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不知道,今日是太子殿下和相府千金的大婚,滿朝的官員都去太子府裡道賀去了,哪兒還敢來這兒消遣?”寧茜茜才發現,原來鶯兒是個小靈通啊!雖然天天都在春風明月樓裡,可外頭的事兒,她也是知道得門兒清啊。
寧茜茜做了一個‘哦’的嘴形,原來是這樣啊!怪不得,我的男神不來了,原來是給太子殿下道賀去了。
纔回房裡,寧茜茜便看到丁香已經在房裡等着寧茜茜了:“茜茜姑娘。”
“你怎麼來了?”寧茜茜坐了下來,從容的問了句。
“姑娘,這是春風明月樓的地圖,姑娘什麼時候想走,要我們幫姑娘做些什麼都可以。”丁香從自己的袖子裡拿出了一張紙,上面的路線畫得特別清楚。
寧茜茜一眼看去,這才發覺,原來這春風明月樓有這麼大啊!原來自己在古代,一個不小心,做了老闆娘,大大小小還是個小土豪啊!
不過寧茜茜還真是不知道應該說丁香什麼好,就這麼急着要趕我走纔開心嗎?想我寧茜茜來了以後,淨給你們創收了,你居然還想着要趕我走。
對於寧茜茜來說,丁香拿的這個什麼地圖,自己是怎麼也看不懂,只是覺得眼前一片眼花繚亂而已。
“這兩天春風明月樓裡的賓客這麼少,人人都閒得發慌,應該是走不了了。過兩天,賓客一多,事兒也就多了,那個時候再跑,成功率要高得多。”
經過了上一次逃跑失敗的經驗,寧茜茜的心裡,還是有些後怕的。要是再讓蓮姑姑逮個正着,給抓回來了可怎麼辦?
丁香雖然心裡關鍵,但還是十分贊同寧茜茜的話。這逃跑的事情,還是一次成功得好。若是讓蓮姑姑抓了回來,有了防範,再要逃跑可就難上加難了。
“那這兩日,姑娘好好看看這地圖,想想若是要離開,要走哪條路,用什麼辦法引來蓮姑姑纔好。”丁香也是知道的,寧茜茜可是個主意多到爆裂的人,想要逃跑,還能想不到辦法嗎?
月朗星稀,春風明月樓裡的賓客寥寥,太子府裡,賓客散去後,身爲太子的莫安邦搖晃着身子走進了新房裡。
鳳凰宮與丞相府的政治聯姻,雖然並非莫安邦所想,但他還是不得不接受。
誰讓他莫安邦是太子,當今丞相大人,身爲故太后的侄子,早就已經是皇上的理想親家之一了。
而深得皇上疼愛的莫安邦,又貴爲太子,自然理所應當的成了丞相大人最爲理想的女婿人選了。
霍靈玉微微頷首,頭上的紅蓋頭,很好的幫着她掩飾了她臉上的緊張與不安。
莫安邦走向了牀邊,定下心來,掀起了霍靈玉頭的紅蓋頭。
一屋子的下人,都是抱着看熱鬧的心態,悄悄的看着莫安邦和臉上還有些嬌羞的霍靈玉。
紅娘端了兩杯酒來,微微欠身一禮:“太子,太子妃,該是喝交杯酒的時候了。”
身在皇家,莫安邦還能有什麼辦法呢?怎麼說霍靈玉也算是自己的表妹,自己身爲太子都如此無奈了,她一個女子,就更是任人擺佈了。
莫安邦與霍靈玉同時拿起了酒杯,這舉案齊眉的樣子,也不過是做給別人看的罷了。
霍靈玉看莫安邦的臉上冷淡而沒有什麼表情的樣子,心裡就更是緊張了。平日裡,表兄妹兩人的關係還不錯,至少二人見了面,表哥來,表妹去的,十分客氣。
這下子倒好,洞房花燭夜,兩人坐在新房裡,一個尷尬,一個緊張得不行。
莫安邦和霍靈玉放下了酒杯,一屋子的奴婢一時間紛紛退下。
“靈玉,你不必如此拘謹……”莫安邦長吁一口氣,定下心來與霍靈玉說。
霍靈玉只是頷首一笑,又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兩人之間的氣氛,瞬間就凝固了。
莫安邦走到窗邊,涼爽的夜裡,任窗外的風扶過自己的臉頰。
霍靈玉走到莫安邦的身後,緊張的嚥了咽口水,才羞澀的開口說道:“殿下,天色都這麼晚了,讓妾身給殿下更衣,早些歇下吧!”
緊接着,霍靈玉便伸出了一雙纖纖玉手,正要給莫安邦解開束腰時,莫安邦卻開口問道:“折騰一天了,你應該很累吧!”
霍靈玉嫣然巧笑,想不到,莫安邦還是個如此細心的人。
“多謝殿下關心。”
莫安邦一把抱過了霍靈玉,心裡想的人,卻是那個唱着動聽的曲子的女子。她的歌聲,還在莫安邦的腦海裡若隱若現。
“若是本宮要納妾,玉兒你會接受嗎?”莫安邦情不自禁的問了這麼一句。
霍靈玉輕靠在莫安邦的胸膛上,心下甚是一驚。什麼?納妾,這纔是新婚之夜,你就已經想要納妾了,那這後頭的日子,要怎麼過纔好?
“納妾?太子殿下有喜歡的人嗎?”
霍靈玉想着,莫安邦不會無緣無故就提起納妾的事,他心裡,難道早就已經有了別人嗎?
莫安邦也意識到,自己這個時候說起納妾的事,似有不妥:“並非如此,只是本宮身爲太子,總是會有那麼一天的。不是今日,也是來日。”
他說的對,嫁入帝王家,早就應該有這樣的心理準備不是嗎?霍靈玉突然想起了出嫁前母親的囑咐,才抑制着自己不安的心說道。
“靈玉已嫁爲殿下之王妃都,自當從夫,愛殿下之所愛。”
不得不說,霍靈玉的話,讓莫安邦着實動了些惻隱之心:“是我的不是,不該在這個時候,說什麼納妾。”
霍靈玉的心裡‘咯噔’一下,他這是什麼意思?新婚之夜,這是在考驗自己嗎?
不出兩日,春風明月樓又如同從前一樣,客似雲來,寧茜茜排的新曲子《蜀繡》也十分的討賓客的喜歡。
蓮姑姑看着生意越來越好,笑得都合不攏嘴。看來當初留下寧茜茜,還真是明智之舉,她看上去大大咧咧的,其實還是個很有才華的人。
唯一讓寧茜茜覺得可惜的是,古人的思想還不開放,女子對於旗袍一時還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