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章 父子初聯手

崔耕可不知道,一場針對他的大陰謀正在進行。事實上,最近他的心情相當不錯。

首先是甲香丟失案徹底解決,林知祥、張元昌專門寫了一封信來道謝。兩個老頭子的信崔耕當然不稀罕,但隨信而來的,還有俞鈴的一封書信以及幾樣廣州小食。尺短情長、禮輕意重,崔耕心中甜絲絲的。

其次是,經過曹昊之事,曹天焦成了驚弓之鳥。老頭子一邊給曹昊廣納美妾,一邊親自登門,催逼崔耕和曹月嬋的婚事。

老頭子裝可憐,說得聲淚俱下,崔耕也覺得,自己和曹月嬋都老大不小了,還有幾年的青春可揮霍?三次幫助之約實在有些不合時宜。於是乎,他主動向曹月嬋求婚。

曹月嬋也不再矯情,婚禮開始緊鑼密鼓地進行。

原本崔耕的打算是,曹月嬋和盧若蘭之間頗有些小心結,爲免衝突,還是讓她算到李裹兒這邊。也就是說,曹月嬋算盧雄的兒媳婦。李裹兒身份高貴,不會把曹月嬋視作威脅,曹月嬋也不會對李裹兒有什麼爭競之心。

但是,崔耕和曹月嬋準備成婚的消息一出,馬上就轟傳天下。崔耕的便宜老爹崔元綜,自然也得到了消息。

崔老頭兒膝下無子,是把崔耕當親兒子看的。他仔細一琢磨,不成!在自己這一支裡,崔耕只娶了番邦女子拉達米珠。而且,崔耕和突厥人有約定,長子姓阿史那氏,算突厥默啜可汗的孫子。

按說,次子就該姓崔了吧?可這麼多年過去了,拉達米珠只是又生了一個女兒而已。

眼瞅着自己這枝要絕後啊,那怎麼成?

這回崔耕又要納妾了,很好,曹月嬋必須算自己這一枝的。自己還想好好享受一下含飴弄孫之樂哩。

於是乎,他趕緊命人快馬加鞭,給崔耕送了一封信,把自己的想法講明。並且明確提出,自己和老伴兒要以父母高堂的身份,參加崔耕和曹月嬋的婚禮。

崔耕和曹月嬋自然無可無不可。

但是,崔元綜現在任鄂州刺史,離着長安路途甚遠。老頭兒年紀大了,又受不得舟車勞頓,只能慢慢前行。所以,這婚期一再後挪,最後是定在了三個月之後。

……

……

時光似箭,倏忽間,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

這一日,正是朔日大朝會,在京九品以上文武官員都要參加,崔耕自然也不例外。另外,經常躲在幕後的太平公主李令月,也出現在了含元殿上。

按說這種朝會就是走個形式,決定不了什麼事情。不過今日不同,醞釀了許久的恢復斜封官之事,今日要做出最後的決定。

支持這件事的,一爲皇帝李旦,二爲太平公主。反對這件事的,則是太子李隆基。

倒不是說李隆基就比李旦和太平公主高尚,關鍵在於,他根基太淺,那些斜封官有投靠李旦的,有投靠太平公主的,就是沒多少投靠他的。

崔耕則既不支持也不反對。

當然了,爭論起來,用不着這些大佬親自上場。

現在反對斜封官的旗手是宰相姚崇和宋,支持斜封官的旗手是宰相蕭至忠和御史大夫竇懷貞。

下面的官員各自站隊,爭了個不亦樂乎。

公允地講,說李顯把朝廷弄得烏煙瘴氣,是指他封的斜封官太多,朝廷實在供養不起。但是,要說斜封官就比不上朝廷通過正式途徑任命的官員,那也未必。

莫忘了,這年頭人們的入仕方式,主要還是門蔭入仕,其次纔是科舉。而主持科舉考試的,不過是六品的吏部考功員外郎。

依靠祖先功勳入仕的人,就一定比依靠祖先錢財入仕的人來得強?那怎麼可能?

一個顯著的例子可以證明:李隆基發動先天政變後,將斜封官盡數罷去,全部通過正規途徑任命官員。

當年,等到新任命的官員入朝拜謝的時候,李隆基召集所有的縣令到宣政殿殿庭上,以如何治民爲題命他們各自作策文一篇。

其中只有鄄城縣令韋濟詞理最佳,玄宗特意將他提升爲醴泉縣令。其他二百多人,雖然沒有達到要求,但李隆基捏着鼻子認了,暫且讓他們上任。另外還有四五十個人實在不行,就把他被放回家中繼續學習。

主持這場銓選的人是誰?吏部侍郎盧從願和李朝隱。

這二位都是著名的清官能吏,總不能說是因爲他們受賄才造成這種現象吧?事實上,大部分被舉薦爲官的人,本來就不咋樣,盧從願和李朝隱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最後,李隆基爲了面子,將盧從願和李朝隱貶官出外,這事兒也就不了了之了。

所以,今日朝臣分爲兩派別,脣槍舌劍爭論不休,最終也沒爭出個結果來。

李旦輕咳一聲,道:“看來大家對於是否恢復斜封官一事,有很大的爭執啊。俗話說得好,謀不可決於衆,朕知之矣。”

“陛下此言差矣……”

姚崇脖子一梗,又要發表一篇長篇大論。

但李旦卻是微微一擺手,面色微沉,道:“朕意已決,姚愛卿退下。”

“呃……是。”

姚崇是名相不假,但他不是迂腐之人。此時見李旦這副表情,也就不敢再固執己見了。

隨後,李旦看向李隆基道:“三郎,你怎麼看?”

李隆基道:“先前兒臣是反對盡復斜封官的,因爲這些人很多是通過賄賂韋庶人(韋后)得官。不過現在……”

“怎樣?”

“現在仔細想想,這裡面也有些人,是受先帝的恩惠而得官。先帝賜福,陛下褫奪,此舉對先帝也太過不敬。”

太平公主輕笑一聲,道:“太子想要改弦更張就直說嘛……繞什麼圈子啊?”

“呃……我並非改弦更張。”李隆基道:“我以爲,如果是要恢復斜封官,就要對天下人有個說法,比如……斜封官是否可以成爲定例?”

李旦搖頭道:“當然不可能。先帝封了一萬多個斜封官,朝廷不堪勝負。怎能再予增加?朕宣佈……下不爲例。”

“那也不妥吧?萬一陛下有寵幸之人,願意施加恩典,若是一點都口子都不開,又怎顯皇帝之尊?再說了,宰相尚可舉薦某人爲官,皇帝就不可以嗎?”

“三郎此言,似乎也有些道理。”李旦沉吟良久,道:“既如此,每年皇帝可以不經有司,特旨加封三人爲官。太子爲儲君,可奏請皇帝,不經有司加封一人爲官,永爲定例。呃……太平公主有大功於國,也可奏請一人爲官,不爲定例。”

李隆基道:“既如此,兒臣並無異議。”

太平公主也道:“陛下所言甚是。”

李旦又看向崔耕道:“冀王,你呢?”

“我?微臣當然也無異議。”

至此,朝廷四大巨頭達成了妥協,他們決定的事兒,姚崇宋縱是反對也沒用。

羣臣齊齊跪倒在地,道:“陛下聖明”。

緊接着,李隆基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道:“啓稟父皇,您既有此意,兒臣剛好要舉薦一人爲官。”

“不知太子要舉薦何人?”

“兒臣要舉薦的是一波斯胡商,其名凱拉迪斯。近日有一宮人不知受了何人的指使,欲往兒臣每日所服的赤箭粉中下毒。幸得凱拉迪斯發現,救了兒臣一命。所以,兒臣想給他個恩典。”

赤箭粉,就是後世的天麻,這年頭是作爲保健品,給貴族服用的。

李旦道:“凱拉迪斯救了三郎一命,理應重賞。不知你想讓他做什麼職司啊?”

“兒臣想讓他爲泉州刺史。”

“不可!”崔耕脫口而出。

開玩笑,泉州林家,,乃是崔耕最可靠的盟友之一。若李隆基的心腹凱拉迪斯爲泉州刺史,那林家可就永無寧日了。所以,崔耕必須據以力爭。

李隆基卻是眉毛一挑,道:“敢問冀王,有何不可?”

崔耕道:“這事兒不是明擺着嗎?就算是斜封官,也沒有一開始就爲一州刺史的道理。而且,泉州已於前年升爲上州,泉州刺史乃是正三品的職司。那胡商凱拉迪斯的升賞也太過迅速了。?”

李隆基卻不以爲然地道:“剛纔父皇下的旨意,可沒有對舉薦的官職進行限制。冀王當時同意,現在卻要出爾反爾,莫不是有什麼私心不成?”

崔耕怒道:“話怎麼能這麼說?雖然陛下的旨意沒有對官職進行限制,但難道你能讓某人爲飛騎大將軍?你能讓某人爲兵部尚書?真是豈有此理?!”

李旦打圓場道:“說起來,還是朕思慮不周之過。這樣吧,朕這條旨意再加一個補充,舉薦京官不得超過五品,外官不得爲四大都督府長史以及六大都護府都護。”

崔耕聽了,一口老血好懸沒噴出來,道:“陛下這麼說,那凱拉迪斯爲泉州刺史的事兒,就這麼定了?”

李旦不悅道:“定了又如何?莫非朕的旨意,要三番四次的修改,冀王才高興?”

頓了頓,又緩和了一下語氣,道:“冀王回朝之後,沒什麼具體職司。這樣吧,傳朕的旨意,再給冀王加一箇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銜兒。”

中書門外平章事就是宰相,這就是李旦打一巴掌給個甜棗了。

但是,現在大唐的宰相多了去了,多崔耕一個不多,少崔耕一個不少。如果可能的話,崔耕寧願不要復相,也不願意凱拉迪斯爲泉州刺史。

但是,李旦做出如此姿態,他再不依不饒的,那就確實不佔理了。

說到底,現在泉州是朝廷的地盤,崔耕有什麼資格說三道四的?

他只得跪倒在地,道:“謝陛下隆恩。”

李隆基現在心裡邊高興極了以一個虛職宰相,換泉州刺史之職的謀劃成功了!不容易啊,自己和崔耕鬥了那麼多次,終於取得了一次勝利。

然而,他這股高興勁來得快去得更快。

太平公主李令月笑吟吟地道:“啓稟陛下,臣妹也想推薦一人爲官呢。”

“嗯?你想推薦何人?”

第852章 將死其言善第1094章 和平靠太平第1612章 瑤英月下邀第058章 慌者亂如麻第559章 四面皆是敵第099章 俺叫封常清第1178章 皇帝的內庫第1197章 二郎度夜錢第724章 齊聚二聖宮第121章 畫蛇莫添足第812章 青廬想未來第1330章 狹路勇相逢第1300章 三策償阿布第1817章 又得一兒子第1215章 智分二名將第1598章 崔家出鳳凰第298章 國師來斷案第1595章 吐蕃終心服第593章 顯才於御前第955章 可要動私刑第965章 齊坑崔二郎第647章 終於返洛陽第632章 真相漸漸明第1250章 諧美向南行第943章 突起宰相爭第151章 狀告劉幽求第1818章 賊子露馬腳第655章 月嬋有人追第1219章 驚天大危局第1093章 有苦說不出第506章 三箍周萬年第238章 曲江花魁會第1544章 賊子露猙獰第1035章 額米爾來鍾第825章 竹槓敲起來第054章 縣學慈善宴第524章 女皇萬萬歲第478章 二郎挽狂瀾第393章 龍門送行時第1564章 全靠君襯托第996章 地乃家族根第147章 嶺南肅政使第466章 再次大婚中第388章 歷史突生變第1709章 法進終現身第1372章 搞笑離間計第1336章 蜀中鮮于氏第1349章 毒酒削突厥第1776章 王晙有信來第1666章 嚴家有逆子第367章 形勢忽然轉第311章 吟出啓蒙書第409章 御駕應天門第159章 何藥救聖王第748章 仲巴好無禮第390章 最毒萬國俊第1577章 越王神人也第1797章 被人當槍使第1200章 此會有隱情第1525章 看我地獄火第459章 女皇親賜婚第128章 內舉不避親第328章 起行謁壁龍第155章 春風正得意第432章 三寸不爛舌第1669章 前往大照寺第796章 校場馬球賽第967章 扶乩紫姑神第1211章 華州忠義社第1761章 再見王嫣然第791章 盛大喬遷宴第1747章 羣賊咬幾口第479章 道號長春子第1552章 崔珍鬼精靈第1590章 爨部終發動第011章 果真同一人第603章 要敲登聞鼓第1562章 義親難分清第1352章 蠻疆奇女子第019章 昇平坊見聞第600章 衰人真矯情第689章 我獨愛蓮說第222章 一箭且雙鵰第913章 朱雀門之變第671章 牽扯天家秘第1148章 取得開門紅第1060章 船停西江岸第098章 兵源招募事第713章 二郎翻盤計第1044章 臨終行告解第846章 國事託二郎第1508章 千蕊要報恩第1461章 尊號天可汗第1760章 空手得佳人第1001章 不僅爲賺錢第1270章 小鬼真難纏第1467章 濫竽難充數第1092章 韋后還活着第1040章 還是假神通第072章 方銘願入夥
第852章 將死其言善第1094章 和平靠太平第1612章 瑤英月下邀第058章 慌者亂如麻第559章 四面皆是敵第099章 俺叫封常清第1178章 皇帝的內庫第1197章 二郎度夜錢第724章 齊聚二聖宮第121章 畫蛇莫添足第812章 青廬想未來第1330章 狹路勇相逢第1300章 三策償阿布第1817章 又得一兒子第1215章 智分二名將第1598章 崔家出鳳凰第298章 國師來斷案第1595章 吐蕃終心服第593章 顯才於御前第955章 可要動私刑第965章 齊坑崔二郎第647章 終於返洛陽第632章 真相漸漸明第1250章 諧美向南行第943章 突起宰相爭第151章 狀告劉幽求第1818章 賊子露馬腳第655章 月嬋有人追第1219章 驚天大危局第1093章 有苦說不出第506章 三箍周萬年第238章 曲江花魁會第1544章 賊子露猙獰第1035章 額米爾來鍾第825章 竹槓敲起來第054章 縣學慈善宴第524章 女皇萬萬歲第478章 二郎挽狂瀾第393章 龍門送行時第1564章 全靠君襯托第996章 地乃家族根第147章 嶺南肅政使第466章 再次大婚中第388章 歷史突生變第1709章 法進終現身第1372章 搞笑離間計第1336章 蜀中鮮于氏第1349章 毒酒削突厥第1776章 王晙有信來第1666章 嚴家有逆子第367章 形勢忽然轉第311章 吟出啓蒙書第409章 御駕應天門第159章 何藥救聖王第748章 仲巴好無禮第390章 最毒萬國俊第1577章 越王神人也第1797章 被人當槍使第1200章 此會有隱情第1525章 看我地獄火第459章 女皇親賜婚第128章 內舉不避親第328章 起行謁壁龍第155章 春風正得意第432章 三寸不爛舌第1669章 前往大照寺第796章 校場馬球賽第967章 扶乩紫姑神第1211章 華州忠義社第1761章 再見王嫣然第791章 盛大喬遷宴第1747章 羣賊咬幾口第479章 道號長春子第1552章 崔珍鬼精靈第1590章 爨部終發動第011章 果真同一人第603章 要敲登聞鼓第1562章 義親難分清第1352章 蠻疆奇女子第019章 昇平坊見聞第600章 衰人真矯情第689章 我獨愛蓮說第222章 一箭且雙鵰第913章 朱雀門之變第671章 牽扯天家秘第1148章 取得開門紅第1060章 船停西江岸第098章 兵源招募事第713章 二郎翻盤計第1044章 臨終行告解第846章 國事託二郎第1508章 千蕊要報恩第1461章 尊號天可汗第1760章 空手得佳人第1001章 不僅爲賺錢第1270章 小鬼真難纏第1467章 濫竽難充數第1092章 韋后還活着第1040章 還是假神通第072章 方銘願入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