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又有三使來

孫彥高擦了擦額頭上細密的冷汗,和王助一起,帶着定州文武官員上前見禮。

“定州刺史孫彥高,率定州文武官員,前來接旨!”孫彥高衝那個朝廷欽使深施一禮。

那個朝廷欽使僅僅是從鼻腔裡發出一聲唔,隨後便在人堆中仔細掃視着,隨後眉頭微皺,問道:“怎麼只見孫刺史,卻不見你的佐官,定州長史崔耕崔大人呢?”

孫彥高敢忽悠王助,卻不敢忽悠前來傳旨的朝廷欽使,無奈之下,只得含糊其詞道:“呃,這個,崔長史和本官有稍許誤會,所以尚未上任哩。”

欽使盤根究底道:“一州主官與佐官發生誤會?是何誤會?”

“呃……此事說來話長。”孫彥高又是輕輕擦了一下額頭的密汗,顧左右而言其他地問道:“不知欽使高姓大名,該如何稱呼?”

“某家乃內侍省內給事劉伯求是也。崔長史有時候也稱咱爲四郎,或者劉老四。要不,孫刺史也跟着這麼叫?”

來人竟是崔耕的老熟人,劉老四。

但這話聽在孫彥高和範光烈的耳中,卻又是另一番味道,敢情兒這傳旨太監跟崔二郎這廝有交情啊?而且聽他這話,交情還不淺。

劉老四這話顯然就擺明車馬,站在崔耕這邊了。

孫彥高頓時心中一緊,打了個哈哈道:“原來劉給事和崔長史是舊相識哩,那敢情好。嘖……“

他砸吧了一下嘴,笑道:“您看如今崔長史也不在這兒,敢問劉內侍,不知陛下這道旨意,是一定要微臣與崔長史一起接呢,還是分開接也可以?”

劉老四輕笑一聲,意味深長道:“看來孫刺史與崔長史芥蒂甚深啊!”

“啊?沒芥蒂,沒芥蒂,劉內侍誤會了哩!”孫彥高看出這死太監劉老四,應該是知道了自己和崔二郎之間那點齷蹉事。

“好了,莫要嗦了!”

劉老四拂塵一揮,倏地變臉,面色肅然道:“定州刺史孫彥高,接旨!”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孫彥高領銜,在場之人全都跪了下來。

劉老四扯着公鴨嗓子宣道:“詔曰,朕聞久旱必蝗,蓋天時也。今定、潤、冀、易、蒼五洲……”

聖旨的大致意思是說,因爲明年很可能會發生一場大蝗災,特任命孫彥高爲五州除蝗使,崔耕爲五州除蝗副使。

本來這也沒什麼,定州刺史權力最大的時候,被稱爲定州大都督,兼領附近十四州的軍政大權。現在才負責五州的除蝗工作,不是什麼出格的事兒。定州長史作爲他的副手,被任命爲除蝗副使也是理所應當。

但好死不死的是,這份聖旨還有下文呢。

聖旨中講道,大唐貞觀二年,天下大蝗,因爲李二陛下德行深厚,纔沒釀成大禍。如今朕乃大周開國之君,德行總不會比不過大唐太宗皇帝吧?所以,這場蝗災安然度過還則罷了。要是真弄得不可收拾,那就是地方官員之罪過。屆時,一旦除蝗不成功,孫彥高斬立決,身爲除蝗副使的崔耕,則罷去一切官職,貶爲庶民!至於五州其他官員,俱有處罰。

唰!

劉老四的話音剛落,在場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孫彥高……

一旦除蝗失敗,孫彥高這個定州刺史要人頭落地,而崔耕這個定州長史則是罷免官職。

這尼瑪也太偏心了。

官職被罷免了,說不定將來還有起復出仕的機會。但人頭沒了,小命就沒了……

孰輕孰重,一目瞭然。

孫彥高頓時面色慘然,除蝗這種事情,面對的是天災人禍啊,誰他媽能保證成功啊!女皇陛下,你這也太不講道理了吧?

孫彥高想着想着,都快哭了!

此時他也明白了,當務之急應該跟崔耕摒棄前嫌,攜手對抗明年的蝗災,急早做好預防和除蝗的工作。可不能再繼續窩裡鬥了,不然的話,除蝗的差事一旦失敗,連小命都不保,還鬥個屁啊?

他暗暗琢磨了一下,孃的,大丈夫能屈能伸,看來是要先和崔二郎認個慫,讓他趕緊回定州府衙來履新任職了,不能再抻着他了!

一旁的範光烈,也感覺到了孫彥高的心思變化,當時心裡就毛了!

他可不能真的讓崔耕這個長史順利上任!因爲錄事參軍負責六曹文書和監察地方官,與長史的職權多有交叉之處。要命的是他在這錄事參軍的位置上,辦的陰私之事太多了。依照崔二郎在清源縣縣尉任上,嶺南道肅政使任上,江都縣令任上的行事作風,這姓崔的絕對會新官上任三把火,殺雞儆猴以立官威。而首當其衝的絕對就是這個錄事參軍。這要是被崔耕抓住了小辮子,後果簡直不堪設想啊。

當即,他再次以出恭之名,把孫彥高叫到了路邊小樹林裡,對孫彥高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總而言之一句話,絕不容許崔耕走馬上任。

孫彥高最後聽得不耐煩了,怒道:“你盡扯這些沒用的,眼下是窩裡斗的時候嗎?真鬧了蝗災,可咋辦?剛纔陛下的聖旨你沒聽清嗎?除蝗失敗之日,便是本官人頭落地之時!”

範光烈沉默片刻,最後咬了咬牙,甕聲道:“這事兒,下官替刺史大人扛着!”

“你扛?你一個小小的錄事參軍,憑什麼扛?”言下之意,你丫級別不夠,誰他媽的理你啊!

範光烈也不以爲許,道:“史書所載,貞觀年間天下大蝗,因太宗皇帝德行深厚,蝗不爲害。刺史大人莫非真信有這回事兒?”

“你的意思是?”孫彥高疑道。

範光烈繼續道:“哼,那不過是地方官員粉飾太平的鬼話罷了。這次咱們也故技重施,真有蝗災就隨他去,只要給陛下的文書上寫個‘蝗不爲害’就行了。”

臥槽!範光烈這逼好大的狗膽!

孫彥高一聽,臉都綠了,弱弱道:“範參軍啊,這是抄家滅族的欺君大罪啊!”

“嘿嘿,欺君之罪?”範光烈不以爲然道:“若真有人揭穿了此事,豈不是矛頭直指陛下,說德行不麼深?呵呵,下官還想不出偌大一個大周官場裡,會有這麼犯渾犯傻的官員!刺史大人放心,沒人會幹這種損人不利己的糊塗事。再者,就算真出了什麼差池,下官就站出來承認,說是我盜用了您的印籤,將這事兒都攬到自己身上,絕不會讓刺史大人以後一絲一毫的損害!”

範光烈頓了頓,又加了一把火,提醒道:“另外,大人別可忘了咱們那件大事,若真讓崔二郎履任府衙,一旦東窗事發,您可得抄家滅族啊,不比得罪了兩位欽使嚴重?”

“你還說!”孫彥高有些氣急敗壞地叫道,“當初本官以爲是隨手發一筆橫財,誰想到會和那些人牽扯上了!都是你這廝讓本官誤入歧途!”

“咳咳,大人,剛剛您還誇下官是您的張子房啊!”

範光烈不悅道:“你現在說下官讓你誤入歧途!但您也不想想,一旦事成之後,您可是公侯可期,與國同休啊!再說了,那邊要是真肯幫忙,王助這個監察御史,還有劉老四這個閹宦,未必就能拿您怎麼樣。”

“行了,別說了,本官明白。這賊船上去了就下不來了。”孫彥高意興闌珊地揮揮手,不願再聽下去。

隨後,二人在小樹林裡商議已定。

孫彥高再次回來,面對王助和劉老四的態度,驟然大變。

他微微一拱手,道:“不知欽使是想隨本官入城,還是想去黃城村向崔耕傳旨呢?”

“嗯?”

劉老四的臉當時就沉下來了,喝道:“怎麼?聽孫刺史的意思,還是不想與崔長史摒棄前嫌,握手言和?呵呵,陛下旨意已下,讓你等二人聯手除蝗,莫非你想抗旨不遵不成?”

“哪裡?”孫彥高道:“不是本官不想見崔二郎,而是偶感風寒,如今已然支持不住了。”

劉老四冷笑道:“偶感風寒?簡直是笑話!陛下乃聖明之君,豈會被你一番託詞所矇騙?孫彥高,你就等着聽參吧。”

王助多聰明啊,瞬間就明白過味兒來了,莫非之前孫彥高對自己說得那些話,全你媽是忽悠本官的?

當即,也冷笑道:“孫刺史這病可來的蹊蹺啊。恐怕您剛纔所謂崔二郎狂傲無比云云,都是一派胡言吧?”

反正已經撕破臉了,孫彥高索性破罐子破摔,拱了拱手道:“本官身體不爽,這就少陪了。”

言畢,施施然轉身就走,範光烈隨後跟上。

“……”

劉老四和王助面面相覷,都有如墜夢中不可置信的感覺,顯然被孫彥高對自己二人的態度,給震驚了!

自己二人,一個奉旨巡查河北道各地州府的監察御史,有生殺予奪之權;一個是奉聖命前來傳旨的內侍官,隨時都能在女皇陛下耳邊嘀咕兩句話的天子近侍。

這麼兩尊活生生的人物就站在孫彥高面前,尼瑪,他居然還敢甩臉子,還敢把他們二人直接晾在城外?

太難以置信了,這定州還是朝廷的定州,還是大周朝的定州嗎?

就在孫彥高、範光烈等人剛走出幾步,倏地,一陣鈴鈴鐺鐺之聲,漸漸傳來。

衆人循聲望去,隨着陣陣馬掛鸞鈴聲響,又有一支騎兵飛馳而至。

這些人大多身着窄袖左衽衫,滿頭小辮飛舞,寬額頭小眼睛塌鼻子,跟中原人長得不同,很顯然是定州的隔壁鄰居突厥人!

爲首騎馬之人,看年紀在五十歲上下,高聲道:“喂,不是說定州官員都在這兒嗎?那個定州長史崔耕在哪裡?快帶本官去見那廝!”

孫彥高的膽子着實不大,一見這些突厥騎兵,頓時嚇得臉色慘白,兩股戰站,連步子都挪不開了。

王助上前一步,大聲喝道:“你們到底是什麼人?”

“對面可是王御史麼?”

突厥騎兵羣中,緩緩走出一個身着淺青色官袍之人,道:“在下乃禮部主事張興讓。”

大周的禮部官員,怎麼跟突厥官員攪在一起了?

王助在長安和張興讓,曾有數面之緣,問道:“張主事請了,他們這些人是……”

禮部主事張興讓道:“哦,他們是突厥的使節,要向我大周求和親的,這不,在下奉命一路護送。”

和親?

這回,在場所有人統統都愣住了,因爲前些日子武則天已經詔告,拒絕和親了嗎?

這尼瑪才過了多久啊,怎麼又舊事重提了呢?

第291章 此乃沈御醫第1207章 結束祭鱷典第1470章 栽贓對誣陷第455章 形勢大逆轉第350章 禽獸終不如第610章 崔英再獻計第505章 急智崔二郎第1409章 越王掌契丹第189章 壽宴冷清清第1567章 富貴傳千年第1586章 越王四條件第1377章 弄假終成真第525章 天子有門生第036章 長安風波起第067章 最後的瘋狂第646章 終得解懸案第1558章 崔珍看白熊第045章 縣丞有事託第1626章 我是老孃舅第835章 女皇彌留際第1778章 謠言何處來第1598章 崔家出鳳凰第286章 陡然風波起第1667章 御史臺一哥第1577章 越王神人也第1236章 今朝爲虎父第1503章 記載有玄機第450章 光烈有陰謀第499章 揚州飛龍宴第909章 潑寒逢帝壽第276章 南北禪宗會第723章 捷足已先登第1007章 師度知相地第1738章 不死不休局第1426章 招待太豐盛第1728章 天花與奇毒第837章 往事打補丁第083章 崔二郎送飯第1076章 全賴紹京果第453章 賊子計連環第529章 孰人走窮途第1525章 看我地獄火第1125章 批族的算盤第586章 李休不領情第1590章 爨部終發動第1494章 不讓諸葛亮第1360章 拜聖各不同第1469章 終於得治癒第1819章 梅妃江採萍第1838章 二寶爭輝映第466章 再次大婚中第1206章 祭文可逐鱷第895章 二郎巧言辯第195章 前程真似錦第1769章 鬱崇早有謀第069章 仵作新發現第1808章 元振不痛快第1719章 紅杏出牆來第444章 契丹亂終平第134章 大師陳三和第595章 考功員外郎第750章 均有必勝心第1395章 賜爾名思明第399章 冬日同車行第890章 仁軌燒尾宴第145章 雙自施奇謀第087章 校尉郭奉先第1821章 秀實退婚記第179章 侯大癩蛤蟆第848章 挖坑待隆基第1087章 二郎終發難第1135章 大利動人心第1391章 契丹再發難第049章 董彥的支招第715章 主動來投案第1625章 徹底誤會了第602章 大公能無私第822章 懷璧是爲罪第1403章 廟堂風雲起第569章 官場來爭雄第1854章 會合新敗軍第1656章 張巡去復返第1088章 拔劍斬仇人第211章 迷醉溫柔鄉第431章 忽然追兵至第1146章 風火入長安第302章 熱烈來歡送第547章 狄家有孽子第1727章 法進來拜訪第1759章 十萬猶不足第460章 莫名樹強敵第1146章 風火入長安第208章 雍光忽效忠第807章 賜婚包禍心第1091章 日用爲說客第013章 清源董縣丞第1376章 私會瀟相林第229章 強自攀交情第1300章 三策償阿布第284章 迷樓動心絃
第291章 此乃沈御醫第1207章 結束祭鱷典第1470章 栽贓對誣陷第455章 形勢大逆轉第350章 禽獸終不如第610章 崔英再獻計第505章 急智崔二郎第1409章 越王掌契丹第189章 壽宴冷清清第1567章 富貴傳千年第1586章 越王四條件第1377章 弄假終成真第525章 天子有門生第036章 長安風波起第067章 最後的瘋狂第646章 終得解懸案第1558章 崔珍看白熊第045章 縣丞有事託第1626章 我是老孃舅第835章 女皇彌留際第1778章 謠言何處來第1598章 崔家出鳳凰第286章 陡然風波起第1667章 御史臺一哥第1577章 越王神人也第1236章 今朝爲虎父第1503章 記載有玄機第450章 光烈有陰謀第499章 揚州飛龍宴第909章 潑寒逢帝壽第276章 南北禪宗會第723章 捷足已先登第1007章 師度知相地第1738章 不死不休局第1426章 招待太豐盛第1728章 天花與奇毒第837章 往事打補丁第083章 崔二郎送飯第1076章 全賴紹京果第453章 賊子計連環第529章 孰人走窮途第1525章 看我地獄火第1125章 批族的算盤第586章 李休不領情第1590章 爨部終發動第1494章 不讓諸葛亮第1360章 拜聖各不同第1469章 終於得治癒第1819章 梅妃江採萍第1838章 二寶爭輝映第466章 再次大婚中第1206章 祭文可逐鱷第895章 二郎巧言辯第195章 前程真似錦第1769章 鬱崇早有謀第069章 仵作新發現第1808章 元振不痛快第1719章 紅杏出牆來第444章 契丹亂終平第134章 大師陳三和第595章 考功員外郎第750章 均有必勝心第1395章 賜爾名思明第399章 冬日同車行第890章 仁軌燒尾宴第145章 雙自施奇謀第087章 校尉郭奉先第1821章 秀實退婚記第179章 侯大癩蛤蟆第848章 挖坑待隆基第1087章 二郎終發難第1135章 大利動人心第1391章 契丹再發難第049章 董彥的支招第715章 主動來投案第1625章 徹底誤會了第602章 大公能無私第822章 懷璧是爲罪第1403章 廟堂風雲起第569章 官場來爭雄第1854章 會合新敗軍第1656章 張巡去復返第1088章 拔劍斬仇人第211章 迷醉溫柔鄉第431章 忽然追兵至第1146章 風火入長安第302章 熱烈來歡送第547章 狄家有孽子第1727章 法進來拜訪第1759章 十萬猶不足第460章 莫名樹強敵第1146章 風火入長安第208章 雍光忽效忠第807章 賜婚包禍心第1091章 日用爲說客第013章 清源董縣丞第1376章 私會瀟相林第229章 強自攀交情第1300章 三策償阿布第284章 迷樓動心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