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暗流涌動

侯嶽病重,不能出任中書令的消息。讓李冶十分的遺憾。

這段時間,李冶一直在致力於改變朝局的努力,只是這朝局在以長孫無忌爲首的關隴貴族把持下,要想改變,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李冶一直以來苦無機會。

這次柳大人辭去中書令,正好讓他藉機拿下,本來,只要侯嶽出任中書令,那麼,再努力一把,就能把中書省從關隴貴族的手裡拉過來,這樣,自己的意志就能得到實現。

只是沒想到,偏偏侯大人卻病重,當然,李冶對於侯大人是不是真的病重也持懷疑態度,但有一點他清楚,先生不想介入朝局。

想到這裡,李冶長長的一嘆,再想到如今的朝局。他就有一種深深的無力之感,自己想使勁,可卻無處着力。

“皇上,您不要太操心,身體要緊。”這時,武昭儀端了一碗燕窩粥進來,拉了李冶坐下,又站在李冶身後,爲他揉着太陽穴。

“臣妾聽聞,侯大人之女侯福兒有着妙手回春之能,想來,侯大人有着福兒的醫冶凋理,病體很快就會痊癒,再說了,要想侯大人爲皇上盡心,也不是非要侯大人入朝的,臣妾聽聞侯大人之子侯孝寶,正值壯年,學識頗厚,曾是先帝親封的國手,自古棋者,乃縱橫之術,由此可見侯大公子之才,皇上不如招而用之,這豈不解了皇上手下無可用之人有難處,另外,有侯大公子在朝中。一旦有什麼事,侯大人必不會置身事外。”武媚娘道。

武媚孃的話,李冶聽了也不由的眼睛一亮,不過隨即又皺了眉頭:“眉娘此招倒是不錯,但是朕總覺得,此招有着逼迫,有些爲難先生。”

“媚娘在先帝書房理事時,曾聽先帝說過,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而爲皇者,更不能有婦人之仁,更何況,侯公子做爲大唐子民,入朝爲政,爲君分憂,此乃皇上之看重,又如何有逼迫,爲難之說。”武媚娘道。

而對於頂了武媚娘之名的綠荷來說,她也是鐵了心了要拉侯氏再入朝堂,沒有誰能比她更明白,侯嶽是整個侯氏的靈魂人物。侯氏家族雖然在侯君集謀反事件中被削弱,但,柳城多年經營,侯氏家族力量仍不可小視,另外,侯四叔還在,而侯四叔又有獨孤家的支持,在軍中威望日盛,而他卻唯侯三叔馬首是瞻。

另外,綠荷還知道通達的商行的事,這通達商行是自己的父親一手支持起來的,後來幾輕輾轉,被先皇收編,除了原來的經商外,更是暗中訓練暗衛,遍佈整個中原,刺探着各處的情報,是另外一股不輸於獨孤家的勢力。

現在這股勢利應該也在李冶的手上,只是李冶性情內斂而仁善,不喜這種黑暗的勢力,所以,這股勢力一支沒有得到任用,這在她看來,實在是一種浪費。

她想鼓動着李冶把這股力量動起來,只是以李冶的性情,這個還得慢慢來。

“媚娘說的是,朕就起用這個侯大公子。”李冶也是實在沒法了,只得違背先生之意,當年。他剛登基時,就想起用這位侯大公子的,先生以獨子,想要留在身邊這由拒絕了,可如今,確實是顧不得了。

武功縣,適意酒樓。

天氣越來越熱,適意酒樓裡,特意將去年冬天儲存的冰拿了出來,放了些在酒樓包房裡,一時間,包房涼爽多了。引得許多顧客上門,即能納涼消暑,又能會三兩好友,何樂而不爲呢。

這天,侯孝寶也約薛景宣,田山在這裡喝酒。這薛景宣當年在太學時同侯孝寶最是要好,兩個人常常談天說地,常談時弊,只不過,薛景宣的言論較之侯孝寶要犀利的多,自家老爹過去曾說這位薛景宣是一位憤青。

“來,侯兄。咱們也好久沒一起聚聚了,你如今倒是逍遙,躲在這武功縣,開個棋社,天天下下棋,好不樂哉,倒是吾等,每日裡庸庸碌碌,不是在銅錢眼裡打滾,就是爲了五斗米而折腰。”田山哈哈一笑道。

田山雖然嘴上說的謙虛,但臉上的神色還是有些自得的。這傢伙繼承了父業,在加上他以前插科打混的,跟一些公子王爺的混的不錯,家裡的生意倒是被他越做越大,生意從長安做到武功縣來了,這適意酒樓就是他開的。

“就是,就是,今天定要罰侯兄幾杯。”一邊的薛景宣道,他如今在雍州任正七品下參軍,以他太學生的身份,混到如今歲數,還是個正七品下參軍,可以說這官場是混得極不如意的,這多少同他的性格有關。容易得罪人,一直被人打壓着。

“不過,我總覺得侯兄耽誤了,這學得文武藝,賣於帝王家,也好爲自己謀得個封侯拜相,光宗耀祖。這老窩在家裡算個什麼事。”那薛景宣又道。

“沒法子,我父親不讓我再謀官職。”侯孝寶有些苦笑道。他不明白父親爲什麼不讓他出仕。

說實在的,這一點他也很鬱悶,過去因爲侯嶽在朝中的地位,他一直順風順水,最後,憑着一手棋得先皇賞識,直升秘書郎,還常常覺得朝事煩瑣,拘束人的很,可當家裡出事的時候,他才深深體會到大男兒不可一日無權,無權在手,便處處受制於人,甚至受人欺凌,所以,從內心裡,侯孝寶希望能闖出一方天地。而不是躲在父親的餘萌這下過太平日子,畢竟人無近憂必有遠慮。

“爲什麼?”薛景宣也好奇,侯家老爺子的能量,他們都是知道的,侯孝寶只要走上官場,那前途至少不會如他這般。

“父親說,如今朝局看上去雖然平靜,但實則暗流涌動,還是遠避爲好。”侯孝寶道。

對於朝局這些的田山不懂,可薛景宣還是懂的,如今朝堂多爲關隴貴族把持,而下層官員亦不明當今皇上的心思,所以,整個朝局便如一潭死水。

“我則認爲不然,如過真是的暗流涌動,那正是我等該爲之時,如今下層官員晉升的途徑越來越窄,也越來越難了,聽選制完全壓倒了科舉制,大多時候,就算科舉通過,還不得不投靠家族,由家族舉薦,否則根本就得不到好的位置,如果我等,再不有所作爲,怕是這朝堂以後就成了關隴貴族的專屬了,只是如今,不明皇上的意思。”薛景宣輕嘆了口氣道。

從侯孝寶的嘴裡薛景宣似乎感到了眼前是一個好機會。最後一句話自然是跟侯孝寶說的,自然是希望侯孝寶能去探探他爹的口氣。

侯孝寶自然懂得薛景宣言下之意,也暗自琢磨。

田山不懂朝局,見兩人說的沉悶,便轉了話題道:“對了,你們可有元厚兄的消息?我可是有十多年沒他的消息了。”

當年,那房陵公主幾次同侯孝寶和盧元厚發生爭執,不知怎麼的後來又對盧元厚另眼相看起來,發誓要讓盧元厚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只因爲房陵公主惡名在外,盧元厚初時還有些防備,但架不住房陵公主的熱情如火,沒多久就淪陷了,一顆心全撲到房陵公主身上,最後連家裡幫他定的親也推了,只希望有娶房陵,那房陵本來就是圖新鮮,鬧的好玩,又哪裡是真要嫁盧元厚,還在一次聚會上譏笑盧元厚賴蛤蟆想吃天鵝肉,成爲長安公子圈裡的一大筆料,盧元厚羞憤難當,當晚就病倒了。

等病好後就離開了長安,隻身遊學,不見蹤影。

“最近沒有消息,前幾天,我聽我舅母說過,他在川中。”侯孝寶道,說起盧元厚,也唏噓不已。

薛景宣和田山也是感嘆一番,酒席散後,各自返回,那薛景宣倒是把侯孝寶的話牢記在心,開始密切的注意朝局的變化,以尋可趁之機。

這些且不表,且說侯孝寶回到家裡,纔剛坐下,武功縣令就派人來找他,他只得又匆匆去了縣衙。

這才知道,原來朝廷旨意下來,着他就任正六品的雍州長史。

侯孝寶太意外了,他原來的職位是秘書郎,是從六品郎,而一般重新啓用的官員的話,理論上是要降一級使用的,而如今,他反而升了半級,這讓他有些摸不着頭腦。

只得拿了旨意回家去問老爹。

而侯嶽對於侯孝寶的任職也覺十分的意外,李冶的性格他很瞭解,思前想後的,不由有此苦笑,總覺得這裡面,有着武媚孃的影子在,看來,綠荷是不想他這個三叔安生了。

轉眼就到了冬十月,朝廷要修建長安的外郭城,役使雍州百萬四萬多人築城,工程十分的浩大。

一個月修好,工程之速度,可以說是前所未有,但百姓在這一個月內卻是苦不堪言,因此怨聲頗多。

而朝中,前段時間發生了一件事情,就是皇上在朝中責問官員,說過去,在先帝時期,見到朝中五品以上官員,討論國事,陳奏等,每天都很多,可現在卻不見朝官員發言。

這顯然是皇上對於言路這一塊兒不滿了。

薛景宣做爲雍州正七品下參軍,對於這段時間修城的事情自然知道的比較清楚,對於百姓的怨言也知悉一些,於是他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一個該他露面的機會。

正文 第二百七十章 暗流涌動

《奮鬥在隋末》

第101章 新法試刀第105章 老太君喪第82章 季爹被打第232章 歸來第124章 再見素巧第271章 要戰就戰第255章 佈局第54章 爲了孩子要努力第97章 又是新年到第116章 五叔侯申禮第258章 該來的終歸來了第185章 小雪第143章 蘇家血案第77章 西瓜於科舉第47章 蟄伏第255章 佈局第157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81章 槐廳之爭第137章 李二開始佈局第159章 舊地重遊第146章 出事了第171章 季娘子要回鄉第241章 侯福兒遠行第138章 渭河水災第212章 談心第12章 西瓜冤不冤?第49章 亂象四起第175章 再起風波第9章 生活象一團麻第196章 馬賊猖狂第55章 吳良才的機會第53章 侯孝寶第243章 一團亂麻第165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23章 名人是可以包裝的第119章 京裡傳來的惡耗第170章 康先生是個好先生第114章 龍陽局勢第220章 侯老爺子的心事第127章 晴兒的婚事第236章 平凡來長安第70章 要麼不來,一來來三第88章 進新宅第240章 明堂鍼灸書第201章 突厥局勢第48章 恨也是刀第189章 幽州的水有點渾第206章 齊家不齊第89章 王青寧的路第73章 東風於西風第234章 皇家公主第269章 甥舅的奪權鬥爭第141章 鮮花攻勢第269章 甥舅的奪權鬥爭第166章 張亮事件第181章 再遇孫思邈第26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24章 好一個煩字了得第95章 胡姬酒家第29章 田莊的過關遊戲(1)第121章 大隱隱於朝第123章 暗流涌動第35章 初雪第76章 亂世就是一銅爐第166章 張亮事件第237章 教化之爭第222章 往事第223章 朝華失蹤第100章 月香姑娘第171章 季娘子要回鄉第226章 英靈碑第49章 亂象四起第225章 侯老四的心思第246章 小輩們的糾結第226章 英靈碑第183章 侯山的英雄救美第170章 康先生是個好先生第79章 行卷第67章 大唐來了第201章 突厥局勢第111章 秦王登門第48章 恨也是刀第183章 侯山的英雄救美第68章 在家學士第九下章 月夜哭聲第190章 唱大戲第267章 如意娘第146章 出事了第10章 都是抄近路惹的禍(上)第126章 水到渠成第132章 蘇家再起變故第182章 途中巧遇第263章 老本行第62章 馬邑傳來的消息第98章 廟祝的供奉哲學第6章 道士的妙用第207章 招招不斷第210章 李二所謀爲何?第53章 侯孝寶第10章 都是抄近路惹的禍(上)
第101章 新法試刀第105章 老太君喪第82章 季爹被打第232章 歸來第124章 再見素巧第271章 要戰就戰第255章 佈局第54章 爲了孩子要努力第97章 又是新年到第116章 五叔侯申禮第258章 該來的終歸來了第185章 小雪第143章 蘇家血案第77章 西瓜於科舉第47章 蟄伏第255章 佈局第157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81章 槐廳之爭第137章 李二開始佈局第159章 舊地重遊第146章 出事了第171章 季娘子要回鄉第241章 侯福兒遠行第138章 渭河水災第212章 談心第12章 西瓜冤不冤?第49章 亂象四起第175章 再起風波第9章 生活象一團麻第196章 馬賊猖狂第55章 吳良才的機會第53章 侯孝寶第243章 一團亂麻第165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23章 名人是可以包裝的第119章 京裡傳來的惡耗第170章 康先生是個好先生第114章 龍陽局勢第220章 侯老爺子的心事第127章 晴兒的婚事第236章 平凡來長安第70章 要麼不來,一來來三第88章 進新宅第240章 明堂鍼灸書第201章 突厥局勢第48章 恨也是刀第189章 幽州的水有點渾第206章 齊家不齊第89章 王青寧的路第73章 東風於西風第234章 皇家公主第269章 甥舅的奪權鬥爭第141章 鮮花攻勢第269章 甥舅的奪權鬥爭第166章 張亮事件第181章 再遇孫思邈第26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24章 好一個煩字了得第95章 胡姬酒家第29章 田莊的過關遊戲(1)第121章 大隱隱於朝第123章 暗流涌動第35章 初雪第76章 亂世就是一銅爐第166章 張亮事件第237章 教化之爭第222章 往事第223章 朝華失蹤第100章 月香姑娘第171章 季娘子要回鄉第226章 英靈碑第49章 亂象四起第225章 侯老四的心思第246章 小輩們的糾結第226章 英靈碑第183章 侯山的英雄救美第170章 康先生是個好先生第79章 行卷第67章 大唐來了第201章 突厥局勢第111章 秦王登門第48章 恨也是刀第183章 侯山的英雄救美第68章 在家學士第九下章 月夜哭聲第190章 唱大戲第267章 如意娘第146章 出事了第10章 都是抄近路惹的禍(上)第126章 水到渠成第132章 蘇家再起變故第182章 途中巧遇第263章 老本行第62章 馬邑傳來的消息第98章 廟祝的供奉哲學第6章 道士的妙用第207章 招招不斷第210章 李二所謀爲何?第53章 侯孝寶第10章 都是抄近路惹的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