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王子犯法

有關明朝滅亡的原因,說法很多,有人說明亡於萬曆,有人說明亡於閹黨,有人說明亡於東林,甚至還有人說明亡於朱元璋!都怪老朱的祖制不好,不然大明朝就不會亡國了。在柳淳看來,怪到老朱身上,就有點荒謬了,還不如說朱元璋沒建立大明朝,就不會有大明滅亡的問題,這不是跟說一個人沒生下來,就不會死一樣荒唐嗎?

明亡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崇禎,據說德國軍中把人分成四種,又聰明又懶的人,當統帥,又聰明又勤快的,當參謀長,又笨又懶的,當大頭兵,最慘的就是又笨又勤快的,趕快殺掉!

很不幸,崇禎就屬於那種又笨又勤快的,他笨,所以被文官糊弄,自廢武功,他勤快,所以連出昏招,不管是對外對內,都不停翻燒餅,來回折騰,結果折騰得山窮水盡,只能上吊自殺。實在是半點不值得可憐。

柳淳並不會把明朝滅亡的原因怪罪到朱元璋的頭上,當不得不承認,老朱的很多措施在當時是有用的,但長久沿用,的確是存在漏洞和弊端的。

但這也不能全怪老朱,說到底,還是明朝缺少足夠的革新能力……其實不只是明朝,其他的朝代,不也是如此嗎!

唐代牛吧!

可唐初定下來的府兵制,租庸調,三省六部等等,在幾十年後,一樣敗壞的面目全非。

畢竟開國君主就算雄才大略,也沒有看透時代的慧眼,犯錯是不可避免的。

柳淳覺得當下是個很不錯的時間點。

老朱當了二十多年皇帝,許多政策的弊端已經出現,還不算嚴重。

而老朱呢,也算精力充沛,手段強硬,由他來進行改革,會比任何人都容易。

柳淳很願意做些事情,畢竟機會難得。

當然了,柳淳也知道,以老朱的年紀,最多隻能打下基礎,想要真正完成,還要下一代的君王支持。

每每想到這裡,柳淳就對朱標提心吊膽,這位太子殿下看起來身體很健康,沒有什麼問題。

他到底能不能成功繼位?

萬一他依舊英年早逝,新的儲君不管是誰,都沒有足夠的威望,肯定會出大亂子的,說實話,留給朱元璋的時間也不多了。

柳淳思前想後,他只能盡力往朱標身邊靠,去觀察留意,尋找延長朱標生命的辦法。坦白講,柳淳也沒有太大的把握。

畢竟古往今來,別說太子,就連皇帝稀裡糊塗死掉的都不在少數,尤其是老朱家,更是十分嚴重。

只能祈求老天保佑吧!

“殿下,針對整個財稅的改革……我是覺得應該逐步廢除丁口稅,但考慮到維持財政的平穩,應該先把丁口稅攤入田畝之中。這樣呢,讓地多的人,付出更多的稅賦。誰想要兼併土地,就要承擔更多的成本,由此一來,也能稍微緩解一下兼併的問題。”

“對了,我還有個想法,能不能把對秀才舉人的優免改爲補貼?”

朱標不解,“你的意思是?”

“殿下,是這樣的,優免是朝廷不去徵稅,臣所謂的補貼,則是稅照樣交,通過各地的官學,給秀才們發糧食。”

朱標沉吟道:“你是說廩膳生麼?”

所謂廩膳生,就是那些官學當中,成績比較優秀的,可以得到朝廷給的糧食,有點類似後世針對研究生,博士生的伙食補貼。

“還是不一樣的,我的意思是把應該徵的田賦,一次退給秀才們!”

“退?那,那萬一退多了,朝廷吃虧,該怎麼辦?”朱標的思維還是很像老朱的。

“退多了,就算秀才們佔便宜了唄!”柳淳笑眯眯道:“殿下,你再仔細想想,是退的多,還是徵收的多?”

朱標略微沉吟,立刻大驚!

沒錯,的確可以存在退的多的情況。

但問題是,得到的糧食比田賦還多,只能說明,那是個窮秀才,家裡真的很困難。

針對這樣的秀才,每年多給一石兩石的糧食,又有什麼了不起的!

倒是那些家境富裕的,失去了免稅的藉口,讓他們如數納賦,朝廷能收到的,肯定要多得多!

而且是窮人少交稅,富人多收稅。正好實現了稅賦公平!

朱標眼睛放光,忍不住拍巴掌,“妙啊!柳淳,你這招好,父皇保證會採納,而且還會立刻頒行的。”

柳淳滿不在乎,“殿下,這隻能算是小手段,真正重要的還是商稅,以我的判斷,再有二十年,商稅就能和田賦分庭抗禮,各自佔據一半,而且商稅一旦超過田賦,就會永久甩開,成爲支撐朝廷歲入的最重要財源。所以真正重要的還是在商稅上打主意,如果只知道在土地和人丁上面打轉,始終沒法擺脫財稅的困境……”

朱標欣然點頭,急切道:“你把這些都寫下來,父皇是有心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的。如果真的合理,孤也會支持的!”

……

就在柳淳和朱標商議改革辦法的時候,天官府,詹徽老母做壽,來了幾個好友,其中就包括副都御史練子寧,他是江西人,科舉考試的第二名榜眼,被授予翰林修撰,入翰林院不久,母親病故,他回家守孝三年,丁憂期滿,再度回朝,恰巧李善長被殺,朝中牽連進去的官吏不少,都察院出了空缺,練子寧一躍成爲副都御史。

在洪武朝,官吏超擢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練子寧在家三年,正好避開了柳淳的鋒芒。

可他回京之後,卻發現處處不對勁。

比如說原來他經常去東宮講課,像什麼黃子澄啊,齊德啊,許多文官也時常出沒東宮,甚至跟太子形影不離。但現在的太子,明顯跟他們疏遠了。東宮不再是文人的天下,包括樑國公藍玉,他就經常出入東宮,還教導皇孫兵法武藝。

最近幾天,那個柳淳又天天往東宮跑,商討稅賦的事情。

過去這種事情都是他們文官的專利,太子殿下這是怎麼了?難道變心了?

“你不清楚啊!”

詹徽嘆了口氣,“這兩年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一個叫柳淳的小兔崽子,自稱是郭氏傳人,還標榜學問承襲墨子和楊朱,最是刁鑽古怪,奸佞狡詐。頭些日子,老夫在金殿上也吃了他的虧,陛下和太子受了此人挑唆,有意改革財稅,這大明的江山,又要亂了。”

練子寧吸口氣,“近些年勵精圖治,國庫還算豐盈,又何必改革呢?”

詹徽哂笑,“這有什麼不解的,柳淳那個小奸賊不過是以改革爲名,行削弱士人之實,這重稅徭役,都要落到士紳的頭上!自古以來,無恆產者無恆心,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乃是所有盛世的根本所在,可當下奸佞妖言惑衆,離間陛下和士人的關,居心叵測,其心可誅啊!”

詹徽提到了柳淳,那叫一個咬牙切齒,恨到了骨子裡。

練子寧遲疑道:“天官大人,既然如此,爲何不上書言事,把其中的關鍵向陛下陳說明白?”

詹徽翻了翻白眼,心說陛下是我能說服的嗎?

“你有所不知,那個柳淳奸猾過人,而且言語刻薄刁鑽,十足的小人一個,我等具是君子之心。如何能鬥得過他小人之性?”

詹徽拿起酒杯,無奈嘆道:“所謂君子可欺以其方。老夫是心力交瘁,只怕不日就要告老還鄉,頤養天年了。”

說完,他無奈低頭,喝酒吃菜。

練子寧沉吟片刻,把酒杯放下,“天官大人,切莫灰心喪氣。我從家裡回京,在路上路過長沙府,我倒是聽說,潭王殿下在當地兼併土地,魚肉鄉里,民怨極大!而且潭王還喜好女色,強搶民女。他的作爲,可要比許家厲害千倍不止!”

“潭王?”

詹徽想起來了,這個潭王是老朱的第八個兒子,他的母妃達氏據說是陳友諒的妾,被老朱搶來,生下了潭王朱梓。

這位潭王殿下長相俊美儒雅,從小就很會讀書,性格也綿軟溫和,善於討老朱的歡心。被封到了長沙之後,他京城回京看望父皇。

走動比任何一位藩王都勤快。

老朱也很偏愛他,潭王還喜歡結交儒生,經常舉辦詩會,如果有詩詞佳作,他立刻賞賜黃金,十分大方。

詹徽沒料到,居然這位風評不錯的潭王,有這樣不堪的事蹟。

“你有證據嗎?”

“有!”練子寧答道:“我原想彈劾朱梓,就蒐集了他的罪狀,天官大人可是需要?”

詹徽眉頭微皺,突然一拍大腿,“太好了,我料定陛下要處置許家,這時候把潭王的事情捅出來,我看陛下該如何查辦?”

所謂虎毒不食子!

詹徽不信,老朱能下得去手!

第175章 被套路了第276章 太孫之師第323章 朱棣的起手式第784章 抓了個國王第877章 糧食很關鍵第130章 會審徐輝祖第812章 乾乾淨淨的江南第301章 你們以爲朕殺不動了嗎?第652章 飛起來的朱高煦第419章 殺贓官,投燕王第2章 錦衣第154章 錦衣衛上門第276章 太孫之師第519章 亡國之君第146章 婚禮和壽禮第66章 真香第443章 咎由自取第362章 搶房子了第111章 強者修路,弱者修牆第97章 掉到坑裡的黃子澄第475章 厲害了,李景隆第206章 撐不住了第846章 怒打皇孫第204章 又捱罵了第649章 朱高煦弄出來的大動靜第151章 打服一大片第281章 環球航行的男人第716章 奇葩父子倆第104章 狠人之死第654章 爲什麼倒黴的總是當官的第578章 武夫之怒第485章 朱權,你就是個弟弟第557章 臭弟弟,你賣便宜了第216章 人心險惡的第一堂課第883章 王振來了第418章 商人也要造反了第773章 官不如商第591章 一門雙國公第15章 敲詐小能手第725章 父皇還是疼我的第799章 師徒倆的鈔能力第502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168章 第一隻肥羊上門了第853章 大明的蘇武第32章 什麼叫慷慨大方第103章 紀綱的爹第807章 追到天涯海角第423章 請斬徐輝祖第217章 朱標的思考第672章 捷報太多也愁人第520章 朱允炆最後的掙扎第817章 支棱起來的王老頭第338章 風雨悽悽的朱允炆第764章 科舉藥丸啊!第69章 好女婿第541章 洪武大帝又活了第957章 太上皇威武第354章 雲南三十萬將士泣血上奏第163章 賺個國家第194章 被罵也是幸福第881章 自信十足的朱棣第220章 朱元璋要遷都第709章 奸佞在行動第843章 新相的手段第596章 統統發配東番第131章 來自徐輝祖的感謝第428章 藍家出手了第677章 朱允炆要拉墊背的第822章 我是大明國公,我只求一死第535章 大醫朱橚第325章 皇明祖訓第840章 又一個老臣走了第799章 師徒倆的鈔能力第163章 賺個國家第271章 發瘋的老朱第880章 天作之合第643章 皇帝也管不着第91章 好人柳小郎第41章 新生的徐妙錦第480章 齊聚北平第232章 發揚光大郭氏之學第608章 永樂元年的大成就第174章 敏銳的朱棣第409章 人才匯聚西安第440章 西南、西北連成一片了第197章 張三丰是我的手下第233章 老朱的禮物第426章 朱元璋最後的養子第50章 朱老四的剋星第538章 爲燕王賀第483章 王爺,我們不敢要賞賜第148章 大家一起來賺錢(求訂閱和月票)第260章 爭相拜師第735章 兩全其美靠科技第872章 恐怖如斯的重賞第605章 抓個閣老第608章 永樂元年的大成就第875章 大明的世界秩序第377章 又一頭神獸第513章 天命之子朱高煦
第175章 被套路了第276章 太孫之師第323章 朱棣的起手式第784章 抓了個國王第877章 糧食很關鍵第130章 會審徐輝祖第812章 乾乾淨淨的江南第301章 你們以爲朕殺不動了嗎?第652章 飛起來的朱高煦第419章 殺贓官,投燕王第2章 錦衣第154章 錦衣衛上門第276章 太孫之師第519章 亡國之君第146章 婚禮和壽禮第66章 真香第443章 咎由自取第362章 搶房子了第111章 強者修路,弱者修牆第97章 掉到坑裡的黃子澄第475章 厲害了,李景隆第206章 撐不住了第846章 怒打皇孫第204章 又捱罵了第649章 朱高煦弄出來的大動靜第151章 打服一大片第281章 環球航行的男人第716章 奇葩父子倆第104章 狠人之死第654章 爲什麼倒黴的總是當官的第578章 武夫之怒第485章 朱權,你就是個弟弟第557章 臭弟弟,你賣便宜了第216章 人心險惡的第一堂課第883章 王振來了第418章 商人也要造反了第773章 官不如商第591章 一門雙國公第15章 敲詐小能手第725章 父皇還是疼我的第799章 師徒倆的鈔能力第502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168章 第一隻肥羊上門了第853章 大明的蘇武第32章 什麼叫慷慨大方第103章 紀綱的爹第807章 追到天涯海角第423章 請斬徐輝祖第217章 朱標的思考第672章 捷報太多也愁人第520章 朱允炆最後的掙扎第817章 支棱起來的王老頭第338章 風雨悽悽的朱允炆第764章 科舉藥丸啊!第69章 好女婿第541章 洪武大帝又活了第957章 太上皇威武第354章 雲南三十萬將士泣血上奏第163章 賺個國家第194章 被罵也是幸福第881章 自信十足的朱棣第220章 朱元璋要遷都第709章 奸佞在行動第843章 新相的手段第596章 統統發配東番第131章 來自徐輝祖的感謝第428章 藍家出手了第677章 朱允炆要拉墊背的第822章 我是大明國公,我只求一死第535章 大醫朱橚第325章 皇明祖訓第840章 又一個老臣走了第799章 師徒倆的鈔能力第163章 賺個國家第271章 發瘋的老朱第880章 天作之合第643章 皇帝也管不着第91章 好人柳小郎第41章 新生的徐妙錦第480章 齊聚北平第232章 發揚光大郭氏之學第608章 永樂元年的大成就第174章 敏銳的朱棣第409章 人才匯聚西安第440章 西南、西北連成一片了第197章 張三丰是我的手下第233章 老朱的禮物第426章 朱元璋最後的養子第50章 朱老四的剋星第538章 爲燕王賀第483章 王爺,我們不敢要賞賜第148章 大家一起來賺錢(求訂閱和月票)第260章 爭相拜師第735章 兩全其美靠科技第872章 恐怖如斯的重賞第605章 抓個閣老第608章 永樂元年的大成就第875章 大明的世界秩序第377章 又一頭神獸第513章 天命之子朱高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