走就走,留在遼鎮繼續煽風點火搞事也是麻煩。

那些一直是對華州這也沒有信心,那也是擔心無比的人,特別是那些有些產業,當年在遼鎮有地位的人,自以爲對形勢看得明白,得到這個消息之後,看到有人安然無恙的過了大遼河,紛紛的行動起來。

還有些比較迂腐的讀書人,自己走不算還要在鄉間地頭,煽動其他人跟他們一起走,說是忠於大明,何苦伺候叛逆。這種言論要是換個環境,比如說是大明,錦衣衛和東廠的人可以乾脆利落的給你辦個斬立決。

不過華州維持治安的團練只是在那裡冷眼旁觀,有哪些降兵改編的想要過去管,也被阻止。

當然煽動的效果,還有跟隨回到大明的人都是少的可憐,在分地定稅賦的過程中,所有的軍戶民戶都是賺到了便宜,先是田賦少交了兩成還要多,再者公田分到了每個人的手中,華州和遼鎮作戰的時候,正是收成的時候,華州戰勝確定政策,這些公田的收成實實在在的都被分到了每個人的手裡。

比起往年,今年到手的糧食幾乎是翻個一倍還要多,想想來年的收成,誰還願意跟着走,農民和軍戶都是想的明白,誰實實在在的給人好處就死心塌地的跟着誰,反正都是咱們漢人坐江山,你們說這什麼華州軍日子長不了,那遼鎮那些平實耀武揚威的兵丁被打的落花流水又是怎麼一回事。

說來有些可笑的是,整個遼鎮最想走的無非是三個人,薊遼總督許論,監軍太監,還有遼鎮總兵李孤峰,可李孤峰壓根不敢回去,這麼大的失敗責任,而且還投降了對方,就算是自己回去也是砍頭的罪名,儘管他現在對於華州的局勢沒有一點的信心,但是也老老實實的呆在府中。

至於許論和那個太監,此時被軟禁在一所宅院裡面,壓根不知道外面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們是囚徒不是自由人,沒有這個返鄉的權力。

這些離開的人越過大遼河之後,沿着官道一路走向廣寧,還有的人直接準備入關投奔親戚,這一路上,自然會有許多的人跟他們打聽那個神秘的華州到底是怎麼回事,儘管他們滿口的誣衊和謠言,但是也有許多的信息通過他們傳遞了出去,外面的許多人開始對華州有了些初步的瞭解。

不管這些人怎麼造謠,有一點始終改變不了,那就是遼鎮兵十萬之衆,爲何被對方這麼短的時間內打的落花流水,華州軍強大到了什麼地步,廣寧的兵馬本來還想對大遼河的華州軍做出些試探,自從那些人經過之後,就立刻是縮了起來。

十二月初,鴨綠江邊上的鎮江保和九城堡明軍投降,以大遼河爲分界線,東面的土地已經是盡歸遼鎮所有,很多人覺得這不算什麼,摧毀大部明軍之後,拿下剩下的地盤也是應有之義。

不過,沒有人想到,華州控制的關外,遼鎮,朝鮮已經是連在一起了……

第342章 歷史和家事第444章 貪慾無窮第574章 福建兵馬打漳州第243章 沒有死人的鰲山鹽場第120章 知情不能報第416章 侍郎的心思第377章 民衛第三十三第4章 追賊又進死衚衕第290章 思想教育 看苦思甜第396章 屠宰場第1章 見義勇爲的穿越第351章 也許是大善事第534章 宴無好宴第287章 一路奔波第434章 滴水不漏第370章 草原東部的掃蕩第197章 不錯的效果第361章 投石機 射程第350章 連鎖反應第604章 傳到了京師的消息第391章 不如不亂第135章 風平浪靜和詢價第380章 跟上來吧第324章 大潰第115章 例行出城和危險臨近第358章 突入第589章 引炮 不畏生死第244章 舊識 南京 意外第422章 在濟寧第188章 願爲兵願爲奴第569章 陷落的鐵嶺 時間差第372章 京師 亂第318章 石臼港 壟斷保障第357章 火炮和大弓第189章 官場事第243章 沒有死人的鰲山鹽場第424章 又被盯住了第529章 幹勁十足的稅監第333章 近似演習第29章 一起佔便宜去第463章 殺光第278章 計劃第398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派系第557章 夜半第155章 只剩下一個第112章 美食大會後的生活第549章 五義士第475章 大堡 滄州陸開第529章 幹勁十足的稅監第191章 施恩第494章 仗勢欺人第335章 懸殊 火器 大勝第62章 拳頭大輩份高第634章 不同時代的較量第21章 找齊人手去山東第294章 臨沂第334章 戰鬥第463章 殺光第534章 宴無好宴第490章 留人第529章 幹勁十足的稅監第558章 出華州第267章 現代智慧偶爾閃光第553章 亂始第360章 惡戰 損失 決心第408章 不屑 銀街第56章 美味無雙第233章 更加出乎意料的春節前第93章 原來如此第447章 破綻 裂痕 盯梢第21章 找齊人手去山東第352章 瓦刺 塔爾河 泰寧衛第182章 升官和閱兵第231章 送上門來第188章 願爲兵願爲奴第84章 誰也不要裝大第626章 南京城第118章 血戰五樓莊第59章 張亮他爹和危險第215章 雙嶼 被認出 送船第609章 以力服人第39章 勿要驚慌,我自睡覺第424章 又被盯住了第464章 死戰的緣由第173章 青州衡王世子第445章 動議 機詐 防範第431章 放餌第194章 想要回家的代價第340章 人力資源(三兩)第354章 不殺鎮不住第612章 司庫 側妃 密探 財源第423章 鹽鏟子第428章 鹽會(下)第84章 誰也不要裝大第406章 惠風樓的雅間第528章 處之以靜第18章 職業中介趙秀才第261章 其實不痛快第243章 沒有死人的鰲山鹽場第526章 稅監
第342章 歷史和家事第444章 貪慾無窮第574章 福建兵馬打漳州第243章 沒有死人的鰲山鹽場第120章 知情不能報第416章 侍郎的心思第377章 民衛第三十三第4章 追賊又進死衚衕第290章 思想教育 看苦思甜第396章 屠宰場第1章 見義勇爲的穿越第351章 也許是大善事第534章 宴無好宴第287章 一路奔波第434章 滴水不漏第370章 草原東部的掃蕩第197章 不錯的效果第361章 投石機 射程第350章 連鎖反應第604章 傳到了京師的消息第391章 不如不亂第135章 風平浪靜和詢價第380章 跟上來吧第324章 大潰第115章 例行出城和危險臨近第358章 突入第589章 引炮 不畏生死第244章 舊識 南京 意外第422章 在濟寧第188章 願爲兵願爲奴第569章 陷落的鐵嶺 時間差第372章 京師 亂第318章 石臼港 壟斷保障第357章 火炮和大弓第189章 官場事第243章 沒有死人的鰲山鹽場第424章 又被盯住了第529章 幹勁十足的稅監第333章 近似演習第29章 一起佔便宜去第463章 殺光第278章 計劃第398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派系第557章 夜半第155章 只剩下一個第112章 美食大會後的生活第549章 五義士第475章 大堡 滄州陸開第529章 幹勁十足的稅監第191章 施恩第494章 仗勢欺人第335章 懸殊 火器 大勝第62章 拳頭大輩份高第634章 不同時代的較量第21章 找齊人手去山東第294章 臨沂第334章 戰鬥第463章 殺光第534章 宴無好宴第490章 留人第529章 幹勁十足的稅監第558章 出華州第267章 現代智慧偶爾閃光第553章 亂始第360章 惡戰 損失 決心第408章 不屑 銀街第56章 美味無雙第233章 更加出乎意料的春節前第93章 原來如此第447章 破綻 裂痕 盯梢第21章 找齊人手去山東第352章 瓦刺 塔爾河 泰寧衛第182章 升官和閱兵第231章 送上門來第188章 願爲兵願爲奴第84章 誰也不要裝大第626章 南京城第118章 血戰五樓莊第59章 張亮他爹和危險第215章 雙嶼 被認出 送船第609章 以力服人第39章 勿要驚慌,我自睡覺第424章 又被盯住了第464章 死戰的緣由第173章 青州衡王世子第445章 動議 機詐 防範第431章 放餌第194章 想要回家的代價第340章 人力資源(三兩)第354章 不殺鎮不住第612章 司庫 側妃 密探 財源第423章 鹽鏟子第428章 鹽會(下)第84章 誰也不要裝大第406章 惠風樓的雅間第528章 處之以靜第18章 職業中介趙秀才第261章 其實不痛快第243章 沒有死人的鰲山鹽場第526章 稅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