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臣等有罪

“你沒有進過皇宮,一切都要聽我的,萬一失禮,皇爺爺會生氣的,皇爺爺生氣了,就要吃人,很可怕的。”

朱瞻基努力嚇唬于謙,板着面孔,張牙舞爪做出嚇人的模樣。可是看在於謙的眼裡,就只剩下兩個字:幼稚!彷彿萌萌的小貓咪努力呲着牙,裝成打老虎似的。

皇帝很了不起嗎?

有事沒事,總是往師父家裡跑,俺都看膩了。

而且看起來皇帝陛下也不是很聰明的亞子……明明師父有那麼多的書,只要稍微用點心,就能找到答案,非要去求師父。

在於謙看來,皇帝除了靠着大吼大叫嚇唬人之外,就一無可取,完全是一條紙糊的龍,至於紙龍的孫子,那就更不值一提了。

所以黑小子,你還是省省吧!

就這樣,于謙在太監的簇擁之下,大大方方來到了奉天殿前。

那些太監也很驚訝,就這麼個小東西,居然大模大樣,不卑不亢……要知道就算很多臣子名士,第一次接到旨意,那也是誠惶誠恐,生怕出了半點差錯,和這小子比,簡直判若雲泥。

這小東西是七歲,還是六歲?

怎麼連一點恐懼都沒有呢?

真是咄咄怪事啊!

“啓奏陛下,皇孫帶到。”

朱瞻基連忙跪倒,給朱棣問安。于謙也跟在後面,口稱草民拜見天子、

朱棣瞧了眼黑乎乎的孫兒,再看看白淨過分的于謙,朱棣很想說服自己,好小子就應該像孫兒一樣,黝黑壯實,自己的孫兒纔是最好的。

但是朱棣也不得不承認,柳淳挑的這個徒弟,真是沒話說……不對!朱棣突然想起來了,于謙的爹於彥昭是自己發現的。

算起來於謙應該是自己人,爲什麼要把他推給柳淳呢?應該是讓柳淳替自己培養人才,俺朱棣連一個小孩子的心都籠絡不過來嗎?

想到這裡,朱棣擠出笑容,連忙對於謙招手,“快過來。”

于謙無奈,只好邁着小短腿,到了朱棣面前。

朱棣哈哈大笑,伸手把他攬過來。

“朕知道你!你爹已經到了哈烈,剛剛送了急報回來,做得很好,你爹可是朕的班定遠啊!”

面對盛讚,于謙平靜如常,“家父爲陛下盡忠,是職所當爲。全天下的臣民,都盼着替陛下效力呢!”

真會說話,朱棣抓着于謙的胳膊,欣然道:“要都是如你所說,朕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朱瞻基瞧着皇祖父跟于謙十分親密,把他都忘在了一邊,簡直不知道說什麼好了。難道連皇祖父也不要自己了嗎?

黑小子很委屈。

好在這時候朱棣也把他叫過來,兩個小娃娃一左一右,站在了朱棣身旁,朱棣隨口閒聊着,這時候柳淳已經跟一些人將試卷整理妥當。

他這次出題並不複雜,不需要長篇大論,每道題最多幾十個字而已,因此判卷也非常簡單。

找了十幾個內學堂的太監,按照標準答案,很快就判完了。

等到結果彙總之後,柳淳傻眼了。

是真的傻眼了!

他對大明官員的素質,早就不抱希望了。

官吏之中,當然不乏天才,可普遍存在偏科,由於從小苦讀,然後考科舉當官,在宦海之中打轉兒,使得一大羣人,頗爲缺乏常識,說他們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都是好聽的。

今天的測試,就把這幫人的底兒給撕開了。

朱棣見柳淳遲疑,還當是官員表現太好了,他不知道怎麼辦了呢!

“拿來!”

柳淳將彙總表格給了朱棣,“請陛下御覽。”

朱棣一眼掃過去,第一題,就是詢問大明的一十三個布政使司。很不錯,所有官員,全都答對了。

只不過並不值得慶幸,因爲都察院有十三道御史,戶部有十三清吏司,幾乎都是天天要打交道的,豈能不知!

可接下來的第二題,就出問題了。

明明是一道送分題,居然測出了十幾個笨蛋!

朱棣額頭的青筋凸起,拳頭緊握,牙齒咬得咯咯響。

他突然扭頭,看向了于謙,“大明有九邊重鎮,你知道嗎?”

于謙沒有遲疑,朗聲道:“太祖皇帝收復北平之後,在北方設遼東、大同、宣府、延綏四鎮,不久又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鎮,後又以山西鎮巡統馭偏頭三關,陝西鎮巡統馭固原,也稱爲太原、固原二鎮,統稱九邊。九邊東起鴨綠江,西到嘉峪關,綿延萬里,屯兵百萬,防範韃虜入寇,保護中原百姓,至關重要。”

于謙聲音洪亮,吐字清晰,不緊不慢,將九邊的來歷說的清清楚楚。

在文臣的堆裡,有人已經冒汗了。

朱棣欣然點頭,“你回答的很好,可是……在羣臣之中,居然有人不知道九邊,都給朕站出來!

皇帝一聲怒吼,朝臣彷彿剛裹了腳的女人,扭扭捏捏,一步一步,兩條腿跟千斤之重一般,才人羣之中脫穎而出。

一個,兩個,三個……足足站出來十幾人,仔細看看他們的身份,這裡面有三個翰林,有兩個御史,還有一些國子監,詹事府的官員……他們都有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所謂清流!

這幫人一向鄙視武夫,寧可去秦淮河談論詩文,也不願意多瞭解一些軍務,九邊倒是經常說,可具體是什麼,就答不出來了,有人只能勉強寫個四五個。

但既然是九邊,不夠數怎麼行!

情急之下,就有人寫了“東邊、南邊、北邊、西邊”。

面對這麼奇葩的答案,柳淳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連送分題都答錯了,真的不用挖空心思害你們了,咱們完全不是一個次元上的。

朱棣的憤怒難以言喻,可他現在還不想發作,畢竟還有更多的題目在等着呢!朱棣惡狠狠掃視了這十幾個人,嚇得他們渾身顫抖,狂冒冷汗,那叫一個狼狽。

朱棣懶得廢話了,“你們都站在這邊,等候發落!”

再看下一道題,問的是應天和北平的距離,還是一道地理題。

對於大明的讀書人來說,普遍缺乏地理常識,或許三山五嶽,他們很清楚,但是兩座城市相距多遠,還真就難倒了一大片。

答案也是千奇百怪,有人寫相距月餘,有人寫旬日之間,還有人寫山高路遠,千里迢迢,好在他們知道沒法一天到達。這道題錯的足有三十多人,還有人連續錯兩道。

“朱瞻基!”

終於被皇爺爺點名了,黑小子激動壞了,總算有了表現的機會了。

“你知道北平和應天相距多遠嗎?”

“知道,是兩千三百餘里。期間要穿越黃淮長江,又有運河相通,可以選擇坐船,騎馬,坐車。”

朱棣頷首,“沒錯,兩千多裡的路,並不算遙遠,還沒有到天涯海角。朕起兵靖難,這段路程,足足走了三年,數萬將士沒有走到應天,就戰死沙場。”朱棣把牙齒咬得咯咯作響,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天下,怎麼可以讓一羣蠢貨糟蹋!

這次不給他們一點顏色瞧瞧,朕決不輕饒。

再看下一題!

這道題目是詢問三大殿的造價,朱棣剛剛繼位不久,就下令重修,歷時一年多,將三大殿修成,算起來使用了還不到一年的光景。

所有臣子,都在三大殿上朝,熟悉地不能再熟悉了。

那三大殿重修的費用是多少呢?

瞧瞧這些臣子的答案吧!

出錯的人,居然超過了三分之一。

有人乾脆就寫靡費無數,還有人寫數以百萬計,更離譜的則是金堆玉砌,難以衡量……朱棣簡直想把這些人抓起來,綁到奉天殿的柱子上面,讓他們好好瞧瞧,朕到底花了多少!

“于謙,你知道三大殿花了多少錢嗎?”

“三大殿工程花費了八十七萬兩銀子,不過三大殿工程又產生了許多新的技術,特別是有關水泥建築的技術規範,這部分大約價值一百萬兩,同時根據三大殿工程,還編寫了新的各部採買辦法,規定各部衙門的開支,必須公開採買,符合規範。如果有私相授受行爲,一經查實,嚴懲不貸。”

朱棣欣然含笑,他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修三大殿不但沒有花費,反而小賺了一筆!

“你是從哪裡知道的?”

“回陛下,此事在去年的時候,不但明發各處,還刊登在許多報紙上面,故此草民看過。”

朱棣越發欣慰,“你一個小孩子就天天讀報紙嗎?”

“回陛下,草民雖然年幼,也知道長安居不易,故此不敢不知。”

朱棣微微點頭,猛地扭頭,掃視羣臣,匕首一般的目光,嚇得這幫人渾身哆嗦,尤其是那些答錯的,更是惶恐到了極點!

朱棣冷笑,“朕知道,你們當中許多人根本不關心開支多少,只要大興土木,你們就裝出一副悲天憫人的樣子,說什麼靡費無算,要休養生息。爾等幾時知道,一個三大殿工程,積累了多少經驗!水泥的使用,不必從雲貴大山之中,運輸木材,又讓多少百姓獲益?還有,日後治理黃淮,都離不開水泥……爾等臣工,又幾時能敞開心胸,真正明白朕的苦心!”

“你們——連一個孩子都不如!長安居大不易,在朝中爲官,就可以尸位素餐嗎?”

羣臣被罵得再也站不住了,全都跪了下來。

“臣等有罪!”

朱棣冷笑,“別忙,還有這麼多題呢,朕要看看,還有多少人出錯!”

第827章 大明武夫第707章 狗一樣的解縉第499章 北平不養閒漢第693章 要減肥了朱高熾第771章 陳瑛府邸的巨大發現第161章 老朱家的貪財基因第112章 朱老四的好日子來了第620章 火燒向大理寺第312章 重塑錦衣衛形象第468章 廢立天子的打算第183章 天子賜福第499章 北平不養閒漢第71章 淮西勳貴第253章 目標國子監第401章 我們就是華農兄弟了第44章 頑強的女人們第490章 小心眼的師父第887章 朕必殺之第867章 沒有人能在法國投降之前第259章 老朱的感動第110章 第一干吏第755章 亂糟糟的遼王府第502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415章 雲南火器營第614章 揭了文官的老底兒第128章 來自徐妙錦的報復第810章 真正的神器第431章 永遠做大明的忠臣第332章 藍玉問罪第680章 誅九族不過分吧?第637章 天子的胸襟和手段第738章 不惜一切造火車第91章 好人柳小郎第324章 收穫的時刻第449章 大軍出川第613章 心滿意足的朱棣第450章 六王齊聚第114章 大牢裡個個都是人才第448章 燕王別慌 ,家裡有礦第105章 鬧不起來的大案第724章 殺戮不留情第241章 因禍得福的黃觀第850章 于謙下詔獄了第255章 老朱的恩典第348章 師父太帥了第182章 收了一大堆侄子第796章 霹靂手段第264章 要和理學對着幹了第472章 天牢裡的勇士第429章 老朱遺旨的威力第484章 功名比不過榮譽第603章 一個白癡第548章 陛下都來了第885章 刺殺第170章 豈不美哉第775章 酷吏很好用第144章 給老朱挖的最後的大坑(第一更求票)第538章 爲燕王賀第859章 把勳貴也趕出國門第641章 罵死了第550章 龍心大悅第441章 吞併沐家軍第792章 爲師賜你玉貔貅第323章 朱棣的起手式第194章 被罵也是幸福第543章 永樂第872章 恐怖如斯的重賞第686章 捷報傳來第544章 大明的力量第316章 家有一老第483章 王爺,我們不敢要賞賜第784章 抓了個國王第2章 錦衣第67章 內訌第421章 快速發展的義軍第703章 暴打朱允炆第490章 小心眼的師父第385章 帝王無情第162章 拉個王爺當打手第167章 又一個藩王上鉤了第864章 朕就是神第167章 又一個藩王上鉤了第590章 李景隆的葬禮第829章 爲淇王報仇第879章 爭着做柳家女婿第665章 你們就是饞大明的土地第468章 廢立天子的打算第631章 朱棣又破產了第831章 後繼有人的武夫們第198章 駙馬殺手第379章 記仇的柳淳第163章 賺個國家第2章 錦衣第655章 幹掉一半言官第111章 強者修路,弱者修牆第675章 擡棺出戰第729章 挽回民心第479章 朱小二的心思第65章 媒婆和獵頭公司第840章 又一個老臣走了
第827章 大明武夫第707章 狗一樣的解縉第499章 北平不養閒漢第693章 要減肥了朱高熾第771章 陳瑛府邸的巨大發現第161章 老朱家的貪財基因第112章 朱老四的好日子來了第620章 火燒向大理寺第312章 重塑錦衣衛形象第468章 廢立天子的打算第183章 天子賜福第499章 北平不養閒漢第71章 淮西勳貴第253章 目標國子監第401章 我們就是華農兄弟了第44章 頑強的女人們第490章 小心眼的師父第887章 朕必殺之第867章 沒有人能在法國投降之前第259章 老朱的感動第110章 第一干吏第755章 亂糟糟的遼王府第502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415章 雲南火器營第614章 揭了文官的老底兒第128章 來自徐妙錦的報復第810章 真正的神器第431章 永遠做大明的忠臣第332章 藍玉問罪第680章 誅九族不過分吧?第637章 天子的胸襟和手段第738章 不惜一切造火車第91章 好人柳小郎第324章 收穫的時刻第449章 大軍出川第613章 心滿意足的朱棣第450章 六王齊聚第114章 大牢裡個個都是人才第448章 燕王別慌 ,家裡有礦第105章 鬧不起來的大案第724章 殺戮不留情第241章 因禍得福的黃觀第850章 于謙下詔獄了第255章 老朱的恩典第348章 師父太帥了第182章 收了一大堆侄子第796章 霹靂手段第264章 要和理學對着幹了第472章 天牢裡的勇士第429章 老朱遺旨的威力第484章 功名比不過榮譽第603章 一個白癡第548章 陛下都來了第885章 刺殺第170章 豈不美哉第775章 酷吏很好用第144章 給老朱挖的最後的大坑(第一更求票)第538章 爲燕王賀第859章 把勳貴也趕出國門第641章 罵死了第550章 龍心大悅第441章 吞併沐家軍第792章 爲師賜你玉貔貅第323章 朱棣的起手式第194章 被罵也是幸福第543章 永樂第872章 恐怖如斯的重賞第686章 捷報傳來第544章 大明的力量第316章 家有一老第483章 王爺,我們不敢要賞賜第784章 抓了個國王第2章 錦衣第67章 內訌第421章 快速發展的義軍第703章 暴打朱允炆第490章 小心眼的師父第385章 帝王無情第162章 拉個王爺當打手第167章 又一個藩王上鉤了第864章 朕就是神第167章 又一個藩王上鉤了第590章 李景隆的葬禮第829章 爲淇王報仇第879章 爭着做柳家女婿第665章 你們就是饞大明的土地第468章 廢立天子的打算第631章 朱棣又破產了第831章 後繼有人的武夫們第198章 駙馬殺手第379章 記仇的柳淳第163章 賺個國家第2章 錦衣第655章 幹掉一半言官第111章 強者修路,弱者修牆第675章 擡棺出戰第729章 挽回民心第479章 朱小二的心思第65章 媒婆和獵頭公司第840章 又一個老臣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