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洪武大帝又活了

建文舊臣,作爲文官士紳的代表,被送到了三法司,接受整個天下的審判……到了這一步,阻礙朱棣登基的所有障礙悉數被踢開,如果繼續當什麼名不正言不順的監國,那就是矯情了。

而朱棣並不是一個矯情的人,所以擁立天子的行動離開展開。

事實上大傢伙早就準備這一天了。

首先,以周王朱橚爲首,宗室藩王一起入宮,齊刷刷跪在朱棣面前。

朱橚朗聲道:“先帝驟然撒手,逆黨裹挾允炆,竊據皇位,操弄神器,幾近三年。期間盡毀先帝之法,殘害百姓,荼毒宗室,離間骨肉,大肆殺戮,以致天怒人怨,百姓怨恨,大明江山,幾乎瓦解。”

“所幸先帝四子燕王朱棣,舉義兵,討伐不臣,奉天靖難,所向無敵……去歲臘月入京以來,整頓朝綱,撥亂反正,擒拿奸黨,百姓歸心,萬民樂業。理當繼皇帝位,以安人心,以定大局!”

朱橚說完,帶領着宗室藩王,用力磕頭,他是發自肺腑高興。四哥終於當上了皇帝,從此之後,他的日子也就好過了。

朱橚既是個沒有野心的人,又是個野心極大的人……他想編寫醫書,讓天下人都能得到醫治,他想養豚,讓家家戶戶都吃上便宜的肥肉。

他很單純,可也很執着。

有四哥在,在實現願望的路上,就有了最大的靠山。

不只是如此,其實兄弟倆的感情,也是最深的。

其實有關朱元璋頭幾個孩子,究竟是誰生的,還是存在爭議的,官方的說法是前三個兒子,也就是朱標,朱樉,朱棡,以及兩個公主,都是馬皇后所生。

可也有人講,這幾位皇子其實都是養子,因爲戰亂的原因,從小就跟在馬皇后身邊,與親子沒有差別。

如果這個說法成立,朱棣也可以算成嫡子,只不過有一個問題,朱棣的生身之母碽妃傳說是高麗人,老朱在征戰之中,俘虜了一位高麗女子,把她帶到了軍營,後來生下了朱棣和朱橚。

馬皇后固然對養子們一視同仁,可因爲高麗女子畢竟不是漢人,而且此前又是蒙古貴胄的妻妾,輾轉落到了朱元璋的手裡,出身實在是低微,故此朱棣的出身比其他三位哥哥低一些,沒有算到嫡子的行列。

朱棣都被歧視,就遑論朱橚了。

從小到大,朱棣脾氣暴躁,勇猛好鬥,又機智聰明,跟他的出身有很大的關係。

當然了,同樣出身的朱橚就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路,所以說鐵棒可以磨成針,如果是木棒,那就只能磨成牙籤了。

“孤德行淺薄,如何能繼承大統,還望諸位賢弟,另擇新君!”

朱棣說完,就擺手讓他們退出來。

朱橚很清楚,這是必要的戲碼,他也不在意,領着諸王退了出來。像齊王和寧王這幾位,都暗戳戳想着,說得好聽,要另擇新君,信不信,假如推舉我們之中的一位,你朱棣能氣瘋了!

他們這麼想着,可剛出來,迎面就碰上了第二波人馬,這次是文武諸臣,一起擁戴朱棣登基。

武將這邊,有榮國公張玉、淇國公丘福、成國公朱能、定國公徐增壽,還有其他一大堆將領。

шшш ⊙Tтkan ⊙¢o

在文官這邊,吏部尚書茹瑺,禮部尚書蹇義,左都御史姚廣孝,還有許許多多的大臣,一同勸進。

這幾位藩王瞧了瞧,也縮脖子了,要真是推舉他們,這幫丘八大爺都能把他們撕了,瞧見沒有,丘福的眼珠子都跟銅鈴似的,那叫一個兇悍啊!

不得不說,朱棣這些年真是積累了不少驕兵悍將,手下人才濟濟。

這幫人進去之後,時間比宗室長了一些,但最後也退了出來。

到了最後,重頭戲終於來了。柳淳安排的老百姓到了,這些老百姓還不一般,他們來自各省,還有九邊的軍戶,大家一起跪倒,足有上千人之多。

“恭請燕王殿下登基,繼承大統!”

“燕王殿下萬民歸心,神功聖武。”

“請燕王繼位,天下百姓都盼着這一天呢!”

……

總算天下人的面子夠大,朱棣沉吟良久,才“勉爲其難”答應,這下子老百姓歡天喜地,離開了皇宮。

禮部那邊已經準備好了,朱棣登基大典放在了五月初三。

誰來主持這個大典,成了各方關注的焦點,誰不想借着這個機會,搏新君的青睞。

只可惜這幫人都別想了。

朱棣直接宣佈,讓少傅柳淳主持大典,理由也很充分,多年前,柳淳就主持過先帝的萬壽盛典,那一次場面空前壯闊,先帝十分滿意,多年來,不斷有人提起。

柳淳經驗夠,地位也夠,他來主持,沒有半點疑問。

現在只剩下一個麻煩,就是柳淳有沒有本事,超越自己?

如果只是重複過去,那可就沒什麼了不起了。

對於這一點,柳淳並不是很在乎,他顯得信心十足。

“整個大典一共分爲三天,第一天是陛下去孝陵祭奠先帝,迎請玉璽,宣佈繼位。第二天,舉行水陸兩軍的校閱。上午是騎兵和步兵,下午是水師。就在長江之上,全面展示我大明水師的恢弘,屆時會有各國的使臣前來觀禮,並且進獻禮物,向新君朝賀。”

“第三天,是百姓遊行,臣安排了各行各業的百姓,前來面君,晚上在沿江一線,會有熱鬧的煙火表演,保證能讓軍民大飽眼福。”

朱棣耐心聽着,滿意大笑,“還有人說你玩不出花樣,這種大型慶典,只有你能操持下來,也只有你的安排,能讓我滿意。”朱棣沉吟了一下,“柳淳,現在國庫太窮了,你這麼折騰,花錢是不是太多了?”

柳淳笑道:“當年先帝也是這麼問我的。”

“那你怎麼說?”

“該花的錢,一定要花,這次大典,我想突出的是兩個字,一個是軍,一個是民!摧毀士人集團容易,取消他們的特權也不難。可接下來呢,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多的事情,千頭萬緒。身爲天子,必須直接跟百姓對話,必須拉近和百姓的距離。要讓百姓明白,他們是什麼身份,要讓大明這兩個字,深入人心!”

有人或許要問了,柳淳不是說笑話嗎?

大明都立國三十幾年了,朱元璋那麼勤奮治理,還有人不知道自己是大明的子民啊?

還真別擡槓,在一個農業社會,最大的特點就是穩定,所有百姓當中,有九成是農民,還有九成是文盲,把這兩個九成乘到一起,多數的老百姓既沒有識字,又沒有離開過家鄉。

他們最遠的路程就是去縣城買點鹽巴,至於剩下的東西,全都靠自家勞動,自給自足。

你去詢問老百姓,他們多數都會告訴你,他們是哪家的,或者哪個村子的,至於大明是什麼,根本不清楚。

更爲可怕的是農村幾乎是一片文化的荒漠,偶爾逢年過節,有一場廟會,請來說書唱戲的,十里八鄉都會大老遠過來。

看過表演之後,能津津樂道說上半年。

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能指望老百姓理解家國天下!

“除掉士紳,推行均田,教育百姓,樹立起國家意識……這是全套的工程,缺一不可。否則只會除掉了舊的士紳,又冒出新的士紳。農村廣大的地區,朝廷不佔領,不深入,就會落到士紳的手裡。舉辦大典,是要花費一些,甚至會花費很多,但是若能把天下擰成一股繩,其實是非常值得的。”

“更何況……不是還有那麼多海外藩國嗎!可以從他們身上刮油,這麼多年了,我可沒做過虧本的生意。”

朱棣瞧着柳淳,感嘆一笑,“你啊,的確是處心積慮,什麼都算計到了,怪不得父皇天天罵你,恨不得殺了你,卻又捨不得殺,你小子是一個套接着一個套……唉,既然這樣,我就什麼都不說了,只管等着大典就是了。”朱棣伸了個懶腰,準備休息。

“先別忙,還有一件事。”

朱棣不解,柳淳起身,請他出來,君臣直奔皇宮的後面,就在鄰近御花園的地方,朱高熾等在這裡。

“兒拜見父親。”

“別客氣了,說吧,你們師徒玩了什麼花樣?”

朱高熾嘿嘿一笑,請朱棣到了一座建築的前面!

“春暉宮!”

朱棣大吃一驚,他下意識走進去,只見大堂中間,掛着一位婦人的畫像,她容貌秀麗,面容慈祥,正含笑看着前方。

朱棣目睹畫像,一瞬間眼淚就流出來了。

“母妃!”

他撲通跪倒,泣不成聲。

這座春暉宮,正是紀念朱棣生母碽妃的地方。

“其實奶奶是蒙古人,她是蒙古大將的女兒,皇祖父把她搶到了身邊,因爲長得出衆,纔得到了皇祖父的青睞。”

朱高熾的話,終於揭開了朱棣生母的謎團,想想也是,朱棣的生母如果是高麗人,那爲何高麗史書沒有絲毫的記載,要知道連個元順帝的皇后都被排成電視劇了,吹成了千古少有的愛情。

怎麼到了朱元璋和朱棣這裡,就半點記載都沒有了?

顯然高麗人的說法不成立,倒是蒙古人,靠譜了不少。

“師父,你說能不能追封太后,讓奶奶也享受無上哀榮?”

朱高熾正問着,突然從門裡傳出聲音,“不必了!”朱棣已經從裡面走了出來,他的眼圈微紅,顯然哭過。

走到了柳淳面前,拍了拍他的肩頭。

“你能幫我準備這個春暉宮,很用心。母妃她的確不容易,我會時常過來看她的。可蒙古殘部,還是大明的心腹之患,身爲天子,我不能給母妃太多,以免擾亂了朝局國策……而且我還要對外宣佈,我是孝慈皇后嫡子!”

朱高熾一愣,明明有生身之母,卻不能相認,未免太不近人情了吧?

朱棣捏了捏兒子的肥臉,“行了,別愁眉苦臉的,你爹是天子,天子幾時能隨心所欲了,你也給我記着,處處要以國事爲重,以天下爲重!”

朱高熾咧嘴苦笑,這是承認自己儲君的身份了嗎?

怎麼有點高興不起來啊?

朱高熾傻乎乎看着父親離去的背影,又瞧了瞧柳淳,“師父,你怎麼看?”

柳淳意味深長一笑,“我看到了先帝的身影,洪武大帝又活了!”

第269章 幡然悔悟的朱標第856章 皇家聯合投資的大項目第729章 挽回民心第540章 該登基了第718章 比朱棣還有錢第297章 隋侯珠第426章 朱元璋最後的養子第624章 聖明的永樂大帝第406章 自投羅網的練子寧第79章 損失慘重的朱標第507章 投奔燕王的人們第508章 請王爺發兵南下第593章 這是要發財了嗎第74章 黃子澄第684章 朕發財了第398章 以筆爲刀第186章 錦衣之王第834章 靖難雄兵依然在第112章 朱老四的好日子來了第147章 被誤會的朱元璋第219章 向老朱彙報戰果第250章 父子分歧第687章 又是捷報第446章 老臣風骨第607章 讓他過個年第816章 免費勞力第565章 天價一刀第29章 掙錢娶媳婦第145章 該給老爹娶媳婦了第181章 收點錢壓壓驚第953章 收復西域第565章 天價一刀第828章 復仇之師第16章 傳說中的投獻第289章 賠了侄子又折兵第226章 六元神話第284章 你還記得太子之仇嗎?第224章 挖出來的真理第725章 父皇還是疼我的第36章 不務正業的熊孩子第408章 發展壯大的秘訣第345章 留給新君的禮物第471章 議和第868章 轟動西方的大生意第133章 再度面對老朱第691章 你也配要挾大明?第446章 老臣風骨第633章 想錢想瘋了第266章 換個儲君又如何第537章 沉溺養豚,不能自拔第664章 國公之首的威風(四更)第347章 投奔師父去第494章 都不要臉了晚上請假一章第840章 又一個老臣走了第57章 文人的致命弱點第144章 給老朱挖的最後的大坑(第一更求票)第42章 農民和工人的差別第361章 你們想害死太孫殿下嗎?第6章 初次相逢第40章 夢醒第578章 武夫之怒第630章 微笑着面對它第66章 真香第773章 官不如商第866章 來自東方的怪物在加來港登陸第545章 朱棣也缺錢第688章 太子也有霹靂手段第562章 皇家印書局第89章 不拍馬屁會死的第107章 真正的和解第520章 朱允炆最後的掙扎第448章 燕王別慌 ,家裡有礦第237章 給楊朱正名第238章 大明的根基第956章 坑死天竺不償命第381章 朕和朕最後的倔強第361章 你們想害死太孫殿下嗎?第113章 有土才真豪第859章 把勳貴也趕出國門第779章 天子要剃光頭第80章 從天而降的烏紗帽第458章 小團圓第282章 老朱也有稿費了第82章 作死的羅貫中第597章 爲孔孟而死第512章 燕王有大軍五百萬第514章 十日破城第600章 朱棣有錢了第716章 奇葩父子倆第168章 第一隻肥羊上門了第212章 不幸生在帝王家第77章 道衍被鄙視了第355章 吏部天官都不要了第774章 沉溺抄家,快樂無邊第893章 太師千金的大婚第883章 王振來了第550章 龍心大悅第740章 大家都來送錢了第157章 新房有着落了
第269章 幡然悔悟的朱標第856章 皇家聯合投資的大項目第729章 挽回民心第540章 該登基了第718章 比朱棣還有錢第297章 隋侯珠第426章 朱元璋最後的養子第624章 聖明的永樂大帝第406章 自投羅網的練子寧第79章 損失慘重的朱標第507章 投奔燕王的人們第508章 請王爺發兵南下第593章 這是要發財了嗎第74章 黃子澄第684章 朕發財了第398章 以筆爲刀第186章 錦衣之王第834章 靖難雄兵依然在第112章 朱老四的好日子來了第147章 被誤會的朱元璋第219章 向老朱彙報戰果第250章 父子分歧第687章 又是捷報第446章 老臣風骨第607章 讓他過個年第816章 免費勞力第565章 天價一刀第29章 掙錢娶媳婦第145章 該給老爹娶媳婦了第181章 收點錢壓壓驚第953章 收復西域第565章 天價一刀第828章 復仇之師第16章 傳說中的投獻第289章 賠了侄子又折兵第226章 六元神話第284章 你還記得太子之仇嗎?第224章 挖出來的真理第725章 父皇還是疼我的第36章 不務正業的熊孩子第408章 發展壯大的秘訣第345章 留給新君的禮物第471章 議和第868章 轟動西方的大生意第133章 再度面對老朱第691章 你也配要挾大明?第446章 老臣風骨第633章 想錢想瘋了第266章 換個儲君又如何第537章 沉溺養豚,不能自拔第664章 國公之首的威風(四更)第347章 投奔師父去第494章 都不要臉了晚上請假一章第840章 又一個老臣走了第57章 文人的致命弱點第144章 給老朱挖的最後的大坑(第一更求票)第42章 農民和工人的差別第361章 你們想害死太孫殿下嗎?第6章 初次相逢第40章 夢醒第578章 武夫之怒第630章 微笑着面對它第66章 真香第773章 官不如商第866章 來自東方的怪物在加來港登陸第545章 朱棣也缺錢第688章 太子也有霹靂手段第562章 皇家印書局第89章 不拍馬屁會死的第107章 真正的和解第520章 朱允炆最後的掙扎第448章 燕王別慌 ,家裡有礦第237章 給楊朱正名第238章 大明的根基第956章 坑死天竺不償命第381章 朕和朕最後的倔強第361章 你們想害死太孫殿下嗎?第113章 有土才真豪第859章 把勳貴也趕出國門第779章 天子要剃光頭第80章 從天而降的烏紗帽第458章 小團圓第282章 老朱也有稿費了第82章 作死的羅貫中第597章 爲孔孟而死第512章 燕王有大軍五百萬第514章 十日破城第600章 朱棣有錢了第716章 奇葩父子倆第168章 第一隻肥羊上門了第212章 不幸生在帝王家第77章 道衍被鄙視了第355章 吏部天官都不要了第774章 沉溺抄家,快樂無邊第893章 太師千金的大婚第883章 王振來了第550章 龍心大悅第740章 大家都來送錢了第157章 新房有着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