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和平和戰爭的尾巴

和法國人的基本的和平條件談好了,剩下的就是和法國的盟友們的談判了。跟隨法國向英國宣戰了的盟友主要有這樣一些。

首先是和英國存在領土糾紛的一類國家,比如西班牙、尼德蘭和美國。首先西班牙堅持認爲直布羅陀要塞是西班牙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領土。而尼德蘭則要求英國人承認尼德蘭對開普敦的主權。

這兩個問題,英國當然是必須做出退讓的。直布羅陀不能控制在英國人手裡,這不僅僅是西班牙的意思,更是法國的意志。法國人不能容忍有一個英國軍事基地控制着地中海的出口,從而將法國的海岸線分成兩個難以互相支持的部分。

至於尼德蘭,不久之前,開普敦就已經被法國和尼德蘭聯軍順利的攻克了。在這次進攻行動中,聯軍依靠迅猛的動作,以零傷亡攻克了這座堡壘,繳獲了近一百門大炮,並解放了開普敦的人民。當然,開普敦的英軍也沒有傷亡,最後一批英軍,在法國和尼德蘭聯軍發起總攻之前,就乘坐着法國人和尼德蘭人的船離開了。而法國人和尼德蘭人都非常的有職業道德,在收了錢之後,果然迅速而安全地將他們送到了葡萄牙人的馬普托。

既然開普敦已經陷落了,那英國人當然也只有承認的份了。

如果只有這兩處問題,那他們之間的談判自然就好說,但是正所謂閻王好見,小鬼難纏。這兩個國家居然還向英國索要更多的戰爭賠款以及殖民地——法國人都沒有提這樣的要求呢。

法國人自然不會提這樣的要求。法國人現在並不缺錢,而且英國市場全面對法國開放之後,法國人從這當中能夠得到的,比賠款可多多了。而且法國主動放棄戰爭賠款的要求,也便於降低英國人民對法國的怨恨。總之,法國人並不打算親自壓榨英國人民,他們更願意讓英國政府去幹這個事情,就像奧地利那樣。雖然這樣幹會讓中間商賺了差價,但是也可以讓法國人在各種政治矛盾中能進退自如。

但是對於西班牙和尼德蘭這樣的國家就不一樣了。雖然英國的市場,根據非歧視原則,同樣全面地向它們開放,但是他們可沒有法國人那樣的工業力量,所以那個全面的開放市場的條款對他們來說,並沒有太多的好處。所以他們堅持要求,他們要得到一筆戰爭賠款,或者是英國的某個殖民地。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談判一度陷入了僵局,最後,在法國人同意給英國政府提供一筆低息的貸款之後,英國人也終於同意向這兩個國家提供一筆戰爭賠款。當然,在數量上相當有限,因爲這兩個國家雖然加入了戰爭,但是在戰爭中出的力也很有限。

但是和美國的談判就是另一回事了。美國人已經佔據的地方,當然毫無疑問是美國的了,承認這個,對英國政府來說,倒是沒什麼壓力。但是美國人一開口,索要的戰爭賠款甚至比愛爾蘭人要的還多。

老實說,愛爾蘭人開口要求大量的賠款,雖然英國人不同意支付那麼多,但是至少英國人自己也覺得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英國掠奪了愛爾蘭那麼多年,在愛爾蘭幹了那麼多的好事,如今戰敗了,人家要賠償的時候獅子大開口一點,也很正常。但是那些北美叛匪,他們憑什麼要那麼多的錢?當然,我們英國人燒了他們的城市,但是那是因爲他們首先對我們發起了侵略戰爭,所以,他們佔領的土地,我們戰敗了,可以認了,但是賠款?憑什麼?難道就憑你們並沒有和法國人簽訂同盟條約嗎?

是的,美國和法國之間並沒有盟約,因爲美國並不同意無條件的互相開放市場。所以美國雖然也是這次戰爭的參與者,甚至是重要參與者,但是他們不是法國的盟國,所以法國人表示,雖然他們希望英國能和美國達成最終的和平協議,但是美國並不是法國的盟國,所以他們不打算介入這個問題,從而無禮的干涉到聯合國家的內政。

對於法國的這種態度,西蒙尼外長是這樣對首相和王太子分析的:“我覺得法國人並不希望我們對美國人做出什麼讓步,甚至於他們也未必願意看到我們和美國達成和平協議。因爲一個沒有完全加入法國的體系的美國的存在,對於路易斯安納始終是個威脅。所以我覺得我們根本不需要對美國人做出什麼讓步,甚至於,也許我們還應該向美國人提出更多的要求。”

“您的意思是?”利物浦伯爵問道。

“我們不但不應該向美國人支付戰爭賠款,我們甚至還應該要求美國出錢購買他們佔據的領土。反正他們不是法國的盟國,法國人的態度很明確了,他們不會支持這些叛匪。所以哪怕和他們的談判失敗,他們又能幹什麼呢?難道他們還能跨越大西洋,遠征英國?”西蒙尼外長回答道。

“那他們的海軍會不會破壞我們和美洲的航線?畢竟我們的海軍受到的損失太大了。”王太子問道。

“他們如果敢,大可以試試看。”西蒙尼不屑地道,“我們的殖民地也同樣完全對法國開放了,所以他們如果襲擊這條航線,那就不僅僅是在損害我們的利益,同樣也是在直接損害法國人的利益。所以他們如果夠膽子,可以去試試呀。這對我們不是壞事情。所以,太子殿下,我們根本就不需要和美國人達成和平,如果能夠得到法國人的理解的話,我們完全可以用一個獅子大開口的要價來徹底弄垮和他們之間的談判,甚至於還將談判破裂的責任推到美國人的頭上。”

“我的朋友,你和塔列朗外長就這個事情談過嗎?”利物浦伯爵問道。

“當然,塔列朗外長表示,法國不會干預這件事情——這就是默許。不過要是我們想要將責任推到美國人頭上,那就不是他的負責範圍了。但是他願意引領我去和羅馬銀行的監事熱羅姆·波拿巴先生見個面,也許他能有一些辦法。”西蒙尼回答道。

“熱羅姆·波拿巴?就是拿破崙執政的弟弟?很好!很不錯!你乾得很出色!我們現在正需要和波拿巴家族的人拉上關係,哪怕不是爲了這件事情。在很多事情上,我們都需要和他們拉上關係。”利物浦伯爵說。

“我們此前對塔列朗部長的善意得到了回報。”西蒙尼回答道,“我覺得,我們應該繼續向塔列朗部長表達一些善意。”

“你說的不錯,這不是問題。他給我們幫的忙值得我們付出更多的善意。”

於是英國人和美國人的和平談判自然就泡了湯。英國人甚至都不不願意派出哪怕是副部長級別的官員來和美國人談判了,而只是讓一些剛剛進入外交部的低級公務員去應付美國人,順便培訓一下他們作爲外交官的一些基本技能,比如無視事實的胡說八道,比如一口氣說上幾個小時什麼都沒說的車軲轆廢話,反正,我們外交部的人說看不見,就是看不見。

於是直到法國和他的盟國都和英國人達成了和平協議,美國和英國在理論上卻還是處於戰爭狀態,只不過,英國人“大度”地宣佈,他們可以在遭到美國的攻擊前,主動保持“單方面的停火狀態”。而他們這個表態,也得到了法國人以及整個歐洲的稱道。他們紛紛表示,這顯示了英國人對和平的誠意。

當然,法國人的這個表態不是沒有原因的,原因之一就是英國以關稅作爲抵押,又向羅馬銀行借了一筆商業貸款。

此外,在法國聯盟中,對英國宣戰了的國家還包括萊茵聯盟、北意大利共和國、奧地利帝國以及教皇國。和他們的談判相對簡單,因爲他們雖然對英國宣戰了,但大多數時候也僅僅只是宣戰了而已,並沒有真正的打什麼仗。

當然這些國家也不會拒絕發順風財的機會,所以他們也紛紛要求割地賠款。但是他們也都知道,他們的盟主法國並不想過分拖延和談。所以他們叫嚷的聲音雖然不小,但最終,他們只拿到了一點錢,就相當滿足了,反正他們什麼都沒做。

只有教皇國麻煩一點,因爲他們有在英國傳播正統天主教的要求。而英國的聖公會對此非常牴觸。所有的新教都很討厭天主教,畢竟新教的立教之本就是對天主教的否定。而在一切新教中,對天主教最爲牴觸的就是聖公會了。至於原因,到不是因爲亨利八世以及血腥瑪麗時期互相之間殺過來殺過去的仇恨。而是因爲聖公會實在是和天主教太像了。相比路德宗和加爾文宗這樣的正宗的新教,他們和天主教差別明顯,所以被他們吸引的羊羣,一般來說不會被天主教吸引。但是聖公會和天主教太像了,他們之間的差別,不是專業研究宗教的學者,基本上都說不太清楚。這樣的兩個宗教,纔是最爲敵對的。

但是胳膊擰不過大腿,法國人作爲天主孝子,在和英國達成的和平協議中,一個重要的要求就是英國必須廢除國教,採取宗教自由政策,允許其它教派在英國自由的傳教,自由地建立教堂等設施。好在依照法國和教皇國之前的協定,天主教法國教會不會在國外傳教,所以他們需要面對的,還是正宗的天主教。只是考慮到英國如今沒錢了,聖公會能得到的資助自然也少了,更重要的是,如今英國的那些有錢的施主,爲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誰不想和法國人拉上關係,教皇國的天主教雖然和法國的天主教似乎有點區別,但是他們和法國的關係顯然比聖公會和法國的關係密切。所以,以前經常捐錢給聖公會的哪些施主,如今到底會站到哪一邊,就還真的很難說了。

所以既然已經同意了法國的條件,那麼天主教重新回到英格蘭就成了定局了,只是在一個問題上,雙方陷入了僵局,那就是將來新的英國國王加冕的時候,誰來給國王加冕呢?

如果還是由聖公會,那就違背了“不設置國教”的承諾,但是如果換成天主教,似乎也不符合這個信條的要求。於是,今後的英國國王加冕,只能採取其他形式了。至於其他形式到底是什麼形式,大家都同意以後再慢慢商量。

最後一個難對付的和談對象就是愛爾蘭了。英國承認愛爾蘭的獨立這自然是沒什麼好談的了。此外愛爾蘭還向英國提出了很大的一筆戰爭賠款要求。而在這個問題上,法國人的態度和他們在美國和英國的和談中的態度卻完全不一樣。在法國人看來,愛爾蘭幾乎是最爲模範的盟國——本身發展潛力有限,沒有威脅,但是又很能打,能給法國人當刀子或者擋刀子。

所以法國人對愛爾蘭人的要求非常的支持。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也只能向愛爾蘭妥協,同意向愛爾蘭支付多達五億法郎的賠款。當然英國人這時候一下子也難不出這麼多錢來。不過正所謂蝨子多了不癢,債務多了不愁。反正就是分期支付,以及再向羅馬銀行借一筆錢了。

當然,靠着這一筆一筆的借款,整個的英國的財政支出,基本上都被法國人控制住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如今的聯合王國政府,已經不再是一個獨立的政府了,而是徹底淪爲了法國人在英國的代理人。

在解決了和愛爾蘭人的問題之後,各種障礙都在談判中被掃除了,最後,西蒙尼外長代表英國政府,在和法國及其盟國的和平條約上籤下了名字。於是和平又一次回到了歐洲。當然,和平還沒有完全實現,戰爭還留了一點尾巴——英國人和美國人還處在戰爭狀態之中,不過,誰管他們呢?

第三百八十二章,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2)第四百零四章,接收大員第四百七十八章,圍攻(4)第四百一十四章,得逞第二百七十六章,交火第一百四十二章,呂西安的建議第四百八十一章,圍攻(7)第五百二十三章,夜襲(1)第五百二十四章,夜襲(2)第四百四十三章,干預第一百七十章,治安強化(1)第四十八章,謠言和國民自衛軍(4)第一百二十章,約瑟夫果然很可怕第一百八十二章,翻邊(4)第四百八十二章,你將如閃電般歸來(1)第三百八十四章,開幕式第二百二十四章,老銀幣的統治方式第一百三十章,入夥第三百九十七章,登陸戰第二百零三章,卡爾大公的決斷第三百五十五章,法國人的花樣第二十四章,新老師第四百一十四章,得逞第二百六十四章,奇觀第八十三章,熱馬普之戰第三百五十一章,根本第一百五十六章,橫掃第八章,要當翻譯家了嗎第二百四十七章,真理部的陰謀第三百八十章,意外的資金第四百二十七章,對策第七十七章,順路財第一百零四章,土倫2第一百四十二章,呂西安的建議第一百九十三章,凡爾登絞肉機(2)第二百九十章,震懾第八十章,瓦爾密(1)第四十一章,生死之交的第一次會面第四百六十四章,親善第二百零二章,勝利第二百一十章,第一執政第三百六十五章,分配(2)第四百九十八章,愛爾蘭的開國大典第三百四十五章,皇冠問題第五章,錢的問題第二百五十四章,甩鍋第五百章,聯合聲明第四十七章,謠言和國民自衛軍(3)第三百六十六章,革除教籍第一百零二章,變亂第一百六十九章,國家軍隊執法干預小組第四百四十八章,反擊第一百五十章,王黨剋星(2)第三百七十五章,針對自己的下屬的陰謀第四百二十八章,擴軍第三百四十八章,奧運第九十章,兵變(1)第一百一十四章,獲得重用的約瑟夫第三百六十一章,英國魚塘第五百三十六章,越獄行動(4)第一百六十四章,和平和生意(2)第五百三十四章,越獄行動(2)第一百四十八章,解放意大利(3)第三百六十五章,分配(2)第一百零三章,土倫1第四百三十九,玩海軍,美國人還是個弟弟第三百九十四章,羅馬帝國第四百零五章,領事第一百一十一章,土倫(9)第四百零四章,接收大員第一百七十九章,翻邊(1)第四百二十章,我要帶頭投降第三百一十七章,革命神學院第八十九章,信件第十三章,拿破崙的計劃第三百六十三章,普選權第二百二十章,勝利的證據第四百五十二章,選擇第三十五章,對兄弟們的安排第四百九十六章,愛爾蘭的開國大典(2)第二百六十三章,威懾第四百四十八章,反擊第七十章,投票(3)第四百零四章,接收大員第四百六十四章,親善第四百七十四章,對英國殖民者的最後一戰(2)第一百八十八章,防禦無敵(4)第三百八十九章,茜尼絲卡的奧運會(5)第四百七十八章,圍攻(4)第三百三十章,罷工第五百四十八章,大結局(2)第二百三十七章,襯裙巷第七章,要變成扶弟魔了嗎第二十四章,新老師第一百八十八章,防禦無敵(4)第八章,要當翻譯家了嗎第三十四章,民科馬拉和色盲丹東第一百一十一章,土倫(9)第三百七十一章,國際奧委會和錫疫
第三百八十二章,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2)第四百零四章,接收大員第四百七十八章,圍攻(4)第四百一十四章,得逞第二百七十六章,交火第一百四十二章,呂西安的建議第四百八十一章,圍攻(7)第五百二十三章,夜襲(1)第五百二十四章,夜襲(2)第四百四十三章,干預第一百七十章,治安強化(1)第四十八章,謠言和國民自衛軍(4)第一百二十章,約瑟夫果然很可怕第一百八十二章,翻邊(4)第四百八十二章,你將如閃電般歸來(1)第三百八十四章,開幕式第二百二十四章,老銀幣的統治方式第一百三十章,入夥第三百九十七章,登陸戰第二百零三章,卡爾大公的決斷第三百五十五章,法國人的花樣第二十四章,新老師第四百一十四章,得逞第二百六十四章,奇觀第八十三章,熱馬普之戰第三百五十一章,根本第一百五十六章,橫掃第八章,要當翻譯家了嗎第二百四十七章,真理部的陰謀第三百八十章,意外的資金第四百二十七章,對策第七十七章,順路財第一百零四章,土倫2第一百四十二章,呂西安的建議第一百九十三章,凡爾登絞肉機(2)第二百九十章,震懾第八十章,瓦爾密(1)第四十一章,生死之交的第一次會面第四百六十四章,親善第二百零二章,勝利第二百一十章,第一執政第三百六十五章,分配(2)第四百九十八章,愛爾蘭的開國大典第三百四十五章,皇冠問題第五章,錢的問題第二百五十四章,甩鍋第五百章,聯合聲明第四十七章,謠言和國民自衛軍(3)第三百六十六章,革除教籍第一百零二章,變亂第一百六十九章,國家軍隊執法干預小組第四百四十八章,反擊第一百五十章,王黨剋星(2)第三百七十五章,針對自己的下屬的陰謀第四百二十八章,擴軍第三百四十八章,奧運第九十章,兵變(1)第一百一十四章,獲得重用的約瑟夫第三百六十一章,英國魚塘第五百三十六章,越獄行動(4)第一百六十四章,和平和生意(2)第五百三十四章,越獄行動(2)第一百四十八章,解放意大利(3)第三百六十五章,分配(2)第一百零三章,土倫1第四百三十九,玩海軍,美國人還是個弟弟第三百九十四章,羅馬帝國第四百零五章,領事第一百一十一章,土倫(9)第四百零四章,接收大員第一百七十九章,翻邊(1)第四百二十章,我要帶頭投降第三百一十七章,革命神學院第八十九章,信件第十三章,拿破崙的計劃第三百六十三章,普選權第二百二十章,勝利的證據第四百五十二章,選擇第三十五章,對兄弟們的安排第四百九十六章,愛爾蘭的開國大典(2)第二百六十三章,威懾第四百四十八章,反擊第七十章,投票(3)第四百零四章,接收大員第四百六十四章,親善第四百七十四章,對英國殖民者的最後一戰(2)第一百八十八章,防禦無敵(4)第三百八十九章,茜尼絲卡的奧運會(5)第四百七十八章,圍攻(4)第三百三十章,罷工第五百四十八章,大結局(2)第二百三十七章,襯裙巷第七章,要變成扶弟魔了嗎第二十四章,新老師第一百八十八章,防禦無敵(4)第八章,要當翻譯家了嗎第三十四章,民科馬拉和色盲丹東第一百一十一章,土倫(9)第三百七十一章,國際奧委會和錫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