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敲詐小能手

“你不會是記錯了吧?”劉淳小聲對柳三道。

三爺把眼睛一橫,“小兔崽子,你爹是幹什麼的?這塊地我沒心思管是真的,可要說我記不準,未免也太小瞧我了。”

劉淳眼珠轉了轉,笑道:“那這麼說,他們是侵佔咱們家的田了,按照《大誥》的規定,該怎麼收拾他們?”

劉淳的眼睛發亮,迫不及待想要試驗一下,老朱同志的法令,是不是真的那麼有用!

都說朱元璋是對老百姓最好的帝王,這句話可不是空口白牙,隨便說說的。

朱元璋是苦孩子出身,童年時候,飽受摧殘,一家人走私逃亡,慘得不得了。當了皇帝之後,朱元璋千方百計,防止官吏欺壓良善。

首先,官吏負責徵收錢糧,經常巧立名目,弄一大堆的苛捐雜稅,敲骨吸髓。

老朱針鋒相對,設立糧長負責收田賦,他把天下分成若干的糧區,在其中挑選丁多糧多的人家,擔任糧長,負責將糧區的田賦送入太倉。

凡是完成情況好的,老朱會親自召見,給予賞賜,甚至直接給官做。

把官吏和徵稅分開,自然斬斷了貪污的爪子。

老朱還幾次修訂《大誥》,和那些枯燥乏味的律令條文不同,朱元璋親自修訂的大誥,言語直白,而且是以案例爲主。通俗易懂。

其中羅列了誹謗皇帝、結黨亂政、官吏玩忽職守、濫設吏卒、貪贓受賄、科斂害民、侵吞錢糧等等罪行。

光是貪污的罪案佔全部罪案的一半左右,包括酷斂百姓,貪污稅糧案;放賣官差,私役丁夫案;妄取擾民,私吞商稅案;謊報災情,侵沒賑濟案;及其他形形色色的貪贓受賄案。

這類罪犯皆處以重刑。起解官物,賣富差貧者,族誅;貪贓納賄、說事過錢者,凌遲處死;盜賣倉糧者,墨面文身,挑筋去膝蓋,還有著名的“人皮枕頭”,無不彰顯亂世用重典的思路。

光是有法令還不行,朱元璋規定,家家戶戶,凡是大明的子民,人手一本《大誥》,還下旨各地的官學,要向老百姓宣講大誥內容。

更讓人叫絕的是,朱元璋甚至賦予了百姓捉拿官吏的權力!

假如官吏到鄉下爲非作歹,當地的族老可以將犯罪官吏抓起來,交給上級衙門處置,如果上司衙門不頂用,還能直接扭送京城,敲響午門外的鳴冤鼓,把老朱找出來主持公道。

當然了,這種極端情況很難發生,不過朱元璋擺出了態度,對貪官污吏,絕不姑息。有皇帝撐腰,明初的老百姓膽子是很大的。

加之王朝初創,土地平均,家家戶戶,都有點田產,而豪商大戶又十分有限,官紳被老朱殺了個夠嗆,

總體來說,明初很平和,平等,是個標準的“橄欖形”社會,試想一下,連皇帝都那麼親民,其他人還敢太過分嗎?

不過話又說回來,也不是每一處都是那麼和諧。

就拿北平來說,自從當年石敬瑭把燕雲十六州獻給契丹,此後這片區域,一直處於蠻夷的統治之下。

契丹、金國、蒙古,前後幾百年的時間,北平周圍的漢人胡化嚴重,形成了一個非常特殊的族羣。

老朱不斷向北平移民,就是要改變人口結構,鞏固邊疆。

整個北平一帶,情況不斷好轉,可也有一些膽大妄爲之徒。

就比如眼前的呂家!

“你們睜開眼睛瞧瞧,這裡是誰的土地?趕快離開,小心吃官司!”劉淳抱着肩膀,氣勢十足道。沒法子,三爺懶得費吐沫,只能讓他這個兒子來。

呂家的那個老者眉頭微皺,柳三好幾年沒有耕種土地,他就想順勢弄到自家的手裡,卻沒有料到,居然跟柳三撞在了一起。

老者有點遲疑,那個年輕書生卻道:“伯父,別怕,我認識這個小兔崽子!”他咬牙切齒道:“他是錦衣衛幫閒的!”

所謂幫閒,就是大戶人家豢養的食客,沒事的時候,消遣取樂,偶爾也充當打手。

那一天劉淳替錦衣衛仗義執言,把姓呂的嚇得落荒而逃。

事後姓呂的才知道,原來就在當天,朝廷又降下了旨意,連同錦衣衛一起給廢了!

他那個懊惱啊!

恨不得找個沒人的地方,抽自己兩個嘴巴子。

怎麼那麼膽小?

要是扛住了,痛罵錦衣衛,沒準一下成名,他大哥是北平的生員,自己若是能擠進縣學,他們呂家就夠得着士人的邊了!

都怪自己膽氣不夠!

這一次,一定要硬起來!

他幾步衝出來,叉着腰,撇着嘴,神氣十足!

“小子,錦衣衛完蛋了,你的靠山沒了!”呂書生朗聲道:“識相的趕快滾蛋,這片荒地都是我們呂家的,要是不識相,少不得要皮肉受苦!”

他衝着兩邊的打手叫囂道:“別怕,他們仗着錦衣衛撐腰,錦衣衛完蛋了,他們也好不了!大家一起上,給我狠狠打,打死錦衣衛的走狗!”

呂書生猖狂大叫,全然沒把父子倆放在眼裡。

劉淳數了一下,呂家的人有七個,都說雙拳難敵四手,也不知道三爺能不能成?

“好漢不吃眼前虧,咱們退了不丟人!”劉淳安慰道。

三爺用鼻子哼了一聲。

別說幾個土鱉打手,就算是十個八個韃子,三爺也不在乎!

他猛地向前幾步,光是氣勢,就讓呂家的打手不停後退。三爺冷笑,他把一隻手背在了身後。

“一起上吧,三爺打你們,一拳一個!多一拳,我算輸!”

柳三說到做到,他猛地向前衝去,一拳揮出,疾如閃電,對面的傢伙沒來得及躲避,就被擊中了胸膛,像是被鐵錘砸中一般,身體飛出,躺在地上,直接昏死過去!

三爺把鐵拳舉起,“哪個還想嚐嚐滋味?”

在這一刻,三爺那叫一個威風凜凜。

劉淳都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太爺們了!

回頭有空,一定跟便宜乾爹學幾招,會功夫就是不一樣!

三爺正要打發了其他幾個廢物,突然有馬蹄聲,劉淳擡頭,發現在山坡下跑來幾匹戰馬,爲首的不是別人,正是燕王府千戶朱能。

他離着挺遠,就跳下戰馬,快步跑過來。

朱能幾次替小胖墩取圖本,跟劉淳很熟悉。

“燕王特意讓我來請你們父子去北平,有軍情要務!”

劉淳眉頭一簇,瞬間展開……他猜到了,多半是那份軍情送到了京城,老朱有了決斷。要不是爲了打仗,堂堂王府千戶,纔不會追出好幾十裡,親自找他們回去。

劉淳眼珠轉了轉,無奈道:“朱老哥,不是我們不聽王爺的命令,你瞧瞧,人家拿着刀槍棍棒,要把我們家的地拿走哩!”

朱能早就看到了呂家的人,他哈哈大笑,“真是狗膽包天,敢欺負到王爺的客人頭上,弟兄們,給我上!”

燕王府的護衛,如狼似虎撲上去。

呂家的老者都傻眼了,侄子不是說,他們靠着錦衣衛嗎?怎麼又冒出燕王府?早知道他們有這麼大的勢力,誰還敢找死啊?

“誤會,全是誤會!”老者也顧不得責怪侄子,只剩下不停哀求。

朱能回頭看了眼劉淳,你說怎麼辦吧,是扁是圓,一聲令下!

劉淳笑呵呵走過來,“你說是誤會?”

“沒錯!都是誤會一場!”老頭拼命點頭。

劉淳笑得更開心了,“那好啊,既然產生了誤會,就要消除,你說是吧?”

老頭愣了一下,忙道:“是,是啊,我願意孝敬十兩白銀!化解誤會!”

十兩?打發要飯的!

劉淳哼了一聲,“我這個人,從來不會獅子大張口,這是一百畝田,一畝產一石糧,就按照三年算,全都折成錢,賠償給我們,就算完事,如何?”

老頭傻了,你怎麼不去搶?

我們剛剛打算耕種,還沒開墾呢,你就要三年的收成,再說了,就算這樣的坡地,能產出一石糧嗎?

劉淳微微一笑,轉身對着朱能道:“老哥,像這樣強佔百姓田地,仗勢欺人,算不算豪強?朝廷可有針對豪強的法令?”

朱能悶聲道:“當然有,聖人一向主張鋤豪強,抑兼併,我看可以把呂家遷到嶺南,立刻就成行!”

第268章 藍新月大戰敏敏特穆爾第53章 神一樣的豬隊友第15章 敲詐小能手第954章 在天竺的幸福生活第221章 皇宮地震第166章 這是要修《洪武大典》啊第484章 功名比不過榮譽第324章 收穫的時刻第132章 洪武朝的辦案風格第158章 朱棣來了第570章 朱橚的成功第244章 王子犯法第54章 你聽說過沈萬三嗎?第273章 朱棣的機會第691章 你也配要挾大明?第14章 朱元璋的愛第359章 柳淳的十萬天兵第450章 六王齊聚第715章 吏部天官倒了第119章 最後一個犯人第817章 支棱起來的王老頭第393章 奉天靖難的開始第439章 反攻第685章 朕不吝爵位第18章 郭守敬的寶箱第96章 探花郎也纏足了第83章 來自太子的催更第773章 官不如商第16章 傳說中的投獻第353章 大家一起來發財第255章 老朱的恩典第15章 敲詐小能手第119章 最後一個犯人第214章 太子的再教育第851章 很受寵的于謙第501章 兩個坑爹的兒子第415章 雲南火器營第295章 求上門第388章 柳學門下第686章 捷報傳來第50章 朱老四的剋星第466章 朝廷怕了第487章 柳淳,我輸了第709章 奸佞在行動第50章 朱老四的剋星第430章 猛士平安入甕第205章 都閃開,我要賠錢了第865章 橫行西方的無敵之師第468章 廢立天子的打算第879章 爭着做柳家女婿第93章 黃子澄的雄心壯志第838章 打破將門世襲第457章 徐四公子能女裝第68章 虎父犬子第331章 定遠侯之死第206章 撐不住了第530章 徐輝祖的日記第867章 沒有人能在法國投降之前第453章 第二條戰線上的徐增壽第352章 挖沐家的牆角第591章 一門雙國公第253章 目標國子監第611章 柳淳也是個官僚第780章 朱棣的新發型第526章 你來當衍聖公吧第296章 大義滅親第811章 血染應天第2章 錦衣第664章 國公之首的威風(四更)第482章 英雄來自民間第682章 朱棣也被坑了第537章 沉溺養豚,不能自拔第367章 老朱的禮物第64章 你高攀不起第334章 太孫駕臨第256章 吏部要跪了第669章 成吉思汗的寶藏第300章 朕是護犢子的人第725章 父皇還是疼我的第96章 探花郎也纏足了第765章 會元都叛變了第331章 定遠侯之死第122章 朱標的發財之路第156章 搶着送禮的徐藍兩家第150章 誰敢瞧不起柳郎?第476章 兩個活土匪第602章 抓了個內鬼第860章 公國、王國、天子之國第135章 金盃共汝飲第73章 朱棣的招攬第443章 咎由自取第618章 臣等有罪第378章 一鳴驚人的吏部天官第726章 大明和明教第606章 大家都說該殺第187章 活得最明白的人第224章 挖出來的真理第422章 用兵如神的舅舅第452章 罪己詔第18章 郭守敬的寶箱
第268章 藍新月大戰敏敏特穆爾第53章 神一樣的豬隊友第15章 敲詐小能手第954章 在天竺的幸福生活第221章 皇宮地震第166章 這是要修《洪武大典》啊第484章 功名比不過榮譽第324章 收穫的時刻第132章 洪武朝的辦案風格第158章 朱棣來了第570章 朱橚的成功第244章 王子犯法第54章 你聽說過沈萬三嗎?第273章 朱棣的機會第691章 你也配要挾大明?第14章 朱元璋的愛第359章 柳淳的十萬天兵第450章 六王齊聚第715章 吏部天官倒了第119章 最後一個犯人第817章 支棱起來的王老頭第393章 奉天靖難的開始第439章 反攻第685章 朕不吝爵位第18章 郭守敬的寶箱第96章 探花郎也纏足了第83章 來自太子的催更第773章 官不如商第16章 傳說中的投獻第353章 大家一起來發財第255章 老朱的恩典第15章 敲詐小能手第119章 最後一個犯人第214章 太子的再教育第851章 很受寵的于謙第501章 兩個坑爹的兒子第415章 雲南火器營第295章 求上門第388章 柳學門下第686章 捷報傳來第50章 朱老四的剋星第466章 朝廷怕了第487章 柳淳,我輸了第709章 奸佞在行動第50章 朱老四的剋星第430章 猛士平安入甕第205章 都閃開,我要賠錢了第865章 橫行西方的無敵之師第468章 廢立天子的打算第879章 爭着做柳家女婿第93章 黃子澄的雄心壯志第838章 打破將門世襲第457章 徐四公子能女裝第68章 虎父犬子第331章 定遠侯之死第206章 撐不住了第530章 徐輝祖的日記第867章 沒有人能在法國投降之前第453章 第二條戰線上的徐增壽第352章 挖沐家的牆角第591章 一門雙國公第253章 目標國子監第611章 柳淳也是個官僚第780章 朱棣的新發型第526章 你來當衍聖公吧第296章 大義滅親第811章 血染應天第2章 錦衣第664章 國公之首的威風(四更)第482章 英雄來自民間第682章 朱棣也被坑了第537章 沉溺養豚,不能自拔第367章 老朱的禮物第64章 你高攀不起第334章 太孫駕臨第256章 吏部要跪了第669章 成吉思汗的寶藏第300章 朕是護犢子的人第725章 父皇還是疼我的第96章 探花郎也纏足了第765章 會元都叛變了第331章 定遠侯之死第122章 朱標的發財之路第156章 搶着送禮的徐藍兩家第150章 誰敢瞧不起柳郎?第476章 兩個活土匪第602章 抓了個內鬼第860章 公國、王國、天子之國第135章 金盃共汝飲第73章 朱棣的招攬第443章 咎由自取第618章 臣等有罪第378章 一鳴驚人的吏部天官第726章 大明和明教第606章 大家都說該殺第187章 活得最明白的人第224章 挖出來的真理第422章 用兵如神的舅舅第452章 罪己詔第18章 郭守敬的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