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蟄伏

洛陽之行終究沒能成行,話說侯家一家老小,早早打好包裹,準備避禍,可世事難料,在侯家長房侯峰遠赴馬邑十天後,侯家終於逮着一次機會,趁着夜黑風高,全家打了包裹,坐着馬車準備去涿郡,然後在涿郡租船,直通洛陽,走的正是隋帝楊廣的出遊路線,侯嶽和季小淘開玩笑的說,這條旅遊路線那可是後世哪個旅行社都沒開辦的,咱們也算開了鮮了。

可侯府的馬車卻在剛到北門的時侯,被郭開帶着人劫下了。

侯嶽就奇怪了,這郭開在這裡,就好象是專門等着他們似的。同他在一起的還有涿郡通守郭絢,他帶着一隊兵守着這北城門,侯嶽本想帶着府兵衝出北門,這一看形式,便知郭家有了萬全之策,想出城,沒戲。只有暫時退回侯府。

回到侯府,以往覺的溫暖的家,如今給人一種陰森森的感覺,侯老爺和侯嶽,一回來,父子倆就關書房裡,誰也不知在商議着什麼,侯夫人倒是鎮定,帶着鵝兒回屋睡覺去了,當然,是真睡還是假睡就不得而知。

那玉夫人帶着小侯山和晴兒,同季小淘方柳兒一起呆在偏廳,幾個人大眼瞪小眼的,心七上八下的飄蕩在空中,而五叔五嬸三口子卻回了自個兒院落,不一會兒,就吹了油燈,倒顯得平靜異常。

好一會兒,才各自嘆去,回屋睡覺。

第二天一早,柳城南門又開打了,到了快中午,南門大開,迎了王世充的隊伍進來,原來王世充追擊高開道,正好路過柳城,順便把柳城南門的小股義軍解決了。

當然,王世充進城自有他目的,當然是糧草,世道亂了,每個人心裡都在打着小九九,這亂世手握一支兵,那就是資本,可這資本不是那死物,而是每天要吃喝拉撒的人,一支隊伍沒有足夠的糧草,那心就要亂了,心亂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而柳城的大糧商就是侯家,郭家做的是皮毛和布匹的生意,所以王世充的目的就是侯家,只是他沒想到侯家突然弄出了一個施粥的活兒,如今對着空空的糧庫,心裡就跟吃了只蒼蠅似的憋的慌。

這有氣就得撒,於是王世充大手一揮,帶着兵捲走了侯家所有的財物,只剩下那一棟空空帶不走的屋子。然後帶着兵繼續去追剿高開道,甚至連那侯家通匪的物證也沒有留下。把個郭家老爺子氣的直扯鬍子。他甚至不知該拿侯家這些人怎麼辦。

其實在這點上,那郭老爺倒是冤枉王世充了,不是他不留下,而是他手上根本沒有,雖然高開道轉移的時候沒帶走賬冊,可這並不一定表示,這賬冊就一定會落在王世充的手上,燕王手上這個管賬的是一個老先生,一世的老學究,到了老了,爲了活命給格謙管賬,雖說常常自嘆淪落匪類,但責任心還是極重的,你高開道可以不管賬冊,可他做爲管賬的老先生不能不管賬冊,所以,趁亂偷偷的帶着賬冊走了。也因此,王世充手上其實沒有侯家的把柄,不過,他一個朝廷征討大將軍,手下掌握重兵,又豈是個講理的,莫須有的罪名不是後世纔有,每朝每代都有人用過,這回侯家也攤上了一回。而他拍拍屁股走了,卻給郭開留下了一個爛攤子。

所謂打蛇不死反被蛇咬,現在即然已經把侯家整到這個程度了,那沒道理還讓他們悠哉悠哉的活着,可現在,王世充沒留下證據,郭開做爲縣丞,要冶人罪總得有個理由吧,王世充能用莫須有的罪名,他郭開不成,因爲侯家後面還有羅家,王世充不怕羅家,可郭家怕,有通匪的證據,那羅藝肯定不會往裡面攪,可沒證據,那羅家就不好說了,明的不幫也會來暗的,而羅藝在涿郡那說話還是挺有份量的。

最後郭老爺子在沒辦法之下,也就只有淡處理,在王世充沒有後續命今之下,就將侯家困在柳城,侯家現在已不是以前的侯家了,糧也施完了,財產全被王世充捲走了,郭老爺陰陰的想,就讓你侯家餓死在這柳城裡。

郭老爺子的想法是好的,可事實卻是有差距的。侯家現在雖然是沒落了,可侯家的底子還在,現在只不過是蟄伏待機。

侯家的人仍然住在侯府,只是現在的侯府卻是空蕩蕩的,讓人感覺蕭條,這些日子,侯家全靠點當一些身上的飾品過日子,侯嶽這些日子除了去找吃的,就是想法設法的出城,設法同永和田莊那邊取得聯繫,弄點吃的回來,要不然,這日子還真沒法過。

現在已是三月初了,可今年到現在,老天爺卻沒有下一滴雨,老農們擡頭望着天,無奈長嘆,今年又是一凶年。

這天一大早,季小淘同方柳兒一起提了個籃子,跟街上一些大娘大媽一起去河邊挖野菜,撿貝殼,河螺等,到了河邊一看,那人到比野菜多,這情形,倒讓季小淘想起以前剛剛開服進遊戲情形,總之都是人比怪多。同方柳兒苦笑一下,兩人分開,各找各的。

沿着河邊走,好不容易季小淘找一條漏網的泥鰍,正準備抓,一邊一個餓的滿臉菜色的大媽不知哪來的勁,硬是從季小淘的指尖下把那條泥鰍搶了去,還撞了小淘一個踉蹌。

季小淘磨着牙,站起時,那手還摸了摸小腹,象是安慰受驚了的孩子似的。

這時邊上一個瘦精精的婦人,一把抓住那大媽,從她懷裡搶過泥鰍就丟在季小淘的籃子裡,嘴裡噼裡啪啦的道:“侯家三小娘子的泥鰍你也搶,我記得前些個日子你還去她家領過粥,當時恩人恩人的叫着,咋沒隔多少天,就全忘拉。”說完,那精瘦的婦人又轉過臉對季小淘道:“三小娘子,這可是要命的時候,該搶就要狠狠的搶。”

季小淘看着這位精瘦的婦人,卻是朱記鞋莊的朱家娘子,想當初,她做的局,讓朱家娘子拿着菜刀當街追趕着朱老闆,如今回想起來宛若昨日。

而那滿色菜色的大媽聽說眼前的小娘子就是侯家的三少夫人,便把自個兒籃裡的東西一股腦的全抓了丟在季小淘的籃裡,嘴裡道:“朱家娘子,你這嘴真磨人,我這要是早知這小娘子是侯家的三少夫人,自然不幹這招人白眼的事。”

而這時,邊上一些大姐大媽都把自個兒籃裡的東西往季小淘籃子裡放,嘴裡還道:“我們前些日子都領過侯府的粥,現在侯府糟難了,咱們也沒啥本事幫忙,就這點野菜,三少夫人可千萬嫌棄。”

只一會兒,那籃子就滿了。

季小淘一陣手忙腳亂的道謝,卻是心酸酸的滿懷感動,其實他侯家真沒做啥,施點粥只不過是爲了消災。

這時二嫂方柳兒過來了,那眼眶紅紅的,同樣滿滿的一籃子野菜。

中午,兩人回到侯府卻看玉夫人提着一提藥包回來。一問之下,才知道侯夫人病倒了,原來早上,馬邑錢家來人了,送來了解婚文書,錢可素不嫁他侯家啦。

多日的陰鬱,再加突然的窮困生活,本就讓侯夫人的身體吃不消,再加上今天一大早,接到馬邑那邊錢家解除婚姻的書信,這成了推倒侯夫人的最後一根稻草,所以,侯夫人就徹底病倒了。

將藥包遞給一邊的鵝兒,玉夫人就回了自己的屋子,季小淘看着她的背影,發現她頭上的玉釵變成了木釵。

接下來幾天,季小淘和方柳兒輪流侍候在侯夫人牀前,可終也不能使她寬解,於是便一直病在牀榻上,不見起色。

倒是侯老爺,對於錢家的舉動倒象是早有所料,本來嘛,以前自家也是想借錢家之勢,現在,侯家沒落了,錢家的行爲完全在情理之中,這事如果換過來,侯家怕也會這麼做,這就是現實。

而侯嶽和季小淘倒是鬆了口氣,也算是解了一個心病。

“這不是侯家的三公子嗎?居然也淪落到了當街賣字的地步,只是你會算卦嗎?”

柳城的菜市口,侯嶽搬了張桌子,幹起了測字,算卦,看相,兼代寫書信的活兒,反正就是看人說個話,看鬼說鬼話的活兒,兩天下來,倒也沒穿幫過。

路頭,本城的郭老爺子和郭絢郭大人正帶着一幫子人逛街,正好路過侯嶽的測字攤。

說話的人是涿郡通守郭絢手下的一個幕僚,這傢伙有些文采,不過,在以前的文會上,被侯小公子剝過面子,一直懷恨在心,在加上心裡又極不服氣柳城三傑之名,這時見侯嶽當街擺攤,哪有不譏諷幾句的。

“怎麼,你不信哪,那,要不,我就給郭大人測一卦。”侯嶽本來懶得理他,可見這人越說越得意,而郭絢和郭老爺還在一邊看好戲的樣子,那心裡就不舒服,他不舒服自然也不想讓別人舒服,於是便懶洋洋的指着在前面走官步的郭絢道。

郭絢和郭老爺子本來打算看戲,這會兒見戲燒到自己身上,那郭絢心想,爲自己算卦,這侯三公子不是落到自己手裡讓自己奚落嗎。

“好啊,那你先說說,我到柳城來幹嘛?”郭大人八子邁開,看是看戲模樣。

侯嶽卻不說話,而是伸了伸手指,點了點桌面上的幾個錢。這是要讓郭絢先放了錢再說。

郭絢被侯嶽的樣子氣的笑開了,很豪氣的丟了一塊金餅:“我知道你們侯家現在窮瘋了,你只要給我算準了,這塊金餅就是你的,若是不準,我可就要你的一條胳膊來抵。”

侯嶽故做沉思的點點,道:“可我若算準了,你卻硬要說不準怎麼辦?我對郭家的信譽可是不信任。”

這下郭老爺子臉色不好看了,一指周圍看客道:“所有在場的都可爲證。”

侯嶽的表情顯然對這還不太滿意,不過卻也勉強接受:“行,那我就說了,郭大人此番來柳城,決對不是專門衝着我侯家來的,若我所料不差的話,應該是爲了河北,我再說的確切點的話,應該是爲了高士達,竇建德的義軍,你在柳城休整,怎麼樣,馬上要出發了吧。”

郭絢的臉色不太好看,心裡嘀咕着,還真邪了,讓這小子說準了,只是他不明白啊,這事是軍中機密,這小子從何得知,看着桌上明晃晃的金餅,心痛,便想賴賬,反正這是軍中機密,外人可證明不了。

而這時侯嶽又接着道:“而我之前要送你的一卦就是測你此行的吉凶。”

郭絢本待想賴賬的,聽侯嶽說要測此行的吉凶,便也有些心動了,這大軍出征,本就有祭天以保平安的慣例,這吉凶測一測也讓心中有底。

此刻,侯嶽站了起來,拿着兩個爻,擺弄了一翻,又給郭絢看了看面相,總之做足了全套。然合一臉感嘆,猛搖着頭:“不妙啊,不妙。你此去是有去無回,還是做好後身安排吧。”

侯嶽這話讓郭絢氣得撥劍當場就要殺了侯嶽,侯嶽卻是一挺身,渾不畏死,還大聲的道:“郭家人的信譽果然如同狗屁。”

郭絢只得放下劍:“好,這金餅和你的手臂就暫且放在你身上,等我大戰歸來,我再來收取,省的你拿郭家人的信譽說事。”說完,也沒有逛街的興致了,轉身迴轉。

看着郭絢和郭老爺子一郡人離去,侯嶽樂呵呵的收好金餅,有命回來再說唄。

正文 第四十七章 蟄伏

《奮鬥在隋末》

第127章 晴兒的婚事第208章 絕地反攻第228章 定襄大捷第39章 侯君集的機緣第201章 突厥局勢第53章 侯孝寶二百零三章 京裡的事第111章 秦王登門第151章 裝裝更健康第267章 如意娘第246章 小輩們的糾結第186章 獨孤老太君第252章 竇夫人喪第145章 茶市第79章 行卷第85章 劉武周的算計第87章 關門打狗第2章 季娘子心計第103章 季娘子的身世第175章 再起風波第248章 姐弟反目第197章 老天都幫忙第118章 冬祭日第247章 樑呆子第182章 途中巧遇第210章 李二所謀爲何?第九下章 月夜哭聲第248章 姐弟反目二百零三章 京裡的事第156章 亂哄哄的深秋早晨第180章 便橋之盟第194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236章 平凡來長安第105章 老太君喪第266章 明空第180章 便橋之盟第173章 秦風茶樓第243章 一團亂麻第34章 田莊過關遊戲第202章 合作第236章 平凡來長安第19章 二哥侯海第12章 西瓜冤不冤?第185章 小雪第262章 死者已矣,活者心傷第9章 生活象一團麻第211章 請君入甕第270章 暗流涌動第107章 得來全不廢工夫第14章 魏刀兒的算盤第156章 亂哄哄的深秋早晨第133章 虛驚一場第81章 槐廳之爭第8章 勝利會師第254章 晉王師第158章 人心最難琢磨第117章 霍家家主第261章 樹倒猢猻散第239章 酒樓辯論第69章 小家第84章 鬧劇推進變喜劇第92章 科考風雲第184章 瑣事第40章 家事第29章 田莊的過關遊戲(1)第169章 亂中亂第127章 晴兒的婚事第181章 再遇孫思邈第99章 商會保衛戰第112章 李二的權力核心第26章 頭大的侯嶽第98章 廟祝的供奉哲學第138章 渭河水災第36章 鞭炮和怪味甜湯第168 咱也是一角兒第22章 走背運的侯君集第68章 在家學士第109章 小刀歸來第40章 家事第235章 給事中第109章 小刀歸來第129章 回京第61章 春社日第230章 意外的收穫第250章 冬雪的謀算第23章 名人是可以包裝的第21章 婆媳問題(下)第209章 人不能這麼無恥第167章 倒計時第120章 柳城侯府第72章 瑣事於商會第155章 康先生倒騎毛驢第254章 晉王師第204章 算計第248章 姐弟反目第248章 姐弟反目第110章 尹府門前的混戰第156章 亂哄哄的深秋早晨第123章 暗流涌動第115章 巫鬼
第127章 晴兒的婚事第208章 絕地反攻第228章 定襄大捷第39章 侯君集的機緣第201章 突厥局勢第53章 侯孝寶二百零三章 京裡的事第111章 秦王登門第151章 裝裝更健康第267章 如意娘第246章 小輩們的糾結第186章 獨孤老太君第252章 竇夫人喪第145章 茶市第79章 行卷第85章 劉武周的算計第87章 關門打狗第2章 季娘子心計第103章 季娘子的身世第175章 再起風波第248章 姐弟反目第197章 老天都幫忙第118章 冬祭日第247章 樑呆子第182章 途中巧遇第210章 李二所謀爲何?第九下章 月夜哭聲第248章 姐弟反目二百零三章 京裡的事第156章 亂哄哄的深秋早晨第180章 便橋之盟第194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236章 平凡來長安第105章 老太君喪第266章 明空第180章 便橋之盟第173章 秦風茶樓第243章 一團亂麻第34章 田莊過關遊戲第202章 合作第236章 平凡來長安第19章 二哥侯海第12章 西瓜冤不冤?第185章 小雪第262章 死者已矣,活者心傷第9章 生活象一團麻第211章 請君入甕第270章 暗流涌動第107章 得來全不廢工夫第14章 魏刀兒的算盤第156章 亂哄哄的深秋早晨第133章 虛驚一場第81章 槐廳之爭第8章 勝利會師第254章 晉王師第158章 人心最難琢磨第117章 霍家家主第261章 樹倒猢猻散第239章 酒樓辯論第69章 小家第84章 鬧劇推進變喜劇第92章 科考風雲第184章 瑣事第40章 家事第29章 田莊的過關遊戲(1)第169章 亂中亂第127章 晴兒的婚事第181章 再遇孫思邈第99章 商會保衛戰第112章 李二的權力核心第26章 頭大的侯嶽第98章 廟祝的供奉哲學第138章 渭河水災第36章 鞭炮和怪味甜湯第168 咱也是一角兒第22章 走背運的侯君集第68章 在家學士第109章 小刀歸來第40章 家事第235章 給事中第109章 小刀歸來第129章 回京第61章 春社日第230章 意外的收穫第250章 冬雪的謀算第23章 名人是可以包裝的第21章 婆媳問題(下)第209章 人不能這麼無恥第167章 倒計時第120章 柳城侯府第72章 瑣事於商會第155章 康先生倒騎毛驢第254章 晉王師第204章 算計第248章 姐弟反目第248章 姐弟反目第110章 尹府門前的混戰第156章 亂哄哄的深秋早晨第123章 暗流涌動第115章 巫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