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桐臉色鐵青,說道:“曉峰,我雖然沒有你運氣好,可上天不可能一直不眷顧我。你非要把話說的那麼難聽嗎?你現在是副將,我將來未必不會出閣拜相,到時候咱們還要互相仰仗呢。”
當着佟華瓊等一衆人的面,範桐的情緒差點崩塌。
這話除了範桐信,其他人根本就覺得是一場笑話。
佟華瓊差點一口水沒有噴出來。
範桐這是在佟華瓊家裡沒有受到貴客的待遇,心裡憋屈又不敢她表達不滿,看到聶曉峰仗着姑老爺的身份全部發泄出來了。
就他還出閣拜相,就算沒有上一世佟大腳的記憶,憑藉範桐一直以來的所作所爲,出閣拜相簡直是癡人說夢。
聶曉峰撓了撓頭,不屑的說道:“等你出閣拜相的時候再說吧,小姑老爺我很看好你哦。”
聶曉峰面對範桐的諷刺壓根不生氣,反正他是副將,酸的人是範桐,優勢在他。
範桐見聶曉峰面對他的諷刺一點不動氣的樣子,更加生氣了。
谷紅蓮見範桐莫名其妙和聶曉峰槓上了,心裡直打鼓,升起對範桐的不滿。
這次她站在聶曉峰這邊,對範桐說道:“曉峰哪裡說錯了,他不過說的是實話,你三次鄉試確實因爲各種情況沒有考中。曉峰現在是副將,你是秀才,你倆差距確實有點大。”
範桐咬牙忍着氣,覺得谷紅蓮自從到了盛京整個人就不正常了,凡事都和他作對。
像這種情況下,谷紅蓮不應維護他嗎?
不僅不維護他,卻拉踩他,一點面子都不給他留。
谷紅蓮卻覺得範桐不知道在高傲什麼,曉峰好歹是副將,是全家現在最大的官兒。
作爲聶曉峰的師兄和小姑老爺,他不應該攀上去嗎?
他們剛來盛京,還需要借曉峰的勢呢。
得罪聶曉峰對他有什麼好處?
她還想要從佟華瓊家裡出去投靠聶曉峰呢。
這下子把聶曉峰得罪死了,她以後還怎麼求聶曉峰。
“小姑老爺有志氣,我這個習武的大老粗比不上,我等着小姑老爺出閣拜相提攜我。”聶曉峰混不吝的說道。
範桐被懟的沒脾氣,梗着脖子不吭氣。
心裡暗想等開春天暖後他必須要走出去找出路,他就不相信憑藉自己的學識找不到一個好出路。
寧城鄉試的主考官有眼無珠看不上他的文章,盛京的人則沒有那麼膚淺。
等到他獲得貴人賞識飛黃騰達,聶曉峰等人給他提鞋都不配。
範桐努力給自己做着心理安慰,臉色很快恢復平靜。
佟華瓊留意範桐像川劇變臉一樣,心裡尋思這廝又一個谷瑞年,心比天高本事比紙薄,最好一直生活在幻想裡纔好呢。
儘管聶家只來了谷白霜和聶曉峰倆人,但佟華瓊依舊做足了招待。
吃飯的時候,聶曉峰多喝了兩杯酒,眼睛紅紅的給谷白霜道歉。
表示自己之前的想法太幼稚了,以爲自己有出息不爭不搶就能讓聶家和睦。
是他低估了人心險惡,倆哥嫂壓根就從來沒有將他當做兄弟,從始至終都是將他作爲搶奪資源的入侵者,防範着他仇視着他,甚至盼着他死在戰場上不說,還要將他所有的榮耀瓜分殆盡。
哥嫂有這樣的想法,爹不僅不阻止,甚至還給他扣一頂太過於計較的帽子。
他這次真真切切的寒了心。
聶家對他都尚且如此,對待他娘谷白霜只能比對他更差。
通過此事他明白了谷白霜的委屈,明白了谷白霜爲什麼一定要將所有生意都捏在自己手裡,爲何一副和聶家割裂的姿態。 從其他還會覺得都是一家人,能不計較就不計較,現在他完全站在了谷白霜這邊。
他都後悔讓哥嫂來盛京,剛來就給谷白霜添堵。
聶曉峰一邊哭一邊訴說,谷白霜則一臉欣慰。
說實話,年前得知聶曉峰親自迎接聶明遠和倆兄嫂,谷白霜不是不寒心,一度她都想幹脆搬出將軍府自己過得了。
還好兒子沒有讓她失望,看清倆兄嫂的狼子野心後,堅定的站在她這一邊,就連聶明遠的道德綁架都不管用。
佟華瓊心想聶曉峰好在清醒了。
這母子倆一個掌握聶家的大權,一個清醒,母子齊心再也不會重蹈上一世的命運。
谷白霜和聶曉峰一直呆到晚上纔回去。
接着整個正月裡,佟華瓊都在請客吃酒聽戲中度過。
就這樣到了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盛京街上車如流水馬如龍,滿大街掛滿了各色燈籠,夜幕降臨時萬盞燈籠齊齊點燃,整個盛京籠罩在流光溢彩的燈海中。
閔老太太和黃老太太約佟華瓊全家一起去街上賞燈。
這幾天天氣晴好,沒有繼續下雪,風也沒有前些天刺骨。
正適宜出門賞燈。
忙活了一整個年,迎來送往並不輕鬆,正月十五正好可以趁機賞燈放鬆一下。
到了晚上,佟華瓊帶着家眷們走出家門去賞燈。
這次出門沒有坐馬車,因爲街上的人實在太多了,坐馬車容易堵在路上,步行才適合。
可以邊賞燈邊閒逛。
“蘇承閔怎麼不約你出來賞燈?”劉月娥問谷桃花。
谷桃花說道:“他在鵲橋那裡等我。”
大盛民風開化,男女大防並沒有那麼嚴格,尤其是已經訂過親的男女更可以私下約會。
鵲橋是盛京十五燈火最熱鬧的地方,很多年輕的男女都在上面賞燈和約會。
蘇承閔這幾天都在當值,本來和谷桃花約定來接谷桃花賞燈,到了黃昏時分忽然帶出消息說宮裡有事,要等到晚上才能出來。
將見面地點改到鵲橋。
一行人到了西大街,鵲橋就在西大街的正中間處。
距離鵲橋不遠就是皇家搭建的賞燈高臺,上面點燃巨大的燈,亮如白晝。
臺子上會輪番上演各色表演,有說書的,皮影戲,武術,變魔術
在西大街路口遇到了等在那裡的閔老太太、黃老太太和湯姨娘。
很快谷白霜也來了,大家一起朝鵲橋旁邊的賞燈高臺走去。
賞燈高臺的正中央擺放着一盞巨大的金龍造型燈籠,此時燈剛點燃,許多人圍着金龍燈籠歡呼。
漫兒耀祖花兒等幾個孩子迫不及待的跑到了金龍燈前。(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