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留一條退路
谷驚蟄和陸昭昭去盛京的前兩日,陸昭昭將剩下的嫁妝單子交給了佟華瓊,讓佟華瓊看着幫她打理。
這份信任也是沒誰了。
本來佟華瓊打算將這批嫁妝運送到府城去。
又擔心太過於招搖了,萬一路上被搶更得不償失。
是洪氏提醒了佟華瓊。
她說昔日盛京的很多世家大族以及官員被抄家,被赦免的女眷和子弟返回原籍,因爲原籍沒有財產日子過的十分艱難。但有些人家想的長遠,會將部分家產登記在祭田的名下,哪怕家族敗落,女眷和子弟回到原籍依舊能過上安穩的生活。
有不少被抄家的官員後代,靠着祭田繼續唸書,待朝廷赦免的那天到來,轉而繼續通過科舉翻身。
佟華瓊對這時代的操作不是很熟悉,就仔細詢問了洪氏。
經過洪氏的一番科普,佟華瓊明白了祭田是這個時代基於宗法社會的特殊的土地制度,主要用於祭祀祖先的田地,體現一個孝字。
在以孝治天下的本朝,哪怕是皇帝也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查抄祭田。
因此有的世家大族就會將部分家產置辦祭田,實際上是給子孫後代留一條後路。
說是祭田,真正給祖宗祭祀的很少,大多都是以祭田爲名義的良田莊子。
佟華瓊就動了心思,想把陸昭昭留下來的嫁妝做成祭田。
畢竟谷驚蟄註定要走仕途。
古代的仕途哪裡好走,遇到皇帝發瘋,一不小心就被砍腦袋或者抄家。
佟華瓊自然希望谷驚蟄平平安安的,可未雨綢繆沒有壞處。
她可不希望以後老巢都被抄了,她還要落得個一無所有,拖着殘軀白手起家。
如果像洪氏說的有祭田做保障,那麼真的遇到被端的情況,依舊會有退路。
不過用陸昭昭的嫁妝置辦祭田,是不是不太道德,畢竟佟華瓊也聽說抄家是不抄女方的嫁妝的。
洪氏說道:“不抄女方嫁妝那都是明面上說的好聽,真要是抄了,誰顧及那是嫁妝?祭田就不一樣了,那可是天下人都看着呢。”
一席話說的堅定了佟華瓊要置辦祭田的想法。
反正置辦了一樣歸到陸昭昭名下。
現在陸昭昭和谷驚蟄綁定在一起,谷驚蟄不好,陸昭昭同樣遭殃,這份祭田就相當於給陸昭昭和谷驚蟄的後代來個保障。
“不過有個問題是,祭田屬於族裡的共同財產,管理人是族長,我和谷家族裡族長不對付。”佟華瓊說道。
她不想讓族長管理祭田。
她早都想換掉族長,和谷家二叔二嬸商議過,現在的族長畢竟當初是全族推選出來的,不是佟華瓊一句話就能換掉的。
除非谷驚蟄科舉上有出息,可以尋個族長的錯處重新換人。
佟華瓊都想好了,到時候族長就讓谷大橋或者谷豐年來擔任。
估計要過好幾年才能得以實現。
洪氏笑眯眯的說道:“就和很多私產名義上掛着祭田一樣,管理人也可以是個空殼子啊。”
洪氏話說的含糊,佟華瓊卻聽明白了。
也就是說,祭田在登記時登記成祭田,但是實際上是當普通田地一樣種莊稼,或者租賃給佃農。
族長是不是實際管理人不重要。 這就和後世的商業公寓,依舊可以當私人公寓是一個道理。
於是在谷驚蟄和陸昭昭赴京的頭一天晚上,佟華瓊就將用陸昭昭的部分嫁妝置辦祭田的想法告訴了陸昭昭,畢竟嫁妝是陸昭昭的,要尊重陸昭昭的意見。
陸昭昭的意見就是沒有意見。
甚至陸昭昭一聽說置辦祭田還補充了可以讓族裡一些貧困人品好的人家以極低的租子耕種,就相當於給自家管田地了,不僅如此,祭田上的出產留一部分在族裡選有資質的孩子供養唸書。
陸昭昭屬於這個時代的土著女,天然的信任宗族的力量。
世家大族哪個不是族裡擰成一股繩,族裡子弟不行的,就去投資家貧的可以吸納爲家族勢力的有志青年。
族裡有出息的人越多,越能形成一股旁人不敢小覷的力量。
谷家世代貧農,到了今日,也不過纔出現一個讀書人谷驚蟄。
谷驚蟄走仕途註定不會像世家大族子弟那麼順暢。
就像她哥哥哪怕是狀元,依舊被世家大族掣肘。
資助族裡子弟唸書,就是給谷驚蟄尋找助力。
畢竟宗族強大了,個人才能在宗族的大樹下被庇護。
所謂百年大族死而不僵就是這麼來的。
陸昭昭想的長遠,佟華瓊自然願意聽她的建議。
畢竟這嫁妝是陸昭昭的,她想置辦祭田也好,想資助族裡人唸書也好,佟華瓊都會充分尊重她的意見。
谷驚蟄和陸昭昭赴京不久,佟華瓊就召集谷家族人,馬不停蹄在族裡宣佈了兩件事。
一是置辦祭田,二是要資助族裡有資質的孩子唸書。
當然了,她把這倆功勞都甩到陸昭昭頭上。
佟華瓊這個現代人對宗族沒有什麼感情,但陸昭昭就不一樣了,根據上輩子的軌跡谷驚蟄註定會成在仕途大放異彩,陸昭昭作爲重臣之妻,在族裡是扛把子的存在。
佟華瓊必須要給她在族裡刷一波存在感,擡高她在族裡的地位。
果然族裡人得知陸昭昭的這兩項“計劃”,不少人激動的哭了。
畢竟谷驚蟄以後有出息了,不是所有人都能跟着沾光。
但是陸昭昭置辦的祭田就不一樣了。
他們可以租種,可以幫忙看守,乾的好了,不說大富大貴,溫飽生活是不用發愁的。
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孩子有了免費讀書的機會。
如果能讀出來,去走仕途那前程不敢想。
即便讀不出來,能識字能算賬跟着佟華瓊或者陸昭昭做個小管事日子也滋潤。
谷大橋不就因爲識字加上能幹,瘸腿了都不耽誤佟華瓊提拔他當織坊的管事。
就連上首位置被佟華瓊佔據的谷家族長都一臉激動。
這說明啥,說明谷驚蟄還是想着族裡的,谷驚蟄的這個媳婦娶對了。
心裡對谷驚蟄不顧及族裡的埋怨一掃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