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二郎翻盤計

當是時,除了崔耕自己之外,沒有任何人認爲,他還有別的選擇。不過,事實上,對於擁有後世記憶的崔耕來說,要翻盤也不是那麼難。

他心中暗暗琢磨,本來我對京兆尹的職司沒什麼興趣,但既然你老醜鬼武懿宗不仁在先,那就莫怪我崔二郎不義了。哼哼,長安杯我要,追封先祖我要,京兆尹的職司,我還要!

想到這裡,他抖擻精神,雙膝跪倒,道:“陛下,您同意河內王的要求,以長安杯的利益,換取衆勳貴拆除鄭白渠上的水磨。此舉是爲了確保長安的糧食供應充足穩定吧?”

“確實如此。”

“那如果微臣也出個主意,可確保長安的糧食供應充足穩定。不知……陛下可否不將長安杯收歸官府,並且繼續追封先父?”

武則天訝然道:“你有什麼法子?”

“微臣已經寫好了條陳,請陛下御覽!”

言畢,崔耕從袖兜中將事先寫好的奏章,拿了出來。

這份奏章,還真不是爲武懿宗準備的,而是崔耕爲了解決長安的糧食供應問題,寫好的奏章。

解決的辦法,就是對漕運進行改進。

對於任何一個朝代來說,漕運都是一件大事,崔耕既然爲大周之臣,爲朝廷獻計獻策實在是理所應當。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因爲漕運艱難,日後幾十年內,長安內餓死的百姓數以萬計。崔耕既然爲京兆尹,就絕不可能袖手旁觀。

那麼,如何改進漕運呢?

崔耕也沒想什麼奇謀妙計,主要是採用了後人的故智。

首先,是解決三門峽天險的問題。

此地之所以叫三門峽,就是因爲好好的河道,被兩座小山隔開,形成三門:鬼門、神門和人門。三門以下,暗礁遍佈,水流湍急,船隻稍一不不慎,就是舟毀人亡之局。

崔耕對此的解決方案就是:忍了。三門峽太過險要,我怕了,乾脆不從這過了。

他準備在從洛陽到長安的路途中,分置數個大糧倉。在長江走的船,不過黃河。在黃河內走的船,不到渭水,全部通過糧倉轉運。至於最難走的三門峽一段麼……直接陸運。

簡單地說,崔耕就是把漕運一船到底的制度,改爲了分段運輸。

別小瞧這點小小的轉變,歷史上,宰相裴耀卿就是用這個法子改進漕運,一年輸送給長安百萬石糧食,解決了長安的缺糧之憂。

繞過三門峽之後,整個漕運的瓶頸就是渭水了。此地水淺灘多,曲折多變,船隻難行,一年的通行量,最多也就一百多石。

解決這個問題,沒什麼巧妙的法子,崔耕還是採用了後人的故智:重修廣通渠。

其實,渭水難行,早在幾百年前,就引起了當政者的注意。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漢代開挖了幾百裡的“漕渠”。到了大隋朝的時候,又以此爲基礎,開挖了“廣通渠”。

只是現在,廣通渠年久失修,運輸能力還不如渭水。

只要把廣通渠修好了,按照歷史的記載,可歲運四百萬石。當然了,四百萬石就不光是糧食了,最終運來的肯定還有天下各州的貨物。糧食充足,天下財貨雲集,唯如此,長安纔不愧大周國都之名。

與崔耕提出的這個宏偉計劃相比,武懿宗那點毀水磨之功,也就着實不算什麼了。

武則天看完了崔耕的奏章,眼中簡直能放出光來,道:“崔愛卿,你果真有把握,一年運輸四百萬石?”

崔耕篤定道:“臣有把握!”

“既如此,那追封汝父,當無問題。另外,呃……”

武則天想了一下,字斟句酌地道:“朕有言在先,從三個方面考覈崔愛卿與河內王。現在,這個考覈結果已經明瞭:第一題,整治長安、萬年兩縣的治安,崔愛卿贏了。第二題,拆毀水磨,河內王贏了。至於第三題,解決三門峽天險麼……你這個方案,只是避開三門峽天險,不算解決。所以,京兆尹之爭尚未結束。”

武懿宗可不知道,崔耕剛纔提出了一個多麼宏偉的計劃,道:“還請陛下再出一個題目,以決定京兆尹之位的歸屬。”

“再出一個題目?”武則天意味深長地道:“確實如此,崔耕聽封!”

“微臣在!”

“朕命你爲水陸轉運使,漕運沿途各州軍民百姓,俱應聽命!所需經費,行文諸州,不得有違!若兩年後,漕運達四百萬石,就撤雍州牧,獨留京兆尹。至於現在麼……雍州牧治朱雀大街以西十一縣,京兆尹治朱雀大街以東十一縣!”

“微臣遵旨!”崔耕早有心裡準備,跪倒謝恩。

武三思當時就急了,道:“這個轉運使的職司,前朝所無。陛下的命令,也太過含糊。什麼叫運沿途各州軍民百姓,俱應聽命?難不成從揚州開始,漕運兩~岸的數十州府,盡在漕運轉運使的管轄範圍內?”

武則天道:“不錯,確實如此。不過,水陸轉運使的命令,必須和漕運有關,不得隨意插手。”

大周雖然有三百六十州,但與漕運有關的這幾十個州府,卻是最爲繁華的州府。揚州、洛陽、長安皆在其列。

即便有這個限制,這個水陸轉運使的的權力也相當大了。道理很簡單,與漕運有關,這玩意兒又沒什麼嚴格的標準。崔耕要插手民政,完全說當事人是漕幫的人。要插手軍政,直接調動幾百軍隊,乃至彈劾某個軍官,誰能說出個不是來?

武三思道:“那這個水陸轉運使的權力,簡直超過一道之安撫使,直追宰相之職了。”

武則天點頭道:“一年運輸四百萬石,關係到朝廷穩定。若崔愛卿之言沒有誇大,給他加個同鸞臺閣平章事,又有何妨?”

“什麼?四百萬石?”

“確實如此。”

然後,武則天命人把崔耕的那份奏章唸了一遍。這回大家都沒脾氣了。四百萬石意味着什麼?在場之人都是人精,簡直太清楚了。

另外,完全可以說,誰坐上了這個位置,誰就必須得是宰相之職,要不然絕壓不住場子。

別的不說,那沿途上州的刺史都是三品官,你不是宰相,人家聽你的嗎?

至於說,不讓崔耕撿這個便宜?別開玩笑了。你行你上啊!現在的漕糧是十幾萬石,你來執行崔耕的計劃,把漕運提高到四百萬石?在場之人,沒一個人敢站出來打包票。

至於說崔耕的年齡問題?這個計劃是兩年成功,到時侯崔耕都三十多了,也不是完全不行。

難不成,現在真沒什麼理由,阻止崔耕踏上這條青雲之路了嗎?三十多對的宰相,真是驚世駭俗啊!

一時間,衆人面面相覷,眼中盡是驚駭之色。

忽然,武三思眼珠一轉,道:“微臣還有個疑問……若兩年後,崔耕達不成年運四百萬石的目標,又當如何?”

第284章 迷樓動心絃第706章 臨時護駕計第1339章 忠嗣陷囹圄第1720章 法進本唐僧第649章 換湯不換藥第182章 陳三和獻計第1233章 他鄉遇故知第153章 水落終石出第1963章 一上又一下第1493章 接連出意外第1575章 崖州何履光第1490章 東歸已無路第586章 李休不領情第983章 強作四讖言第1637章 鬼王終現身第218章 安平王捧場第1210章 劍南出奇兵第463章 你有我也有第872章 子系白眼狼第040章 出發牲口市第1228章 大恩卻成仇第853章 賀婁內將軍第1770章 矛頭指崔耕第1084章 虛驚一場夢第1645章 光弼情商低第1128章 雞腦有乾坤第1847章 覆滅回紇帳第029章 緝賊仙潭村第1248章 論道張果老第1155章 隆基催甚急第378章 忽有奇妙計第462章 初次會二張第957章 水落石難出第659章 新羅好狂妄第1275章 持盈說惠妃第1419章 勸降沙彌島第857章 還是要斂財第506章 三箍周萬年第1254章 抵達萬安城第373章 新官初上任第006章 燙酒切魚鱠第237章 二郎有主意第1357章 父女心不同第1574章 崔珍本領強第1329章 風雨安戎城第885章 真兇漸已明第251章 白兔侍御史第609章 撲朔迷離案第680章 灞橋有紛爭第1208章 終除鱷魚患第304章 趙縣土門驛第1063章 神通與人心第1805章 案情千百轉第772章 親寫賀婚詩第194章 才女裙下混第1550章 嶺南三蠻酋第055章 事態有變化第1329章 風雨安戎城第1152章 太子好風光第928章 吹牛也有罪第1645章 光弼情商低第1471章 先發制於人第1552章 崔珍鬼精靈第210章 名花能解語第542章 身中連環計第1731章 同下一碗毒第201章 揚州狗咬魚第1352章 蠻疆奇女子第934章 收爲螟蛉子第1823章 教訓武國舅第1387章 風起來蘇頓第258章 陰差加陽錯第1154章 千金輕一笑第869章 大唐十寶物第1413章 使者與死士第972章 公主也碰瓷第1059章 鵲巢鳩來佔第085章 山匪聽好了第605章 杜暹要反正第1452章 媒人忽上門第821章 終於得全勝第1001章 不僅爲賺錢第1164章 仗義可直言第1563章 爹坑親兒子第1349章 毒酒削突厥第999章 有幸見高僧第1373章 南人歌一曲第1748章 又是欽州僚第1149章 盛世大唐香第891章 天下第一郎第1735章 衆人齊拾柴第404章 暗流在涌動第1012章 四爺最信佛第1485章 崔瓊有着落第255章 拿下聚寶盆第037章 臨時大反轉第335章 好官與壞官第088章 此事終罷歇第694章 長安已大治第267章 紛紛來投降
第284章 迷樓動心絃第706章 臨時護駕計第1339章 忠嗣陷囹圄第1720章 法進本唐僧第649章 換湯不換藥第182章 陳三和獻計第1233章 他鄉遇故知第153章 水落終石出第1963章 一上又一下第1493章 接連出意外第1575章 崖州何履光第1490章 東歸已無路第586章 李休不領情第983章 強作四讖言第1637章 鬼王終現身第218章 安平王捧場第1210章 劍南出奇兵第463章 你有我也有第872章 子系白眼狼第040章 出發牲口市第1228章 大恩卻成仇第853章 賀婁內將軍第1770章 矛頭指崔耕第1084章 虛驚一場夢第1645章 光弼情商低第1128章 雞腦有乾坤第1847章 覆滅回紇帳第029章 緝賊仙潭村第1248章 論道張果老第1155章 隆基催甚急第378章 忽有奇妙計第462章 初次會二張第957章 水落石難出第659章 新羅好狂妄第1275章 持盈說惠妃第1419章 勸降沙彌島第857章 還是要斂財第506章 三箍周萬年第1254章 抵達萬安城第373章 新官初上任第006章 燙酒切魚鱠第237章 二郎有主意第1357章 父女心不同第1574章 崔珍本領強第1329章 風雨安戎城第885章 真兇漸已明第251章 白兔侍御史第609章 撲朔迷離案第680章 灞橋有紛爭第1208章 終除鱷魚患第304章 趙縣土門驛第1063章 神通與人心第1805章 案情千百轉第772章 親寫賀婚詩第194章 才女裙下混第1550章 嶺南三蠻酋第055章 事態有變化第1329章 風雨安戎城第1152章 太子好風光第928章 吹牛也有罪第1645章 光弼情商低第1471章 先發制於人第1552章 崔珍鬼精靈第210章 名花能解語第542章 身中連環計第1731章 同下一碗毒第201章 揚州狗咬魚第1352章 蠻疆奇女子第934章 收爲螟蛉子第1823章 教訓武國舅第1387章 風起來蘇頓第258章 陰差加陽錯第1154章 千金輕一笑第869章 大唐十寶物第1413章 使者與死士第972章 公主也碰瓷第1059章 鵲巢鳩來佔第085章 山匪聽好了第605章 杜暹要反正第1452章 媒人忽上門第821章 終於得全勝第1001章 不僅爲賺錢第1164章 仗義可直言第1563章 爹坑親兒子第1349章 毒酒削突厥第999章 有幸見高僧第1373章 南人歌一曲第1748章 又是欽州僚第1149章 盛世大唐香第891章 天下第一郎第1735章 衆人齊拾柴第404章 暗流在涌動第1012章 四爺最信佛第1485章 崔瓊有着落第255章 拿下聚寶盆第037章 臨時大反轉第335章 好官與壞官第088章 此事終罷歇第694章 長安已大治第267章 紛紛來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