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爲什麼會有這麼多難民,你們可有什麼良策,現在國庫也並不富裕,如果靠國家來解決,恐怕沒那麼容易。”莫安國很想破口大罵,甚至爆粗口,但是事情已經發生了,想辦法解決纔是當務之急,不然,國家一定會人心不穩的。
想當初自己剛剛登上皇帝的位置,古月國所有的子民都非常的高興,而且,到現在爲止,也還沒有收過稅,國家一開始的國庫豐足,但是邊疆那麼多的士兵需要糧食。如果這個時候,不給他們,他們勢必會造反,這樣便就對自己更加的不利了。
莫安國開口這麼說,話音還沒有落下,朝堂之上,一陣議論紛紛,聲音倒是不小,有的說這個,有的說那個,可是卻沒有一個人敢出來覲見直言。
這樣的吵鬧,讓莫安國很是心煩,一點點用處都沒有不說,解決不了事情,還讓人心煩。本來就已經夠愁了,眼下,更是有些急不可耐。
“安靜,難道衆位朝臣就沒有一個好的解決辦法?”莫安國開口說着,已經到了憤怒的邊緣,如果在這麼鬧下去,莫安國肯定會好好數落數落這一幫朝廷的衆臣。
興許是因爲莫安國的臉色更加難看了,衆人也算是看出了一些眉頭,太史第一個站了出來,開口進言。
“皇上,微臣覺得,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解決邊關的事情,安撫好壤駟國,至於那幫難民,現在國家是愛莫能助,滴水解不動荒汗之年。而且,他們那幫人都是臉皮特別的厚,什麼時候都做的出來。如果國家給他們糧食,他們一定會無窮盡的索要。”
史太公開口發表自己的意見,看起來十分的誠懇,說出來的這些話看得出來朝廷上,有一半人的人,都是贊同史太公這樣的做法。
莫安國一陣無奈,略微點了點頭,朝廷養活這麼多人,真感覺自己是白養活他們了,關鍵時刻,能靠得住的,可真是沒有幾個人啊。
“好,還有哪位愛卿有什麼意見?”莫安國早就想過了,尤其是史太公說的這些東西,莫安國其實早就想到了,只不過朝廷人員的意見還是要聽聽的,而且,說不定能有什麼好的辦法了呢。
“回稟皇上,在下並不同意史太公的話,壤駟那邊安撫是應該的,邊疆也是不能夠變得。臣妾瞭解過了,之所以現在的難民數量這麼多,是因爲今年的豐收不行,部分地區雨水比較乾旱,所以才這個樣子,如果國家不管他們,那他們就真的沒有人管了。這樣國家一定會騷亂的,人心不穩,到時候可就嚴重了,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啊,皇上還請三思。”
說話這人是文士,以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現在爲官依舊十分在乎老百姓,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好管。他說的這些話,也確實是實話,莫安國很贊同。
“朕知道了,還有沒有哪位愛卿要進言。”莫安國開口問着,一個人一個想法,每一個人考慮的點都是不同的,身爲皇上就得把所有的點都想得到,考慮周全之後,才能行動,不然,後果可就嚴重了。
有的事情還有一個改正的機會,可是有的事情,卻根本就沒有,甚至一個錯誤的決定,就能把國家領向覆滅的邊緣。甚至毀滅,沒有機會重來,更加不會有人爲你的錯誤而買單。
越是位高權重,需要懂得的東西也就越多,考慮的東西也就越多。莫安國現在是深深地懂得了這個道理,一切,都沒有那麼簡單,尤其是自己現在這個樣子。
聽了下面的人說了那麼多,莫安國心裡也有了一點眉目,但是想要下這個決定,現在還有一些太過倉促,需要在好好的考慮一下,深謀遠慮以後,纔好做決定。
“衆位愛卿的意思,朕知道了,如果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隨時來找朕,朕很歡迎。退朝。”莫安國宣佈退朝以後,便就去了御書房,依舊愁眉苦臉的,沒有一點好臉色,心中的大問題還沒有解決,又怎麼能夠高興的起來呢。
莫安國出來的路上,讓身邊的太監去叫來丞相,雖然丞相在大殿之上並沒有說什麼,可是莫安國知道,整個朝廷上上下下,沒有人會比丞相對自己更加忠心耿耿了。
莫安國自己也不知道,爲什麼就那麼相信丞相,以自己對自己的瞭解,莫安國知道想讓自己相信一個人很難很難,就算是寧冰清,那麼死心塌地爲自己,可是莫安國偶爾還是會懷疑。
可是卻從來沒有懷疑過丞相,一次也沒有,莫安國也不清楚自己爲什麼會這樣,心底大概可以確定的一點,就是竟然有一些依賴丞相。
莫安國知道丞相跟自己是同一種類型的人,可能大概是因爲這樣,才過於相信吧。
到了御書房,沒有多久,丞相便就過來了,莫安國吩咐人去給丞相泡茶,而後,便就讓所有人都退下了,屋內只剩下莫安國和丞相兩個人。
“丞相,不知道你怎麼想的,對這件事有沒有什麼好的見解呢?”莫安國開口問丞相,丞相一路上笑眯眯的,見到莫安國依舊笑眯眯的,像是有什麼心事的樣子。
其實在沒有上朝之前,丞相就知道,莫安國肯定會叫自己,肯定會跟自己商量這些事情的。果然,被丞相給猜到了。
“其實,皇上心裡不是已經有了決定了麼,何必再問老夫呢?”丞相緩緩開口說道,覺得莫安國肯定已經有了想法,叫自己過來不過是參考參考,可是自己畢竟身爲臣子,皇上信任自己,才把自己叫過來,自己總不能就真的上去,指三道四吧。
“哈哈哈哈……”莫安國突然有種丞相很瞭解自己的感覺,可以說是知音,不用把話全部都說出來,就知道對方的意思,心裡想什麼。
這樣的默契,讓丞相和莫安國都很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