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的臉色變的就像覆了一層厚厚的冰。
皇上當年做皇子時,並不得先皇寵愛。
先皇最寵愛的人是他同父異母的毓王,因此皇上榮登大寶後對毓王一邊拉攏一邊忌憚。
不過他榮登大寶時,毓王第一個跪地口呼萬歲,加之他二十多年皇帝生涯裡,毓王對他一直很恭敬,從而對毓王放下了戒心。
如今佟華瓊說毓王府要謀反,一下子觸動了老皇帝的心事,讓他藏在內心對毓王最隱秘的懷疑浮了起來。
皇上看向毓王的眼神審視審視再審視。
這個在他登基後對他比誰都恭敬的兄弟真的像表面上表現的那般老實?
還是說毓王故意用老實恭敬來迷惑他,實際上背後在悄悄算計他的皇位。
他的白月光太子被誅殺,有沒有毓王的推波助瀾?爲的就是讓他們父子自相殘殺。
太子死後,他剩下的幾個兒子陷入紛爭且都不堪重用。
毓王是不是打的就是從根上將他這一脈一網打盡,最後皇位不就落到他的子孫頭上?
若是這樣,毓王在做夢。
他兒子不行,他還有皇孫,他的皇孫確實是難得的儲君之相。
想到太孫,皇帝愈發懷疑毓王了。
爲何太孫回來第二天,毓王府的人就迫不及待對上了桃花甜品,難不成是以此來試探太孫的反應?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很快就會發芽,接着會破土而出,根鬚會深深的紮在心裡。
佟華瓊用餘光觀察老皇帝。
她有把握成功的挑起了老皇帝對毓王府的懷疑。
看來,她成功了。
既然已經得罪了明月郡主,也沒有和好的可能,不如將牌桌給踢翻算了。
毓王同樣在悄悄打量皇帝,這一打量整顆心沉到谷底。
接到消息時,他還覺得太孫的養祖母不過一個鄉下商人,不會對自家構成威脅。
卻沒想到這婦人直接給毓王府扣上一個謀反的帽子。
她可是真敢啊!
更重要的是皇上似乎信了。
毓王嚇的牙齒打顫。
毓王辯解完,遲遲得不到皇上的迴應。
整個大殿靜悄悄的,彷彿進入無盡的黑暗世界。
自家父王來了,明月郡主的底氣更足了。
皇伯父無數次用語言和行動表明他和自家父王是親手足,親手足怎麼會向着外人呢。
於是嚷嚷道:“皇伯父,請您明鑑,這倆母女污衊我們毓王府,應該砍頭加以懲戒,否則以後誰都敢朝我們毓王府踩一腳了。”
“你給我閉嘴,金鑾殿豈是你能撒野的地方。”毓王喝道。
明月郡主不明所以,繼續說道:“可是她們誣陷咱們毓王府謀反啊。不該殺嗎?”
毓王閉了閉眼睛。
他這個閨女被寵着長大,在外無論闖了多大的禍他都不曾苛責一句。
將郡主養成跋扈的性子是他特意培養的,爲的就是讓皇帝對毓王府放心。
沒想到有一天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跋扈的過了火,被有心人利用則變成了一場災難。
皇上沉默着,對毓王訓斥明月郡主視若無睹。過了很久,上首的皇上忽然冷聲問道:“有心人加以解讀和引導?怎麼解讀的?怎麼引導的?”
這話是問着毓王的。
毓王的心沉到谷底。
果然,他的好皇兄還是對他產生了懷疑。
或者說那懷疑從來就沒有消失過。
只不過平時像種子一樣藏在凍土裡,忽然遇到春風化雨就長開了。
毓王戰戰兢兢的說道:“回皇上,是臣弟說錯了話。臣弟聽到有人說毓王府謀反嚇的六神無主,臣弟其心可昭日月,絕無謀反之心,請陛下明鑑。”
見皇上不說話,毓王組織語言,說道:“這事都怪臣弟,臣弟這麼多年太過於寵愛曦月,養的她性子嬌縱,這也讓她身邊的丫鬟不把朝廷律法放在眼裡,公然去搶佟掌櫃的糕點師傅,搶人不成便仗勢欺人從而說了不該說的話。”
“可是臣弟絕對沒有謀反之心。”
毓王頭觸地,整個金鑾殿響起砰砰砰的磕頭聲。
毓王府本來還覺得明月郡主搶一個糕點師傅不算什麼。
別說桃花甜品的糕點師傅了,就是宮裡御膳房的糕點師傅,明月郡主說喜歡,只怕皇上也會送給她。
當他得知因爲一個糕點師傅和桃花甜品對手時一點都不當一回事,還覺得是桃花甜品不懂事不給他毓王府面子。
倒是他小看了這個鄉下來的婦人。
明月郡主看到自家父王的腦門磕出了血,激動的衝老皇帝高喊:“皇伯父,我父王可是您的親弟弟,您爲了一個鄉下來的婦人,怎麼能懷疑他有謀反之心呢?”
毓王磕頭的動作一頓,恨不得掐死明月郡主。
明月郡主梗着脖子看向老皇帝。
老皇帝笑了笑,忽然說道:“朕和你父王都當過皇子,哪有皇子不想坐在這個位置上的。曦月是郡主自然不明白皇子的心思。”
明月郡主瞠目結舌的看向老皇帝。
這還是那個對她無比寵愛的皇伯父嗎?
毓王聽了這話差點暈過去,嘴裡高呼:“臣弟願意以死明志。”
眼看毓王磕了一腦門的血,皇上閒閒的說道:“皇弟言重了,咱們不過是閒話家常。我的心思我還能不知道,你若是真有謀反心思,我還能穩坐這個位置那麼多年?”
毓王嚇得再次磕頭。
老皇帝擡擡手命他平身。
看到毓王跪在他腳底狼狽的樣子,老皇帝心裡有說不出的舒爽。
佟華瓊拍了拍胸口一臉後怕的說道:“原來是誤會一場,毓王沒有謀反心思就好,是民婦聽風就是雨了,還請皇上降罪。”
老皇帝敲打毓王也敲打了,此時要找個臺階下了。
那佟華瓊就要遞一道臺階。
谷桃花嘀咕道:“這事也不能怪我娘吧,誰讓明月郡主的丫鬟說話讓人浮想聯翩。”
老皇帝臉色淡了幾分,說道:“這事確實不怪歲豐鄉君,是那丫鬟傳話傳出了誤會。歲豐鄉君從寧城鄉下剛來盛京,哪裡見過這樣仗勢欺人的事?那丫鬟的話確實容易讓人多想。”
丫鬟傳話就很靈性。
傳的誰的話,還不是明月郡主的。
老皇帝這話明顯偏向佟華瓊。
毓王請罪道:“臣弟一定要對曦月嚴加管教,對家裡下人嚴加約束,不能因爲皇上信任臣弟,就讓上下失了分寸。那丫鬟臣弟已經命人捆了起來,拔掉舌頭杖斃以儆效尤。”
一句話定了丫鬟的悲慘命運。
毓王額頭上的血滾落下來,滴到了金鑾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