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水上爭鋒(一)

果然一切如田豐所料,隨後幾天,天氣風雲忽變,接連下了半旬左右的爆雨,長江一帶,地勢低處,便是水漫金山,洪澇成災。位置高一點的,也是土石松動,泥石滑坡。直接間接經濟損失不少。而在街道上,根本就很難見到人影,以前那種繁華景象,現在變的十分冷清。

雖然張浪方面早有所準備,但也是沒有估計到這場暴雨來的如此瘋狂,不少據點防線陷入癱瘓之中。而劉表方面更慘,不少士兵在這場洪水中直接喪生,根本沒有一點防備。而糧車被迫停止,被困的士兵曰常生活都成了問題。更不要說到處坍埸的城牆,越來越漲的洪水。

一場暴雨把本來心高氣傲的蔡瑁從天堂打下地獄。土兵的埋怨,劉表的怒斥,這一切讓他無所適從,只能天天向老天祈禱這場雨早一點停了。然而更糟糕的事情接二連三的發生,漢水堤壩漸有裂隙,如果不早點搶修,隨時有崩潰的可能。蔡瑁無奈,想方設法,把士兵移到高處,儘量不讓軍隊再受到損失。而漢陽的百姓?見鬼吧,自己的命先保住再說。

就在蔡瑁心裡開始打退堂鼓,打算讓士命撒回南郡之時,這場數年難得一見的大雨,在瘋狂下了半旬之後,終於停了。雨後放晴,碧空萬里無雲,和煦的太陽,溫柔的照在大地。蔡瑁激動的哭天謝地,還特意帶親信干將去祭祀老天一番,這才做罷。似乎一點也沒有發現,自己的漢陽防線,已經隨着一場大雨,出現了至命的漏洞。

建安六年,公元202年夏,在兵上處於劣勢的張浪集團,不等蔡瑁緩過神來,率先發難。其部下驍將黃敘,領三千兵馬從廬陵斜殺而出,開始功打長沙安城,其目地是想壓制長沙太守韓玄,進而迫使巴陵的王威心存顧忌,不敢全力支援烏林、漢陽一帶,減輕赤壁一帶防線的壓力。於此同時,張浪命令武將魏延,帶上機動姓極強的五千輕步兵,等雲夢澤洪水一建退,便出建昌開始向巴邱靠攏,雖然和巴陵兵力相差甚多,但張浪讓其發揮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策略,曰夜不停的搔擾王威,讓他重心完全被魏延與黃敘吸引過來,再難分身漢陽,牢牢的牽制住王威與長沙的數萬兵力。

由於暴雨之後,劉方有多方據點坍塌,特別是屯於巴陵、巴邱的王威部隊。巴陵背靠雲夢澤又名巴丘湖、洞庭湖。洞庭湖水面跨湘鄂兩界,爲斷陷湖。北連長江,南接湘、資、沅、澧四江水匯入,且容納四江的水量,並起着吞吐長江水線的作用。這樣一來,長江在連繼暴雨之後,洞庭水面理所當然的直線上升,一旦超出堤防線,巴陵便洪水成災,所受損失無法估計。

巴陵洪水剛退,還沒有來急等王威讓人修理好,張浪軍就已殺到了,幾乎沒有什麼阻擋,就衝進他們的防線腹地一帶,把那裡攪的一塌糊塗。王威震怒之餘,連連調兵遣將,恨不得一口氣拿下黃敘部隊。

顯然張浪的第一目地的已經達到,長沙太守韓玄一聽有有江東軍攻打安城,馬上坐不住了,當夜就令其親信部將楊齡帶五千人馬支援安城,並且叫嚷讓張軍有來無回。而由於魏延的搔擾,王威一邊通知蔡瑁,一邊密切觀望長沙動靜,並且開始積極調動自己手下的兩萬人馬,想形成一個包圍圈吃掉魏延部隊。

張浪的忽然出兵,明顯是打亂了蔡瑁原先的步驟,三路軍團有一路被壓制,就難形成圍攻江夏的局面。蔡瑁強硬下令,讓王威控制長沙至巴陵一帶,限時在一定時間內,最低限度要把張浪的二枚軍馬擊退,開始搶修據點,並保正長沙一帶防線的安全,這些完畢之後,纔開始向赤壁靠攏。

黃敘與魏延的二路人馬,當然不是主力做戰軍,而是起戰局的牽制做用。策略姓的分散蔡瑁的注意力,讓漢陽延伸至巴陵的防線有機分割出來,再個個擊破。真正的主力軍,當然是張浪屯在柴桑的五萬士兵,這也是江東一時間所有調動所有人馬。

繼黃敘與魏延二路人馬相繼出動之後,張浪在蔡瑁搶修據點之機,又開始發動一場試探姓的攻擊。並且領四萬人馬,把大寨向武昌推進,藉此加強與前線的聯繫。六月初,張浪命令大將蔣欽帶領五千人馬,入屯赤壁,與烏林黃射隔江對望。

此舉張浪並未希望能在烏林打開突破口,但最低限度,也要達到敲山震虎的目地。

烏林分上烏林與下烏林。中間是一條窄長走廊,一壁是洪湖,一壁是長江。在軍事上來說,這是十分不利的地位。但好在下烏林之背有黃蓬山。黃蓬山統三百餘阜,延袤二十里,其支阜者南爲烏林磯。正是有此山,黃射的步兵隊全在這一線駐紮。

蔣欽到達赤壁之後,首先赤壁的三大據點太平口、清江口、陸口之間,選擇了入扎太平口。太平口內有太平湖,可正於此處訓練水師。太平湖之南有蟠水注入,水中游有太平山,山下有太平城,此正也被蔣欽用於暫時的屯糧基地。並且開始全面加強赤壁之下陸口、蜀山、蜀湖、踢山、魯港的防禦系統。而自己把重心入在赤壁磯頭上,此地有如利劍一柄,直插江心,扼斷江流。

對岸的黃射得知有張軍已到,馬上反應過來,一面快馬回報沔陽蔡瑁,請求援軍,一方面分派兩批,一批加緊時間搶修據點,一批時刻防備張軍動向。

蔣欽到達赤壁的第三天,便親自帶兵上陣,領三千水上精兵,大小五百船隻從太平口出發。當是天氣晴朗,萬里無雲,而在江面上,波平浪靜,蔣欽讓水軍一字排開,小船三十爲一排,以矩形方陣,開始推進。

江面上,旌旗四處飄揚,戰鼓擂的通天,遠遠十里便能聽到。

黃射年不過二八,但自幼受其父薰陶,在水軍方面頗有造詣。平時自負甚高,此時聞張軍來戰,想也不想,便帶五千水軍出戰,欲想旗開得勝。

蔣欽在最大那艘“蒙衝戰艦”上,靜靜的站在那裡。

多年的生死戰役,在他身上顯示出一股鐵血的風采,一種軍人特殊的氣質自然間流露出來。他臉色沒有任何表情,而正是這樣,讓他的威嚴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他站在甲板上,就如一顆挺拔的青松,深深的紮根在地下,再在背後的士兵和部將,眼裡都充滿敬意的望着他。隨州一戰前,蔣欽在江東軍中只能算是一個不錯的水軍部將,隨州之戰後,他的盛名開始傳遍江東每一個角落,你可以不知道郭嘉,可以不知道周瑜,但是在軍陣中,沒一個人會不知道蔣欽,甚至有人已自己爲蔣欽的部曲爲豪。那一個用自己生命與鮮血,用自己的意志與力量,鑄造出一個全新的鐵漢雄師男人,當他從隨州安全退離回來,張浪親自爲其換衣增袍時,就連鐵漢典韋看了後也由衷的佩服與驚訝,更不要說滿朝文武官員了。再蔣欽的身上,從臉到腳趾,全身上下沒有一塊完全的肌膚,多達七十多處的刀槍劍疤,遍體鱗傷。而其中有十幾處,每一次都可以讓普通人喪命,但是他活下來,而且活的比以前更加的強悍與堅韌。也許蔣欽依然無法成了一名出色的將帥、統領,但是在每一種攻堅戰中,已經成爲張浪手中最不可或缺的王牌之一。

蔣欽一手握住佩劍,一手拿着望遠鏡,仔細觀查黃射的水軍陣型。半響,纔拿下望遠鏡,精光閃閃的雙眼,露出陣陣思索之色。

邊上的部將此時請命道:“將軍,未將願爲將軍分擔,待屬下先打頭陣,摸摸敵軍底細。”

蔣欽緩緩的點頭,沉聲道:“我觀其水軍陣型,大型船隻在中間,兩側爲輕型船,陣型緊湊而又有張力,極富有衝擊力,顯然深得其父深傳,雖然士兵看起來有些疲憊,士氣也十分低糜,但是你千萬不可小視。”

“屬下明白,如若有失,願受軍法處罰。”那部將鏗鏘有力道。

蔣欽揮揮手道:“你帶一百輕型船,從左側穿插而過,其間不可登船做戰,不過停頓,只須用弓箭射之,我在此觀查黃射應變之道。若有必要,本將軍自會以旗號通知。”

那部將領令,馬上登小船,令旗一揮,一百船快速從大部隊中衝鋒而出。

蔣欽此時緊緊捉住望遠鏡,一刻也沒有眨眼,緊緊的盯着前方黃射水軍的動靜。

戰鼓再次擂起,士兵的殺聲開始在江面上迅速響起,蔣欽的水軍,從左側開始衝擊黃射的水軍陣式。由於般只輕快,在水中有如浪裡白條,自由穿梭。很快便靠近敵軍。

黃射在遠方的主艦上,看着張軍的行動,嗤聲道:“別人都說蔣欽水上如何了得,本將軍也看不過如此,派這點點士兵前來送死否?又或者以爲以輕船的機動姓能,就能拉遠一定距離,以箭弓矢之?在拉開我軍陣型?真是太天真他,看來此戰我軍必勝無疑。”

邊上有人好意提醒道:“此必是蔣欽摸不清將軍虛實,所以前來試探。”

黃射笑道:“這本將軍怎麼會不知,這恬恬說明蔣欽心中沒有幾分把握。此正是我破敵大好時機,馬上命令士兵,讓全體陣型前壓,同時命令左右兩側船隻前進,並且開始靠攏,壓縮他們活動空間,並且以弓箭壓制,迫使對方不得不靠船近戰。”

鼓聲更甚,殺聲更響,蔣欽的先頭水軍部隊,利用箭矢,不斷衝擊黃射的前頭部隊。而黃射的前排船隊,馬上給予反擊,並且船隻開始前壓。

兩方箭矢不斷飛來飛去,江面上只有零星士兵中箭的慘叫聲。

蔣欽的拿下望遠鏡,臉上一片凝重。

蔣欽另一副將族人蔣申小心翼翼問道:“將軍,看來黃射也不簡單。照這樣的形勢下去,只怕王副將會頂不住了。”

蔣欽沒有說話,只是臉色更加凝重,他靜靜的觀望事態發展。

蔣申見蔣欽沒有說話,也不敢在發話了。

王鳴的船之活動空間越來越小,而且是還有持繼被壓縮的可能。箭矢也越來越少了,顯然是快彈盡糧絕了。

就在將申一片焦急又不敢出聲之時,蔣欽動了,並且又下道命令道:“蔣申,你再帶一百船隻,不要管王鳴,你借用東風之勢,利用船小輕便,還有黃射前排陣地被牽制之時,從右側直插黃射腹地,不管什麼結果,你一定要迫使對方防線再一次做出變動,本將軍就不信在這樣的連繼衝擊下,對方的船隻陣型還能保持這麼完整。”

蔣申想也不想就帶兵出戰。

蔣欽待蔣申出陣之後,令士兵更換旗號,讓王鳴部隊撤回。

這時,黃射發現對方先頭部隊開始後退,馬上讓士兵發號,開始追擊。

這事邊上有部將急了道:“將軍,這樣怕有點不妥?”

黃射一點也不急道:“敵方又有一隊開始衝擊,明顯是想兩處合擊我軍,我早已令中央大隊繼續向前靠攏,拉進距離,就算受到夾擊,我們也可以馬上支援上去。”

這時候,黃射忽然的發現另一陣衝鋒根本不是朝前排船隻而去,反倒是繞過前面的所有船隻,只朝自己中心地帶直衝過來。兩方相繼不過二箭之帶。並且開始橫亙中央。

黃射沒料到蔣欽會這麼大膽,一時間愣了一下,馬上大吼道:“命令右側準備截擊。”

蔣欽一切看在眼底,等嘴裡冷哼道:“黃射,你還是太嫩了。”

蔣欽忽然厲聲道:“揚帆。”

士兵馬上發出旗號。所有船隻快速拉上帆布。

蔣欽又大喝道:“命令蔣申部隊,繼續穿越。”

蔣申冒着無數飛來的箭矢,揚起帆,船隻像離弦的箭一直,直衝敵方中心地帶。而黃射的大隊,根本就無法跟上飛快的輕船隻,只能眼睜睜看着蔣申在自己的大型船字邊上來回穿梭。

蔣欽又喝道:“鼓手,擂鼓,衝鋒。”

(未完待續)

第三十七章 不爲別的第二十章 主動出擊第二十八章 陣法對峙第六章 千月寨第二十九章第四章 趙雲VS夏侯惇第二章 陷陣營(上)第十章 計中計第十五章 百辟刀第十一章 惡戰連連第二十六章 烏林爭奪戰第一章 兵臨歷下城第二十二章 苦戰第二十五章 南疆大亂第三十五章 烏巢一戰第四十章 官渡之戰第四十三章 造訪龐統(二)第六章 兵不厭詐(下)第十九章 夜襲張飛營(二)第四十章 血詔(一)第十四章 黃忠VS關羽第一章 太史子義第十章 意外之事第十二章 黃承彥相助第十七章 和親第十五章 援軍的到達第三十二章 揮淚斬馬謖第二十二章 計誘第四十二章 追訪龐統 (一)第三章 穎上之戰第二章 蛟龍歸海(二)第二十五章 周公謹計奪穎川城(上)第三十三章 徐晃第十八章 事變第二十六章第四十六章 一呂二典第十九章 小試身手第十三章 虎口拔牙(下)第四十一章 達成的協議第十五章 連環設套第十章(二) 黃敘揚威第七章 討伐山越第二十章 宴會(二)第二十六章 變數第四十一章 血詔(二)第五章 顛峰會議(二)第二十五章 刁秀兒第三十一章 夜襲德陽第十五章 威震徐州第四十一章 血詔(二)第三十二章 洛陽失陷第四十一章 緣來是你(二)第十八章 消息第二十八章 陣法對峙第二十九章 敗退第三章 水上爭鋒(二)第十三章 西涼馬騰第二十一章 宴會(三)第十八章 夜襲張飛營第七章 形勢大變第二十二章 三見文姬第十六章 深夜之變(二)第三章 計破南陽(一)第二十一章 宴會(三)第四十一章 圍魏救趙第二十八章 吳中四姓第三章 穎上之戰第三十五章 落魄劉備(一)第十二章 太行道(二)第二十二章 攻守易主第三章 詐敗第二十八章 吳中四姓第三章 宿願得償第十五章 蔡文姬第三十八章 鬱悶的大喬第二十三章 三國大戰第二章 淮河戰役四十九章 南北征戰(完)第四五章 第二步的開始第六章 全面開戰第三十四章 呂布(一)第七章 張郃VS太史慈(下)第二十六章 周瑜第三十章 馬謖第八章 昌盧之戰(三)第二十四章 大李莊下第三十二章 最後的時刻第二十二章 宴會(四)第十五章 橫江之上第十四章 北伐跳板(下)第九章 風雲忽變(二)第十三章 小沛初戰第十章 昌盧納降第三十三章 上天是公平的嗎第三十六章 一個決定第十二章 太行道(二)第十一章 惡戰連連第二章 錯綜複雜第二十五章 奇兵牛渚第十三章
第三十七章 不爲別的第二十章 主動出擊第二十八章 陣法對峙第六章 千月寨第二十九章第四章 趙雲VS夏侯惇第二章 陷陣營(上)第十章 計中計第十五章 百辟刀第十一章 惡戰連連第二十六章 烏林爭奪戰第一章 兵臨歷下城第二十二章 苦戰第二十五章 南疆大亂第三十五章 烏巢一戰第四十章 官渡之戰第四十三章 造訪龐統(二)第六章 兵不厭詐(下)第十九章 夜襲張飛營(二)第四十章 血詔(一)第十四章 黃忠VS關羽第一章 太史子義第十章 意外之事第十二章 黃承彥相助第十七章 和親第十五章 援軍的到達第三十二章 揮淚斬馬謖第二十二章 計誘第四十二章 追訪龐統 (一)第三章 穎上之戰第二章 蛟龍歸海(二)第二十五章 周公謹計奪穎川城(上)第三十三章 徐晃第十八章 事變第二十六章第四十六章 一呂二典第十九章 小試身手第十三章 虎口拔牙(下)第四十一章 達成的協議第十五章 連環設套第十章(二) 黃敘揚威第七章 討伐山越第二十章 宴會(二)第二十六章 變數第四十一章 血詔(二)第五章 顛峰會議(二)第二十五章 刁秀兒第三十一章 夜襲德陽第十五章 威震徐州第四十一章 血詔(二)第三十二章 洛陽失陷第四十一章 緣來是你(二)第十八章 消息第二十八章 陣法對峙第二十九章 敗退第三章 水上爭鋒(二)第十三章 西涼馬騰第二十一章 宴會(三)第十八章 夜襲張飛營第七章 形勢大變第二十二章 三見文姬第十六章 深夜之變(二)第三章 計破南陽(一)第二十一章 宴會(三)第四十一章 圍魏救趙第二十八章 吳中四姓第三章 穎上之戰第三十五章 落魄劉備(一)第十二章 太行道(二)第二十二章 攻守易主第三章 詐敗第二十八章 吳中四姓第三章 宿願得償第十五章 蔡文姬第三十八章 鬱悶的大喬第二十三章 三國大戰第二章 淮河戰役四十九章 南北征戰(完)第四五章 第二步的開始第六章 全面開戰第三十四章 呂布(一)第七章 張郃VS太史慈(下)第二十六章 周瑜第三十章 馬謖第八章 昌盧之戰(三)第二十四章 大李莊下第三十二章 最後的時刻第二十二章 宴會(四)第十五章 橫江之上第十四章 北伐跳板(下)第九章 風雲忽變(二)第十三章 小沛初戰第十章 昌盧納降第三十三章 上天是公平的嗎第三十六章 一個決定第十二章 太行道(二)第十一章 惡戰連連第二章 錯綜複雜第二十五章 奇兵牛渚第十三章